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盏 第117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HE 女强 爽文 古代言情

  酒肆重来,先前那掌柜的自是用不得了,陆念把问了翁娘子的意思。

  翁娘子带着女儿在铺子后头住了些许时日,楼上楼下倒也清楚,只是她从前是王大青的“贤内助”,会打理内务,却从未接触过生意,更不要说当一酒肆掌柜。

  不过,她愿意试试。

  依着陆念之前说好的条件,翁娘子自然可以拿着一笔不菲的银钱离开京城,但她不想坐吃山空,也知道孤儿寡母生活,没钱日子难过,有钱也不见得能好过。

  此前是没得选,现如今既有的选,翁娘子更想有个安稳进项,也有个安稳靠山。

  况且,陆念说得也直接。

  前头这一年半载的,不在意赚了还是赔了。

  是的。

  撕下了岑氏的伪装后,这间地段优越的铺子到底能赚多少银钱,已经不重要了。

  阿薇劝陆念开门,也是想让她时不时来铺子里转转,比总待在侯府里强。

  管事定下,厨子小二倒不为难。

  闻嬷嬷有四司六局的经验,招几个人手,得心应手。

  反正也不是一锤子买卖,用着不行就换了。

  “人嘛,熟能生巧,头一天当掌柜定然紧张,”陆念今日当零嘴的是一碟醋花生,酸得恰到好处,她很喜欢,“我头一回杀人时也紧张。”

  阿薇失笑,回头与她道:“幸好客人还没有上门,叫人听了去,吓都吓死了。”

  陆念夹了颗花生入口,没再说话。

  阿薇重新把头转了回去,垂着眼看街上。

  最后一点鞭炮响完,烟雾半浓半淡,阿薇在街角那侧对上了一道视线。

  视线的主人披了件乌色的斗篷,在人群中本不醒目,偏生长得金质玉相,束发的长冠在冬日阳光下熠熠,衬得人越发贵气,只一眼就晓得出身矜贵。

  那人正微微抬头,看着窗户边的人。

  阿薇微微一愣,而后迎着这道目光,冲那人浅浅颔首示意。

  来人自是沈临毓。

  他本寻了个由头,想去定西侯府打听些内幕。

  也是巧了,骑马行至西街口,有铺子大放鞭炮,且十分阔绰。

  炸裂的声响,即便是良驹也焦躁不安,沈临毓干脆下了马、仔细牵着,以免在这混沌的视线里不小心碰着人。

  等待的工夫里,他仅仅是视线一转,余光便看到了窗户内熟悉的身影。

  这厢位于上风处,视野只些许朦胧,沈临毓眼力好,看到窗内那人扶着窗沿稍稍探出身子,兴致勃勃往下打量,又回转身去,与雅间里的人说话。

  虽不知道那厢说了什么,但只看余姑娘发间簪子垂坠摇曳,就能猜到她心情不错。

  这倒也好。

  心情舒畅些,说不定就愿意多说些细节。

  他还记得,开棺之后,余姑娘下山前并不高兴,只说了个“苑马寺少卿的那个薛家”,属于扔个谜团,毫无细节。

  不成想,正琢磨着,余姑娘突然回转身来,沈临毓措不及防,视线在空中一撞。

  烟雾散尽。

  缰绳交给酒肆的小二,沈临毓踩着楼梯不疾不徐往上。

  上头楼梯口,阿薇唤了声“王爷”。

  沈临毓语气客气:“余姑娘。”

  阿薇没有回先前那雅间,引着沈临毓另进了一间:“我母亲在那头歇息,她精神一般、不愿见客,王爷海涵。”

  沈临毓正要说一句“无妨”,就听得门板轻轻砰的一声,合上了。

  他不由眉梢一扬,看着阿薇。

  此前说话,也有过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但那不是在宽敞院子里,就是花厅开着大门,如此密闭室内,倒是头一次。

  该说余姑娘信任呢,还是说余姑娘不介意?

  阿薇神色自然又坦然,请沈临毓坐下,道:“王爷是想我敞着门和您说我多恨岑氏,多么想把岑太保扳倒,好叫岑氏丢了靠山?”

  沈临毓:……

  那当然不太行。

  “我恰好经过,没想到遇着铺子放炮,”沈临毓坐正,问,“这是你接手的酒肆?”

  雅间里有茶叶热水,阿薇一面泡茶,一面答道:“原是我舅舅名下的产业,前阵子给了我母亲,府里有变故,她情绪不好,我便叫她过来铺子里,不指着赚钱,散散心而已。”

  既说到了府里变故,沈临毓顺水推舟,问了状况。

  阿薇没有隐瞒。

  用刀嘛,总少不得磨刀,磨得快了,切菜剁骨才得劲。

  她将岑氏如何通过白氏的陪嫁敛财,以及她又如何毒害了白氏以及陶禹川的事说了一遍,去除手段、只讲结果。

  沈临毓静静听着,眸色深沉。

  说真心话,他颇为意外。

  他倒也不是质疑白氏夫人的死因,这么多年质疑白氏之死的只有定西侯的嫡长女。

  事发之时,那位不过五岁,五岁孩子的敌意到底来自于真实还是虚构,谁也说不准,且自始至终,只有质疑、没有证据。

  孩童心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或许是直觉、或许是自欺欺人、或许是她有发现却无法说明白……

  各种缘由下,沈临毓先前想过,这对母女想对岑氏“复仇”,八成需要先让岑太保倒下。

  失了太保仰仗,借着一顿乱棍,得一个结果。

  没想到,事情恰恰相反,两人真切抓到了证据。

  不是污蔑,不是乱棍下的屈打成招,而是真真正正的真相大白。

  沈临毓道了声“恭喜”,又问:“这个结果,余姑娘满意了吗?”

  “不满意,”阿薇坦率极了,“岑太保不会把银钱吐出来,岑氏还顶着侯夫人的名头,我外祖父看着是没有休妻告官的意思。”

  沈临毓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他先前在余姑娘的眼神里读到过深刻的恨意和野心,怎么会如此善罢甘休。

  “说起陪嫁银钱,”沈临毓自然而然地顺了话题,“之前余姑娘建议我查金夫人的陪嫁,不瞒你说,不好查。”

  阿薇问:“镇抚司不是把冯家抄了吗?”

  “是抄了,”沈临毓道,“但陪嫁册子丢失,金夫人到底有多少产业,我们很难确定。”

  阿薇了然。

  闻嬷嬷也许会知道一部分,但也不齐备,且不能名正言顺说出来。

  “查出来的那些,就像你先前讲的侯夫人转手白氏夫人的产业一样,各种转手置换,”沈临毓抿了口茶,“不过,冯家如今在甜水胡同那宅子,是冯正彬借贷买的。”

  阿薇听得一愣。

  京城宅子贵,外地官员想要置办下来,多数都要借贷一番,钱庄日常便做这生意。

  可冯正彬的状况不一样。

  婚后那宅子是问金家借的,利息可谓忽略不计。

  后来搬去甜水胡同,除了原先那宅子,另有姑母那么多陪嫁,怎么可能凑不足银钱?

  就冯正彬的性子,岂会愿意平白给钱庄送利息?况且算不得便宜。

  沈临毓给了她答案:“前头的宅子一时出不了手,他们多住了两三年,还是没能转手,冯正彬才借了钱置换。

  我推测,他那人心小又胆小,杀人在先,敢把金夫人的钱用去各种地方,却未必敢用来买新宅。

  他要换宅子,不就是为了离金夫人远远的吗?”

  阿薇赞同地点了点头。

  姑母死后两年才去大慈寺供奉,冯正彬是良心发现吗?是害怕才对。

  他怎么敢再住在原处?怎么敢让自己的新宅子还与姑母有联系?所以才宁可借钱。

  “借的是宝源钱庄的钱,”沈临毓道,“他之后经手变动的产业,也多是过了宝源的手。”

  在此之前,阿薇就听说过宝源。

  翁娘子提过,那出面买镖的人给王庆虎的银票就是宝源的。

  下意识地,阿薇问道:“那宝源钱庄和岑太保有关系吗?”

  “余姑娘脑子活络,”沈临毓轻笑了声,“但很可惜,他们没有关系。宝源钱庄是老字号,据我所知,在先帝朝早年就已经做大了,岑太保那时无名无姓,他在永庆九年、也就是二十六年前官拜太保,宝源家大业大,他便是眼红也……”

  沈临毓说到这里顿了下。

  热茶氤氲,水汽沁染了眼角,他的神色很淡,看不出多少情绪。

  阿薇猜测他或许想到了什么,但这种灵光皆是一闪而过,她便也不出声,且叫沈临毓自己琢磨去,免得她一追问、把灵光问走了,反倒遗憾。

  沈临毓的指腹轻轻划着盏沿,过了会儿才回神。

  他没有再说宝源钱庄,另起话题问:“余姑娘先前说,陶大人的长子被人引入歧途,借了子钱家的银子?”

  “说是北城一个姓史的子钱家。”阿薇答道。

  沈临毓道了声谢。

  “谢”字一出,可见今日的消息置换已到尾声。

  最后一点茶水尽了,沈临毓起身告辞:“今日来得突然,没有备上礼物,之后再送开张贺礼。”

  “王爷客气。”阿薇送他。

  沈临毓取了收在一旁的斗篷,搭在胳膊上。

  阿薇站在门边,手指扣在把手上,突然转身问道:“两条人命,和陶大人的官帽,对岑太保会有多少影响?”

  沈临毓定定看她,实话实说:“会有一些,但你希望的扳倒他,远远不够。”

  这个答案,不算出乎阿薇的意料,但有那么一瞬,阿薇突然很想问:那为什么金家倒了?墙倒众人推,为什么推不倒岑太保?

上一篇:嫁表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