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七令
皇上犹豫了一下。他给十七安排事儿做,乃是因为张太傅前两天来了勤政殿,亲口同他说说十七学东西已经学得差不多了,若一直资生堂里头待着也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加上那小子本来就是个不安分的,让他老老实实的在宫里呆着保不齐哪一天他又折腾出什么事情来,还不如直接放了他出去,天高海阔,也不会再拘了他。刚好如今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各方驱使,皇上才给儿子找来这么合适的职。可十三他们,皇上还真没有仔细想过。
“众卿觉得呢?”
赵元壬他舅舅心里一梗,皇上这是明摆着没有将十四放在心里啊。不过人比人本来就是比不上的,他只能尽量给外甥找个油水多且不容易出事儿的职位了。当下同皇上提了一下,皇上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非但如此,还把赵云齐也一同放了进去。
反正这两个人一向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都放到一块也好看管。
于是乎,三个皇子的职位就这么迅速果决地敲定了下来,再没有任何异议。
下朝后,赵元晔找来赵元泽。本来这兄弟两人是有一些明争暗斗的,可是这几年下来,随着他们父皇一而再再而三地偏袒十七,叫他们彼此也认识到若是他们两个不联合起来的话,只怕最后上位的便是十七了。他们正是父皇忌惮的年纪。当初被仰仗正是因为他们是几个皇子里头最年长的,如今被猜忌也是因为如此,实在是叫人无可奈何。
不过,这两人虽然时有合作,可相处却不见亲密。归根究底不过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合作都是因势利导,没有几分真心,且两个人也不合拍,遇到事情想的都是截然相反的两面,所以这情分也说不上有多好。
赵元晔一过来,赵元泽便下意识地提防起来了。
待赵元晔“不经意”间提起十七弟的寝室,提到父皇要给十七弟寻一门好亲事的时候,赵元泽三言两语的就糊弄过去了,丝毫不接茬。
两个人打了几次太极之后,赵元泽也烦了:“三哥若是没有什么别的事情的话,弟弟就先走了。”
赵元晔退后一步,对赵元泽这般软硬不吃也有了几分气性:“四弟倒是有的忙。”
“可不是么,外头的事情多。”
“只怕十七弟进了工部之后,比四弟都要忙几分呢。到底是嫡子,有多受宠就得担上多大的责任,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赵元泽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可那又怎样呢?反正侍郎的官职都定下来了,他还能去搅合了不成?既然没法子,那就只能先忍耐着。
“十七的责任是他的事儿,归根究底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还是去做我的事儿吧。四哥,回见了啊。”赵元泽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截了当地离开了。
留下了的赵元晔心里更沉重了几分。这个老四,看似鲁莽却并非没有脑子,让他冲在前头,的确不大可能了。只是这畏畏缩缩的性子,一看也知道是成就不了大业的。
长乐宫中,在赵元邑听到自己领了工部侍郎的职之后,竟有瞬间的呆滞。他知道父皇这回肯定会给他点个好差事,毕竟昨天晚上他父皇就神神秘秘地跟他说,明天有个惊喜等着他。赵元邑昨晚上听到这话之后,还一本正经地跟他父皇说,一般的惊喜根本惊不到他。
他父皇怎么说来着?好像是说这回保准是个大的。如今,赵元邑总算知道他父皇为何说得这般笃定了。
这确实是个大惊喜,就连皇后都没想到皇上竟然这般阔气。
殿中都是一片赞颂之声,听得赵元邑都有些飘飘然了。他竟然就这样成了侍郎!
皇后见他被众人围着,又高声问了一句:“侍郎大人的官服可都备好了?”
茯苓行了一个礼:“说是已经在准备了,今儿下午便能送过来。”
“那咱们赵侍郎过两日便能气派地上职了。”皇后轻松道。
周围的宫人都煞有介事地过来道:“恭喜赵侍郎。”
赵元邑心情也不错,大手一挥:“赏!”
皇后问他:“赏多少啊?”
“三个月的俸禄!”赵元邑有底气,他小金库肥着呢,压根也不在乎这点钱。
皇后打趣:“赵侍郎大气啊。”
赵元邑有点不好意思:“怎么说儿臣现在也是当官的人了。”
皇后高兴地不行,孩子长大了,做事儿也大气稳当了。赏就赏吧,这样大的喜事合该大家一起高兴高兴的。皇后还立马派了人,叫他们去太后宫里的报喜。
这半天下来,宫中上下便都知道十七皇子得了一个好差事了。
才十四岁多一点就得了一个工部侍郎的差事,哪怕三皇子和四皇子当年也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啊。别说他们了,就连圣上当年做皇子的时候,也没这等美事。没过多久,宫里那些小妃嫔听到动静,便陆陆续续的来了未央宫,准备给赵元邑跟皇后道喜。
苏嫔也带着康宁过来了,小丫头一见赵元邑便伸手要抱。赵元邑也是抱习惯了,立马就将她抱到边上的锦榻上,逗她玩闹。
苏嫔往这儿多看了几眼,心中稍定。也不枉在她这一年里头费了这么多的心思讨好未央宫这边了。如今康宁跟十七殿下相处得这般好,往后的前程定然也差不了了。苏嫔是个心思细腻的,她早就察觉了皇上有立储的意思,一开始得知这事儿之后,苏嫔未尝没有遗憾康宁不是个小皇子,若是的话凭着康宁是圣上的小儿子,也未尝不能从十七皇子那儿夺得一分偏爱。
可是这样的念头没多久就散了,圣上喜欢的从来都是他愿意喜欢的,谁还能逼着他喜欢谁不成?打消了这个念头之后,苏嫔往未央宫跑的变越发频繁了。
眼下众人贺喜过后,皇后遣退众妃嫔,只留了苏嫔在跟前。
皇后留下她不是为了其他,乃是因为苏嫔在闺阁时可是京城里头最擅交集之人,对京城一甘闺秀也算是了如指掌了。后来苏嫔进宫,她的妹妹亦是出众,比起姐姐来丝毫不差什么,只可惜她妹妹半年前才订了亲事。
苏嫔听着皇后说了两句之后,便摸清楚了皇后的意思。这是想找她打听一下几位姑娘在闺中的为人处事呢。苏嫔捡着自己知道的说了一句,只是提到那位叶姑娘的时候却犯了难:
“娘娘,这叶姑娘可是京中叶家二房的?”
皇后摇了摇头:“镇北侯府的。”
苏嫔点了点头,她说呢,皇后怎么会突然看中了叶家二房的姑娘,越来是大房的:“这叶姑娘刚刚来了京城也没有多长时间,亲身倒是听妹妹提起过,是个大气爽朗的性子,性情不错,大概也是西北的民风使然。听说那叶姑娘私底下还养着不少猫狗,于驯兽一道上颇有天分。”不过这都是旁门左道罢了,对姑娘家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优点。
赵元邑突然想起来,这说的大概就是他前两天看到的那个红衣裳的小姑娘。她还会驯兽?
康宁见兄长在发愣,不悦地“啊啊”了两声,拿着拳头往赵元邑嘴里塞。
皇后听讯看了过去,见他们兄妹两个的状况,了然一笑。
赵元邑赶紧塞了一块点心到康宁手里。这小丫头,倒是一刻都怠慢不得。
第92章 初入工部
傍晚用膳过后, 赵元邑提出要去长乐宫走一遭。
皇上也表示赞成:“确实该给你皇祖母看看。”
这去外头领职了,就代表长大了,往后少得要在外头奔波独当一面了。
赵元邑点头受教, 又赶紧拿过自己新得的官服。这衣裳是早就已经在做了, 皇上在老早就给儿子盯上了这个缺,本来还打算续续图之,没想到事情竟然办得这样顺利。早前做的官府如今也顺顺利利地派上了用场。
只是这官府不比寻常的衣裳, 赵元邑穿上之后,还显得有些大了。只是这点瑕疵并不算什么, 只要赵元邑昂首挺胸,旁人便只会觉得他穿这身衣裳气派极了。起码皇上跟皇后都是这样觉得的。赵元邑喜滋滋地穿着一身官服给他们俩看过之后,才又兴高采烈地去了长乐宫了。
等他走过之后,皇上才挑剔了一句:“那一身衣裳可没有朕穿的气派。”
皇后看着皇上头上已经生出了些白发, 不忍心挑破:“十七身量还未真正长成,如今穿着这一身衣裳自然衬不起来。”
皇上想着自家孩子的身高,一时又想着要是再过两年……不,兴许只要一年, 这小子就要赶上他这个当老子的了。这一年年的时间过得可真快, 转眼间自己孩子就要长大了, 皇上又记起来一件事:“对了, 那些人家梓潼可都差人打听了?”
“都打听过了,性子都相差无几,都是大家闺秀出身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就是这叶姑娘有些与众不同。”
皇上来了兴趣:“怎么不同了?”
“她出身西北,纵然看着娇弱却也养成了大气舒朗的性子。且处变不惊,遇事最是沉稳不过了。而且……”皇后想到今儿下午赵元邑的表情,笑到, “十七好像还记着这个小姑娘。”
皇上大笑:“这是开窍了?”
“也不知到底开没开,毕竟如今也不过就只见了一面,能让他记下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若是这孩子真是不错的话,往后借着宫宴之类的名头让他们都相处相处也是不差的。”
皇后只是想赶紧把人选定下来,并没有真的想让赵元邑立马成亲。尤其是十七如今入了工部,看他这兴致高昂的样子,只怕是像现在工部里头闯出一番天地的。说到工部,皇后又有话要说了:“妾身听闻,今儿宫里可是碎了不少东西呢。”
皇上立马就支会到了皇后的意思:“这些不长眼的宫妃一个个就知道惹朕生气,自己没生出有本事的孩子还眼红别人的。”
不用多想,皇上便道:“德妃那里碎的东西只怕是最多的吧?”
“圣上知道就好。”皇后回道。
“这个德妃真是越老越糊涂了。”皇上对德妃真是没了好感,这作天作地的劲儿,怎么就没哪天直接把她自己给作没了呢。还有老三,本来老三在他看来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如今跟着德妃也养出了些糊涂的性子,真是枉费了他的一番天资了。
不过,这资质也不过就是比寻常孩子聪明了一点,到十七这里却还是没边儿的。如今有了朱玉在前,皇上也就不稀罕那两个了。
皇上抿了一口茶,道:“圣上一来就是工部侍郎,可把她们给气坏了,说起来这工部侍郎也确实高了些,以往也没有这样的定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皇后也是担心自家孩子受不住,这两年来皇后把能挡住的东西都给挡住了,也再没有发生从前在行宫里头发生的事儿,十七的性子也一日比一日大气。可这是在未央宫,在皇后自己的地盘,出了未央宫皇后却不能保证还能护他如此周全:“待十七到了外头做事,少不得这要求的圣上这儿了。”
皇上浑不在意道:“朕还能叫十七受了委屈不成?且等等看,或者待往后水泥的用处使上来了后朕就下旨立十七为储君。”
皇后点了点头。
曾几何时,这皇后也曾在太后跟后妃跟前说过不会怎么扶持赵元邑,能不能得储君的位子还得要看他的天分如何,强捧是捧不出来什么好结果的。不仅是皇后,就是皇上也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有这样的念头,在十七被记作嫡子的那会儿皇上还能稳坐在侧,静静地看着老三老四对于十七这个嫡子的试探呢。
可如今,在这日复一日的陪伴当中,两个人的心都不约而同的偏向了赵元邑身上,也不知何时,立赵元邑被储君便成了这帝后二人的共识。虽没有对朝臣说,可彼此之间却心照不宣。尤其是这两年,皇上和皇后明里暗里做出了不少事情不过就是为了给赵元邑铺路,让他往后在储君的位置上能坐得更稳当一些。
赵元邑是他们放在心里的宝贝儿子,剩下那几个不省心的便可有可无了,且因为赵元晔两人这几年动作不断,皇上也烦了。他许诺道:“待朕立十七为太子之后,若老三他们再敢耍什么花招,朕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还有德妃,这也是个刺头,可惜这两年皇上一直没有找到德妃的把柄,如若不然也不会让她过得这般舒坦。德妃虽是女眷,可是做事儿却细致得很轻易不会给人留下把柄。不过,这两天皇上心里总是有种感觉,好像总觉得德妃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闹出一桩大事儿来。这感觉没来由的,可皇上却对此深信不疑。为此,皇上还可以多拍了两个人去德妃跟前,紧紧地盯着她,一有异动立马上报。
皇上是真觉德妃会闹出事来。
赵元邑那边,待他去了未央宫,少不得又是一场热闹。太后还让人叫来了赵元齐跟赵元壬兄弟俩。他们俩长赵元邑两岁,上回太后还听皇上说,今年年底待他们成亲便要将他们赶出宫去,免得在跟前看着碍眼。太后知道皇上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肯定是早有打算的了。
出宫是必然的事儿了,这么大的年纪,总不能一直赖在宫里头吧?可突然得知他们年底就要离开,太后心里难免还是会舍不得的。尤其是这两个人如今身上已经有了差事,往后便得在外头奔波,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几回面了,太后便想着赶在他们领职之前,好好地在瞧瞧他们。
长乐宫里头热闹了好几天,等赵元邑他们上了值职之后,才终于冷清了下来。
太后一时半会儿还接受不了这样的冷静,平日里总有那几个小子在她跟前嬉笑打闹,如今一下子说走就走了,虽说她宫里还剩下个赵元祚,可是赵元祚这些年性子越发孤僻了,不大喜欢说话,太后也并不时常将他叫到跟前来。这相处的时间少了祖孙情分也就不一样。
为了叫太后高兴,底下的几个宫妃少不得要把跟前的小公主们抱去供太后逗乐。那一群小公主里头,只康宁独占鳌头,最叫太后喜欢,余下的看着虽眼热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正式去工部的这日,赵元邑一大早就出了宫门去了工部。他去的时间还算早,不过工部一干人等知道十七皇子今日入职,所以底下的人早早的就过来了,生怕怠慢了赵元邑。
等赵元邑一进工部,便有许多人上前,或是寒暄、或是恭维,里头还有不少是赵元邑的熟面孔。毕竟他常来工部,对于这里头的不少人都是认得的。
新官上任,总免不了交接,赵元邑将自己的事儿交接好了之后,才终于安安静静地坐在了自己办事儿的差房之中。赵元邑挥退了那些想要窥探奉承的人,自己坐上了侍郎的位子上,颇为新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被赵元邑挥退的人,如今也在外头三五成群地说着话。
有人眼尖儿,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的东西:“方才十七皇子过来的时候,身后竟然还跟着猫呢。”
到底还是个孩子,哪怕做了侍郎,也舍不得自己的爱宠。
只是这话才起了个头就立马被人呵斥回去了:
“我看你真是放肆,十七皇子也是你能编排的吗?别说一只猫了,就是殿下带上十只百只,只要他愿意,那咱们工部也得供着。”
系统听到有人在背后说它的闲话,远远地回过神,瞪了他们一眼。
那些说闲话的立马闭上了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竟然会觉得那猫有点不好对付的样子。
其实毫无疑问,工部的大多数人对赵元邑都是极为敬佩的,毕竟这位小殿下偶尔想出来的点子都足够他们工部折腾一年半载了,如今他过来当侍郎了,那更说明他们工部要不了多久便又能有大事儿要做了!
谁不指望做大事儿呢?整日闲着那说明他们工部没用。不说他们,就连如今的工部尚书李大人,也是极为欢迎赵元邑过来的。等听到底下人来报,说是已经将赵元邑安顿好了之后,李尚书整个人都轻松了几分。
他还吩咐:“往后对殿下务必恭敬一些,多捧着殿下别叫他心烦。只有殿下高兴了,咱们工部才有继续露脸的机会。”
底下人立马应下。
李尚书对赵元邑来他们户部一事颇为得意。户部有三皇子又如何,兵部有四皇子又如何?他们工部可是又十七皇子坐镇!能比吗?十七皇子是谁,那可是嫡子,是受宠的嫡子!
因为这个,李尚书今儿中午碰到那几位尚书的时候也都是格外的有底气。见到有人跟自己挥手,也都是点了点头高冷地回应了一下,跟平日里竟大不相同。
“他这是怎么了?”李尚书走了之后,后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别理他,如今他只怕正显摆着呢。”户部的程尚书对此心知肚明。
有人不信就想要上前试探试探,结果果真就如程尚书所言,李尚书如今正骄傲着,每三句话必会点名“殿下”如何,底气之足,叫人看着可气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