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286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白敏姝早就带着丫鬟先过来一步,准备好茶点果品之后又带着人去厨房忙了。

  赵承泓拉着林逸隽落座,一边亲手递给他一盏茶一边问:“沐霖,你跟我说句实话,王妃的情形怎么样?”

  林逸隽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在下以为……的确不是很好。”

  赵承泓立刻紧张地前倾了身子,问:“你的意思是孩子保不住?”

  “王妃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现而今才不到四个月的身孕就已经有些承受不住了,母体受损,孩子是很难康健的。这个道理王爷应是知道的。”

  赵承泓闻言无奈地叹道:“唉!太医院的其他人也都这么说。”

  听了这话,林逸隽低头喝茶,没再多说。

  良久,赵承泓又不甘心的问:“沐霖,你就不能想想办法?”

  林逸隽捏着茶盏沉思再三,方轻声说:“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但请王爷恕罪,以我的医术,并不敢保证这孩子能足月降生。”

  “那这……”赵承泓立刻笑不出来了。

  其实林逸隽早就诊断出蓝氏肚子里的胎儿本就不是个健康的孩子,就算是早产了也未必能养大。但这样的话此时是没法说的。他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劝赵承泓,因为身为行医之人,就算有十分把握也只能说五分,更何况如今这事儿根本就没有把握。此时若是给赵承泓一点希望,只怕将来他会有十倍乃至百倍的失望。

  林逸隽低头喝茶,赵承泓低头叹息。这沉闷的气氛上没有找到出口,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门帘被人掀起,白敏姝一脚跨进来也顾不得礼数,惊慌地说:“林大人,快,快去看看老王爷!”

  赵承泓猛然抬头,惊慌的问:“父王怎么了?”

  “怕是,怕是……”白敏姝一脸焦急,却不敢说后面的话。

  林逸隽二话不说起身便往外走,赵承泓随后跟上,出门时又回头喊白敏姝:“把药箱拿上!”

  一行人急急忙忙的往松鹤堂赶,但还是来晚了一步。

  赵承泓和林逸隽刚至院内尚未来得及进屋,便听见屋里传来一声嚎哭:“王爷啊——”

  “父王!”赵承泓猛地一愣,随后冲进了屋内。

  林逸隽却止步于此,只默默地叹了口气。

  ·

  贤王驾鹤西去的消息在一个时辰之后传进了赵祯的耳朵里,当时他刚好在回禁中的路上,当即便叫人调转了马车的方向奔贤王府。

  当晚,主管礼部的官员便急匆匆赶来面圣,并递上了为贤王治丧的奏疏。贤王是先帝的胞弟,对赵祯又有养育之恩,他的丧事便于别的王爷不一样。赵祯又在丧事议程上做了一定的修改,把哀荣加重了几分,并对礼部拟定的谥号不满意,驳回让他们再多拟几个。

  忙完了眼前的事情,赵祯缓缓地靠在椅背上,才感觉到彻骨的疲倦。全身都累,每一根头发丝儿都透着酸痛,动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地想念忘忧。

  “陛下,您一天没吃东西了。贵妃送了一碗杏仁酥来,您要不要吃一点?”张四平小声问。

  赵祯有气无力的回道:“没胃口。”

  张四平抿了抿唇角,又劝道:“膳房预备了陛下喜欢的羊肉羹,陛下多少吃一口吧?”

  这回赵祯连话都懒得说了。

  张四平玩空心思想着怎么劝呢,就听外面一声稚嫩的询问:“爹爹忙完了吗?”

  哟!救星来了!张四平忙转身迎出去,朝着两尺都高的小娃娃躬身行礼:“小人见过公主。”

  “张先生,我爹爹呢?”灵熙手里提着个小食盒,仰着头立在门槛外,站都站不稳的样子。

  张四平尚未来得及说话,殿内便传来赵祯的声音:“灵熙来了?快进来。别在门口吹冷风了。”

  “爹爹!”灵熙喊了一声,拎着食盒往里走,无奈她人小腿短,乾元殿的门槛又太高,就算手里没拎着东西她迈过去也是困难,更何况还有个沉沉的食盒。

  “公主把东西给小人吧。”张四平忙要接食盒。

  “不。”灵熙攥着食盒不放,却说:“你把我抱过去吧。”

  宫里人都知道自从这位小祖宗会走路之后就极不喜欢让人抱着,此时张四平听了这话差点就喜极而泣了,于是忙答应一声,弯腰把灵熙抱进了殿内。

第310章 片刻闲天伦之乐

  灵熙从张四平的怀里挣扎着下来便爬到了赵祯的膝头,然后把手里的小食盒吃力的举起来,说:“爹爹,这是我做的糕点,你尝尝吧。”

  赵祯忙双手把食盒接过来,笑问:“你做的?身为国朝公主可不能夸海口,更不能说谎话。”

  “是我做的。”灵熙说完就嘟起了小嘴巴,对父亲的质疑表示深刻的不满。

  赵祯看怀里的女娃儿不高兴了,忙笑着哄她:“咱们灵熙真是心灵手巧,这么小就会做点心了。爹爹真是欣慰。”

  “爹爹,吃。”灵熙再次把糕点送到赵祯嘴边。

  赵祯轻轻地咬了一块,这是牛乳糕,奶香中带着蜂蜜的甜,且松软可口,是灵熙和灵韵两个小娃娃喜欢的点心。

  灵熙看着她的爹爹吃了两口糕点却没有夸自己,便有些着急,于是低头把糕点上的葡萄干抠下来送到赵祯的嘴边:“这个好吃,爹爹吃。”

  “嗯,这个好吃。”赵祯嚼着葡萄干满意的点头。

  “我做的。”灵熙眨着大眼睛邀功。

  赵祯瞬间就明白了,这糕点肯定不是这丫头做的,只有这糕点上点缀的葡萄干是她放上去的。所以她才说这是她做的。于是他低头在女儿胖嘟嘟的脸蛋儿上亲了一口:“灵熙真乖,真能干!爹爹很喜欢。”

  被父亲夸奖的小姑娘很是高兴,一拍手说:“娘娘照顾弟弟,我照顾爹爹。”

  赵祯听了这话一下子愣住了,糕点哽在喉间竟咽不下去。极其有眼色的张四平忙递上茶盏,赵祯喝了一口茶把糕点送进肚子里,方问:“灵熙这话是听谁说的?”

  “娘娘说的。”灵熙又扣了一颗葡萄干塞进赵祯的嘴里,“爹爹再吃。”

  灵熙嘴里的娘娘自然是她的母亲忘忧,这是规矩,后宫嫔妃只有皇后才能被公主皇子称为“娘娘”,就算是位份最高的贵妃也不行。

  赵祯的一颗心被温柔地填满,他手上用力把灵熙放到自己的另一条腿上,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搂着乖巧的女娃儿问:“娘娘什么时候跟灵熙说的,爹爹怎么不知道呢?”

  “……”灵熙张了张嘴巴,费劲的说了三个字:“暮云观。”

  赵祯了然地点头,问:“是灵熙前些日子跟娘娘住在暮云观的时候,娘娘说给你的,对吗?”

  “是的。”灵熙说着,又扣了一颗葡萄干送进了赵祯的嘴里。

  就这样,父女两个人靠在椅子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一些闲话,灵熙把六块牛乳糕上的葡萄干都抠出来送进了她爹爹的嘴巴里。

  为人父母就是这样,再苦再累,只要娇儿在怀,一切便都不重要了。

  此时的赵祯有女儿陪着,满心的烦恼郁闷都烟消云散,眼前只有娇女可爱的笑脸,心中想的便是城外暮云观里那个为自己孕育着新生命的女子。

  因为寿王妃蓝氏要保胎,老贤王的丧事之上需要她出面料理的事情便落在了白敏姝的肩上。

  赵承泓心里感念白敏姝的辛苦,便悄悄地同赵祯求了个恩典,把白敏姝从夫人的位份更进了一步,封为侧妃。这样白敏姝在丧事期间照应来吊唁的命妇以及安排内宅之事,也名正言顺了许多。然这件事情对蓝氏来说又是一重打击,更添了她心中的郁闷。

  老贤王的丧事前前后后用了个把月的光景才算是过去。

  眼看着已经是年底,汴京城里越发热闹起来。商肆店铺门口都挂起了灯笼,贴上了福字。各家的生意也因为过年而兴隆起来。过了腊月二十三,朝廷各个衙门便都封了大印,每个衙门口里除了留几个当值的人之外,上至宰辅下至皂吏都开始进入休沐期。

  原本赵祯觉得可以趁这个空闲去暮云观住两天了,却不料这一早起来尚未用早膳,张四平便说两府大臣有事要上奏,在垂拱门外候着呢。

  “这大冷的天,他们不收拾收拾回家过年去,又有什么事情上奏?”赵祯皱眉问。

  “小人问过了,并无紧急军情,几位大人想要谏言陛下早日立后的事情。”张四平虽然犹豫,但还是照实说了。

  “什么?!”赵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张四平又躬了躬身,说:“两府大臣的意思是要年尾年初很多祭祀的事情,若中宫空悬,只怕与礼仪不合,怕上苍和祖宗怪罪。所以想劝谏陛下早日立后。”

  不等张四平说完,赵祯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张四平硬着头皮躬着身子立在那里,没敢再多说一个字。

  赵祯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一挥袖子说:“去告诉他们,朕身体欠佳,然他们都回去吧。”

  “是。”张四平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赵祯看张四平出去,又吩咐旁白的小内监:“去取了朕出门的衣裳来。”

  “陛下是要出宫吗?”小内监躬身问。

  “怎么,难道朕不能出宫吗?”赵祯肚子里有火气,说话就不像平时那样温和。

  小太监不敢再多说,忙去取了衣裳过来服侍着穿戴。

  殿外传来女子的说话声,赵祯听不出说话的是何人,遂心里更加不悦,厉声斥道:“谁在外面?”

  “回陛下,是郭美人有事一定要求见陛下。”门口的小内监回道。

  “朕没空见她!”赵祯扬声斥道。

  “陛下!妾有急事求见!请陛下见妾一面吧!”外面的郭翠萍被内监挡路,索性大声呼喊起来。

  “还请美人自重!您这般没规矩可是要连累家人的!”当值的小内监知道此时天子心情极差,本来已经战战兢兢了,见这人如此没规矩,恨不得堵上她的嘴。

  “陛下!妾真的有急事啊!陛下——”郭翠萍不管小内监多么为难,只管扯着嗓子喊。

  “你有什么急事?!”赵祯几步走到门口,冷冷的看着她,“说出来,让朕听听。若是胡搅蛮缠,你便领一个不尊宫规,冒犯天子的罪过吧!”

  “陛下!”郭翠萍上前两步跪在赵祯脚边,抓住他的衣袍下角哭道:“我姑母病重了!我母亲昨儿进宫来瞧我,说姑母怕是过不了这个年了!妾求您的恩典,准妾出宫一趟去看一眼姑母吧!”

  赵祯不由得头疼,自从忘忧离宫之后,这后宫的事情便都交给了王樱,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找到乾元殿来。

  郭翠萍看赵祯不说话,还以为他心软了,有委委屈屈地说:“其实陛下也该去看看姑母的,毕竟她也养了陛下几年,陛下少年时还叫她一声‘阿娘’呢。”

  “你说什么?”赵祯一愣,皱眉问郭翠萍:“老王妃并不姓郭,如何是你的姑母?!”

  “陛下难道忘了,妾的父亲跟老王妃是姑表姐弟。老王妃是妾的表姑母啊!这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更何况妾从小便养在姑母身边,跟姑母情同母女!如今姑母已经是弥留之际,妾若是不能去见她一面,不但妾此生抱憾,只怕姑母在天之灵也不放心……呜呜呜……”

  听着这妇人的哭诉,赵祯的心里越发地烦躁。这些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信的,也明白郭翠萍这个时候跑来哭这一场所为何事,于是呵斥道:“闭嘴!老王妃还健在,你再哭一声,将来老王妃驾鹤西去后,朕就让你给老王妃守墓,终身不得回京!”

  郭翠萍立刻就闭上了嘴巴,毕竟终身守墓什么的,连自己的亲娘她都不愿意去,更何况一个表姑母。

  恰好这时候张四平往前面去传话回来,赵祯便问他:“贤王府近日传太医了没有?老王妃的身体怎么样?”

  张四平忙躬身回道:“回陛下,自从老王爷故去,老王妃的身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今日还没消息送进来,但小人早起听当值的刘太医说,昨儿两个太医在王府守了一日呢。”

  “你叫人去准备车辇,朕要亲自去瞧瞧。”赵祯说完转身往里面走,又补上一句:“去告诉贵妃,说她过于心慈手软让这些后宫之人把宫规都忘得一干二净,再这样下去,朕的后宫就成了菜市口了。”

  “是。”张四平忙躬身答应着,有皱眉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郭翠萍,弯腰说:“郭美人,这个地上凉的很,您请回去吧。”

  郭翠萍想要去看老王妃是假的,她想要的不过是借着这事儿闹一闹,在赵祯面前露个脸而已。原本还想着皇后被废,自己好歹能有点希望的,可是这么久了,赵祯像是忘了她这个人一样。深宫寂寞,这日子像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黑夜一样难熬,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然而结果却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赵祯根本都不给她一个眼神,直接就把她丢给了王樱。而王樱这个人一向循规蹈矩,做任何事情都以宫规为准则。王樱知道,这次自己怕是真的栽了。

  事实证明王樱也不是太傻,至少她此时此刻对自己未来的预见还是对的。当下,张四平找了一个自己的心腹,细细的吩咐他几句话让他去了凝萃宫。

  赵祯的马车出禁中的时候,王樱已经派了十几个宫人把郭翠萍以及她居住的院子给看管起来了。不仅不许任何人出入探视,还把伺候的宫女内监们全都送到西京做苦役去了。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