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来后我苏遍整个世界 第483章

作者:七小对 标签: 现代言情

  顾屿在退伍之后并没有选择颓废,而是正式的进入商界。

  生意越做越大,之后顺利成立了屿希集团。

  屿希集团旗下有许多子公司,有些兵哥在退伍之后,若是没有找到好的工作,顾屿也愿意接收他们。

  之前一直跟在顾屿手下的兵哥,在受伤之后不得不退伍。

  在退伍之后同样在顾屿的手下干活。

  一个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变成了能说会道的张总李总。

  因为没有顾家的阻拦,黎晨希也顺利的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首都最大的医院。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许多年,但是每一天的生活却如同刚在一起一样。

  他们两个也从来没有想过拥有自己的孩子。

  因为顾家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在,顾屿也从来没有传宗接代的想法。

  想着之后如果老了,便随意的将家产交给任何一个侄子。

  在死了之后,让侄子帮忙将他跟黎晨希葬在一起,给他们两个摔盆就行。

  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的四弟妹林曦月竟然研究出了体外子宫技术。

  就算他们两个现在已经六十几岁了,也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并且在一项又一项超前的科技技术作用下,他们两个竟然还像40多岁时一样。

  从外表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六十几岁的人。

  并且他们两个精力也十分充沛,也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抚养孩子。

  所以在体外子宫技术成熟的时候,顾屿跟黎晨希要了一个孩子。

  其实顾屿很想要一个香香软软的女儿,但是他们两个生女儿的概率极低,几乎为零。

  况且他们两个都是大男人,也不方便照顾女儿。

  所以最后他们只要了一个儿子,取名黎怀哲。

  哲字有聪明智慧的意思,寓意着聪明机智,才智卓越,学识出众,宽厚包容,高瞻远瞩之意。

  并且怀哲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跟顾怀瑾跟顾怀瑜是兄弟姊妹。

  对于姓氏,原本黎晨希想让孩子姓顾。

  但是却被顾屿拒绝了,他想让孩子跟着黎晨希姓。

  黎晨希推拒不过,最后孩子便跟了他的姓。

  顾老太太跟顾老爷子对孙子跟谁姓并不在意。

  那是他们夫妻两人的事情,那他们两个自行决定就可以。

  黎怀哲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男孩,与黎晨希的冷面冰霜跟顾屿的能说会道不一样,他十分腼腆可爱。

  他完美继承了两个父亲的长相优点,但却没有继承他们的性格。

  经常一逗弄就满脸通红,很是可爱。

  黎晨希跟顾屿对他也极为宠爱,将孩子宠上天。

  一家三口也正式的圆满。

第630章 番外(一)

  在天机基地的研究室里,林曦月带着所有研究员正在研究室里做最后的确认。

  南天门计划已经顺利的结束,现在的她们开启的项目基本都是以星际研究为主。

  例如他们现在正在研究的星际冲压发动机。

  星际冲压发动机其实也是一种核聚变发动机。

  他们之前在研究南天门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有涉及到。

  不过当时的星际冲压发动机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为了能让它更好的支持星际飞船的飞行。

  林曦月带领着金玉堂等人,又接着研究星际冲压发动机。

  除了使用光帆之外,任何飞船都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并且需要浪费许多能量来运送这些燃料。

  光帆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却缺乏灵活性,很难进行随意的加速减速跟轨道调整等。

  而拥有星际冲压发动机的星际飞船可以不牺牲灵活性,并且解决了燃料携带方面的问题。

  星际冲压发动机是以核聚变为反应原理的,它所需要的燃料氢在星际空间里到处都是。

  只要飞船在飞行的途中将这些氢收集起来,送进反应炉就可以进行反应。

  相当于飞行并不需要额外携带大量的燃料,星际空间里的氢就是这些飞船最好的燃料。

  但是星际物质的密度是极其稀薄的,以氢原子来进行计算的话。

  银河系的星云之间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氢原子。

  就算是密度比较高一些的星云,最高也只能达到每立方厘米100个氢原子。

  所以如果是采用星际冲压发动机的飞船,需要在飞船上安装一个巨大的漏斗型氢原子采集器。

  这个采集器可以将星际物质里的氢原子采集过来,形成飞船所需要的动力原料。

  如果一个1000吨重的飞船以1g的加速度往前进行,在高密度的星云中飞船就需要采集1000平方千米的燃料。

  这1000平方千米的燃料中拥有的氢原子才足以推动飞船往前进行。

  但若是在密度比较低的星际空间中,就需要采集1万平方千米。

  其实星际冲压发动机在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只不过当时有许多技术难点还没有攻克,所以一直都没有被应用。

  经济冲压发动机虽然拥有许多优点,但是同时要使用它也需要有很多条件。

  首先便是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光速的6%,才能让发动机开始工作。

  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才能让氢收集器收集到足够的氢作为燃料。

  可是光速的6%相当于每小时6,400万公里的速度。

  这个速度对于当时的人类技术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但是对于现在的林曦月等人来说并不难。

  在他们的研究下,飞船的速度已经不只是光速的6%,而是达到光速的九十%。

  这个时候的飞船速度已经可以接近光速。

  并且在这样的速度之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效应将发挥明显的作用。

  从而可以进行计算,飞船的宇航员可以在20年内就抵达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甚至可以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实现环绕宇宙的梦想。

  这在之前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设想,以十几年前的技术手段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但若是林曦月他们可以研制出完美的星际冲压发动机,就可以将这种设想化为现实。

  在飞船快达到目的地的时候需要进行减速。

  这个时候的飞船只需要打开磁场,不启动发动机。

  利用磁场中形成的阻力进行减速,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囤积一些氢,以备飞船速度减到6%光速以下的时候使用。

  而当时第2个难题便是核聚变反应的使用。

  但是在之前核聚变已经完全的普及了,第2个难题也随之被攻克。

  第三个问题便是磁场的问题。

  磁场漏斗的直径需要高达5万公里才可以获取足够的燃料。

  但是当飞船在高速飞行的时候磁场会产生巨大的拖滞效果,就像我们推着一个大木盆游泳时的效果一样。

  并且通过计算,若是磁场漏斗的直径达到5万公里的话。

  飞船的速度其实没有办法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最多只能达到光速的16%。

  虽然这个速度也十分快,但是想让宇航员在有生之年就完成环游宇宙的梦想也随之覆灭。

  不过经过林曦月团队的改造,磁场漏斗的直径也随之完善。

  第4个问题便是磁场的运作问题。

  当磁场的磁力线在燃料收集口汇集到一起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磁场已经开始将所有的离子弹开。

  但是这也导致磁场漏斗变成了一个磁力瓶。

  把星际物质收到飞船的前面变成了一个圆锥体,但是却阻止他们作为燃料注入发动机里。

  这相当于是无用功,并且也会破坏整个磁场的运作。

  不过林曦月他们利用了脉冲磁场,进行不断的展开和中断,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实验当中,最完美的星际冲压发动机诞生了。

  它的一个个完美的数据看的在场所有研究员跟院士目瞪口呆。

  虽然知道林曦月设立这个项目的时候目标并不低,但是眼前这一串数据已经超越了他们一开始设立下来的数据了。

  在测试成功的那一刻,整个研究室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又响起了一阵欢呼。

  不管经历了多少次,他们依旧会因为项目的成功而开心的像一群孩子。

  因为这些项目是他们的心血,看着他们完美的出世,是这些研究员跟院士毕生的梦想。

  顾怀瑾拿着手中的数据本,站在林曦月的面前,跟她进行一一的汇报。

  现在的顾怀瑾已经是一个16岁的少年了。

  但是从外表看,他就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上一篇:月向西行

下一篇:星星轻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