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159章

作者:川不辞盈 标签: 婚恋 甜文 年代文 现代言情

  “今儿真不行,改天,改天一定来。等会我和红卫还得去看看那些兄弟他们过年好不好,人为了工程都没回家过年。”

  唐亚军只好放他们父女离开,自己骑上自行车走了。

  卢向阳看着远去的车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纪红卫家。

  纪红卫早就在大院门口等着卢向阳了,等人一到它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声:“媳妇,你抱安安进去,我们先走了!”

  卢向阳和纪红卫带着慰问品骑车一起去了荒地,不,现在不能叫荒地了。那楼还没取名字暂时他们就红星红星的叫。

  “营长,教导员你们来了?”曾经在卢向阳手下的一个退伍军人正好去厕所,看到在门口停车的二人就招呼了一句。

  屋里剩余几个在打牌的人把牌往桌上一扔,起身去门口迎接。

  “新年好。”卢向阳拎着两个布兜,走进屋内。

  他们目前盖的第一层,虽然就一层但是装修没敷衍。装好了员工宿舍、会议室。其他的都是为了下次第二层给留的空。

  “过来吃呗,愣着干啥。”卢向阳从布兜里拿出东西——两份烤鸭。

  “大伙信任我们才来了这里,今年不能回家过年。咱今年好好干,争取过年的时候把媳妇孩子都能上京!别的话我不多说,都在酒里。我敬大家一杯!”

  纪红卫给自己倒了杯白酒,对着工人们一饮而尽。

  他们也纷纷举着酒杯一饮而尽。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说自己家里趣事的,有的说这段时间的事,还有的说当兵时经历的事。

  直到走出那边,往纪红卫家骑时候。冷风一吹,他缩了缩身体。

  带着安安回家后,正好丈母娘把晚饭做好了。

  吃过饭一家子除了杨素筠留在家看孩子之外,其他人佛山都一块上后海溜达去了。虽然天不开晴,但因为还是正月期间,人还是挺多的。

  如今,人聚在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改革。

  方秀珍在一个摊位上给两孩子买了糖葫芦,回来的时候就说,“这糖霜挂的好稀,还不如我自个儿来。”

  林青谷就笑道,“这才2分钱,够可以了。”

  “摆摊的真是够多的,那还不如我也来摆个摊呢!”方秀珍嘟囔了句。

  “妈你要是闲着,还真能干。不过现在多冷啊,等天再说吧。”林青谷笑了笑。

  “苗儿,麦儿,有啥想要的?”卢向阳问道。

  林青苗矜持地笑了笑,“姐夫,我啥都有。”林青麦则是很渴望的看着别的孩子手里扔的炮仗。嘴里还说着没什么要的。

  卢向阳察言观色,在经过卖炮仗的摊位时就给了买了不少。

  “你可得注意安全。”这种鞭炮是一颗颗的,扔到地上就“啪”的一声。

  林建国见了扯着笑容道,“阳子,你不用惯着他们。”

  卢向阳就笑,“这哪算什么惯着?”

  *

  本以为81年的春节就要在这样祥和热闹的氛围中过去了。谁知道元旦前夕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

  “请问杨素筠同志,住在这儿吗?”

  方秀珍糊疑地上下扫视来人,“同志,你是哪里的?”

  那人掏出工作证,“我们是收到委托,有一笔遗产需要杨同志确认。”

  一听遗产两个字,方秀珍就是心里打了个突也不敢耽误。

  她把杨素筠和林青谷都叫了出来。

  她跟着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原来是儿媳妇的亲爹妈,几年前在美国就因病去世了。当时留下一笔不少的遗产,唯一的继承人就是远在国内的女儿,当时国内正值运动时期,两边自然联系不上。

  现在两国建交了,银行和律师这才联系上国内。最后辗转联系到杨素筠。

  杨素筠说实话是懵的。

  父母留给她的印象是稀薄的。她只记得每次被带去再教育的时候,有一条就是她有海外关系。

  从前说不怨是假的,后来长大了就渐渐忘记了。可这突然说是去世了,她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等人都走了,她面上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方秀珍塞给杨素筠一把葱叫她剥,就笑道,“小筠啊,你别想那么多。你还有我们呢,走咱娘俩一块做饭去。等下午,你们也去和你爷爷说一声。”

  “好。”杨素筠回过神,笑了下。她知道婆婆只是想让她有点事做不让沉浸在坏情绪里头。

  饭后杨素筠和林青谷就去了杨弘儒那边,俩孩子一个都没带。

  “说是中美建交了才联系上。”杨素筠一脸迷茫地缩了缩脖子,“爷爷,以前我们因为他们被……虽然如今,好像海外关系也没那么邪乎了,但是我这心里还是不得劲。

  我对他们几乎没什么印象了……好处我不想沾。他就是有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

  杨弘儒虽然十多年没见到儿子儿媳了,也曾怨过他们狠心把孙女扔下。可现在人都去了,那些事还计较啥。

  他早就做了这家就剩下他和小筠的准备。如今也不过是真的彻底说名了罢了。他刻意忽略心底的悲痛。

  “傻丫头,是你应得的,你就得要。你八岁以后他们没养过你。这钱不拘你是自己花用,还是用在做生意上,或者。”杨弘儒顿了顿。

  “你妹夫他们不是流动资金正紧张吗,这兄弟姐妹的都是一家人。能帮衬就帮衬。”他心里一直很明白,自己年纪大了。等他不在了,孙女和曾外孙们的亲人就更少了。

  他们姑姑和姑父都是有出息的,但是人和人来往不可能只进不出。互相不趁手的时候帮上一把,这才有人情味。

  杨素筠还没反应,倒是林青谷感激地瞅了瞅杨弘儒。

  “小筠,听爷爷的吧。”

  *

  回去的时候,不知道胡同里谁家在院子里生火点炉子呢,青烟飘的满胡同都是。

  进了自家门,经过厨房的时候,就听到‘刺啦’一声。不一会功夫,辣椒的味道被激发出来,刺激的人直流眼泪鼻涕,还想打喷嚏。

  “妈,你做啥了,好辣!”林青麦捂着鼻子跑到厨房。

  “这不你姐夫拎回来的螃蟹,说是做爆炒的也好吃。没想到这辣椒这么辣,还好我还清蒸了几只。”

  吃饭的时候,林青谷就在饭桌上把这事说了。那笔钱换成人民币以后足足有近20万。

  “这亲家也不知道在国外做啥了,这老多钱,放在家里我都不敢出门了!”方秀珍说了句。

  “妈,我们想给旻儿,小昊,安安还有苗儿和麦儿每人买套院子。我早前就打听了,现在差不多都是三四千一套。剩下的,阳子你那要多少?先把房子盖起来吧。别急着拒绝,这又不是给你的,是借你的。

  再说房子,这是我们当哥哥嫂子和当舅舅舅妈的一点心意。也是因为我们这突然有了才会这样。咱就别推来推去了,一家人不好看。”

  林建国和方秀珍做爹妈的,倒是很乐意看这一幕。兄弟姐妹感情好,互相帮衬,就是他们走了后,他们也能放心。

  知道儿媳是真心的,他们也跟着劝道,“阳子都是一家人,别外道了。你以前帮你大哥的时候不也没含糊吗?收下吧。”

  就这样突如其来的一笔遗产,解决了不少问题。

  先是卢向阳的五金大楼剩下的几层都动工了。其次就是,卢向阳托关系找到一快倒闭的国营纺织小厂。带着林青谷和他们签了合同,相当于挂靠在他们厂子。工人替他们生产那些衣服。

  等到每天忙碌的生活再次回到正轨上时都已经是81年下半年了。

  中秋节那天早上,林家人吃过早饭就整整齐齐地在堂屋等着。

  今天林青禾下课以后会打电话回来。

第135章 思念的季节充满了期待 回国团聚……

  12月下旬, 寒流来袭,气温骤降。校园里光秃秃的,两边的树上都只剩下干巴的树杈, 看着就倍感萧瑟。有些零落的校园里, 同学们无不裹紧大衣, 在寒风中脚步匆匆。

  一个穿着浅粉色羽绒服, 搭配蓝色牛仔裤和白色羊绒围巾的东方女孩,匆匆骑着自行车往国际关系专业大楼去。

  她的自行车篮筐里放了几本书还有两个饭盒一个水壶。只见她脚下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 此时飞快地踩着踏板。一头及腰长发盘成花苞用粉色发带在脑后固定,随着她的动作,那发带迎风飘舞,便好似枝头欲坠不坠的桃花。

  这是林青禾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第二个冬天。和刚进来的时候那种带着好奇、忍着思念的战战兢兢比起来, 现在的林青禾也利落多了。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林青禾的外语已经比较流利了,和同学老师沟通都不是问题。她今天一整天的课, 从早上上到傍晚。

  走进大教室的时候, 一半的同学都来了。

  “Good morning,Lin.”

  “Good morning, Amy.”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在找座位的路上不停的有不同肤色的同学与林青禾打招呼。

  她选了一个前排的位置坐下, 然后把要用到的东西放好。没一会儿,教授就走进了教室。随着熟悉的问好声结束后,今天的课就开始了。

  林青禾上课很专注,她抬头听讲。手里还握着笔, 不用看就能跟着记笔记。

  这个习惯其实她从上学开始就保持下来了。旁边的同学对她这个样子都一个劲儿地,“cool”、“amazing”。

  *

  1981年,京都出现一种尼龙绸缎夹克和线绨被面。一经推出市场就收到了光大的群众的喜欢。这股流行在81年下半年更是席卷了全国。

  各地的百货商场、供销社都从京都某个纺织厂购入了这批服装。全国畅销导致一时之间供不应求,十分走俏。甚至还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 公安机关光是在纺织厂对外的服装门市店前就抓获46个“投机倒把者”。

  可谁都想不到,这么一个快频临倒闭国营纺织厂让它一夕之间起死回生的人正是如今北大经济系三年级的杨素筠。

  和纺织厂合作后,做买卖的摊子就基本是杨素筠在管。林青谷则是一心扑在学业上。他们77级临床医学本科是五年制,前两年专业上的东西多,今年开始,让他们实际操作了。这学期课业特别繁重。

  杨素筠拍了一下办公桌,对着助理小赵呵斥道:

  “他们这一批布料,我才抽检多少,这又是染色,又是抽丝,又是错位。上次查出来的进货表还在我这压着呢,还想提前结款?他怎么不上天!”

  小赵面色难看,正要解释两句,外面有人敲门。

  “姐,王厂长来了。”卢向阳牺牲战友的儿子,18岁的小李敲了门,站在门外说了句。

  “等会再说,你先去给王厂长倒杯茶来。”

  王厂长眯着眼品着茶,看着年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同志。心里很是复杂,当初他答应和她合作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想到纺织厂还真的救起来了。

  想到自己大半辈子都在这个厂里忙活,可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女同志。虽然厂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一位,都以为是他拿出来的图纸。但他还是觉得跌份极了。

  “呦。王叔叔您来了。好些日子没见了,近来可好。”

  你来我往,之乎者也的场面话寒暄个差不多之后。王厂长轻咳了一声,向前探了探身子,商量道:

上一篇:七零红火小日子

下一篇:然后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