作者:插柳成荫
“师母,我向你发誓,我下半辈子一定好好和三娘过日子,若有违此誓,让我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好,好孩子,我相信你。”李老太笑呵呵的说,张氏王氏扭过头,这白永兴的话也就哄哄老太太。
当着李老太的面,成城给白永兴和李二娘一人五百两银票,让他们以后好好过日子。
“成城,我的好外孙,外婆谢谢你,谢谢你呀!”李老太枯瘦的手抓着成城说着感激不尽的话。
“外婆,我会看着小姨夫和小姨好好在一起,把日子过红火。”
“成城,外婆信你!”
张氏王氏看着喜笑颜开的李老太,不知道说什么好。
“娥儿,月儿,我们快家去给世涛和世杰做饭,不能让他们两兄弟天天干重活,还饿肚子。”
这话听着到一点不假。
——
五月十八,李世涛来俞家村报丧,李老太过世了,李二娘急忙带着成城俞梅去县里奔丧。
“他奶,了了心愿,去世的安详,你且放宽心。”张氏扶着要哭晕过去的李二娘,安慰道。
“呜呜,呜——”李二娘心里憋屈,跪在灵堂只是哭,看得李世涛李世杰心里难受。
成城张罗着纸货店买了全套二十四杆的纸做的伞金银兜钱串子等陪葬品。
请了两个唢呐师傅送来,又花钱请了和尚念了两天的往生经。
给李二娘这个女儿做足了体面。
领教过成城厉害的张氏王氏,乖巧的做着看顾厨房招待客人的事。
白永兴带着打扮一新的李三娘来吊孝,看了成城一眼规矩陪着李三娘磕头。
李老太生前的邻居,李老先生生前的学生,相识都来吊唁。
李老太的丧事因为成城出钱,办的风风光光,体面非常。
跪香的时候,李二娘听张氏说白永兴良心发现,发卖了爱妾张小翠,又将两个孩子养在李二娘膝下,夫妻关系缓和,心里一松。
李二娘再不愿意和李三娘说话,不过看她的样子人像是清醒了。
三天后,李老太下葬,李二娘带着成城俞梅回来,俞梅回了自己家。
家里今年种了十亩地的麦子,马三面只留下赵德芸看家,她也跟着下地割麦。
李二娘成城一回来就换了一身干净的旧衣裳,也跟着去地里割麦。
张杏打趣马三面说:“怎么都老封君了,还要带着儿孙割麦呢!”
“自己种地自己吃,我这心里头踏实。”马三面看俞有粮唐大丫,成城李二娘都在她旁边,笑着说。
“二娘,你也别太伤心,人都有这一回的,也是迟早的事。”张杏又安慰李二娘。
“我听人说,白永兴发卖了小妾?老了老了这是自己想明白了,糟糠之妻不下堂。”
“一个家,丈夫主外,妻子主内,妻子起到稳定内宅的作用,夫妻怎么闹,也不能影响了孩子。成城啊,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娶妻娶贤,你们年轻人可别只惦记着颜色好。”
张杏打趣完成城,哈哈笑着走了。
马三面惦记起成城,年岁也不小了,现在是举人身份,孩子主意大,她也不懂科举考试这一套,要不,方圆给孩子找个媳妇?
成城见阿奶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抢先道:“阿奶,我不着急,大哥都还没成亲呢!”
“你说的对。我得写信催催成文。这成武都有孩子了,他也得给我抓紧一点。”马三面一边说一边放下镰刀捆麦。
成城抢着帮忙捆好,又捡十捆麦,背着先回去。
俞耿乐乐呵呵在家里看重孙,想起李老先生和李老太,这老太太是个有福之人。有成城替他们做主讨了公道。
成城这孩子不一般,不愧和俞荷是亲兄妹,行事作风也很像,俞家第三代就看成城。
碾场晒麦,家里的桃熟了。
接到信的俞荷从盛京回来,桃园帮忙摘桃,大都批发给陆家和附近的商贩。
剩下的坐船运到万县,给自家留了几框,和小谭赶着马车来象郡,看邓王妃。
两个人在巍峨庄严的平南郡王府驻足,小谭请门房通报。
邓王妃听门房说俞荷来了,带着贴身丫鬟急来大门口接人。
“俞荷,来,跟阿娘好好参观参观这府邸,你这个未来主母,心里也有底。”
“谢王妃娘娘。”俞荷行礼后扶着王妃娘娘的胳膊,让小谭带着人把礼搬进去。
“这院子一共四进,我现在住正房,一二进的前院是待客厅,议事厅,书房和常瑞他们住的地方,三进中堂右边的两间房你和赵槿住,后面还有花厅,泳池和书房,最后面的后罩房现在晴灵林辞她们在住。
后门通向花园,鲲鹏专门给你留了一亩三分地,引了活水鱼池,种了荷花,做了假山,佛堂戏楼边,还有一座三层的观景楼,站在观景楼可以俯瞰全府的景色。”
随着王妃娘娘的介绍,俞荷大脑里浮现出一张房屋分布图,跟着看了以后又是不一样的感受——庭院深深,规矩森森,责任重重。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柱,这里的每一处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也让人脊背发凉的想起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重重威压扑面而来。
以后她能应付的来吗?
一路进了三进的正房,邓王妃安排俞荷在她旁边的房间休息。
在巡抚府办公的赵槿接到信,赶回来了。
“鲲鹏,现在是什么时辰?”
“真是稀奇,这么早能见到你,阿娘还有点不习惯呢。”
邓王妃打趣了儿子两句,把空间留给两个小辈,回房去了。
“我给你带桃来了。”俞荷指了指桌上又红又大的水蜜桃。
“怎么现在才想起我。”赵槿和俞荷同时开口,走过来牵着她的手。
两个人相视一笑,俞荷问道:“巡抚府的房间还给你留着吗?”
“留着。那是我处理公事的地方。这边是我个人的私宅。”
赵槿俞荷和王妃娘娘一起吃过午膳。
赵槿带俞荷前院后院转了一圈,带着她看了花园里现在还空空的一亩三分地。
挥退下人,赵槿背着俞荷,两个人上了观景楼的三楼。
“站在这里,看这一片大湖,是不是心情一下就不一样了。”赵槿搂着人亲,轻吻她的耳朵。
“好风景。”俞荷看着不远处的大湖,蓝天白云,清风拂面,几条打鱼的船从眼前缓缓而过,天地开阔,一切都显得云淡风轻,平常惬意。
“怎么想着给我送桃?”赵槿爱怜的摸摸她的头发,看着她红透了的脸。
“猪圈的桃树没种活,表哥说树挖的太大了,路上又耽搁了几天可能根干了。”俞荷一本正经的解释,就不说想他。
“哦?”
俞荷搂着他的腰,轻声说:“让我靠着你缓一缓,以后我得在这里放一张软榻。”
“有母妃在,我知道你害羞,不好意思,走,跟我去巡抚府先睡一觉,等睡醒了,刚好我有事和你商量。”
赵槿让常瑞和母妃说了一声,带俞荷走后门,去旁边的巡抚府内院。
赵槿看书,俞荷睡他的床。
常青常远互相使眼色走远了,主子对主母疼爱的很,可别让他的对手知道了。
等主子大婚,延州那两个和京城的小王爷们,郡主,公子们等着闹洞房呢。
唉,只怕消息早就已经传遍盛京了。
到时候要
是收管不住——算了,这是主子合该考虑的问题。
——
“我这儿子,跟着俞荷,才有点人气。”邓欢看他们走了,笑着和晴灵说。
“王妃娘娘眼光好,当初一眼就看中了郡王妃。”晴灵附和着说。
邓欢一笑,说:“第一次见俞荷,我就觉得这孩子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眼神干净,不吭不卑,尊贵的很。”
“后来,听说她是俞有地养大的,俞家那样的门第,能养出这样有思想的孩子,我更觉可贵。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寒门出贵子。”
“这孩子,心性脾气教养真好。”尤其是和一母同胞的俞梅一比,就更不一样了,放眼整个北地也没有一个这样大气的姑娘。
“俞荷小姐心地善良,沉稳大气,进退得宜,一定会替小王爷打理好内院,让他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晴灵跟着附和,心道,您口里所谓的听说是派人调查了俞荷小姐从小到大所有的言论举止行事作风和所有的人事关系人情交往。
当时,您还觉得鲲鹏小王爷出现的太晚了,怎么陆家给小姐的帮助都比小王爷大。
这世道,天上哪有什么掉馅饼的美事,若有——都是事在人为。
“晴灵,我有些累了。”
“您睡一会儿,晚上我叫小王爷和俞荷小姐回来陪你用晚膳,您晚膳想吃什么?”
晴灵放好靠枕,取来枕头,放好被子,让王妃娘娘能睡得舒服些。
“吃火辣辣的热锅子,俞荷喜欢。给鲲鹏单独做一碗鸡汤面,也吃点菜。
这小子,别看现在冷冰冰的,他小时候可调皮,身体不好还尽挑食,难养活的很——“邓欢说着说着竟睡着了。
晴灵给她盖好被子,坐在地上的蒲团上靠着床就这样守着。
晚上,晴灵准备了一桌子素菜和鱼牛羊肉片,还有煮好的排骨猪蹄鸡鸭肉丸子海带豆芽粉条,做汤锅子。
“阿娘,北地的锅子更好吃!”俞荷被辣的冒汗,还一口接一口涮肉吃菜吸溜粉条,王妃娘娘看俞荷吃的尽兴,也跟着多进了半碗菜粥。
“……我等下就回三里铺去。”吃过饭,俞荷陪着说了一会儿和邓王妃辞行,说她要去三里铺看看自己的养猪场。其实已经不养猪了。
“去吧。”
邓欢看儿子送俞荷出门,又回来,“怎么?不送送俞荷。”
“儿子还有点公务得处理。”
“去吧,一个个的都忙,忙了好。”邓欢笑着挥挥手。
赵槿将俞荷带的桃让常瑞给随从一人一个。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