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的鬼迷心窍 第253章

作者:妖殊 标签: 爽文 古代言情

  眼下他们也无比感慨,亏得当初没有门第之见,答应了沈安阳娶了林心,不然怕是没有眼下这和睦的一家子。

  尤其是沈家眼下这地位,根本不需要跟人联姻来巩固,相反,恰恰因为沈家两个儿子娶的妻子身份都不高,反而避免了不少麻烦。

  有过上次沈锦乔被绑架的事情,容君执让沈锦乔回沈家都是寸步不离,恨不得派兵直接把沈家围个水泄不通,而眼下沈锦乔怀孕了,他更是神经紧绷,最后干脆不准沈锦乔回去了。

  这点儿沈烨也没意见,他算是为数不多知道沈锦乔怀孕的,沈锦乔是唯一的皇后,怀的孩子更是金贵,不能冒险。

  也是因为林心生这第二个孩子,众人才发现,不仅仅是皇后娘娘跟陛下是一双人,沈家的大少爷也只娶了一个妻子,而且恩爱无比,眼下沈家的小少爷也准备娶妻,可至今没有通房。

  顿时不少丈母娘捶胸顿足,她们怎么就没早点儿注意到这么好的姑爷?

第432章 这不是欺负人吗?(1)

  四月中旬开始,夏朝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雨,很多地方还是大暴雨,这一下就连着下了足足一个月。

  不等下面的折子汇报上来,朝廷都能预测到今年定会有洪涝。

  洪涝和干旱几乎年年都有,只是大小的问题,小打小闹的洪水,随便冲一冲,都不用汇报到朝廷,地方也能解决,可一旦需要汇报到朝堂,那定然是泼天的洪水,摧枯拉朽的那种,而今年显然就是大的。

  下暴雨的第十天,沈锦乔就跟容君执商量了派军队出去,让人检查河堤,做好临时防御工事,让百姓们去高地避雨,可就算是提前做了工作,当洪水来临之时,破坏力也没减小多少,破坏的房屋、毁坏的良田,还有死去的百姓。

  一串串数字摆在面前,亏得这两年国库的存银足够,不然得把这群官员愁死。

  赈灾的事情刻不容缓,只是眼下还在不断下雨,这一路定然困难重重。

  沈锦乔和容君执自然是不能亲自去的,沈锦乔选了合适的官员,顺便把八皇子,而今的宁王以及成王一起放过去赈灾了。

  且不说容君执是不是忌惮这两人,身为王爷,享着尊荣、领着俸禄却不干活儿,沈锦乔第一个不答应。

  襄王和安王都被使唤得没脾气了,他们怎么也不能置身事外不是?

  众位官员:陛下和皇后娘娘可真是心大。

  不管哪一朝,皇帝登基之后,都恨不得把这些兄弟挨个儿给弄死,就怕他们争夺皇位,就算弄不死,那也得弄个半残,或者削弱他们的权势地位,以此稳固自己的皇位。

  但是他们这陛下显然不是,所有王爷,有一个算一个,都被赶着走马上任干活儿去,尤其是襄王和安王,别说忌惮他们拥有权力,看起来只恨不得把活儿都堆在他们身上。

  虽然说王爷有了权力就有了野心,不过就他们现在这个操劳劲儿,估计他们更想当个没实权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

  就算有野心,眼下陛下大权在握,兵权在手,他们造反翻不了天,后退还不让,天天被揪着干活儿还不让休息,这不是欺负人吗?

  呃......这个扯远了。

  成王和宁王受命出发,不过这赈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

  赈灾的银子已经发放,粮食也开始调度,接下来就是防御工事。

  工部的官员在一起商讨防御工事,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差不多都是那样的操作,只不过他们得罗列出准确的方案和大概需要的银子写进奏折里呈上去御批。

  “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帝后同时驾临工部,一众官员惶恐,都没走出门就看到人进来,赶紧跪下迎接。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而今帝后同时管理朝政,二人一同出现他们倒也不奇怪。

  容君执抬手:“平都起来吧。”

  伸手放在沈锦乔肩头,护着她走到舆图跟前。

  工部尚书上前:“不知陛下和娘娘驾临工部有何吩咐?”

  容君执随意道:“就来看看你们准备得如何。”

  工部尚书忙道:“臣等商议得差不多,不过还需计算一下,明日定能给陛下、娘娘一个明确的计划,工部的人也准备好了,就等大雨一停,即刻开工。”

  沈锦乔走过去看那张舆图,容君执走过去:“看出什么了?”

  沈锦乔摇了摇头,看向工部尚书:“梁尚书,你让人把这些年所有洪涝的卷宗都拿出来。”

  梁尚书连忙挥手让人去拿,这里是工部,很快就搬来了,一箱接一箱,足足七大箱子。

  沈锦乔本想说让他们统计一下的,但是看到这么多,眼皮抽了抽,这得统计到什么时候?

  无奈扶额:“罢了,不用了,劳烦梁大人把今年洪涝的地区圈出来,区分一下重灾区。”

  “臣遵命。”梁尚书上前,很快就用特制的墨水在地图上圈出来,墨水很清晰,但等干透了就会消失。

  沈锦乔拿起另外一支笔在地图上画出另外一片区域:“这是五年前陛下去西南赈灾之时的分布图。”

  沈锦乔盯着那张图纸:“我之前有看过洪涝的记载,虽然没有卷宗详细,但是这里中心部分的地方一直都是洪涝的重灾区,几乎次次都有它,可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百姓舍不得放弃,每次洪涝之后又回来,可下一次洪涝又毁坏一切,每次都死不少人,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梁尚书上前:“娘娘说得极是,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百姓为了养家糊口,根本不可能离开这块土地,朝堂年年都有修筑工事,但山洪肆掠,摧枯拉朽,并非人力可控,实属无奈啊。”

  沈锦乔抿唇:“那也不能放着,总得想办法解决,不然每年这里税收不上来还得年年拨款赈灾,要来有何用?”

  容君执上前观察舆图:“可有沙盘?”

  梁尚书点头:“有。”

  “快,把沙盘抬过来。”

  修筑工事,自然少不了沙盘。

  沙盘抬上来,一群人围过去,梁尚书解释道:“陛下、娘娘请看,这里是环抱地形,四面环山,中间却是超大的平原,而这边山岭注定多雨水,这地形和天气都钉死了,实在是没办法改啊,只能加筑公事。”

  容君执看着沙盘:“天气却是不可人为,但是地形可以。”

  容君执指着一处低矮的山坳:“这里地势低矮,形成了几个小湖泊和沼泽,不少小溪都汇聚在这里,若是把山坳打开缺口,就能有效疏通河流。”

  一众官员围过来,立刻有人摇头:“启禀陛下,这些湖泊不能开,若是旱季,这里是他们唯一的水源,若是打开湖泊,倒是不会被水淹,但一定会干旱而死。”

  干旱和洪水,哪个都是大天灾。

  沈锦乔脑海中灵光一闪,指着上面:“这里有河,却被高高的山岭挡住,所以被迫拐弯,若是能开凿出一条河流,水运恒通,不但能疏散洪水,也能供给水源。”

第433章 挖河道,他们是专业的(2)

  沈锦乔开口就是挖山,工部众人都是懵的,以为自己听错了。

  容君执闻言却赞许的笑了,他跟沈锦乔就是这么默契,他只说一个开头她就懂了,点头:“对,开山凿河。”

  工部众人:“......”

  满心的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从何处下口。

  虽然他们承认这计划是挺好的,可是现实不是想想就行的啊。

  那是山岭,高达千丈,绵延十几公里,这是开河?这分明是移山,而且还是移十几座山,简直骇人听闻,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陛......陛下......”梁尚书抹了抹汗水:“陛下,这开山凿河修改了河山走向,这可是天大的工程,想要完成实在是困难,要不...再想想别的办法?”

  梁尚书才爬上工部待没多久,他可不想自己为官这一辈子天天就是挖山,那暗无天日的日子,想想都头秃。

  沈锦乔一会儿就已经想得很长远了:“咱们也不缺钱,再说人力,监牢里不是很多罪犯?现成的苦劳力,顺便把流放之地的人也找回来,干得勤快的,酌情减罪。”

  反正多数都是被牵连的,召回来能出力,也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沈锦乔想得很美好,梁尚书却只想哭,这关减罪什么事儿啊?而是这山不能挖啊。

  “娘娘,这山绵延数十里,耗费的人力财力数不胜数,没个十年八年也挖不通啊,陛下下道旨意,让那些人迁离那里,安顿那里的百姓也用不了多少银子,实在是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还请娘娘三思。”

  沈锦乔点头:“梁尚书说得有道理,不过本宫想开山也不全是因为百姓。”

  说着转身走向舆图:“我朝疆土,这道山岭横在正中间阻挡了南北交通,从盛京去到西南,中间要绕路百余里,很是耽误时间,不仅仅是要开辟一段山路,而是开凿一整条河流,从北地雪山到盛京,沿盛京一路下西南。”

  旁边一个工部的功曹拿着算盘铿铿铿的打起来,算盘声清脆回响,愣是没人打断他。

  终于,他算完了:“按照这个距离,从雪山到西南的路程是一千三百里,船只航线日程是五百多里地,从雪山到西南只需两日左右,而盛京到西南只需一日。”

  梁尚书失声:“这怎么可能?”

  他们现在从这里到西南最少需要七日,开凿河流只需要一日?那日后打仗,岂不是战报送到,第二天他们的军队就能到达战场?

  这是好事儿,可沈锦乔却叹了口气:“不过这样一来,没个三五十年,怕是不行了。”

  容君执倒是不以为意:“那就三五十年,至少我们还能看到。”

  梁尚书:“......”这陛下和皇后娘娘真是一个敢想、一个敢说。

  三五十年,挖到老才把这条河挖出来,这天大的工程,他这个尚书想要从这个位置挪开怕是没那么容易,而若是不挪,这辈子都得挖河劈山?

  想想都绝望啊。

  所以陛下和皇后娘娘来工部转一圈真的是关心受灾地区的情况?

  嗯,开始确实挺关心的,但是最后完全离题十万八千里好吗?

  哪个皇帝治赈灾,最后是在自己江山挖条河出来的?

  简直胡闹,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

  工部的官员几乎都跟梁尚书一样的想法,皇后娘娘想法虽好,但是根本不懂工事,觉得现在国库有点儿钱了就以为多了不起了。

  虽然他们承认那钱确实很多,但是用来给国家挖条河,那根本不可能好吗?你以为这是皇宫里挖下水道呢,哪儿那么容易?

  一个个都想着明日怎么写奏折,谏言不能开河?错,他们一个字都不提,绝对不能提。

  想想帝后之前搞的商盟和兴建学院,只要他们想搞,反对的......都没站在朝堂上了。

  不能反对,自然也不能跟着发神经,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当做没听过。

  只要他们不提,用别的事情转移一下帝后的注意力,说不定这事儿就过了,然后等忙完这次洪涝灾害,他们就可以去喝喝小酒,找个美人聊聊人生,而绝对不是往后几十年都扑在挖河道这事儿上面直到死。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战略太成功,帝后果然两三天都没在提这事儿。

  然而就在他们觉得危险过去正要松口气的时候,陛下直接下旨为开凿河道征集银两。

  光是国库的银子显然是不够的,那就民间征集,因为陛下和皇后娘娘拉着商盟六司人做了三日的功课,终于找到了办法。

  让民间商户筹钱,而这钱不是白给,用来买河道的股份的。

  等河道开通,商户便拥有股份,河道每百里地设关卡,由商盟统一收取,再按照股份分发给商户,除此之外,所有拥有股份的商户若是使用河道,免税十年。

  一条需要三四十年才能修好的河,好不容易修好了,这些商户都死得差不多了,而且才免税十年,谁会敢这样的傻事?

  然而万万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答应。

  沈家和霍家鼎力支持这是情理之中,但是冷家和余家凑什么热闹?

上一篇:宫斗不如养崽崽

下一篇: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