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常瑞非常懂自家主子秀恩爱的心理,当众训话说:“这是俞荷小姐给大家的心意,大家要感念她的好。仔细当差,不得有半分差池。”
“是。”
晴灵听到了,回来笑着说给邓王妃。
“鲲鹏自己喜欢的都宝贝的很。”邓欢笑着说。
“是王妃娘娘眼光好。”
俞荷回万县看了一部分在做的家具嫁妆,给了钱,拉着家里早做好的家具,坐船到白水镇已经七月十五,距离出嫁还有十来天。
第169章
俞荷拉着嫁妆回来,又迎来了村里婶子们的围观,看到这样精美的家具,细细的数了数有三十六件,包括奢华的千工拔步床,衣柜,长条柜,梳妆台,子孙桶等,张杏心里为马三面暗暗的舒了一口气。
有这些家具,加上家里早就准备好的衣服,被子,枕头,布料,粮食,金银首饰,凑够六十八抬没问题。再将男方的聘礼全部陪嫁,大家只会说俞家的好。
“俞荷,这些家具你准备放个屋?”
“暂时放在正房吧。”
马三面领着一家人请人来将家具搬回去,这些都是俞荷为娘家撑场面的,要不然直接从万县运到象郡,省心省力。
“俞荷,这些家具做的真好。”李凤丽跑着来帮忙。
俞荷见大家都等着听,就说:“我阿爹五六年前就给我准备打家具的木头,家具有的也做好的都存着,最近才搬出来刷的红木大漆。”
“有地真有心。”
“对俞荷两姊妹真好。”
“俞荷六七岁了,我看有地还背她去遛弯儿。”
上了年纪的婶子婆婆辈分高,一口一个有地怎么怎么。
年轻的小辈只听着,想着回去对自己的女儿也好一点。
这些家具将正屋的两间空房装满,来回几趟总算搬完,大家喝着茶,聊着天。
“俞荷,正好大家都在,让我们看看你的嫁衣?”张杏手绢扇着风,笑着说。
俞荷让顾嬷嬷和小谭将装凤冠霞帔的两个箱子搬出来,打开。
“这布料红的真好。”大家起身走过来看,谁也不敢伸手。只怕自己手上的茧拉了衣服的丝,那可就闯大祸了。
“俞荷,这是云锦吧?这花纹是织的时候就织上去的,丝绸面料的花是绣上去的。比这件看着要差一点点。”
大家一面心里感叹,张杏不愧是族长夫人见多识广,面上多了些敬畏,云锦是皇室专用的布料,他们可没机会见一见。
“是云锦。因为是圣上赐婚,嫁衣是内务府准备的。先头放在阿爹那里。这次才带回来。”
御赐之物,更得好好看看。
俞荷让小谭去找自己的衣架,将嫁衣要拿出来给大家看。
“使不得使不得,就这样看看就好。”
“对,看看就好。”
几个上了年纪的婆婆感念俞荷的诚意,连忙上前阻止了。
俞荷让顾嬷嬷把装凤冠的箱子打开,看着这黄灿灿镶满珍珠的头冠,众人赞不绝口,“到底是天潢贵胄,这金凤冠真好看。”
“俞荷戴上怎么光彩夺目!”
“俞荷,快锁起来。”
顾嬷嬷和小谭小心翼翼的合上箱子,搬到屋里放好。
大家休息好,跟着也走了,今儿见着真正的凤凰霞披,村里的婆婆婶子们媳妇们又有谈资。
“俞荷真大方,我开玩笑说想看嫁衣,她就真给我们看。”张杏晚上拉着丈夫的胳膊笑着说,“俞荷的这门亲事,说的真好。”
“跟着我们全村人都沾光。”
“也不知道小王爷给大家多少姊妹钱,我们妞妞姐妹三个可都是俞荷的妹妹。”
俞耿没忍住,道:“你们给人家一百二十文。”
“我们平民百姓,礼轻情意重,小王爷千金之躯,自然不会见怪。”
“老头子,那珍珠最大的有这么大,听说一颗就要几十两呢!”
俞耿心道,邓王妃就这一个儿子,儿子成婚怎么也要给够聘礼,体面。
上学的俞桃桃和俞丹丹学堂里就听说了俞荷姐姐的嫁衣好看,赶着回来要看,被马三面拦住了。
“你们俞荷姐出嫁的时候,穿出来,阿奶允许你们两个小人精,摸一摸,别人都没这机会。”
“好,阿奶,你可不能骗我和丹丹妹妹。”俞桃桃想了想,答应了还提要求。
“不骗你们。”
两小只手拉手去写功课了。
俞有丽和俞有花商量,俞荷添妆她们姐妹出多少钱合适。
俞有丽见了周永峰,小伙子长得好,心气也高,不一定就能和元娘说成。
“二哥,三弟,一家出一百二十两,爹娘给二百四十两,我们一人给二十四两。论说起你给二十四两就可以。我这摊子都是靠俞荷起来的,得多给点。就是我怕俞梅多想。”
俞有丽笑着说:“俞梅我只给了五两,你这样说,我岂不是也给的少了。可情况不一样,俞梅嫁的普通人家。俞荷嫁过去就是郡王妃,她的面子才重要。”
“那我再想想。你按情况给,元娘以后出嫁,俞荷也好添妆。总要俞梅的面子也要过得去。”
俞有花打算晚上就和丈夫商量一下,她家和俞荷的关系更亲厚。
晚上俞有花话音一落,顾大安就说既然他二舅三舅都给一百二十两,他们家也给一百二十两,再添两床被子和两套衣裳。
“那有丽哪儿,怎么办?”
“王有才哪有什么钱,二十四两,夫妻俩都要算计半天,不吃亏才会拿。”
“你觉得俞梅会怎么
想?”
“我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呢,就你说的,人心都是肉长得,我们家能拿出这么多的钱,也是托俞荷的福。这些年,我们家的小买卖顺风顺水,我看,也是托了她的福。”
“迷信!”俞有花一笑,转过身睡了,心里觉得丈夫也有偏心的时候。
成文接到信,早早地准备了礼物,和上峰请好假,坐船先到万县,准备跟俞有地一起回家。
七月二十五,黄道吉日,赵槿带着迎亲队伍从象郡出发,先乘马车到万县,再一路坐船北上,周王带着庶长子赵平,嫡长子赵庆和贺礼从延州出发到达州坐船。
同时,盛京的冯公公带着赵槿的堂兄弟姐妹一班高门贵公子,从盛京坐船出发到象郡参加婚礼。
一事不烦二主,做男方的引亲人的达州巡抚杨恒山带着妻子黄聚英嫡长子杨刚,早到白水县杨钊这里等着赵槿一行。
八月初五,俞家请族长做酒宴的总管,他提前给各家派了家具,俞有钱请了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执事,俞有粮成武成城开始将各家订的货往家里取,请了县上顾家酒楼的五个大厨带着十九个学徒做席面。
张杏也带着村里自发帮忙的十几个妇女帮忙备菜,收拾碗筷桌凳。
俞有地成文到家,马三面心里顿时踏实,大家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八月初八,俞家大宴宾客,为俞荷举行了隆重的出阁宴。
将家里给俞荷的陪嫁和陪嫁单子,都展出来给坐席来的乡邻看。
下午,礼炮齐鸣,宾客翘首期盼的接亲的引亲人杨恒山杨巡抚,带着新郎平南郡王赵槿一行准时登门。
起席后大多数宾客归家,只留下俞荷至亲的外家张氏王氏,两个姑姑,俞梅一家,家里人,以及村里商量好要送嫁人的长辈亲房和几个孩子。
俞家给新女婿和引亲人成席,赵槿奉上三书六礼之中的迎书,给俞荷的兄弟姐妹发姊妹钱,杨钊安排明天早上抬嫁妆的人手。
常瑞拿着村里和俞荷同辈份,比她年纪小的孩子名单,挨家挨户发一两银子的姊妹钱。
领到姊妹钱的村民,又惊又喜请常瑞一行进屋喝茶。
“明娟,要是你将来也能找个富贵人家的姑爷,我也满村散姊妹钱。”俞存山婆娘戳了戳五岁的小重孙女。
“祖祖,这是我的钱。”明娟苦着脸,说。
“是你的。”一高兴就将钱给孩子了。
村里的阿娘阿奶可都比她大方,姊妹钱都给孩子拿着。
晚上一众亲戚都给俞荷添妆,马三面老两口给了二百四十两,俞有花俞有粮俞有钱一家一百二十两,俞有丽和俞梅一人二十四两,今天一天都没走的陆锡安的管家陆群夫妻添了五千两的妆。
成文五十两,成义成武龙龙一人二十四两。
看成城给了一百二十两,张氏王氏也拿出来二十四两。
马三面李二娘赵娟四个商量家里送嫁的女眷,俞桃桃和俞丹丹两个羊客,还有村里的四个亲房小孩,六个人够了。
俞有花俞有丽元娘唐大丫赵娟跟着送嫁,再加上张杏李凤丽等十个妇女。
男的就有俞重和俞耿商量决定,俞有地特意请赵芳元也去送亲,还有他的三个老友,又问了赵槿接亲的船,男女老幼一共五十个人。
八月初九,半夜俞荷就被阿奶二婶三婶和村里请的福全老人叫起来梳妆打扮,穿上凤冠霞帔,戴上龙凤呈祥的盖头。
等吉时一到,俞荷被打扮一新也去送嫁的俞成文背出家门,坐上轿子,到了白水镇码头又被成城背上船。
从村里到白水镇码头这一段路,鞭炮唢呐响彻云霄,常瑞带着人撒了厚厚的铜钱和糖。
孩子大人跟着送亲队伍一路捡钱,一路看热闹,码头也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大家都知道俞家村出了个平南郡王妃,都赶着来沾沾喜气。
常瑞看到这些人,更让随从拿着银钱糖果口袋给他们挨个儿发,单码头上船的这段时间就派出去十万钱。
一小四大五条张灯结彩的大船渐行渐远,码头的看热闹的人群久久才散。
这之中就有随了礼的张掌柜,李掌柜,顾掌柜,吴大汉这些从小看着俞荷长得的叔伯。
“大汉,听说你们家桂花跟着去送亲了,这马上就要发达了,可别忘了我呀!”李掌柜打趣这吴大汉,要请他铺子里喝茶。
“哪里哪里,我就是个给郡王妃看桃园的老汉。”吴大汉笑着拒绝了。
“已经很了不得,宰相门前七品官,你是这个。”李掌柜不得不感叹,老实人有老实人的造化。
——
“你们,怎么回来了?”赵慎听着鞭炮唢呐声正为俞荷高兴,就看见门里进来的俞梅一家三口,按道理,他们也应该去送亲。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