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屋记 第44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古代言情

  她停顿了片刻,又叹了口气,不禁也流露出了少许疲惫,“你就当我是受不住烦扰吧,魏其侯下去之后,想来母后也就不会再这样处处刁难了。大家和和乐乐的,又有什么不好呢?”

  媳妇难为,天家媳妇最是难为了,现在窦氏、陈家的威风,多半是靠着魏其侯一个人撑起来的,再有争议,他也是大汉国相,面子摆在这里,窦家就不至于败落下去,族人的日子就还好过。等到魏其侯下野了,恐怕也就是南皮侯、章武侯两家能够保存体面,别的族人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当然,说难听点,只要陈娇这个皇后还在,堂邑侯、隆虑侯这一门二侯的荣耀还在,陈家人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陈娇这也算是自私自利了一把,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她只好牺牲窦氏了。

  刘彻的思绪才这么一跳,又不禁对自己摇了摇头:以陈娇的为人,她要和太后斗一斗,难道没有手段?就是枕头风一吹,自己都要待窦婴客气一点,免得落了妻子的面子。一路隐忍到了今天,提出的还是让窦婴下野……她这是处处容让,想的恐怕还是一团和气,想的恐怕还是大汉的边事。

  人都是比出来的,也都是逼出来的,比起陈娇,太后自然是处处落了下风。就算刘彻对母亲心底还是尊重信任的,时至今日,也不禁终于要被逼出了一点不满:一样都是外戚,不过就多了一个好大喜功的田蚡,连一点政绩都没有,全凭圣眷,就想要把德高望重的魏其侯搞倒,自己来当丞相?

  这动静未免也闹得有点太大了吧!

  但不喜田蚡是一回事,对窦婴,天子也不是没有不满。有这么个功勋赫赫的老人在,很多事办起来就显得束手束脚,天子也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威。百官倒像是更服气窦婴多些……长此以往,他这个天子还怎么能肆意行事?

  再说,陈娇毕竟也是言之成理:这朝中重臣失和,拉帮结派斗得厉害,肯定是不利于边事的。窦婴和田蚡之间终究要去一个留一个,虽然这两人都无法让他满意,但忽然间扶出第三人上位,只会让朝政更透了个乱字。

  政治就是这样,再不满也好,再勉强也好,谁上位谁下野,是由不得天子的喜欢来的。田蚡有太后撑腰,窦婴这边皇后又不肯为他说话,还主动提出让他下野,虽不说就是这一推让天子定了心意,但多多少少,心中那杆秤还是要跟住一歪。

  不过,让丞相下野,始终也是大事,刘彻沉吟不语,一时间却也并未曾表态,过了半晌,才握住陈娇的手,低沉地道,“只是这样一来,你家里没个人在朝廷任职,怕也不大像话吧?”

  这是已经动了心,想让窦婴下野了,但却又觉得有愧于陈娇,才会这么说话。

  陈娇又哪里听不出来?

  “又不是你不愿意提拔。”她通情达理地说,“这不是没人可用吗?”

  想到陈蹻和陈季须,不禁咬牙切齿。“两位兄长简直是凶星化身,走到哪里把祸闯到哪里,你就是要用,我也不放心你用他们。族中也没有多少堪用的人才……唉,你多提拔提拔韩嫣和卫青,也就算是提拔陈家啦。”

  话中的无奈之意,也是听得刘彻一阵心疼,他就是再没有良心,对着陈娇也要愧疚起来的。这些年来受了她多少好处,她哪索取过一点回报?天子回头想想,都恨不得诏告天下,将她的皇后之位金瓯永固上一辈子,免得后宫中人生了一双势利眼,就因为陈娇没有亲生子,娘家又是这样,便处处给她不便,让她这个金枝玉叶,在未央宫中举步维艰。

  可立刘寿为太子的念头,在脑海中打了个转又消去了,刘彻不禁把手放到陈娇腹部,徐徐揉搓了一阵,开口时却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闲话。“怎么,你们还看中了卫青这个女婿?”

  “怎么说小公主也是你的长女……卫女命苦,卫家人总是有功劳的。”陈娇淡淡地说。“能拉拔一把,就拉拔一把吧,再说,听母亲说,卫青这个人心思缜密,办事牢靠,看着倒像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这门亲事现在看是屈就,说不定今后谈起来,还是我们陈家高攀了他呢。”

  刘彻不禁哈哈大笑,“你家世代列侯,卫青就是立下不世功勋,还能盖过你们陈家去?”

  想一想,也觉得以卫青的出身,以他和陈家的渊源,以两家之间如今这明显的依附关系,卫青就算姓卫,其实也算是半个陈家人了。便又道,“好啊,平时他在建章宫里办事,也很少到我跟前来。既然姑母都赞许他,以后就让他到我身边侍中,我也考考他的人品吧。”

  这是要量度卫青的人才,相才而用予以提拔的意思,也算是对陈家的提拔和补偿了。这样看,虽然刘彻还没有给出准话,但也已经默认了陈娇“让魏其侯下野”这个建议。

  陈娇偏头想想,也觉得顺心随意,便不禁微微一笑。

  #

  她觉得顺心随意,大长公主当然是肯定不这样想了。

  “你也实在是太软弱了吧!”这一次连儿媳妇都没带,一进殿就是大发雷霆,把侍女们都屏退了还不算玩,在后殿中一阵摸索转悠,又看陈娇。“密室呢?这件事,在这种地方可说不清楚!”

  未央长乐两宫,殿中所多密道偏室,几乎是高层人尽皆知的事实。不过,除了王太后近年来勤进密室之外,长寿殿和椒房殿的密室,却已经都是尘封已久。太皇太后是年纪大了不屑走动,陈娇这边,却是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私底下安排密议的事情。大部分时间,她走的都是阳谋路子,就是真要玩阴的,也自然有亲信为她准备。

  陈娇不疾不徐,环顾室内一圈,见殿中寂然无声,便道,“现在还不是开封的时候吧?这些年来都关着不用,谁知道里头什么样子,您愿意下去,我都不愿意。”

  入住椒房殿也有八年了,几乎是尘封至今,的确也不适合贸然进入——很可能一进去,就闭住气了。

  大长公主勉强按捺下来,又说,“那你也要着人清扫启封了,以后宫中的事,不能由着你的性子乱来了!魏其侯的事,你就办得很不应该!”

  的确,要是不能前知,仅从结果上看,陈娇出的这一招简直昏得不能再昏,魏其侯气得连陈家的门都不登了,陈娇着人前去看望,他的态度也异常冷淡。

  刘彻要有心让他下野,自然多的是办法手段,只是窦婴毕竟没有太多的错处,又和陈娇沾亲带故,他的手腕也就比较柔软。过了新年,随手找了一个可大可小的错误,让他回家养老,就算是送走了这位几起几落的老丞相。窦婴也顺从得很,并没有闹出多少难堪来:清凉殿里的那一席话,也传到了他耳朵里。皇后都让他下台了,他要还不走,岂不是大家难看?

  田蚡自然也就顺心如意,登上了他巴望好几年的相位,现在正摇头摆尾,大收门客,威风到了十二万分。太后对陈娇的脸色也好看了一点,当然,却也仅仅只是一点点——刘彻虽然顺了王家的意思,让田蚡上位,但进长信殿请安的脚步,却渐渐地少了。

  天下哪有下钱雨的美事?太后弄权,简直是母子间的大忌,当年太皇太后也就是在梁王事上稍微走偏了一点,母子之间到末了,还不是各有怀抱?梁王五子封侯裂国,就是天子用的心机。刘彻这个人虽然性子大度,但也禁不住陈娇暗中如此推波助澜,田蚡虽然上了位,但却还是输了圣眷。

  不过有个相位在手,亲戚关系又摆在那里,这个新上任的丞相也还是干得很开心。也就让大长公主更不舒服,更埋怨陈娇,“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先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陈娇这一次倒没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了:这么大的事,她也的确是要过问一番的。

  “魏其侯下台,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她略作犹豫,还是轻声道,“您附耳过来。”

  大长公主将信将疑地看了陈娇一眼,她面带怒色,慢慢地将身子倾到了陈娇身边。“什么事,你不能正大光明的说,还要这样做作?”

  还是忍不住刺了陈娇一句,可见其心中恚怒。

  陈娇不以为意,她徐徐地细声叙说了一炷香时分,而大长公主早已经听得脸色丕变,眼神连闪。

  半晌,她才轻轻透出了一口凉气,又寻思了片刻,便斩钉截铁地道,“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一时间,看着陈娇的眼神也不禁有所变化,大长公主感慨万千地说。“看来,我真是白操心了。”

  陈娇只是微笑。

71、宠幸

  自从田蚡上位之后,后宫中的确又迎来了久违的宁静。太后心满意足,对陈娇未免也有些不好意思:虽说婆婆挑剔媳妇,那几乎是天经地义,但媳妇做到像陈娇这么好的也的确不多。挑剔她几次,太后自己都有点心虚。

  对椒房殿这里客气起来了不说,还接连几次赏赐了金银珠宝,对住陈娇,面上的笑也多了起来。

  陈娇私底下和刘彻说笑,“真是接赏都接得小心翼翼的,恐怕哪里不对,又冒犯了母后。”

  也亏得她一个天之娇女,在王太后身边这样卑躬屈膝的,动辄得咎之余,还能当作个笑话来讲。

  刘彻最近比较得闲了,心里却一直还是静不下来,边疆战火频频,对他这个新君来说,是即位以来第一次大事,就算涵养工夫再好,也不可能若无其事。因为太后和陈娇之间的纷争,他现在很不乐意进后宫去,得了闲不是接陈娇到清凉殿里,就是带着她到郊外四处走走——太后明知道是刘彻的意思,倒似乎没有挑剔这个的意思。不过,陈娇也不敢出门太频繁,像今天这样和刘彻并骑而行,到郊外摘野花的好事,一两个月,不过一次。

  “怎么。”刘彻就漫不经心地说,“难道王孙退下去了,母后还有什么可以挑剔你的地方不成?”

  天子就是这样,别看当时对你多愧疚,对陈家、窦氏多过意不去,一旦木已成舟,他又没有什么好拿出来补偿的,虽不说翻脸无情,但要指望这点情分过日子,那也是没有的事。

  陈娇只是笑,见刘彻望向自己了,才挤了挤眼睛,“有没有,你自己去想。”

  见刘彻仿佛噎了一口气,她又说,“傻瓜,不告诉你,无非是怕你为难罢了。后宫的事,你就别问那么多啦。”

  陈娇是从来都不会虚言相欺的,有些事别人看着没什么,为人媳妇,却是冷暖自知。刘彻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愧疚,他低声说,“为难你了!”

  一眼看见一朵野牡丹在林边开得正艳,便跳下马采来,亲自为陈娇别在鬓边,左看右看,笑道,“和五六年前第一次到这里来时比,你居然只有更美。”

  这也实在是太肉麻了一些,陈娇不禁微微发噱,看了刘彻一眼,见他含笑望着自己,眼神中流泻出无限柔情真诚,竟丝毫不似作伪,这一笑,也就凝在了嘴角,渐渐地有了一丝暖意。

  “嫁进来的时候才十四岁,现在也不过二十三四。”那声音便难得地自她心湖中苏醒,轻声而戏谑地说,“当然要比从前更美啦,再过五六年,你看他说不说这话!”

  陈娇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摊上这么一个诚心不让自己开心的声音,实在也不容易。可在那么一瞬间敞开了少许的心门,的确也就随着声音的这么一声,又悄悄地合拢了。

  然而她的笑反而扩大,一手抚着鬓边的花朵,对刘彻灿然道,“十五六年后,若能重临故地,你还为我插一朵花吧。”

  刘彻望住陈娇,心底一片宁恰,他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低声说,“好,此后年年三月,我们都来这里采牡丹花。”

  陈娇才要说话,神色一动,又住了口,只是指着远处,让刘彻细听——

  远处那一群山民,不知什么时候也聚集到了一起,隐隐踏歌声传来,虽粗鲁不文,荒腔走板,却也别有野趣。

  #

  在郊外逗留了一天,刘彻到底还是要带着陈娇回未央宫里去的:“不是不能在上林苑过夜,不过……”

  刘彻身为天子,偶然出外留宿,太后也不会说他什么,但陈娇的身份,就不能这么放肆了,刘彻要是宠了她,回过头来她又不知道要被太后怎么挑剔。

  其实想想王太后也是冤枉,不过先后出了几招而已,就坐实了一个恶婆婆的名声,如今连儿子疼个媳妇都要小心翼翼预先顾忌到她,也算是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了。

  陈娇不禁偷偷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没等刘彻留心,又摆了摆手,大度地说,“算了,去骊山的时候,你能让我多住几天,这才是真疼惜我。”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从边门进了皇宫,身后的从人们自然该散去的散去,该前导的前导,陈娇一抬头,又看到一个黄门从远处过来,做欲言又止状。

  她心头一动,便笑着对刘彻说,“上回从郊外回来,是贾姬的好消息等着。那地方恐怕是什么灵验的处所——我看这个小宦者,带来的也一定是个好消息。”

  刘彻不置可否,“难道是西北忽然大捷?现在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是好消息!”

  只这一句话,就的确看出了君王心心念念,大半心思,是都放在了边事上。

  陈娇就招手让那个小黄门过来,不想一问之下,还真是问出了个好消息:大王姬今天问脉,问出了喜讯。

  宫中也的确很久没有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了,小公主现在都可以牵着哥哥的衣襟,在椒房殿里跌跌撞撞、蹒跚学步了。刘彻就算心思再专注于朝事,这种开枝散叶的喜事,自然也不可能完全不放在心上。——就是他不放在心上,太后也是要放在心上的。

  等了半个多月,还没等到刘彻发话,王太后有点坐不住了,派人去清凉殿把儿子传唤进来,母子俩说心里话,“你也该给王姬姐妹抬抬位置了吧?”

  一般说来,除了贾姬比较倒霉,是生完孩子才有了贾夫人的位份之外,后宫中不成文的规矩,有了身孕,是要往上抬一阶位份的。王氏姐妹起点高,陈娇看在周阳侯、武安侯的份上,一进门给的就是美人,再往上,那就是夫人了。

  刘彻默不吭声,心中也不是没有悔意:王氏姐妹对陈娇恭敬不恭敬是一回事,床笫之间的确本领高强,精通取悦男人的各种办法。国事闲暇,他总也有一些时候是不想进椒房殿去哄陈娇的:是,在陈娇跟前,他可以几乎完全卸下自己的防备,可以洗去一身一心的疲惫,但男人就是男人,他也需要精妙的服侍,需要新鲜的肉体,作为他的慰藉。

  没想到大王姬居然还真就有了身孕了……这对姐妹花的为人,其实不用陈娇多说什么,李延年、春陀,哪个没有在他跟前隐隐约约地抱怨过?就是当着他的面不敢说,私底下一些议论,刘彻也不是收不到风声。

  是恃宠而骄也罢,是天真无知也罢,有了田胜田蚡兄弟撑腰,要再有个男丁傍身,自己就是有意冷淡,恐怕她们都敢和陈娇斗一斗。当然,有刘彻在后头坐镇,椒房殿的地位是肯定不会受到任何动摇的,但陈娇难免又要多添一点烦心事,多受不少不必要的气了。

  但不论如何,添丁进口也是喜事,总不能把孩子打掉,让她别生了吧?汉室后宫虽然也不乏生育艰难的事例,但和刘彻一样,登基都七八年了,后宫里还没有一个有娘的孩子的,也实在是少见了……

  就是这当口,太后还和看不到他的为难一样,亲自开口为这对姐妹花要品级,母亲开口,又不好明着驳回……毕竟是母亲,就没有陈娇的贴心了,有些事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作糊涂,其实还是为了给陈娇添点不痛快。

  刘彻忽然一阵恼火:外戚上位,那是历代的惯例,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太后就非得要办得让他不痛快。现在田蚡上位了,是亲舅舅了,事情有好办一些吗?这个丞相他当得倒是开心了,简直是比窦婴在位的时候还要嚣张,浑然没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心上……偏偏有太后在后宫里顶着,还不好直接整下台,免得长信殿里发脾气……

  男人最怕就是犯了狠劲,刘彻牙都没咬,轻而易举就下了决心。“姐姐是有孕在身的人,晋位也是份所应当。”

  他淡淡地说,又预先堵了太后一句,“娇娇也是和我提过这事的,不过忙了,就忘了!”

  太后才张开的嘴就又合拢了,她讪讪然地说,“娇娇也是的,就不先和我商量一声?”

  刘彻不搭理她,继续往下说,“但妹妹入宫日短,也没有什么美德,我看就不跟着姐姐晋位了吧?”

  这话在情在理,太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的确,小王姬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出身,没能跟着姐姐沾光,那是她运气不好。

  不过小王姬本人就觉得有点委屈了,消息传到她那里,下次刘彻让她侍寝的时候,不免就故意作出怄气的姿态来,承欢过后,又媚眼如丝,埋怨刘彻,“陛下您只宠着姐姐,赐给姐姐龙种、高位,可却不疼我这个妹妹……”

  她便翻过身来,伏在刘彻身上,吹气如兰,“亏得奴女还这样尽心尽力地服侍您,今晚没了姐姐分担,您又还是这样龙精虎猛的,可把奴女累得不轻……”

  刘彻顿时勃然大怒,一把把小王姬掀翻在地,他冷笑着说,“朕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没我说话,你敢压在我身上?就是皇后都没有你这么大胆吧!贸然讨要夫人位份,你什么居心?”

  越说越气,当时就叫,“春陀滚出来!”

  等春陀屁滚尿流地从殿角出来——刘彻除非和陈娇一起,不然临幸宠姬时,是从来不把宦者清出去的,刘彻当头就吩咐,“此女烟视媚行、居心叵测,不能让她再惑乱宫廷了!我以后再也不要看到她!”

  春陀心领神会,他同情地看了小王姬一眼,恭声应了下来。“谨遵陛下吩咐。”

  帝王的宠幸,也不是谁都能受得起的。

72、闹事

上一篇:仵作娘子

下一篇: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