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287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第311章 追寻农庄之遇

  赵祯乘坐马车出了禁中,先去贤王府看望了老王妃,在王府用过午饭之后方出城往暮云观去。路上,赵祯贴着马车的窗子问随行的张四平:“现在萍香苑周围的护卫里面有朕的多少人?”

  张四平忙躬身应道:“林大人向陛下奏请的是要把皇城司的人都撤掉。但宸妃虽然不再是皇后之尊,但依旧是大公主的生母,小人不敢大意。还留了八十人在四周暗中守卫。陛下放心,这八十人之前一直在西京当值,且一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宸妃和林大人不会发现的。”

  赵祯轻笑道:“以沐霖的精明,怎么可能相信你把皇城司的人都调走了呢?”

  “陛下说的是。”张四平低声应道,“只不过是林大人对皇城司的人不放心,毕竟上次的事情责任在皇城司。”

  赵祯轻轻地哼了一声:“你知道就行。说起来你这条命都是沐霖替你保下来的。”

  “是。林大人的恩情一直装在小人的心里呢,只是苦于无法报答。”

  “他也不图你报答,你只管做好分内的事情就罢了。”赵祯说完,直起腰身坐在马车中间去了。

  一行人低调地出了城门,沿着官道逶迤而行,从暮云观的门口经过绕道萍香苑的大门前方停下。张四平摆好了踢蹬扶着赵祯从马车里下来。早有人先去扣门,门开之后赵祯一人进去,张四平一下所有人都留在了院外。

  萍香苑周围暗中守卫的都是孙若雪的心腹,所以赵祯的马车还没到院门口她就收到了消息。等赵祯下车进门,她已经让姜兰带着缳儿等有宫籍在身的人都齐刷刷的迎出去。

  “都起来吧。”赵祯懒得跟这些人废话,加紧脚步往里走。

  孙若雪立在门外的廊檐下,见赵祯穿过垂花门走到跟前方徐徐福身:“臣妾孙氏恭请陛下圣安。”

  “忘忧怎么样?”赵祯问。

  “一切都好。”孙若雪侧身闪开了门口。

  好与不好只有亲眼见了才算。赵祯抬脚进屋,绕过那一道渔樵耕织双面绣四扇屏往忘忧日常起居的西里间。

  忘忧正躺在床榻上面向里睡着,素色的被子搭在身上,隐约露出背部的曲线,依旧消瘦得让人心疼。

  赵祯放轻了脚步走到床前,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儿,这个人的身形虽然跟忘忧相似,长发逶迤在枕边也看不见她的面容,但他就是觉得不对劲儿,于是他探身上前,伸手拉了这女子一把。

  “啊——陛下恕罪!”女子忙下床跪在地上请罪。

  “你是谁?!”赵祯勃然大怒,指着脚边的女子叱问:“皇后去哪儿?!谁给你的胆子睡在她的榻上?!”

  “这里没有皇后。只有宸妃。”孙若雪从容的进门来,至赵祯跟前,微微一福身,“陛下废后的诏书早已经昭告天下。如今中宫空悬,我朝没有皇后。”

  “孙若雪!你竟敢这样跟朕说话!是你把忘忧送走了吧?这些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你设计的吧?”赵祯怒不可遏,指着孙若雪的鼻子吼道:“今日忘忧若是不出现在朕的面前,朕就送你去地下见林氏的先人!然后把这里——”赵祯长臂一挥把周身的一切点了一遍,“把这里夷为平地!”

  “陛下不必着急,不管她是皇后还是宸妃,她始终是我的女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我绝不会害她。”孙若雪说着,低头吩咐白芷:“你先出去吧。”

  白芷磕了个头,裹着被子退了出去。

  “说吧,你究竟要怎样?”如果眼神能杀人,只怕孙若雪此时已经被赵祯的目光凌迟了。

  “我带陛下去找她。请随我来。”孙若雪说着,转身去拿了自己的斗篷边往外走。

  赵祯二话不说抬脚就追着孙若雪出去。孙若雪引着赵祯出了房门,出了院门,一直往外走。直到出了萍香苑的大门,赵祯才觉得有些不对,因皱眉问:“你这是去哪儿?”

  孙若雪站在赵祯的车架旁边说:“陛下先请上车吧,到了就知道了。”

  张四平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赵祯冷冷的扫了一眼孙若雪自行上了马车。孙若雪却侧身坐在车辕上,对张四平说:“走吧。”

  张四平茫然的问:“去哪儿?”

  “我给你指路。”孙若雪半个字也不想多说。

  于是就走。

  一行人离开萍香苑又往西南的方向走了十几里路,远远地看见几十户房屋院落连成一片,像是一个农庄子。

  “夫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可安全?”张四平不放心地问。

  “你带了那么多高手暗中跟随,还怕不安全?”孙若雪冷笑反问。

  “夫人,你要体谅小人,毕竟……”张四平看了一眼车内,焦虑的无以复加。

  孙若雪以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张四平,问:“害他,我有什么好处吗?”

  “……”张四平咽了口唾沫,没再多说多问。

  马车进了村口后一直前行,穿过十几户人家之后孙若雪指着一个比寻常人家的院子大几倍的院子说:“就在那个门口停车。”

  已经到了这里,张四平索性更不会多问,按照孙若雪指的地方停了车,然后恭敬地把赵祯从马车里迎出来,并恭敬地提醒了一句:“陛下,小心脚下。”

  赵祯低头看了一眼湿漉漉的碎石地面,又抬头看了一眼简陋却并不破败的木门,什么也没说。

  孙若雪径自上前推开木门,引着赵祯一行人进去。

  院子外面是一片冰天雪地,院子里面也是冰天雪地。然而不同的是,院子外面的冰天雪地是一片肃杀之气,院子里面的雪地上却有七八个小炉子上炖着形状各异的砂锅药罐,每个砂锅药罐里都冒着热气,那丝丝缕缕的烟雾被冷风吹一下忽的就散了,但却叫人感觉到无限的温暖。这就是烟火气了吧。赵祯抬手揉了揉被冻到没有知觉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地方?”

  孙若雪尚未回话,东厢房里已经冲出来一个三尺多高的少年。这少年警惕地扫了赵祯等人一眼,凑到孙若雪跟前小声问:“孙妈妈,这些人是来求医的嘛?”

  “娘子呢?”孙若雪摸了摸少年的脑袋。

  少年又不放心地扫了赵祯一眼,小声说:“在里面给小四扎针呢。”

  “好,你招呼这几位贵客去堂屋吃茶,我去看看小四。”孙若雪回头有对赵祯说:“外面冷得很,还是请屋里坐吧。”

  此时赵祯已经明白了七八分——这里多半也是个收留孤儿的地方。

  少年引着赵祯进了正北堂屋,然后又去火炉上取了水壶添水,并客套地说:“这里地方狭小简陋,还请贵人不要见怪。”

  “你读过书?”赵祯仔细打量着这孩子,总觉得他的眉眼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

  少年把填满水的铁壶放在碳炉上,方回转了身子面向着赵祯回话:“并没正经读过什么书,不过似乎跟着先生在私塾混过几年,认识几个字罢了。”

  “你几岁了?”赵祯又问。

  “贵人关心我,是我的荣幸。不过很抱歉,我爹娘死的早,我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生辰年月。今年大概七岁吧,也或许是八岁……谁知道呢。”少年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又躬身说:“贵客且坐,我得去瞧着炉子上的汤药了。”

  赵祯点了点头,待那少年出门之后便给张四平使了个眼色。

  张四平明白其中含义,心里默默地盘算着该安排谁去查一下这孩子的底细,又想这位孙夫人做事实在是诡谲,这事儿怕也不好查。正在想着,忽然听见门帘一响,抬头便看见挺着肚子的忘忧被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扶着进来了,于是忙躬身行礼。

  赵祯已然起身上前一把抓住了忘忧的手,嗔怪道:“这么冷的天,你又是这个样子,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了?”

  “我没事儿,挺好的。倒是陛下怎么能这般任性,居然找到了这里来。”忘忧看见赵祯自然也是欢喜的。

  赵祯脸色一沉,佯怒道:“朕还不容易出宫一趟,到了萍香苑却看见扮作你的模样糊弄朕的白芷。你叫朕如何不心急?”

  “这事儿也是没办法——”忘忧拉着赵祯在拙朴的桐木茶桌跟前坐下,方解释道:“眼看着要过年了,总有人来敲萍香苑的门。我实在是懒得见他们,但有些人又推脱不掉,便叫白芷装作我的样子躺在榻上,糊弄一下那些人罢了。”

  赵祯一听这话眉头又皱了起来:“你说有人来敲门,都是些什么人?你都这样了,那些人居然还不死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嘛。”只要自己还在,只要中宫之位空悬,自己就永远没有清净的日子。忘忧笑了笑,看铁壶的水开了,便拿了帕子垫着去拎。

  “别动。”赵祯按住了她的手顺便把帕子拿过来,自己去拎起铁壶倒了两碗白开水,看着木桌上的粗瓷碗,身为帝王地赵祯只觉得一种苦涩从心底涌出,连唇角都是涩涩的,无奈地叹道:“你让霂霖跟朕上了奏疏,让朕把皇城司的人都撤了。自己悄悄地跑到这里来吃这份苦……你这是为什么?”

第312章 来世不做红颜累

  “六郎你怕是多心了。”忘忧把赵祯的手按在掌心里,微笑道:“我来这里真的就是想来帮帮这些孩子们。这些日子我哥哥因为嫂子胎像不稳的事情不敢随意出门,而我又想出来走走散散心,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这算什么一举两得?你怀着我们的孩子呢!怎么能跑到这里来,这若是……”

  忘忧忙捏了捏他的手打断了他:“放心,孩子和我都好着呢。这几个月来一直精心调养,而且月份大了,孩子也已经稳定了。我为了这个孩子付出了什么,我心里是有数的。所以六郎放心,我不会让他有任何闪失的。”

  “可是我不愿你吃这样的苦,这些人应该由朝廷来照应,明日我就让户部多设几个粥棚,再在东南西北四城门之外建房子,把京城里外的流民孤儿都收容到那里去。”

  忘忧心里知道国库吃紧,边地驻军的军饷辎重都勉强支应,遂劝道:“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过了年天气就暖和起来了。等春暖花开,这些因雪灾失了家园的百姓们都重建家园准备耕种了,陛下又何必再折腾这些?”

  赵祯默默地叹了口气,国库里有多少银子他自然是最清楚的。虽然说救济京城周围的灾民难民也不会有多难,但如今边关将士们的日子怕也不比这些灾民更好过。

  忘忧看他神色抑郁,忙把话头扯开,问:“一路赶来,怕是已经饿了吧?我叫人烤了芋头,六郎要不要吃一个?”

  “烤芋头?”赵祯从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也无从想象那是什么味道。

  忘忧朝外面喊了一声:“小九?”

  之前招呼赵祯进屋的少年应声而入:“娘子,您有事吩咐?”

  “你去看看我烤的芋头,挑几个烤好的拿过来。”忘忧吩咐道。

  少年躬身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没多会儿功夫用一个秸秆编的浅口篮子拖着七八个大芋头进来。烤熟的芋头香味扑面而来,赵祯顿时觉得肚子饿了。

  忘忧结了芋头,又扫了张四平等人一眼,温和地对少年说:“你带着他们几个人去烤烤火吃点东西吧。”

  “是。”少年答应着,又对张四平说:“请几位随我来。”

  张四平不敢动,只等着赵祯发话。赵祯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张四平才带着两个内监跟着少年出去了。

  忘忧吹着热气剥了一个芋头递给赵祯,赵祯吃了一口,点头说:“绵软甘甜,味道还不错。”

  “六郎喜欢可以多吃一个。这样的东西宫里是吃不到的。”忘忧说着,又拿了一个芋头慢慢的剥着。

  赵祯在吃完一个芋头的功夫里思量了一件事情,待吃完后拿了帕子擦手时,缓缓的问:“说话间就要过年了,咱们的孩子年后即将出生。你有什么打算?”

  忘忧愣了一下,不答反问:“六郎这样问,是已经打算好了吗?”

  “我想先听听你的意思。”赵祯低头打量着忘忧,因为养的好,原本消瘦的两颊丰润起来,下颌依旧是莲花瓣儿一样的尖。俏挺的鼻子宛若凝脂,眉眼低垂着,温柔的目光专注于手中的那只烤芋头,炉火的暖光笼罩着她,给她美好的侧颜笼上一层淡淡的光晕,柔和而温暖。不知为何,赵祯忽然羡慕起那只芋头来,很想也那样被她捧在掌心里,小心翼翼的对待。

  忘忧侧身靠在赵祯身上,抚着自己隆起的肚子,缓缓地说:“我只想让他平安的长大。至于什么权势,什么富贵,都不必去争。人生一世长如客,名利富贵都是身外之物,只要他活得开心快活,就足够了。”

  “可是他是我们的孩子,生来就在这权势之巅,富贵中心。这一切又如何能挣得脱呢?”

  “之前六郎的旨意里已经说了,我是因为保不住龙胎才被废黜了皇后之尊。所以这个孩子是可以挣脱这一切的。”

  “你的意思是要等这孩子生下来,就带着他离开汴京城,远走高飞?”

  忘忧感觉到那只箍着自己的手臂缓缓地收紧,耳边的声音也有些冷,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那你之前答应我,‘等孩子生下来就回宫陪我’的话也只是敷衍吗?”

  “不,不是敷衍。”忘忧急切地抬头看着他,“六郎你要信我,我不会离开你的,今生今世我都会在你身边。”

  “那这个孩子呢?你那个时候是如何打算的?现在又想怎样安排?”赵祯继续追问。

  忘忧抿了抿唇角,低声叹道:“当时,我是想把他养在兄长家里的。那样我随时都可以看见他,兄长也可以照顾好她。可是现在嫂子有了身孕,这件事情怕是要重新打算了。”

  虽然赵祯已经想到过她可能会这样安排,但听了这话还是会有些不高兴。但此时此刻他即便心里不高兴也没办法发火,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问:“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是不是也能为这件事情做打算呢?”

  他这样说话,忘忧的心就软了,立刻说:“六郎千万别这样说,你已经很纵容我了。”

  “今日我去看了老王妃,她病的很重,怕是熬不过正月。”赵祯伸手烤着炉火,白皙修长的手指在火上轻轻地划过,反反复复,像是他内心的纠结。

  “生老病死,是万物都逃不过的规律。我们都要学会放宽心。”忘忧柔声劝道。

  “嗯,我知道。”赵祯轻轻地点了点头,又说:“大哥说,蓝氏虽然怀着身孕,只怕也是不大好。霂霖一直给她想办法保胎,但也说世事难料。我想,不管她那个孩子如何,将来生下来都不许声张,等我们的这个孩子出了满月就送到贤王府去交给大哥抚养。蓝氏那个人是指望不上的,幸好白敏姝跟你交好,再让孙夫人过去照料,你也大可放心。若是咱们想孩子了便可随时让白氏代他进宫,你觉得怎样?”

  忘忧心里不舍,但细想赵祯的这番话也知道他是费了极大的心思。于是轻声说:“六郎让我好好想想。”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