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李二娘和俞有地一起喊道,俞荷很不服气的低了头,哼,这话就是她说的,怎么了。
张氏关门,走在最后的俞荷突然小声问道:“大舅母,大舅舅这是和小姨和好了?”
为了口吃的名声脸面都不要了,好意思又来拿捏她阿娘!
“都是嫡亲的血脉,哪有隔夜仇!俞荷,你还年纪小不知道这亲人啊,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娘和你小姨,包括你爹,我们都一样,亲着呢。”张氏刻板着脸,愤怒道。
看着俞荷皱巴巴的小脸,张氏得意的又补了一句:“你外公可是你爹的恩师。既是岳父又是恩师,我们一辈子都是脱不了的关系。”
“大舅母口才不错。”果然还要算计,俞荷一笑,看了一眼站老远等着她的父母,小声道:“我阿奶让我问你们,不知道恩师算计徒弟全家,用孩子作威胁每年收徒弟二两银子二百斤新米,这账,该怎么算?
要不要再说给全县读书人听一听?让他们来评评理。”
张氏像被踩住了尾巴,恶狠狠看了俞荷一眼,没想到一个孩子嘴巴这么利,一定是马三面借俞荷的嘴给她带的话,威胁吓唬她。
张氏又气又怒,喊道:“你们还想怎么样?害得白家私塾收不到学生,害得你大舅舅没脸出门,我们全家老的老小的小,十几口人没了活路,你们还想怎么样!”
“大舅母,是非对错,人人心里有把秤!回头外婆回来,你记得和她说我们来过了,我阿奶还说下次进城来看她,许久不见,挺想她!”
俞荷见父母又走回来了,连忙朝张氏挥手告别,小跑过去。
李二娘上来捏着俞荷的耳朵,牵着她的手把人拉走。
张氏哐当关上大门,一阵头晕目眩,她家和俞家真的撕破脸了。
白家又靠不住,他们家在县里没个进项,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阿娘,快来,大姑拿的米糕真好吃,还是我好,给你抢到这最后一块!”张氏见小儿子拿着咬了一大口的雪白米糕给她,气的五雷混轰顶。
“李小弟,你给我过来!”
“阿娘,我过来干什么,你过来,快给我点钱,我去买一捆柴,回来熬粥……”
走到正街上,李二娘松开女儿的耳朵,低声道:“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别人会对你印象不好。你给你大舅母说什么了?”
俞荷眼睛骨碌碌一转,看竖着耳朵的阿爹一眼,自豪道:“我说,他们再欺负你心软,我阿奶就来找外婆说话。大舅母害怕了。”
李二娘愣了一下,眼泪差点下来,一点点的孩子都知道心疼自己,大嫂和娘哥哥们小妹这么多年怎没一个人体谅她!空手拿俞家的东西,抱走俞家的孙子,不管她在俞家的处境,不管她这当人儿媳妇的死活。
“阿娘,他们有手有脚,只要放下身段,完全能养活自己。我阿爷阿奶因为小哥对他们宽容,现在小哥回家,这事就了了。
以后就由我和大哥大姐来这边走亲戚看外婆,我们还能逛逛县城,买点新奇的东西呢。“俞荷觉得自己的主意好极,不见面就没人跟阿娘哭穷了。
“好。”李二娘背过身抹泪,俞有地轻拍妻子的肩膀安慰。
等李二娘的情绪好起来,俞有地带着她们去县衙买种子。
闻济专管朝廷推广派发的各种种子,还有果树,一到正月数他最忙,但俞有地一进来他还是认出来了。
“俞弟,去年种的洋芋收成如何?北方有一亩地两千多斤的佳报。”
“收成很好……今年都有什么新种子?”俞有地仔细把自己的种植过程收成说了一遍,才问。
“有特辣的辣椒,番麦(玉米),棉花今年大力推广一斤棉种只要100文你可以买一点,蜀郡来的花椒树免费发,天水的苹果树,鲁地的冬麦花生水蜜桃柿子山楂等,相对便宜一点。”闻济拿个单子让俞有地看,俞有地一个个念给俞荷。
闻济才发现他身后跟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俞有地念一个,小女孩鸡啄米一样点头给他报一个要买的数。
“棉花种五斤,辣椒种一斤,番麦种一斤,花椒树10苗,冬麦种60斤,花生5斤,其他果树每种两棵。劳烦您了!”
俞有地报了数,闻济写在纸上,拨开了算盘,嘚嘚十几下,抬头笑着说:“一共三两六百文,你给三两五钱,再送你们一把花椒树。”
“多谢,有劳了。”
俞有地给了钱,闻济安排手下让他去库房自己挑树苗。
等在门口的李二娘和俞有地商量去叫马车,俞荷跟着他们走进树苗仓库,像是进了米缸的老鼠什么都好奇。
俞有地选了两把花椒树,俞荷跟着挑桃树苹果树苗等。
“棉花种五斤……”里间的账房接了单子一边对账,一边叫人称,麦子在旁边的库房。
最后领好麦种,孙富贵帮忙放到马车上,其他种子放好,人坐上去树苗放在车前,也不好问吃了没,孙富贵驾车一路往回走。
“有地兄弟,怎么买这么多的树苗?”俞有地在李山镇下车买馒头,孙富贵笑问道。
“家里有两亩山地空着,孩子多,种点果树自己家吃。”
“对对对,小孩子嘴馋,看别人有自己也要,种点好,也省钱。”说这话,孙富贵看了眼狼吞虎咽啃馒头的俞荷。
小姑娘长得很灵醒,馒头啃的也可爱。
第47章
“阿爹,你看,南湖叔卖缸,我要买两个五十斤的大缸,你帮我问问。”俞荷啃着馒头,眼睛也不闲,看到地上熟悉的大缸,坛子和碗,找到忙着推销的南湖,就想买了。
“你今天花了这么多钱,还要买?”李二娘笑问道。
“阿娘,我要把花出去的钱挣回来。”俞荷见阿爹下车去看缸,刺溜跟着跳下马车。
“你小心点吧。”
俞荷小跑着站到俞有地旁边,听他看缸,讲价。
“南湖叔过年好。”
“是你呀,那个瓮好用吧?”
“好用。碗也好用。”俞荷看着稻草串起来的土碗,问问价钱,买了三百个。
俞有地选了两个好缸,一共花了三百文。俞荷又看重四个泡菜坛子,一个四十文,花了一百六十文。
马车到白水镇,俞有钱已经收摊,俞有地让孙富贵把他们送到家。
俞荷没想到,今天家有喜事,三婶赵娟生了一个六斤重的女娃。
马车一进门,马三面俞老头笑着和俞有地李二娘说,俞有钱做买卖正好被叫回来。
母女平安,稳婆刚走。
“俞荷,你们回来了?”在厨房做饭的俞有钱,笑得像个傻子,出来帮忙搬东西。
“三叔,恭喜你喜得千金,儿女双全!”俞荷拱手作揖,笑着说。厨房有什么好吃的呢,她快饿扁了喔。
“多谢!给你三婶煮的鸡蛋汤,她不想吃,你吃吗?”俞有钱笑问。
“吃,我吃呢。”
“快去换衣裳,我去厨房做饭。”怎么能吃孕妇的饭!李二娘找借口打发俞荷去换衣裳。
“哦。”俞荷哒哒进自己房间,换了一身干活穿得棉袄棉裤。
马三面看着马车上搬下来的麦子问俞有地,这都是俞荷买的吗?花了多少钱。
老爹请孙富贵正屋里喝茶去了,俞有地小声说:“都她买的。花了四两多。”
“小家伙真有钱。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兜里有十文钱,都算多的。”马三面感叹,那时候他们两口子年轻,家里只有一间草屋。
“是是是。”
“李家怎么样啊?”马三面最关心李家怎么想。
“他外婆去白家帮忙看孩子,他大舅母几个一直就那态度。俞荷替她娘出头,说如果他们再敢欺负二娘,您就去找她外婆说话。我心里真高兴。”孩子把他不好说的话跟妻子挑明了,只要二娘想通,李家以后不是事。
伤了脸面,李家还要靠白家,才有李家老太去给小女儿看孩子这一出,人啊,不能老,马三面有些伤感。
“你先去吃口饭,回头再说。”马三面见李二娘端着碗厨房出来,跟着的俞荷也端着一个大碗。
李二娘把碗筷递给俞有地,让他先吃,自己再去端。她做了简单的鸡蛋青菜汤泡杂粮馒头,他三婶的鸡蛋灶上热着,没动。
俞荷一碗鸡蛋汤吃的喷香,马三面坐在她旁边看着她吃。
俞有钱忙着给又想吃东西的赵娟,把荷包蛋接到手里,也出来和俞荷一起坐。
“俞荷,这三十天我要伺候你三婶坐月子,咱家的烧鸡怎么办?”
“我去卖呗。我今天花了四两多一定要挣回来。”俞荷看了俞有钱一眼,觉得稀奇,什么力量让嗜钱如命的三叔放弃一个月的生意?
“杀鸡的活交给我,俞荷,你要给我和你爷发工钱。”马三面突然表态,打消了俞有钱的犹豫。
俞荷忙点头,暂时就这么来,后面再慢慢的找人,村里人不好雇,要不然请宋老太专门杀鸡?她肯定愿意。
“姐,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龙龙和三个哥哥河边捡石头回来,看到俞荷,笑着说。
“嗯。恭喜你当哥哥!”
“谢谢。我们家小兰花特别可爱。姐,你看了吗?特别乖,阿爹说阿娘没受罪。”
晚上,李二娘烧了一锅烩菜胡辣汤,热了一锅杂粮馒头当晚饭。
吃过饭,俞老头领着成文成义成城和马三面杀鸡烫鸡,腌制好李二娘帮忙炸,最后俞荷看锅煮。
“你做了几只?”俞有钱不放心,厨房来看,成武泡了两桶米,俞荷在烤火。
“二十只。出了正月,每天十只。”俞荷揭开锅盖让他看一眼。
“你去睡吧,我看锅。”
“三叔,你去看妹妹,我看锅。”两个人在,还不如一个人看锅。
烧鸡煮好捞到缸里,洗了锅,俞荷慢悠悠洗脸洗脚回房间睡觉。
正月十三,俞荷跟着二哥成武唐二婶俞有粮四个出摊,马三面俞老头继续带着成文几个河边捡石头。
顾大安俞有花两个也知道俞有钱得了小闺女,高兴的想着带什么东西看娃,他们家地少,只有一亩田,一亩地种的东西不够一家嚼头,米面都要买。
“过十五,街上人多,杀一头猪吧!”顾大安看着街上人来人往,今年运河开运早,这几天都是村里来镇上找活的青年壮汉,得了钱,他们花的也大方。
“行,送老三两对下奶的猪蹄,我再去其他摊位买一副,再买六十个鸡蛋,大烧饼买十个,我们一家去娘家过十五。”俞有花顺着他的话,笑着说。
顾大安帮了一会儿忙回去准备杀猪,俞有花帮俞荷卖烧鸡,连生两个帮成武收碗筷,怕冻着外甥俞有粮不让他们洗,自己卷起袖子边洗碗边乐呵呵的笑。
“来一只大烧鸡,哎,有钱兄弟今天怎么没来,我想预定一只公鸡,十五祭祖用。”张大祥看了一圈也没见俞有钱。
“三叔这段时间有事要忙都是我出摊。一只大烧鸡,我给你记下了,明天你您准时拿来。”俞荷笑着说,从这里开始,俞荷每个客户都要问问,明天给您留不留烧鸡,好按数量做。
中午,胡管事又来捡便宜,俞荷很了解她的脾气,便宜了五文,递给她一只卖剩下的小烧鸡。
“胡婶,明天你要预定吗?要过十五了,明天的烧鸡谁先来先得。”
“哦,你看我,差点就忘了。明天要三只公鸡,两只母鸡。你一定给我留着,我和你三叔熟的很。”胡管事笑着说,“你们怎么没到县里去开店?”
“以后会去的。”俞荷把包好的烧鸡递给她。
“小娃娃口气不小。这话你三叔都不敢当我的面说。”胡管事脸上的笑容淡了。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