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道 第45章

作者:胡马川穹 标签: 爽文 平步青云 古代言情

  和丰楼的客人比平日还要多上几分, 个个翘首相盼,没有几个把心思真正放在面前精致的茶食上。茶水博士在上下两层店堂里不歇气儿的穿梭, 忙得额角的汗水都没空擦一下。

  今日是寅辰之日,古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必定会开龙虎榜。

  寅时时分,贡院门口突然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一队红衣差役护着一个紫袍文官走了出来, 短短的一截路,有黄绸彩亭鼓乐仪仗护送。待乐停之后,紫袍文官才施施然将所谓的龙虎榜正正张挂于衙门口的白墙上。

  与此同时, 济南府布政司负责监考的监临官将中举的《提名录》细细誊写在上好洒金栗纸上,派了快马进呈皇帝御览。巡抚衙门外,数十个官差身穿红衣头戴红帽, 接过封存好的报捷贴, 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喜报送至新科举人的家中。

  早已等得心焦的人一拥而上。

  大家一时间等不得天亮, 就着竹竿上高高挑起的灯笼细细查找着自己的名字。和丰楼上闲闲等候的人虽然派了家仆下去打听, 却是再也坐不住了。不时掀开竹帘子站在栏杆边,个个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焦虑。

  忽然一个挤掉鞋的中年男子一下子跳得老高,颤抖着声音大喊道:“中了中了,第五十四名, 考了整整四回, 今次终于中了。”

  旁观的众人自然投以欣羡的目光。

  科举之路犹胜蜀道之难, 常有二十岁的秀才, 四十岁举人,五十岁的进士之说,可以想见这条路的艰险。中了举人之后就代表着在吏部有了授官的资格,虽然比不得两榜进士出身,但可以选授偏远地区的知县或是近京地区的末级官吏,反正从此之后可以说是改换门庭了。

  除了明面上的好处,举人在朝廷赋税优免等方面还有一系列照顾,譬如最为明显的就是其名下有二百亩的田地可以免交税赋。所以只要打听到有谁中举,附近的农户就会举家前来投奔。

  中式举人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就是拥有了前往京城会试的资格。只要举人愿意应试,官府就应出给工具、禀给、脚力。禀给,指的是禀米一类的钱粮支出。脚力则由官府佥派役力,反正有无数种好处就是。

  和丰楼的掌柜扎着手在一旁看热闹,忽见一个店里的伙计飞奔而回,兴高采烈地叫道:“住在咱们店里莱州籍的顾秀才和冉秀才中了。其中顾秀才中了第二名,冉秀才中了第二十六名……”

  众人顿时一阵哗然,和丰楼的掌柜也高兴得两眼放光。

  第二十六名已经是极好的名次,没想到还出了一个亚元。他脑子灵光,忙吩咐下头的人将顾秀才和冉秀才的房间锁起,这可是天上文曲星住过的房间,房价起码再涨上一倍才成。

  济南府各家酒楼都以款待过中试举子为荣,和丰楼出了个亚元,掌柜的比中了头彩都高兴。只可惜莱州那位顾秀才因为身体不适,早早就返乡了。好在听说冉秀才还留在本地,马几位友人这两日到千佛山游玩去了。

  掌柜不想错过这番盛举,干脆找了一个说话机灵的伙计,一路骑了快马去报喜。

  千佛山古称历山,因隋皇依据山形凿窟镌刻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新建千佛寺。后来唐皇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为兴国禅寺,此处遂成为香火胜地。

  顾徔和冉、高、涂等人信步观花,又正逢九九重阳庙会,少不得到庙中参拜求缘。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内有古槐一株,相传是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如此。顾徔站在亭中,见远处峰峦起伏林木森森,不禁升起一股凌云壮志。心想若是自己他日为阁为相,随意一个坐卧用具多半也会成为千古传说。

  这回乡试的几道考题并不算十分难,八十两银子买的考前文集中竟然难得押对了两道小题,也算是物有所值。特别是最后一道策论,顾徔有六分把握会得到优评。他在号舍当中时时思如泉涌,下笔有如神助,自觉生平文采皆凝聚于此。

  听说今次的主考官本人就写得一首极好的文章,尤其喜欢文词藻丽的文风。自己这篇策论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遣词造句直逼历代名家之作。若是估计不错的话,这回的举人之位十拿九稳,且名次还十分靠前才是。

  可这份荣光若是不能立时炫耀于众人之间,就犹如锦衣夜行隔靴搔痒,所以试后他极力相邀几位同窗不忙着返乡,鼓吹大家把臂同游济南府的各处名胜。

  几个人在镀了金身的弥勒佛前施了香油钱,又临摹了寺前的魏晋碑帖,就三三两两坐在浓密的树荫下分茶清谈。

  正逍遥似神仙时,一个仆役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在知客僧的引导下匆匆而来。恰好朝外坐着的顾徔一眼就认出这是和丰楼小伙计的装扮,一颗心霎时提得老高。

  当下有什么要紧之事,值得城中之人大费周章地找寻而来?

  和丰楼的小伙计瞧见众人,忙走过来打过了千儿陪笑道:“几位老爷到这倒教我好找,这大明湖千佛山我找了个遍呢!”

  众人虽然在观山游湖,但大部分的心神还是牵挂在乡试的结果上。陡见这人喜形于色,就知道自己这行人当中必定有人跃了龙门。

  好在小伙计不是卖关子的人,笑嘻嘻地道:“今早寅时龙虎榜放出来了,仅莱州籍就中了两人,我们掌柜的赶紧叫我过来报个喜讯。听说冉老爷高中第二十六名,顾老爷考得尤其好,竟然高中第二名亚元。楼里已经准备了上好的席面,请各位老爷赶紧回去赴宴。”

  顾徔一听大喜,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天地佑我!

  紧掐住手心儿才没让自己狂笑出声,轻咳了两声站起来团团作揖,态度无比谦逊道:“十年寒窗终于有所回报,有一个亚元在手我也算对父母有所交代。只是不知头名解元是哪里人士,等会儿回去后还要好生结识一番才是!”

  话语刚落,就见众人以一种奇异的眼神望着自己。

  顾徔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矜持笑道:“其实从考场下来时我也是浑浑噩噩,根本就记不清写了些什么。此时让我再去考一遍,只怕一个字都写不出来。高、涂二位兄弟千万莫气馁,也许再努力一把就能得中……”

  这是什么神来一笔的状况?场中之人面面相觑,连冉秀才都大张着嘴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和丰楼的小伙计就抠了一下脑袋,略有些尴尬道:“呃,是住在我们店里年纪轻些的顾老爷,名讳是上顾下衡。那位老爷说话极和气,还跟我打赏过银钱,所以我绝对不会认错。”

  他眼里闪过一丝怜悯,嘴里却越发客气有礼,“我们掌柜的还在后悔,说早知道那位顾老爷会高中亚元,就该请他早些给店里留下一幅墨宝才是……”

  顾徔头目森然,脑中一片嗡嗡作响。

  什么叫此顾老爷非彼顾老爷,这次乡试的亚元不是莱州籍的吗?莱州籍的顾老爷除了自己,还能有谁?那顾衡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初次下场就高中,这怎么可能?

  不管顾徔的脸色在这厢如何,众人面面相觑一眼后,兴高采烈地簇拥着新科冉举人返回和丰楼。

  顾徔神色变幻地呆立一阵,猛地咬牙跺脚,难说不是和丰楼的小伙计把名字弄错了,况且说不定自己也中了。但他心底隐隐觉得不可能,因为他出门时他特特地跟清风楼的掌柜打了招呼,说有什么好消息赶紧派人通知他……

  和丰楼里张灯结彩,无数张笑脸迎了过来。饶冉举人常自诩自己淡泊名利,此时也激动得满脸红光。就是高秀才涂秀才见了这幅场景,也只得先把心中一点酸气抛开,端起笑脸作出与荣共焉的模样。

  挤在角落里的顾徔好容易拿到一张卷得皱皱的誊抄举人名录,从头到尾挨个挨个的看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想就顾衡那种只会躲在书房誊抄《山海经》的顽劣少年,怎么会堂而皇之地中了亚元?

  别人鲜花簇锦,自己却名落孙山,高秀才心有不忿却徒呼奈何。

  一转眼就看到了失魂落魄的顾徔,眼珠子一转就想拿这人出来戏耍一番,遂高笑道:“顾兄怎么躲在这里,你身为顾亚元的堂兄,怎么也要当此情此景浮一大白才是!”

  众人听说顾亚元的兄长在此,立时举杯邀饮。顾徔此时哪有心情,不免沉下脸来烦躁地把袖子一拂,不想就碰巧将靠得最近敬酒之人的酒杯扫落在地上。

  敬酒之人顿感颜面扫地,正要上前理论,就被旁人小声劝下。

  交头接耳几句之后,那人自以为了然地轻笑道:“兄弟俩同科应考,不想弟弟高中亚元,哥哥却依旧榜上无名,想来心中难过也是自然。既是如此……”

  这话本来也没什么,同是天涯伤心人,有什么摩擦彼此一笑也就过去了。却哪里料到顾徔心中本就冒火,这话入得他的耳中就如同嘲弄讥讽。一时再也顾不得其他,拎起拳头就暴捶了出去。

  装饰尚算华美的和丰楼顿时响起一片惊叫,碗碟盘盏和着热腾腾的饭香菜香,扣在织有柿柿如意纹的大红地毡上,立时就晕染出一大片洗也洗不去的脏污。

  ※※※※※※※※※※※※※※※※※※※※

  男主:所有失去的,我都要一一拿回来!

  shg

第八十零章 报捷

  

  穿了红衣红帽的报捷官差一踏入莱州城, 就如同黑炭当中的雪白官银一样, 立时就引来一群看热闹的人。

  这人见惯这等场面, 勒住胯~下马匹客气问道:“莱州籍生员顾衡顾老爷高中辛未科乡试亚元,有哪位乡亲可否帮着指个路, 我好尽早把报捷帖送上!”

  此时人声嘈杂,有正巧路过的同茂堂伙计只草草听了个顾字,忙欢喜地跳起来叫道:“那是我家二少爷,请这位官差大哥跟我一路。先到门上喝杯茶歇歇脚, 我家老爷定会重重答谢!”

  官差千里奔波就是为了讨得这份丰厚赏钱,忙把马牵着跟在伙计的身后。

  他们前脚刚走,后头就有人狐疑问道:“我怎么听官差说高中亚元的是顾衡?如今这顾衡已经被过继出去, 他们已经是隔了房头的两家人了了,这同茂堂的伙计怎么还把官差往他家领?”

  就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帮闲地痞跟着怪叫起哄,“这同茂堂顾馆主家的热闹比戏台之上还精彩, 咱们一同过去给他贺喜。就是不知这中了举人的亲儿子, 忽然变成别人家的香饽饽, 这顾朝山还高兴得起来不?”

  同茂堂里, 正在给一个病患把脉的顾朝山听到外头喧闹的动静,忙站起身子朝外张望。

  结果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当中红衣红帽的官差,一时喜得连连搓手。迭声唤账房先生把早早准备好的新铜钱拿出来,又让人到后宅处去报信儿。

  前段时日乡试结束时, 顾徔就是使人送信回来, 信中寥寥数语, 只在末尾矜持地说“今次可中”。

  顾朝山心想, 老话常说事不过三,次子已经是第三回 应考了,说不得真有几分大运气,就吩咐账房先生到金银铺提前佐换了满满两筐铜钱。心想万一中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没想到大家伙还是低估了这份挡也挡不住运气,顾徔竟然高中乡试第二名亚元。

  正在偏厅和长嫂赵氏说话的小汪氏闻听喜讯后,一时喜得找不着北。从今往后她就是堂堂正正的举人娘子,再用不着低头看人家的脸色。小小的莱州城算什么,那座繁庶异常的京城才应是二房常居之地。

  一旁站着的赵氏心中不免泛酸。

  这次乡试丈夫顾循根本就没有去。用他的话说,实在是不想再去遭那个罪。每回考完出来,人都像褪了一层皮。这辈子多半只能挣个秀才出身,本本分分地在老家把生药铺子打理好就成了……

  小汪氏换了一身鸾雀纹的绛紫绸袍,带了过年时才打的一对抱头莲闪亮金钗。吩咐奶娘把珙哥抱着,矜持地昂着头,母子二人勉强按捺住喜气赶到前院。

  短短的一条回廊上,有无数的仆妇堆满笑脸曲膝道喜。有道是妻凭夫贵,以往笼罩在二房头上的阴霾,让今日的喜信一扫而空。

  按照历来的规矩,若中试之人不在场,就要由此人的直系亲属拿出中试之人的私章,报喜的官差凭私章将报捷贴双手奉上,主家再拿出红封打赏官差。当然这红封的丰俭,就看主家的大方与否了。

  站在门槛边儿的顾朝山满面潮红,感到此生从未有过的荣光。

  他的老爹顾元泰一辈子老实本分,只能守在沙河老宅开一间小小的医馆。他长大成人后,凭着敢拼敢闯将同茂堂开到了莱州县城。

  二十年间,他不但把同茂堂开成了莱州城最大最有名气的医铺,挣下诺大家私,还把膝下的两个儿子送到了最好的县学读书。

  这两年家里虽然闹了些杂七杂八的笑话,但长子顾循将另一间生药铺子打理得有声有色。次子顾徔从小就心气高,这次乡试高中亚元,也算是全了他自个儿的念想。从此之后,同茂堂顾家在莱州城也算是有官身的人了。

  至于小儿子顾衡,在一个多月前因为汪氏的愚蠢和狠毒,阴差阳错地被过继出去。以后是好是歹就全看他个人的造化了,现在想来……虽然有些可惜,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顾朝山甩甩头,示意小汪氏将顾徔的私章取出来交给官差。

  小汪氏得意地左顾右盼,神清气爽的享受够了周围人群羡慕的眼光之后,才小心取出一个贴身的荷包,将一只象牙雕的小章恭敬递出去。

  红衣官差寻了张白纸,蘸了一点红泥将象牙小章盖在纸上。正要双手将报捷贴递上时,忽然手掌一缩谨慎地问道:“这里的确是莱州籍生员顾衡顾老爷的府上吧,怎么这个私章的主人叫顾徔?”

  周围顿时鸦雀无声。

  顾朝山脸上的笑容也蓦地僵住,一时没有明白红衣官差话里头的意思。他左看看右看看,吭吭哧哧了好半会才问道:“你说……这张报捷贴是顾衡的,不是顾徔的?”

  官差也察觉出不对。

  把素面蓝绸装有报捷贴的匣子飞快塞进怀里,上下打量了一眼谨慎道:“当然是顾衡顾老爷的报捷帖,你既然不是顾老爷的尊亲,就赶紧一边站着凉快去。我办完事了,还要赶着回巡抚衙门交差呢!”

  就有好事者在后头怪叫,“这位老爷以前是顾衡的尊亲,现在却不是顾衡的尊亲了。你要找的人现如今还在沙河镇住着,离此地不过二十余里,你赶紧把喜信儿送过去,说不得还捞得到一顿晚饭吃吃!”

  官差再无迟疑,把匣子贴身收好。

  一边斜睨着顾朝山,一边狠狠啐道:“这种事怎么好冒充呢,让官府知道是要挨板子的。那顾徔才是你的亲生儿子吧,今次中举之人当中没有他。不过有你这种冒认儿子的爹,想来你那个亲儿子也好不到哪去!”

  报捷贴何等重要,若是送错一张,上官怪罪下来只怕立刻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官差出口的话就稍稍难听了些。

  顾朝山气得倒仰,心想是你自己巴巴地送上门来,这会儿倒拿话来挤兑我。

  小汪氏见那红衣官差拔脚就走,一时又惊又气。上前一步死死拉住官差的袖子哭叫道:“明明是我家夫君顾徔的乡试亚元,怎么变成了顾衡的名字?肯定是你偷偷篡改了,我要到衙门里去告你!”

  官差闻言大怒,反手一掌抽出去大骂,“真是胡搅蛮缠的乡下蠢妇,顾衡顾老爷的报捷贴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年岁二十有一。你这妇人的模样少说也有三十,竟敢冒充顾亚元的夫人,真是马不知脸长!”

  看热闹的帮闲地痞哈哈大笑,这同茂堂顾家隔些日子就闹上一出,简直比戏台子上演的都精彩。

  羞得无地可容的顾朝山就恨恨地瞪了小汪氏一眼,示意长媳赵氏赶紧把人拽进去,当街站着还不嫌丢人?

  官差见状冷哼一声,朝刚才发声提醒的人拱手相谢。又重新问了路,马鞭一抖便朝沙河急弛而去。

  同茂堂门口的人群迅速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和两个空空如也的竹篓。

  顾朝山死死盯着看了一会儿,忽然一提脚把竹篓远远地踢了出去。他知道顾衡这一多年以来像变了个人,但万万没有料到这个小儿子初次下场就博得重彩。不,那孩子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小儿子了……

  耳边传来似有似无的讥笑,顾朝山怄得直喘粗气。

  两个亲生儿子,一个视若珍宝的长大,一个生得如同路边令人厌弃的野草。忽然有一日,这不起眼的野草化做了仙山上高不可攀的灵芝,却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官差很快就寻到了沙河顾家老宅,这回籍贯和预留的私章都对得上,所有的手续一应俱全,终于顺顺利利地把手里的报捷贴送了出去。

  张老太太腰杆挺得笔直,大声唤顾瑛进去将红封拿出来。

上一篇:别枝

下一篇:娇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