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好嘞!”俞有钱得了马三面青睐,连忙拿着板凳进屋,院子里虽然有风,但蚊子太多了。
“俞荷一路睡到达州城的,她白天睡晚上睡,孙大哥讲的古话一点都没吓着她。我觉得孙大哥自己把自己吓着了。他说的第一个故事是土匪……”
俞有钱语气抑扬顿挫,擅长制造悬念,非常适合说书讲故事。
“——那秀才被做成了人肉包子,你们猜,他的同伴知道吗?”
屋里鸦雀无声,屋外黑乎乎,大风刮得窗户纸噗呲噗呲响,昏黄的油灯随风摇曳,真有那荒野客栈的味道。
马三面汗毛竖起,骂道:“你个坏东西,别讲胡话了,说说都吃了什么,见了什么!”
边骂人边走过来把油灯挑亮,给了俞有钱脊背上厚厚的几鞋底子,说:“我给你叫叫魂。”
“阿娘,这事情是真的。发生在前朝,过去也就三十多年。”俞有钱老实了,嘴上还要争辩。
“你还说?”
马三面又拿起了手里正纳的鞋底,威胁道。
“阿娘!大哥去考试,我带着俞荷满城闲逛,西域人卖这么大的红宝石和蓝宝石,还有各种颜色的玉,我和俞荷给你们一人买了一颗,等等,我去取来。”俞有钱不得不转换话题。
俞有钱飞跑着回屋,拿了自己的包袱,第一滴雨滴到他脸上,下雨了。
“一共二十六颗,有蓝宝石,红宝石,黄宝石,透明的叫水晶,也是一种宝石,还有颜色不一样的玉石。”
俞有钱把宝石倒在小桌子上,成文几个孩子立刻围上来看。
红黄蓝绿透明的小指头大的石头,还有祖母绿的玉,黄玉,鸡血石,黑曜石等。
“这颜色真好看。”成义拿起一个深蓝色大拇指大小的来回看了半天。
“好看就给你。这个要工匠打磨,到时候和玉一样光滑。可以做金镶玉,银镶玉的戒指,发簪,耳坠,头面等。”
俞有钱让大家都选。
马三面李二娘赵娟小兰花每个人都有一个。
“一人一个,这都是我和俞荷精挑细选的。”俞有钱得意的说,这些大都是俞荷选的,这一堆石头只花了一千五百个钱。
“哦,娘,俞荷给你还买了兔毛抹额,我给你拿。”
趁着大家看石头,俞有钱又包袱里一阵翻,拿出一个布包。
马三面在灯下拆开布包,抹额两边雪白的绒毛一下散开,抹额中央深蓝边黑底中间坠着个大拇指指头大小的水滴形翠玉,旁边还缝了一圈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亮片。
“这抹额也好看了吧!”唐大丫惊讶的喊道,“老三,这得多少钱一个!”
“三两银子。我,大哥和俞荷三个人合买的。还给大家带了三匹细棉布。”
俞有钱见成城又把石头放下了,干脆照每个人的喜好,每人发一个,道:“等我找到便宜的匠人,带你们去做首饰。”
俞梅接到水滴形红宝石高兴坏了。
成文的是绿色的玉石。
成义的是那块深蓝色石头。
成城得了一块鸡血石,黄色的石头给俞荷留着。
赵娟拿了红色,李二娘拿了绿色的玉片,唐大丫也得了一块红宝石,成武得了个浅紫大块,可以做一副耳坠戒指和一个钗。
马三面和俞老头要了两块黑色石头,龙龙特喜欢手里的这块圆溜溜的鸡血石。
俞有钱也喜欢这个颜色,透明的水晶留给了他的好大哥,给二哥一块方的蓝宝石。
给小兰花留的也是小小一颗的红宝石。
第60章
俞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省了发礼物,讲故事的环节,愉快的背着小背篓去后院挖洋芋。
洋芋苗结了果。
叶子半青半黄,完全可以收了。
俞荷先拔两颗一窝的洋芋苗,一下带出三个巴掌大的大洋芋,土里刨开又是两个巴掌大的,锄头一挖五六个拳头大小的,这一窝窝就有十一个,有五六斤重。
又挖了一苗,产量也差不多,发现一个有虫眼的,俞荷一刻钟也不愿意等,急忙回来叫人帮忙挖。
“阿爹,快起床帮忙我挖洋芋,我的洋芋都长虫眼。”俞荷跑着来敲俞有地的房门。
马三面李二娘厨房里出来,这小姑娘,怎么起的这么早?
“俞荷,你别喊,等大家起来今天都帮忙去挖,不仅要挖,还要存好,太阳晒了发绿吃起来麻嘴。”马三面厨房出来叫俞荷过来。
俞荷小背篓背上溜溜跑过来,给阿奶看洋芋。
“阿奶,你看,我肥料下的重,洋芋长得很好,两苗一窝能挖五六斤呢!”
“哎呀,这真的大,比你爹去年中的都好,还光滑。”马三面提着小背篓进来给李二娘看。
婆媳俩把一个个洋芋捡着看了一遍,越看越喜欢,洋芋好存,又管饱,一年四季都能吃。
“娘,我们明年在五亩地也多种点洋芋。这一亩地得收几千斤吧。”
“好。你去叫有地起来吧,这累狠的人,不能睡太长时间,得慢慢的缓。”
赵娟也把俞有钱从床上掐醒,“你快起,大哥和俞荷都起了,俞荷要挖洋芋呢。”
“急什么,这人都累成了什么样,还有精力惦记着一点点洋芋蛋子。”俞有钱骂骂咧咧床上爬起,穿鞋。
俞有地面无表情的进厨房洗漱,看了眼放在淘斗里的大洋芋,确实比他种的大,收的也多,只要大家一年多种点洋芋搭配着吃,三四月肯定能有点余粮。
“俞荷,洋芋准备怎么吃?”
“辣子洋芋夹馍,一个三文钱的卖,炸一炸可以做胡辣汤,还可以做洋芋肉丸子,炸洋芋片和洋芋条。”俞荷得意的说,“阿爹,你好点吗?需不需要我给你按摩。”
“不用。等我吃过早饭,就去挖洋芋。你阿爷等会儿也回来了。”俞有地笑着说。
李二娘把父女俩的青菜荷包蛋葱花汤做好,锅里的白馍也溜热了。
俞有钱磨磨蹭蹭厨房门进来洗漱,俞有地和俞荷精精神神端着碗坐在小餐桌边吃早饭。
“大哥,早!”
“嗯。今天要去哪里吗?”
“不去。”俞有钱恨不得抱着床睡。
“二娘,给三弟舀一碗蛋花汤,他吃过饭也去地里挖洋芋。”
听了俞有地的话,李二娘往锅里又打了两个荷包蛋,下了把青菜,添上细柴火,慢慢的熟。
俞荷一口鸡蛋汤一口馒头,享受着美食和悠闲时光。
出远门真是受罪,阿爹连年考试真辛苦。
吃过早饭休息了一会儿,俞有地在院子里练五禽戏,俞荷也跟着学。
俞有钱一边心里笑俞荷动作不连贯缺胳膊少腿,也跟着俞有地一起练。
等俞老头从赵村回来,全家人一起下地挖洋芋。
“阿爷,先挖一行,我们称一称看多重,算一下产量。”俞荷给大家派活。
俞有钱偏不听她的从第八行开始挖,赵娟背着小兰花帮忙捡,连挖了四窝,都有二十来个。
“有钱,这洋芋长得真好。”
“是不错。等我也去买块地,明天我们也种点。”
真的?赵娟喜出望外,他们三房也要置产了!
“不让做买卖,我就学俞荷种地。”俞有钱看了远处的父母一眼,小声道。
“明年我可以带着小兰花一起帮忙种。”
看着媳妇儿欢喜的样子,俞有钱一笑,弯腰低头小心翼翼的挖洋芋。
俞老头陪着俞荷把三袋多洋芋绑好,挨个儿称一遍,共二百二十斤。
“你这洋芋挺压称,八行有一千多斤。”俞老头乐开了花,这海外来的真是个好东西,明年家里也要多种一点。
“二叔,你们怎么种的这白疙瘩,好吃吗?”俞有才去地里看稻谷,看俞家收这陌生的庄稼,急忙跑过来看。
“这个叫洋芋,海外来的,去年朝廷推广的新品种,是你有地大哥买回来的种。”俞老头乐呵呵自豪的说。
俞有才看看地挖出来的巴掌大个,这产量高的惊人,忙问:“二叔,这洋芋种贵不贵,今年给我也留一点。”
“不贵。但我们也种的少,只能给你匀二十斤,你看这个是芽点,种的时候切成块,一个洋芋照这个能切七八块种,两个一窝种。”
俞有才拿着俞老头的锄头帮忙挖,一窝挖出三四个大的,高兴的和俞有地说:“有地大哥,你真能干。”
“这块地能收上千斤。”俞有地笑着说,“我们是正月十五过了就开始种的。底肥要厚。种上除草在就不用管。我去年在灰土梁开的荒地,种的也不错。”
俞有才听得更心热,帮忙把八行都挖完,才要回去,马三面不让,中午做了一锅洋芋臊子面请他吃了饭才回去。
放辣椒和花椒凉拌的洋芋丝,脆爽可口,一家人吃了一大盆。
一千多斤洋芋放在草棚子地上,马三面出来进屋都要带上草棚子的门。
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纳凉,俞有才带着余耿和几个老人来看洋芋,俞老头吩咐马三面先凉拌一盆洋芋丝菜,又给他们介绍怎么种,怎么施肥除草。
“总的来说,洋芋非常好。”
成文来说菜都准备好了,俞老头请大家正屋里坐,大方桌拉开放四条长凳,一桌可以坐八个人。
此刻桌子上放着高高一碟凉拌土豆丝,一碟炸土豆片,一碟炸花生,一碟点心,八个酒杯,一瓶烧酒。
“老哥,大家,请坐 。“俞老头请俞耿和族叔上座,让俞有地坐下陪客。
“先尝尝洋芋菜的味道,再让有地陪你们喝一杯。他这一天天也忙,应该好好的和村里的年轻人坐下说说话,聊聊地里的收成。”
成文给大家放好筷子和碗,马三面端上一大盆的胡辣汤,俞有钱抬着一笸箩热乎乎的馒头。
俞耿动了筷子,俞有才赶紧给自己夹菜,还有一个空位,俞老头让成文坐下陪客。
“有钱,你看着厨房,让你娘再炒两个热菜!”俞老头陪着客人夹菜吃菜,对忙着倒酒的俞有钱说。
“够了够了,我们吃过饭过来的!”
“给你们麻烦了!”
俞耿几个客气道,大家都没想到俞有地家的饭菜这么好吃,尤其这个凉拌洋芋丝,麻香味重,青红辣椒点缀,味道一绝。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