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第31章

作者:沧溟水 标签: 古代言情

  高热后本宜卧床休息,太医在处方中又加入了促进睡眠之药物,这一觉沉沉睡到第二日天色大亮,醒来时身轻体快,一边由宫女侍候穿靴一边四顾道:“王妃在哪里?”

  那宫女偷觑他,他问话虽然随意,形容固然憔悴,然凌厉气度倒比以前强了三分,不禁开始支吾:“王妃——尚未起身。”

  李俶敛眉,沈珍珠行事一向严谨有序,从没有这般时辰还没有起身的先例。思想中听到外面脚步声杂乱,沉声喝问:“哪些人在外头?”鞋袜穿好,随意披件外袍,“晃当”打开房门。

  室外已站了一片子人,想没料到李俶突然出来,一时间跪的跪,站的站,一个个大气不敢出。李俶疑惑的望过去,宫女、内侍,或捧盅,或端药,或垂手,既有自己身旁服侍的,也有几名面熟,蓦的省起是御前侍候之人,听得“吭喀”的清嗓声,一名从七品服饰的太医由侧房出来。

  李俶冷汗涔出,一个箭步上去,伸手抚开侧房的门,那外袍被门夹拉,悄然委地,却是浑不在意,只往内走。沈珍珠细弱的咳嗽之声隐隐传来,近身的宫女迎上李俶,见他的神情,不敢说话,手忙脚乱的为他掀帘,由他入内室。

  沈珍珠半倚着床,方从一阵剧烈的咳嗽中渐渐平息,阖目养神。一名宫女持着手巾,为她拭额头细密汗珠,见李俶进来,正要施礼,李俶却劈手拿过手巾,扬眉示意她退下。

  凝视沈珍珠片刻,愈发瘦弱苍白了,额头虚汗不止,顷刻绵绵密密层层叠叠,遂拿手巾点点沾拭。却听沈珍珠“嗯咦”一声,侧过面去,蹙眉咳嗽,开初一两声压抑低沉,谁知竟一发而不可止,挖心掏肺般又咳又喘,单薄的肩抖动得厉害,李俶挽住她半边身子,不住为她抚背顺气。

  半晌,她抚胸稍定,似是无奈的望李俶一眼,半喘着气微声道:“看,我真是不中用——”

  李俶伸指按于她唇上,摇头道:“不许再说话。你总是性子执拗,……竟然还瞒着我。我身子好了,不用担心。”她淡淡宽慰,笑着点头,由他扶着躺下,微微闭住眼,眼睑泛出缕缕淡青色。沈珍珠咳嗽不止一天一夜,原本因李俶而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不多时侧头睡着。在睡梦中,仍不时咳嗽。

  李俶待沈珍珠睡熟,更衣传太医问话。

  沈珍珠缠绵病榻月余,方渐渐好转。

  李俶形同往常,整日里于元帅府署理军务,或到亥时后归来,甚或彻夜不返。就算晚间不能回来,也必会遣人问候沈珍珠病情。

  在若干静谧宁和的夜晚,待李俶在疲倦中沉沉睡熟,沈珍珠总会于半夜蓦然醒来,籍着温润月色,端疑他那张俊逸清泠的面庞。仿佛与从前是并无二致的,但总该有什么不同罢,他背负着那么多,何时开始,就是在她面前,也不说不透、不露端倪?一路随他而来的人,崔光远身任御史大夫,远在西北与数倍于已的叛军交战;陈周负伤隐匿,暂不能复用;刑部形同虚设,风生衣在刑部等同闲职;李倓身死……或许,他从未象现在这般孤独过。然而,他是李俶,这平静的背后,总有许多,是她无法想象的……

  卧病其间的某日,叶护请得肃宗谕旨,进宫探望沈珍珠。沈珍珠半卧于床,令宫女掀起帐帷,与叶护相见。

  叶护着回纥常服,领袖皆是宽阔而花样繁复的织金锦花边,显得尊贵华丽无比,眉眼中隐去几分犀利,行动中多出几分稳重,更显出与年龄不称的练达成熟。

  沈珍珠实觉与叶护极为疏离,昔年一点名份,教她进退两难,絮絮叨叨问过他几年来经历,沈珍珠终于开口道:“还否记得陛下前月所语?在大唐可有称心的女子?”

  叶护并不红脸,嘴角挟着一缕凌然众物的冷笑,稍纵即逝,温声答道:“大唐女子虽然千娇百嫣,可惜,都不是我所喜欢的。”

  沈珍珠有些惊诧,谑笑道:“我却听闻你与安咸郡主甚是相投,陛下有意赐婚了。”安咸郡主是肃宗第七女,系肃宗为太子时侍妾周氏所生,年纪尚不足十四岁。

  叶护微怔,一笑置之,道:“我对义母讲实话——安雪性如小孩儿,我回纥男子看重的女人,都是能助男子撑起半片天地的,我总不能讨个小孩儿回帐养着吧。我现在只是碍于父汗之命,屈意陪着那小郡主玩乐而已。”

  “父汗之命?”沈珍珠默念此言,不明默延啜此举是何用意。

  “父汗一直关切义母病情,”叶护见宫女出内室端药,面上有丝狡黠,低声道,“在广平王殿下彻夜不归时,曾数次潜入宫中探视义母,义母可知?”见沈珍珠惊得几近失神,又肃正容颜:“不过父汗因离回纥时日太久,昨日已启程回转哈刺巴刺合孙,军务暂交由我处置。”

  就这样走了?沈珍珠蹙眉,虽说理由充分,但默延啜此行来中原,这般无功而返?叶护端坐面前,神情笃定自若,一丝儿也没有少年将军独处他国的怯弱,甚且带着几分悠闲,仿佛有所倚靠。以默延啜所言,叶护也是第一回领兵出征,默延啜当真放心放手,叶护真能这样无所恃?心中一凛,莫非——默延啜并没有离开?籍以离开之名,既让他处于暗处,避免一国之主身处他国的危机,也让唐室放松警惕?

  默延啜到底在做何盘算?回纥固然势强,但以其之力,目前确实难以吞下整个中原。沈珍珠头有焦痛——这天底下男人,整日里盘算来盘算去,营营利利,总没有停止的一日。有些争斗迟早要发生,虽不是迫在眉睫。心底分明有了倦意,却仍要陪他们周旋下去。

  叶护眸中闪闪发亮,说道:“义母在想什么?是否担心我回纥铁骑不能担当助大唐收复两京之任?还是有话要嘱咐我?义母之命,我决计听从。”

  沈珍珠望向面前少年,倒生了耻辱的愧疚,脸上发烫,终于启口道:“你认我为母,也算得半个大唐之人。可否答应我,永不与大唐为敌?”

  叶护碧深眸子里的亮光渐渐熄灭,微挑的嘴角扬起嘲笑,“今日义母嘘寒问暖,原来就为这最后一句话。”沈珍珠并不后悔,但也无言以对,自己行径固然卑鄙,然为国为家,她所能做到的,也不过仅此而已。

  叶护嘴角一扯,还待讥笑,那眸中的晶莹之物却不听使唤的噙起,他扭头反手一把揩去眼泪,回首怆然而笑:“我还以为自己真有了母亲,原来,我终究是无人疼爱的孤儿。”

  沈珍珠看着面前的叶护,恍惚中时光错离。十余年了,安庆绪失去母亲当夜,也是这般悲怆无助,愤世疾俗,他将一方白手巾蒙于逝去母亲面上,跪了半宿,只滚下一粒泪,“天地间再没有我的亲人。”她曾是那样怜悯他,以为世上只有她真正懂得他,然而终究一错再错,她再有万钧之力,也拉不回错堕深渊的他。

  “叶护,”沈珍珠够不得未穿靴袜,跳下床揽住这少年的肩臂,她其实只比叶护大数岁而已,此时叶护身量反比她高大,倒让她只能仰望,“你我都让这身份羁绊住了。——若当初你肯跟我回大唐,也许今日情形全然不同。我这个义母确实名不符实,然而,可汗对你,却甚似亲子,有这样疼爱你的父亲,有没有我这样的义母,也不重要了。”说毕,将当日平远茶楼默延啜对自己所讲,一一转述给叶护。

  叶护默不作声听完,眼中又噙起泪光,忽的抬头对沈珍珠道:“义母,我总记得极小的时候,母亲抱我在怀。你,可以象母亲一样,抱抱我吗?”

  沈珍珠一怔,开初只觉要搂这偌个男儿入怀,甚是滑稽,但见叶护眼神殷切,再不是那日自负高傲的少年将军,只是一个幼失母爱的小孩儿,忆及自己也是幼年丧母,此时不仅忽起同病相怜之心,母性亦油然而生,长叹一口气,慢慢将叶护搂在怀中,肩头一颤,仿佛有泪润湿衣裳。

  “大唐镇国夫人,”叶护按住沈珍珠肩头,慢慢后退两步,决绝于这短暂的亲情拥抱,面庞沉静而坚决,“我欠你一条命,自然会答应你的要求,只是——我没有母亲了——”他举袖,拭去眼角残余的泪痕,深深一揖,离开。

  李俶晚间听说叶护来访,极是不豫,“父皇定要让你置身其中,处处为难。”

  沈珍珠劝道:“父皇也是不得已为之,只是,他恐怕小看了回纥人。”遂将对默延啜的疑惑说与他听。

  李俶眉间眼里溢出笑意,扶她躺下,轻拍她面颊,“睡吧,默延啜确实未走,但他暂时不会危害我们,且观后情罢。”

  八月初四,肃宗制家宴于行辕内廷,高席以待叶护。

  酒过三巡,肃宗笑谓叶护道:“朕拟不日兴兵讨贼,欲以王子之军为先锋,可否?”

  叶护起身答道:“父汗已告诫臣儿,务以陛下所令为是,叶护听从陛下调遣。”

  肃宗大喜,环顾在场诸子妃嫔,目光落于沈珍珠,甚有藵奖之意,对叶护道:“此行辛苦,朕必将大大酬劳回纥军士。”

  叶护懒洋洋的将几案上一盅酒喝下,似有薄醉的睨目道:“陛下太过客气。我回纥与大唐本是姻亲,亲威有难,哪有不来帮忙的——只是,臣率兵千里而来,确不可空手而归。只请陛下应允,若我回纥兵马真的管用,克复长安洛阳后,容我军尽取两京女子、衣帛!”

  沈珍珠大惊,手中酒盏微微漾动,李俶一只手伸过来,托住她的手臂。她斜觑,李俶神色如常,只托住自己的那只手力道加重,他是益发喜怒不形于外了。

  哲米依隔着重重席宴,脱口道:“叶护,你在说什么!”

  叶护端了一盏酒置于嘴边,挑眉冷笑道:“听说大唐有句俗语,‘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哲米依姑姑做了大唐王妃才几天,这样回护你婆家?大唐物庶丰厚,咱们回纥要这点东西算什么,陛下,您说呢?”

  肃宗袍襟一揽,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朕应允你就是!”此言一出,沈珍珠宛然看见,立于肃宗身侧的张淑妃释然吁气,再观身畔众人,却多有此种形态者,心下微凉。

  八月初五。今秋酷热,沈珍珠正吩咐请产婆,以备近日素瓷生产,宫女匆匆来禀:“素瓷姐姐那边服侍的人刚刚来说:姐姐她今早起来,腹痛不已,怕是快生产了。”

  沈珍珠心急火燎的带着两名产婆赶至,素瓷已在榻上痛得死去活来,产婆道:“要生了,要生了!王妃快请回避!”

  沈珍珠在房外踱步半个时辰,听见里室“哇——”的婴儿哭声,响亮透彻。

  产婆跑来报喜:“奴婢还没见过头胎生产这样顺利的呢!禀王妃,母子平安,是个大胖小子。”沈珍珠不曾想素瓷生产如此顺利,想起自己生李适时所受苦楚,倒是感触不已,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产婆将婴孩包裹好递与沈珍珠。沈珍珠见这孩子面目白晰,不似风生衣那样黑黝黝,眉目更是象素瓷多些,隐有熟悉之感,更加怜悯这孩儿出生便无父亲疼爱。

  走近榻前,将孩儿送与素瓷看,“你瞧你孩子,多象你。”素瓷睁大眼睛,愣愣的看着婴孩几眼,忽然就簌簌的落下泪来。

  产婆忙叫唤着:“夫人此时决不能落泪,伤着眼睛,往后是不好的。”沈珍珠心里恻然,更不忍提起取名之事,以免再惹素瓷伤心,替她拭干眼泪,劝道:“别胡思乱想,无论什么事,总有我在。”

  素瓷合上眼睛点头,侧头抽泣几下,慢慢昏睡过去。

  沈珍珠守候在她榻前。夜色席卷而来,沈珍珠阖目打盹,却听素瓷在耳畔说:“小姐,我对不住你。”她霍然惊醒,睁目见素瓷翻身,复侧头睡去,原来只是梦呓。这一醒,才觉素瓷所居处于湖边,入夜后寒意深重,几乎着凉,看天色已晚,便着人去回李俶,说明自己要好生看着素瓷,不能回府。

  八月二十三,肃宗犒劳三军,诏令以广平王俶为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李光弼为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西域诸援部人马十五万,于九月十二日出师破贼。

  九月十二,沈珍珠立于凤翔城楼,肃宗、淑妃亲送大军出征。

  秋风乍起,旌旗猎猎。

  城楼之下,万千重甲将士,刀枪如林,阵列似海,由东及西,由南至北,直如丛林起伏连绵。一阵风过,拂起老者白须,掠过弱冠少年稚嫩面庞。

  沈珍珠身临此境,胸中豪气顿生。城楼下万千将士,此去金戈铁马,浴血沙场,虽万死而不退缩,千古以来,总有无数这般的热血男儿、铁骨脊梁,宁折不曲,宁死不悔,以一已血汗,拯万民于水火,可慨可佩。

  忽听战马长嘶,一骑由城门风驰电掣而出,掌旗官长呼:“升帅旗——”

  遥望处,李俶纵身下马,他身被银色明光甲,绛紫披风,头顶金絚鉾上插以白羽,抚剑凛眉,沉步顿挫,踏上帅座,立于那迎风招展的帅旗之下。顿时六军举戟高呼,声浪排山倒海,震彻九天。

  李俶左手按剑柄,右手朝下用力一挥,声浪霍然而止。

  一道青紫剑光中天划过,李俶腰间青霜剑出鞘,剑指长空,凛声正气,一字一顿。

  “安氏逆贼,背负圣恩,占我京畿,辱我百姓,恶声载道,莫可而止。今蒙圣谕,奉旨讨贼,二十万众,南出陕郡。誓师于兹,天降祥瑞,庇佑大唐,必可指麾楚汉,不复两京,誓不回返。”

  声音甫落,四面号角齐鸣,李俶于这号角声中,按剑回身,朝肃宗半跪而下:“儿臣,必不负圣恩。”

  肃宗含笑抬手,示意李俶起身。众将士山呼万岁。

  长安,宛然在望。

  (第二卷完)

  九重宫阙参差见

  至德二年九月二十九。十余日来连降大雨,气温骤然下降,俗语说十月小阳春,若在长安,此时气候依然温和甜腻,然凤翔却冷雾弥漫,日日乌云盖顶,压抑得人喘不过气。

  “适儿,乖——将糕点拿我一块。”张淑妃的寝殿里,张淑妃正与沈珍珠逗弄着李适和李侗。说是寝殿,其实不过是十余尺见方、分为内外两室的简单陈设房间而已,不过比李俶与沈珍珠所居房室宽敞一些。

  李适已满周岁,他学步甚早,方足十月便可蹒跚行走,此时走路已十分顺畅,学语略慢一些,口里咿呀,只会唤得“娘”、“爹爹”,身着织绵小袍,小小人儿,面目长得愈加饱满,肤白眉挺,更象李俶了。虽口不能言,小人儿绝顶聪明,心里是明白的,听了张淑妃的话,撇开牵着自己小手的宫女,迈开小腿,稳稳当当走到放着糕点的软塌几案前。踮起脚儿,伸出手只刚刚顾着几案的边缘,小人儿犯了难,求援般的望向沈珍珠:“娘——”

  沈珍珠和张淑妃都温和的笑起来,宫女将盛糕点的漆盘端下,弯腰递与李适,细声道:“世子请取。”

  母亲的笑便是鼓励,李适“咯咯”笑着从盘中取糕点,左手握一块,右手再捏一块,还要再拿,张淑妃笑骂道:“小贪吃!你的手儿拿不了这么多!”边说,边从宫女手中接过瞪着大眼睛看热闹的李侗小小身躯,刮着他的小脸,笑道:“你呀,你呀,甚么时候象你的皇侄,学会自己走路?省得为娘的操心!”

  沈珍珠垂目,低声笑答道:“侗还不足十月,娘娘太心急了!”张淑妃育有两子,李佋与李侗,年幼均甚幼,大一点的李佋亦仅四岁。

  张淑妃道:“为娘的都是这样,总盼着自己孩儿一日之内便长大成人,珍珠,我就不信你不是这样想。”

  “早些成人固然是好,我看适儿现在这样,一天天长大,每日都有不同,更是有趣。”沈珍珠明眸若水,目光一刻不舍得由儿子身上移开。

  “陛下昨日还说,适儿没个兄弟姊妹的,怪是孤单。”张淑妃细长的凤眼眯起,笑盈盈说道,“珍珠,待咱们克复两京,你可得为俶多添几个子嗣。”

  沈珍珠听其话音,意味深长,心头虽微泛酸楚,却是抬眉对视笑道:“咱们李唐素来子嗣繁茂,娘娘多虑。”

  “这也是,可不正是我多虑!”张淑妃莞尔一笑,视线又落到怀中李侗身上,“皇上膝下现有皇子十四人,比起先皇,却也算少的。”又叹口气,若有所思,道:“不知前方战况如何?”

  沈珍珠微微耸眉。空气中仿佛总浮动着一缕不安,前方日日战报,唐军与叛军已于长安近郊开战,那正是白刃血纷纷,沈珍珠状若无事,然深心处处,莫不为李俶牵挂。

  说话间,李适已一步步走至张淑妃面前,抬起左手上的糕点,“啊啊”的朝她叫唤着,张淑妃一看,那本来方方正正的绿豆小糕,已被他小手儿捏得不成原形,欠身拿起,失笑道:“好个乖孙儿。”

  沈珍珠对着儿子,不快与不安暂且抛诸脑后,情不自禁将李适抱起,香香他的小脸蛋,却听他在怀中仍奶声奶气的叫着“娘,娘”,倒似有极要紧的事,松开一看,原来右手捏着一块糕点,正殷殷的递与她。张淑妃在旁道:“适儿今后必然纯孝无比。”

  “皇上驾到——”

  内侍长声通禀中,肃宗衮冕在身徐徐走入室内,显然刚下朝。沈珍珠携了李适便跪下接驾。

  肃宗容色萎顿,带着三分疲惫、三分憔悴,随意挥袖,示意一屋子人都起身。自李俶领军开拔而后,他夜夜做梦,难以安睡,一时噩梦全军湮没,一时叛军杀至凤翔,一时玄宗指责怒斥。

  他重重坐上软塌,长叹一口气,神色凝重。沈珍珠正拟告退的,见他这般神情,心又悬起忐忑,不知前方战况如何。

  “李辅国!”肃宗盯着桌面好一会儿,开始下令。

  李辅国一直跟在肃宗身畔,连忙答应了。

  “着人在城楼等着,一有战报,立时回朕,一刻也不许耽误!”

  李辅国脸上堆起笑,“回陛下,奴婢早已部署好了。”

  肃宗手轻轻敲打几案,自言自语:“今日战报为何迟迟不来?”

  一名宫女由侧旁奉上茶,张淑妃使个眼色,亲手接过端至几上,温声劝道:“陛下不必急于一时,连日大雨,道路受阻有所耽搁,也是难免的,指不定今日捷报便至!”

  肃宗听着连连点头,端起茶盏放至唇边,啜了两口,放下,起身在室内慢慢踱步。兜了两圈,侧头对李辅国道:“怎么信使还不来?”又兜两圈,仿佛刚刚看见沈珍珠母子,停步走过来,李适扑哧眨着眼睛盯着他看,他勉强挤出笑,手掌抚过李适的小脑袋,道:“天色不早,都回去罢。”

  “长安信使到,信使到——”室外传来洪亮紧促的通禀之声。

  “快传!”肃宗顾不得这是后妃寝殿,疾声喝令传入。

  信使玄衣明甲,全身湿透,于室外“咣当”解下佩剑,大口喘着气与程元振共同进入室内,刚要跪下行山呼大礼,肃宗制止,只道:“前方战况如何,速速与朕报来。”

  信使仍是一跪下地,拱手垂头,朗声禀道:“禀陛下,元帅已于昨日击溃叛贼,收复长安!”

  肃宗由榻上腾身而起,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然这胜利的消息来得太急,宛若不真实,抚案追问:“消息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