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182章

作者:川不辞盈 标签: 婚恋 甜文 年代文 现代言情

  “宝贝,真棒!”林青禾朝着她竖起大拇指。

  “来,闺女,爸爸背你回去。”安安7岁以后卢向阳就很少抱她了,这会他蹲下,安安跳到爸爸背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用脸蹭爸爸的脖颈。

  林青禾见了就笑道,“你再把你那一脸的粉都蹭你爸衣领子上。”

  卢向阳难得和闺女亲近,于是说道,“没事儿,明儿我自己洗。”

  一家子回到家的时候都快十一点了,灶上是早就准备包好的饺子。这会子一盘盘下锅,白白胖胖的在热水里翻滚着,瞧着就热闹。

  十二点,烟花爆竹一齐绽放,绚烂的礼花满天飞。

  “媳妇,新年好。今年是第十年了。”

第157章 一年又一年 二更

  今年过年晚, 过了元宵都已经是三月上旬了。

  卢向阳已经回了团里,就剩下母女俩在家。再说林家小院,林青谷和杨素筠为了上班方便点搬到另一处院子了。如今那儿也就是方秀珍老两口带着两个小的住。周末大家再一起回来团聚。

  又是一年春来到, 冬雪消融,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原来这会正是青黄不接, 没菜吃的时候, 不过现在嘛,各地都有研究大棚技术的, 只要肯花钱啥菜买不着?

  这不嘛,方秀珍才和胡同里几个邻居一起从原来的菜站现在的菜市场买菜回来。

  “以前七八毛钱一斤猪肉,如今都快两块了。你还不能不买吧,这日子你说好了吧, 它是比过去好了。可这啥都涨价就是工资不涨,这也不好过。”

  “就是,以前大伙儿都一样。现在可显出不同来了, 尤其是孩子。那看着别人有的, 他就想要。说起来还是秀珍你日子好过啊,男人孩子都出息, 不像咱们。当初提前退休把工作给孩子了, 现在成了家里吃白食的了。”

  方秀珍换手拎菜篮笑了笑,“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家也有难事只是你们没瞧见罢了。想找活干还不容易,前头李大姐不就在在家里磨豆浆再买嘛。这年头, 只要肯拉下脸,啥不能干?不是有句话嘛,老天饿不死瞎家雀。”

  说着话她家就到了。

  今儿家里就她和学校检修电路而放假一天的俩孩子在家。

  林建国前天跟着纪红卫往南边去了。这两年林建国跟着姑爷他们一块,也挣了不少钱。他这趟出门前是这样说的:

  “这趟回来, 我也歇歇。我领你也到处走走。原来想挣钱给姑爷买辆车,咱现在倒是能买一辆桑塔纳了。可这买了也几乎所有钱都搭里头了,一碗水端不平,伤感情啊。所以还是分钱吧。分钱最实惠了。”

  林青苗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她成绩一直不错。杨素筠还特意让爷爷给小姑子找了个补课老师,每天晚上都上人家家里学两小时。

  至于林青麦,他也上高一了。初中时青春期变扭了一阵子,让他姐夫带着回团里跟着新兵一块操练了一阵。再回来啥叛逆都没有了,平平稳稳踏踏实实地考上了四中,继续和他二姐做校友。

  要说他俩就一点烦恼都没有吗?

  那还是有的。

  还是源自他们大姐林青禾。

  即使距离林青禾高考已经过去八年了,可还是有不少人记得当初那个文科状元的名头。尤其他们的老师中,就有不少认识大姐的。

  其中以谢老师为最。

  得知青苗考上四中的时候,谢荷就来家了一趟。和林青禾说,妹妹交给她,放心。

  于是高中三年她永远比别人作业多,永远坐在第一排,永远上课最爱被老师提问。每当考差了,老师就会用那种,“你大姐那么优秀,你就这”的眼神瞅她。

  到了林青麦这儿,还是同样的流程。

  姐弟俩私下都说,这些老师是不是和大姐有仇,净撺掇他们和大姐的关系。

  *

  “麦儿,你去前头李大娘家买块豆腐回来。瞧我这记性,刚才光顾着和她们说话把豆腐给忘了。”方秀珍拿了两毛钱给林青麦。

  上午十点林青禾就带着安安来了。

  安安进门眼里带着雀跃,大喊,“姥姥,我得了双百。哥哥也是!”

  “是吗?”方秀珍在厨房朗声笑,“那姥姥可得奖励你,你想要啥?”

  安安跑进厨房,“爸爸答应给我买新娃娃啦!姥姥,我要你给我做好吃的。”

  方秀珍哈哈直笑,“好!姥姥给你做好吃的,你看,豆腐炖鱼行不行?”话音才落,林青麦就拎着块豆腐进来了,“小馋猫来了。”

  安安气鼓鼓,“人家才不是小馋猫!我考了双百,姥姥奖励我的!哼哼,小舅舅你能考双百吗?”

  林青麦一下子就笑了起来,“能啊,小舅舅数学和理化都能拿双百。”

  安安不服气地道,“等我上了中学我也能!”

  林青麦捏了捏她的脸,安安抽条了,比起从前肉乎乎的脸蛋,现在就剩一点点的婴儿肥。林青麦有些遗憾外甥女长得太快,他笑着道:

  “小丫头还挺争强好胜的。行,那你就好好努力,将来也考上四中。”

  林青禾正好进厨房来帮忙,见状,轻斥了声,“你快放开她,等又把腮帮子捏大了。小时候我看那都是被你们捏的。”

  “姐,你咋能说出这么不科学的话的?”

  “妈,我们回来了!”

  林青禾还要再说,院子里就响起了林青谷一家四口的声音。

  安安跑出厨房。

  她给弟弟带了夹心巧克力,是她干妈给的。

  “弟弟,走,姐带你吃糖。”安安扒着大舅妈的手,让她把弟弟放下来。

  “姐。”小昊也五岁了,正在上幼儿园。

  杨素筠嘱咐了一句,“你们别去吵苗儿,知道吗?”然后就让仨孩子一块去玩了。

  “什么?请了个保姆?”厨房里方秀珍声音略有些大。

  林青禾切着菜呢差点没被她妈这一惊一乍的切到手。她见大嫂也像是被她妈吓到了,脸色也不太好看了。于是她就劝道:

  “妈,现在家里请小保姆的多了。就拿我们单位来说吧。基本都是双职工家庭,他们年纪比我大,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人照顾,不请个保姆,万一上班的时候出啥事咋整?他们也都是这么干的。这事现在也不算稀奇的。

  我大哥医院里那多忙啊,嫂子又有工作又要管服装店那一大摊子。小昊不就没人照顾吗?再加上杨爷爷年纪也大了,嫂子请个保姆一块照顾了,不是挺好的吗?”

  方秀珍回过神来,她品品闺女这话,确实有道理。于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转头握着杨素筠的手,抿唇笑了笑,道:

  “小筠,妈刚才一时着急,没吓着你吧?”

  杨素筠也恢复了正常,她笑盈盈地,“没有,是我没说清楚,让妈误会了。”

  “那保姆是什么人啊?”方秀珍问。

  杨素筠边递菜给婆婆,边笑着说,“是在火车站前碰上的,咱东北的姑娘。我看她孤身一人来打工啥都不懂的,就让她先试试。包吃包住第一个月40块,以后干得好再给她涨。”

  方秀珍点点头,她刚才也不是嫌请保姆要花钱。而是觉得这都不是他们这样家庭能做的,虽然现在很少有人会说成分了。

  然后她又说了句,“那都是老乡,别亏待别人。我前些天听你们大伯母说,咱们村里也不少人出来打工了。”

  方秀珍给鱼翻了面,继续说道:

  “我瞅着这菜价越来越贵了,啥玩意都涨价了。县城的房子都涨了,你以前给阳子爸妈买的那小院子不是八百多吗?现在那样式的,没有1000人家都不卖了!这才几年啊……村里种地一年都没这么多。

  咱家这几个小院子也就是买的早,前面胡同那个三进的大宅子,你们知道的吧?那老教授不是当年被学生举报的吗?人现在,要跟着儿子去漂亮国了。那宅子说是要卖呢,我听了一嘴,人要20万。这哪能卖出去啊,现在人工资才多少……禾儿,你这什么表情?

  你别给我作妖啊,你家那院子才住几年?你……”

  “妈,吃了饭,您领我去看看呗。那院子以前可是格格府呀,从前我在书上看到……”

  “看啥啊,你别动这个心思了,房子有的住不就行了。行了,把葱给我拿过来。”

  这个话题暂且按下,方秀珍以为这就算是过了。

  实际上,下午她闺女就拉着儿媳两个人鸟悄地去看了。

  原来路过的时候就看到人家台阶特别高,现在走近了瞧才看到这大门上就有不少花纹。

  “这叫步步登高,在以前什么样的人家用多少台阶都是有讲究的。还有门口这些,你们看梁上那些,这里头都有学问。”老教授一边解说,一边把姑嫂俩迎进门。

  进了门两边有两个狭长的屋子,在往里头走是一块影壁,上面的图案被岁月侵蚀有些模糊了。

  过了影壁视线就开阔了。

  林青禾也是真的一眼就看中了,她喜欢这种古色古香又有厚重历史感的。

  许是看出她是真心喜欢房子的,那老教授话也多了,带着她们四处转悠。

  “我这房子,之前被折腾的不像样了,后来都是我一点点修复回来的。价格嘛,确实是高的。姑娘,我看你也是真心喜欢的,如果是你,我给你这个价。”他比划了一个18。

  林青禾顿住了,囊中羞涩呀。年前向阳拿回来的那些,加上这几年家里存的钱都还够呛。

  “我们能借你。”杨素筠趴林青禾耳边。

  林青禾摇摇头,然后不好意思地和老教授说,“我们先看看,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下午六点,卢向阳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林青禾就和他说了。

  “那宅子可真好看,可惜好贵。不能买,买了咱家都要背上债了。”林青禾这会理智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那宅子要20万,咱们买了,不就人人知道咱有这么多钱了吗?咱俩一个月工资也就300左右,那该有工作小组来调查我们了。”

  卢向阳在电话那端低声笑,“你喜欢那样的,等以后咱家那院子重新装修装修。”

  买宅子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

  这一年比起去年算是平稳多了,没出啥对他们小家影响很大的事。非要说的话,那就是裁军了。对她家的影响就是,万众和嫂子那边又接收了些退伍军人。

  这一年,卢向阳回家的时间比从前都多,他保持着两三个月回一趟家的频率。

  去年在战场上的表现让他再度荣获一等功。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尚算年轻又从军校毕业的军官未来前途可期。

  这一年,林青禾在升了正处级后的第一个假期,还是借的万众的车,带上安安去了部队。

  日子过得舒心就觉不出时间飞快,转眼间大雪纷飞的就到了年底。

  “禾儿,把饺子蘸料拿过来!”方秀珍站在堂屋前冲着在厨房的林青禾喊。

  “好勒。”

  她端着走出厨房的时候,卢向阳过来帮她。

  “到时间了,到时间了!”今年除夕十二点的鞭炮,是林青麦带着林喻旻点的。

  一个少年,一个小少年。

  他们在院子门口划亮火柴,然后快速地点燃,捂着耳朵跑得飞快。

上一篇:七零红火小日子

下一篇:然后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