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88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崔兰愔想不理他,可弯起的嘴角泄露了她的心情。

  皇帝就道,“看来前两日不止我一个人欲求不满。”

  包住崔兰愔来拧的手,皇帝给她说道,“我将麒麟堂换了名目,你觉着商课提举司如何?”

第96章 反转皇帝要亲迎

  麒麟堂摇身一变成了商课提举司,皇帝提了宋长史做了第一任提举,从六品升到了正五品。

  五品是一道分水岭,多少官员卡在六品的阶上,到致仕也升不到五品,更何况是如宋长史这样举人出身的。

  接到升职公文时,宋长史捧着公文嚎啕大哭,哭着就去了宜安殿,往院当中跪了,对着宜安殿正殿的门磕了头。

  虽他啥也没说,潜邸里人也都知道他是在拜谢未来的皇后娘娘。

  还有一人比宋长史还夸张,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后,险些上不来气,给边上人吓的,差点喊了大夫来。

  这人就是刘黑皮,拿着任命他为商课提举司副提举的公文后就没撒过手,就是刘太太要看,都得就着他手看,到晚上就寝时都得捧着。

  直到第二日早起,刘太太好言哄了又哄,他才不舍地交给刘太太,盯着她妥当放好了,才放心。

  刘太太并不比刘黑皮好哪里去,一想到刘黑皮有了正七品的官身,自家改换门庭成了官宦人家,她往后也是官夫人了,各样的念头就不停地翻涌上来。

  这一切都是靠崔二小姐得来的,现在崔二小姐要做皇后了,那他们是不是也算皇后身边的人?

  夫妻俩都是一夜没好睡,却都跟嚼了老参一样精气神十足。

  皇帝成立商课提举司,朝臣们开始以为,他是为着朝臣们不再反对崔二小姐做皇后,而做出的让步。

  等皇帝越过吏部直接下发了商课提举司一应官员的任命,并将潜邸用做商课提举司的官署后,朝臣们才知道他们太想当然了。

  户部尚书询问皇帝,商课提举司收上来的商税是论月还是论旬往户部交上来。

  皇帝直接一句,“卿想多了。”

  虽然换了名目,显然收上来的商税还是不会交到吏部来。

  然后古尚书已开始带着礼部着手安排皇帝迎娶皇后的各项事宜,并请了申阁老和姚阁老做媒,于九日巳时往崔家大房提亲去了。

  往礼部去打听了,皇帝将礼部找钦天监算的元月的吉日都否了,要求赶在年前举行婚仪。

  已是十二月初九,还剩二十一天就是新岁,除夕日有各样仪式,肯定不能安排到那日,钦天监选了又选,总算选出了一个让皇帝满意的吉日,皇帝定下来于十二月二十八日迎娶皇后。

  皇帝还要求迎后的礼仪一项都不得少,一应的仪程要在十八日内走完,礼部从上到下都忙得脚下生烟。

  朝臣们都想到了一处,该是崔二小姐的肚子等不得了。

  早上出衙,就听说李首辅告病休养了,万山被罢免了一切职衔,皇帝限他于今日午正离京回乡,万山的下场比预想的严重。

  跟着万山跪端门的朝臣们心里不免惴惴,虽皇帝看着没有清算他们的打算,却知自己已在皇帝那里挂了号,往后的升迁就难了。

  有后悔的,也有固执认为自己没错的,想着他们端门这一跪,应城百姓都知道了崔二小姐品行有污,必会接受不了崔二小姐为后,面对汹汹民意,皇帝就算这回不动摇,假以时日,等有新人得了盛宠,面对着时常要被翻出旧事说三道四的皇后,皇帝会不厌烦?

  崔二小姐的后位坐不了多久。

  所以,这事儿看的是长远,而不是一时。

  然而事实却不似他们所想。

  初九日辰正,天福寺里,长年不出的空寂大师现身给香客赐福,这样可遇不可求的盛事,应城里但凡能脱开身的都要往天福寺去。

  到午间时,聚宝门内外已是拥堵不堪。

  天福寺那边使了僧人到聚宝门处告知,说天福寺已停了放人进入,这会儿赶过去也入不得内,也没能止住人往外走。

  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入不得内,于寺外站一回儿,没准也能沾些空寂大师赐的福气。

  空寂大师于申初赐福结束后,专门说起了皇帝立后的事。

  “天福寺立寺三百年间,前朝本朝后妃来求签的不在少数,迄今为止唯有三人求到过那支凤命签,第一支是前朝高皇后,第二支是本朝曹皇后,第三支就是崔家二小姐。”

  怕信众们想不那么多,天福寺的住持在边上补充道,“因着此签难得,不想引起事端,天福寺才一直隐着了,不过本朝从太祖起都知此签,立后前都会安排应选的闺秀们来求签。”

  空寂大师双手合十,“闻听崔二小姐求到此签,陛下拿着崔二小姐的八字前来问过贫僧,崔二小姐八字极其特殊,需先有子再为后,方能引来盛世繁华。”

  说到这里,空寂大师再不肯多说一字,在一众天福寺僧人的陪护下回到了后头。

  前朝高皇后,本朝曹皇后,都是盛世的皇后,现崔二小姐第三个求到了此签,空寂大师又亲口说了,崔二小姐先有子再为后,就能带来盛世繁华。

  原来皇帝立崔二小姐是为开创大郢盛世,未婚有子也是为此,实是用心良苦了。

  老人们还记得高宗在位时的好日子,比对宣宁帝在位时的不断衰败,尤其迁都南下后日子就没好过,南边都是如此,北地就更不用提了。

  听空寂大师的说法,崔二小姐为后引来的盛世,竟是高宗时都不能比的,一时都期盼起来。

  和盛世的好日子比起来,叔侄错辈儿婚算什么,这个皇后位置必得崔二小姐坐了。

  第二日开始,应城的百姓说起帝后大婚,都是祝福的态度。

  事

  情反转成这样,朝臣们都无话可说,更衬得他们之前的反对成了笑话。

  崔兰愔还是提前知道皇帝有安排的,仍是被皇帝的操作惊呆了。

  别个还罢了,那可是空寂大师啊,大郢有数的几位高僧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他一直避世修行,之前宣宁帝几回召见他都不应,这两年就没听说哪个能见到他。

  所以,之前传出来她那一支签出来后,什么空寂大师过问了,当时的卫王使人找过空寂大师这些话,崔兰愔都没当真,以为是天福寺得了皇帝发话,不得以编出来的。

  皇帝回来,崔兰愔揪着他问,“你是怎么说服空寂大师的?”

  “何须说服,他欠着我人情。”

  “啊?大师能欠你什么人情。”

  “一次闲聊,我说起曾看过的一册古旧经书,不想却是失传已久,他苦寻多年都无果的,而那本经书我看完就随手丢了,已寻不回,见他可惜成那样,我就花了一天时候给他默了一册,到如今他都在随手能拿到处放着。

  崔兰愔更吃惊了,“你和大师早有来往?”

  “嗯,有十年了,那会儿我才开始闯荡江湖,他正四处云游,一回在荒山古寺里遇见,之后他常来找我。”

  “是大师主动找你?”崔兰愔想了下,“是因着你过目不忘?”

  皇帝很不满她的看低,横来一眼,“还因着我博览群书,见识不凡,常有他于别处听不来的见解。”

  “我知道,你就是活书馆嘛。”崔兰愔并不是哄他,她捧着皇帝的脸仔细打量着,“我说你那些看破的想法那里来的,原来是同大师接触多了。”

  皇帝很是受用,笑意明显,“这不是同你一起久了,被拉回来了,又眷恋起红尘俗世。”

  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崔兰愔又愁道,“你编就编吧,做什么编那么夸张,还盛世皇后,尴尬不说,我哪当得起。”

  皇帝却不当回事,“这有什么,我造出一个盛世来,你自然就是盛世的皇后。”

  皇帝反手捧住她的脸,“信我么?”

  想到皇帝的无所不能,至今还没有他说到做不到的,崔兰愔认真点头,“我信。”

  “我允了会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出来,空寂才应的我。”皇帝这才说了实话。

  就说嘛,如空寂大师那样的得道高僧,怎么会为了欠人情就配合他编话。

  崔兰愔想到才登基时,皇帝还在有为和无为见摇摆,她做出一脸后怕状,“这下我不用担心你哪天烦到极点,会撂挑子一走了之了。”

  皇帝笑得别有深意,“这要看你要如何留住我了。”

  崔兰愔才不上他的当,“要打造盛世的人哪有空离开。”

  “有个五七八年尽够了。”皇帝抚着她的肚子,“这个打小教着,九岁监国正合适。”

  “我怎么觉着是女儿。”

  “女儿也一样要为父分忧。”

  崔兰愔哪会当真,催着他赶紧换衣裳换鞋袜。

  礼部将婚期通告天下后,皇帝于内阁陛见时提出,要封皇后之父崔晟侯爵位,皇帝直言不要“承恩”之类的封号,让另议几个寓意好的来商讨。

  这下姚阁老都沉默不语,申阁老和郑阁老更是直言反对。

  理由也很充足,当初立徐后时,徐家那样累累战功的,国公位都当得,宣宁帝也只给了侯爵位,正是因着有徐家的例子在前,文臣本就难得爵位,到李家时就不好封高了,李家权衡后也不想为人诟病,至今仍是伯爵位。

  徐家有军功,申阁老几个虽于李首辅不对付,李家辅佐了高宗和宣宁帝两代帝王,这是不可抹杀的功绩,崔家大房拿什么来比?

  皇帝虽没如之前一样发作,却也不肯退让,君臣几个僵持了一日。

  还是崔二小姐听说后,在皇帝面前一再固辞,崔晟得讯后,又往延华宫请见,表示自己身无寸功,伯爵位也受之有愧,请皇帝等他有所建树了再封。

  皇帝才退了一步,只封了崔晟为宣平伯。

  皇帝也没另给崔大房赏赐府邸,都知道崔家大房住得狭窄,比很多五品官家里都不如。

  皇亲国戚里罕见的寒酸了,崔二小姐和崔家大房又是如此知进退,朝臣们们心里下去不少,对崔二小姐做皇后这件事也没那么抵触了。

  皇帝变得更像皇帝了,崔兰愔在想,她的表叔终有一日会找不回来了吧?

  皇帝这样的活书馆,不说几个爵位的封号,就是几十上百个他也随时随刻就能想出来,却让阁老们来议,摆明了是等着她和家里站出来推辞的。

  皇帝出手就不是一个目标,向世人展现她的贤良淑德外,他必还锁定了别的事,只她现在道行差得远,还看不出来罢了。

  第二日,陈老太后同崔兰愔感慨,“那年封太子妃前,太宗安排我往天福寺祈福,祈福后,听得内侍说起天福寺的签灵验,我那会儿很是活泼外向,这样的事我怎会错过,兴冲冲去求了一签,也是大吉的签,为此我很是得意了一阵子。

  如今想来,太宗当初是想看我能不能求到你这支凤签的,我那一支该是让他失望了。”

  她又记起来,“还真是,当初徐太后封太子妃前,高宗也安排她往天福寺来了,该是也为着求这支签。”

  崔兰愔面上没露,心里却已波澜起伏,天福寺的签真的有说法!

  所以,她以为的对皇帝的那点了解,可能连表面都不算。

  在复杂难名的心绪中,崔兰愔于十二日出宫回到家里,她想于出嫁前好好陪伴下家人。

  二十二日时,姜氏的兄长一家也到了应城,虽住得挤了些,于这样团圆时刻,没谁会觉着不便。

  半个月的时候倏忽就过了,十二月二十八,大吉之日,大郢要迎来第四任皇后了。

  于皇帝位上迎娶皇后,这却是第一遭,真可称得上是空前的盛事。

  待听说皇帝要出宫亲迎皇后,应城人就开始翘首以盼,二十八日天不亮,已是万人空巷,都聚集到了迎亲仪仗途径的大街上,等着看这场前所未有的迎后大礼。

第97章 亲迎皇帝和皇后是什么时候好上的?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