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 第217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甜文 朝堂之上 古代言情

  谁都没想到,端王这时候居然还敢挑衅太子。

  太子冷眼望着他:“事到临头,竟还敢不知悔改。”

  “父皇,端王在朝中纠结党羽,迷惑圣心,更是犯下私开铁矿,私铸铁器等死罪,儿臣请父皇下令诛杀端王,以告江山社稷。”

  永隆帝看着太子,满眼惊怒,太子一向仁厚,他时常动辄斥责。

  皇帝早已经习惯了太子在自己面前,谨小慎微的模样,这是他头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变成这般模样。

  永隆帝终于不再忍耐,高喊道:“锦衣卫何在?”

  席间锦衣卫纷纷拔刀而起,护卫在皇帝身侧,谁知外面突然进来一个锦衣卫。

  只听他高声喊道:“皇上,有一批不当值的御林军,从东华门和长安门进入,还有一批正在玄武门外叫嚣着,要……”

  “要什么?”终于内阁首辅顾敏敬怒道。

  这锦衣卫本就身受重伤,此刻喊出最后一句话。

  “他们高喊着要清君侧。”

  清君侧,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御林军本就是负责守卫皇城,现在倒好,耗子掉进米缸里。

  即便依仗着皇宫还有那几条护城河,又能守得掉几时,况且御林军反了,拱卫京城的禁军呢,还有在京郊的北大营呢。

  这些人里面谁反了,谁没反。

  皇帝环视一圈,怒道:“御林军统领何崇先呢?”

  御林军反了,可是御林军统领却未出现在今晚的宴会上,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昭然若揭。

  此刻听到皇上怒喊着何崇先的名字,沈绛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先前她在东宫看到看见候闵,发现他就是那日上船想要救张俭的人。

  此人明面上乃是御林军统领何崇先的管事。

  御林军统领本该是皇上信任的人,所以这个何崇先故意得罪太子,让人觉得他与太子之间关系不睦。

  其实他们早就勾结在一起。

  事到如今,顾敏敬也知再劝说太子,已无大用,却还是语带哽咽,恳切道:“太子殿下,您乃是一国储君,何至于要行至如此地步。”

  顾敏敬虽不是太子的老师,可是太子一向有仁厚之名,对他一直恭敬。

  如今太子举兵造反,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管事成还是事败,日后青史都会记上这一笔。

  “顾大人,孤行至如此地步,是因为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太子声音阴沉,早已经不复过往仁厚宽和之名。

  太子望着皇帝,怒喊道:“父皇,佞臣当道,霍远思身为英国公府庶子,谋害先任英国公世子,谋得国公之位。此等小人更是陷害忠良,当年卫楚岚领兵西北大营,一生效忠,力抗外敌,不让敌族侵犯我大晋边境半步。”

  “可霍远思却构陷忠良,构陷卫楚岚勾结外敌,企图谋反。”

  “父皇,当年卫公忠心耿耿,助你登上皇位,在边境护卫大晋山河,若不是霍远思这个无耻小人,卫公何至于落得如此之下场。”

  永隆帝圆睁双目,没想到,太子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卫楚岚这个本该是禁忌的名字。

  十九年来,从来没人敢再他面前提到这个名字。

  “你给朕住口。”永隆帝站了起来,一把掀翻案桌上的东西。

  永隆帝指着太子,冷声喊道:“你竟敢给卫楚岚叫冤,可见你是早已没将我这个皇父放在眼中。卫楚岚他谋反乃是铁证如山,朕没有杀错他,朕没有杀错,没有杀错。”

  在提到卫楚岚时,永隆帝显得格外激动。

  甚至不惜连用三句没杀错,来替自己辩驳。

  可见卫楚岚早已经成了他心中刺,日积月累,早已与血肉长成一片。

  提不得,拔不得。

  沈绛听到此处,豁然开朗之际,也不由佩服至极。

  三皇子果然是料事如神。

  果然,卫楚岚才是联系着太子、何崇先、候闵还有张俭的纽带。

  候闵和张俭一心想要的是替卫楚岚翻案,所以他们选中了太子。

  哪怕是以百姓之命,陷害端王,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也在所不惜。

  霍远思站起身,朝太子道:“殿下既是要清君侧,那便用老臣这颗脑袋,换这山河无恙。”

  眼看着太子来势汹汹,今日端王一派落了下乘。

  毕竟谁都没想到,太子居然丧心病狂到,要在太后的千秋宴上动手。

  此刻,一个浑身浴血的身影跑了进来,竟是傅柏林。

  他跪在地上,朗声道:“皇上,指挥同知袁乘以下作乱,杀害指挥使尹晋大人,尹大人以身殉国。”

  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被杀了。

  大殿内再一次哗然,众人看向太子。

  如今皇上身边只有锦衣卫保护,谁知锦衣卫指挥使却在这时候被杀,难道这天下真的要换主了?

  “儿臣请父皇,立即下令,诛杀端王、英国公霍远思,拨乱反正,还天下清明。”

  太子掀起袍子,霍然跪在皇上面前。

  事到如今,太子就是要皇帝亲自下令,诛杀端王。

  端王一死,朝中再无人与他抗衡,他便立即逼迫皇帝退位,他登基为帝。

  永隆帝望着他,竟不敢相信,堂堂帝王被自己的亲生儿子,逼至如此绝境。

  宫门口传来的喊杀声,隐隐传至大殿。

  方才还金碧辉煌的殿阁高堂,此时压抑的几乎绝望。

  沈绛一直冷眼望着前方,她周围坐着的皆是贵女,有些胆小的已经以袖掩面,小声哭了起来。

  坐在沈绛身侧的沈殊音也是浑身颤抖,没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不害怕。

  反而是沈绛,轻拍沈殊音的手掌,轻声一笑:“大姐姐,别怕。”

  太子作乱,或许早已经出现在她的梦境中,如今成了真,她竟也没丝毫惧怕。

  突然殿中有一个宗亲跑出,跪在地上高呼:“皇上,端王在朝中培养党羽,在扬州大肆敛财,残害如此无辜百姓性命。还请皇上大局为重,下旨惩处端王。”

  不知此人是太子之人,还是单单只是怕死而已。

  但是有了出头鸟,旁人再说话便也容易。

  又是几个朝臣起身,跪在地上:“端王之罪,罪无可赦,请皇上下旨惩处端王。”

  众人都怕皇上若是不答应太子的要求,太子便会大开杀戒,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太子尚还有理性,一块请求皇上下旨严惩端王。

  反正端王之罪,铁证如山,倒也不是冤枉了他。

  郢王紧皱着眉头,左右望着,似乎正在犹豫。

  他若是跟着一块请命,这岂不是在逼着皇兄对自己的儿子下手。虽然端王确实有罪,可这时候众朝臣站在太子这头,帮着一块逼迫皇上。

  若是太子未能登基,到时候皇上秋后算账。

  全都是一笔烂账。

  他犹豫间,望向身侧的谢珣,就见他居然在此时还端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

  冲着自己轻摇了摇头。

  郢王一怔,却还是按捺住了站起来的冲动。

  谢珣冷眼望着殿内局势,外面太子的人马与皇上的人还没分出胜负,殿内的这把火也烧的不够旺。

  直到皇帝看向他,突然点道:“程婴,朕命你亲自主审扬州案,你来说,此事究竟与端王有没有关系。”

  先前谢珣几次将扬州案递交御前,都被皇上打了回来。

  他就是希望,从谢珣这里,将扬州案与端王脱了关系。

  终于他缓缓起身,撩起长袍,跪地道:“陛下,此案乃是微臣主审,因太后千秋在即,案件一推再推。但是此案缘由早已经查清。”

  “确实与端王有莫大关系。”

  谢珣清冷的声音,几乎是将本就站在悬崖边的端王,再次推了一把。

  端王望着他,咬牙:“谢程婴,你害本王。”

  谢珣毫不畏惧的望向他,冷声道:“殿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永隆帝无力退了一步,显然大势已去,他保不住这个儿子了。

  纵然他有私心,可是逼迫他杀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让习惯了执掌大权的帝王,几近恼羞成怒。

  可是殿内众人都在望着他,若是他还不能当机立断,太子‘清君侧’的旗号可就是彻底名正言顺了。

  永隆帝终于下定决心,他环顾四周,厉声开口。

  “皇三子谢昱瑾,邪僻是蹈,结党营私,疏远正人,亲昵群小,深负皇恩,今削去亲王爵位,夺端王封号,贬为庶民,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永隆帝到底还是没一退到底。

  如今他这么做,已不仅仅是维护端王,而是维护自己作为帝王的最后一丝尊严。

  “父皇,都察院已将此案彻查到底,既然父皇舍不得动手,那儿臣便代劳了。”太子连举兵造反的事情都干了。

  此刻哪里还再想留端王一条命。

  他恨端王入骨,恨他设计害了尚宝清的一条性命,更恨他这么多年来,纠结党羽,对自己步步紧逼。

  若不是端王,他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太子大呵一声:“拿剑来。”

  东宫护卫早已经在约定起事时,赶到此处,护卫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