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婚 第12章

作者:林春令 标签: 现代言情

  “嫂子。”她扭头停下动作,拉开凳子,笑说,“您来了,快坐下歇会儿,我给您煮点鸡蛋茶去。”

  “哎,芳起,你不用忙。”朱淑蓉走过去看她正在做了一半的衣服,瞄了几眼,“这个样式怪好看的,我在商场都没见过,哎哟,料子也好,还是全毛的。”

  孟芳起不好意思揉揉头:“上次我不是买布料给红缨做件大衣,红缨穿出去转了两趟,可巧让东边邻居家的亲戚看到,她把家里料子拿来让我也给帮忙做一件,我这也是闲着没事。”

  孟芳起自己都没想到,人家肯出二十块钱的工钱来请她帮忙。其实这左右邻居都知道她手艺好,但是以前么,谁家衣服不是将就穿穿,现在时代可是在变了。

  朱淑蓉一听这话顿时笑开:“这不是巧吗,我这正好碰到点棘手的事,想找你商量来着的。”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哒~

第三十章 迁怒

  她将叠得方正的白布从包里拿出来,说:“上次咱不是一起去百货商场买了点布吗,我本来请人想给你们大哥做件衬衫,不过咱妈说这料子不行,衣服做好了穿出去像丧服,我再看看也觉得像。”

  孟芳起低头揉了揉料子,布摸起来有些粗糙,而且颜色也不正,那天人太多,朱淑蓉大概没怎么细看就买了。孟芳起说:“有点发黄。”

  朱淑蓉叹了口气说:“可不就是的,我琢磨两天,又舍不得压箱底或是用这么大块的布裁了纳鞋底,想想还是来找你商量商量,看你有没有办法?”

  孟芳起瞧着这布料确实有些棘手,她正在思考着,忽然朱淑蓉又说了句:“可惜现在街上很难找到染衣店了,不然还能送到店里请人帮忙染个色。”

  这话倒提醒了孟芳起,她笑笑道:“您不提我都忘记,家里还有包染料的,之前给继平他们翻新衣服剩下,您要是放心,这事就交给我。”

  “芳起你还会这个?”朱淑蓉有些吃惊,看着孟芳起比同龄人粗糙许多的手又忍不住感慨起来,“可真是能干。”

  孟芳起站在她面前,有些羞赧地笑了,回她:“也不是多会,之前做过几次,这种靛蓝染料容易染花,就怕处理不好,您别嫌弃。”

  朱淑蓉忙说:“没事,没事,能穿出去就行。要是穿着这颜色的,人家指不定要误会咱家里出了什么事。”

  这边两人刚讨论完,计庭尧已经煮好鸡蛋茶招呼朱淑蓉去吃,这下朱淑蓉可没忍住,悄悄对孟芳起说:“芳起,你这是怎么教的,庭尧倒比在家里勤快多了?”

  孟芳起一愣,不太清楚她这话是不是有几分兴师问罪,怪自己让计庭尧干活的意思,但转念一想,平日里她跟朱淑蓉相处还算融洽,该是自己多想了。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要求。”

  朱淑蓉心说,还是得男人愿意做才行。

  晚上等计庭华从市统计局下班回来,朱淑蓉便跟计庭华说了白天去孟芳起家里的事。今天周末,计庭华有事去局里加班,他放下公文包进去卫生间,正要洗脸抬头没看到毛巾,张口就喊朱淑蓉:“老婆你看到我的洗脸毛巾了吗?”

  “毛巾,毛巾,就在阳台上挂着你自己不会拿。”朱淑蓉没好气地一把拽下毛巾扔到洗脸盆里,“我刚跟你说的话,你听到了没有,别看庭尧在家里娇生惯养的,人结婚了还知道帮忙洗碗做饭。你倒好,连个毛巾都要我帮着拿。”

  计庭华不知道向来温柔的妻子怎么会突然发火,无奈笑了笑问:“你今天怎么想起来去庭尧那里的?” 昭,昭,整,理,禁,盗,

  “还不是为了你的衣服,我去请弟妹帮我看看怎么弄。”朱淑蓉说,她扭头看到自己才五岁,蹲在地上玩弹球的儿子,又开口:“文清,你可别跟你爸学!”

  小朋友听到她的声音,不明所以跑过来,她已经走到厨房里做晚饭去了。计庭华擦干脸从卫生间出来,弯腰抱起儿子站在厨房门口,看了会儿将儿子放下,让他自己去玩。又进去厨房挤到朱淑蓉身边,伸出手拿过台面上的碗,说:“我来做饭,你去歇着吧。”

  朱淑蓉也没跟他客气,一股脑将生鸡蛋和碗都塞到他手里,自己则脱下围裙出去了。计庭华连个鸡蛋都打不好,一会儿是鸡蛋壳掉到碗里,一会儿连油都倒不好。他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弄得碗筷、铲子噼里啪啦响,朱淑蓉也没有管他,自己去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起来。

  晚上一家三口的晚饭味道怪得很,要么咸了,要么连点滋味都没有。计文清只干扒了小半碗米饭就跑开,就是计庭华自己也吃不惯,倒是朱淑蓉,食欲反而比平日里还好些。

  隔了几天,当计庭尧在干休所的家里见到计庭华时,明显觉得计庭华看他的表情有点奇怪。计庭尧不明所以,还是把孟芳起交代他的东西拿给朱淑蓉,朱淑蓉打开袋子,惊叹道:“跟卖的差不多,颜色好看,料子也软了不少。大姐你来看看,咱家芳起的手真巧,就上次那块白布做的,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是那样的布料。”

  计振薇接过看了看,这次她没出声,便是她再讨厌孟芳起,也在这件衣服上挑不出什么刺来。

  “芳起呢,她今天怎么没过来。”朱淑蓉问计庭尧。

  计庭尧解释说:“芳起她不是答应了给邻居做衣服吗,这几天忙得很,昨天夜里都没怎么睡,今晚还要赶工,我就让她别过来了,早点弄完也好歇着。”

  “这样下去人身子也吃不消,回头你劝劝芳起,也不缺那几个钱花,把身体熬坏了可不值得。”朱淑蓉劝说。

  不过她到底觉得孟芳起有能耐的,有意在计振薇面前说几句好话,转头又说:“大姐,上次听芳起说,就帮忙做件大衣,人家肯给二十块钱呢,抵得上半个月的工资了。”

  计振薇闻言微微震惊,但她嘴上却道:“她又不是体制外的流浪汉,好好的班不上,非要去弄这些歪门邪道。”

  朱淑蓉听她这么说,就不再吭声,计庭尧在一旁听到,出声反驳说:“姐,话不是这么说,芳起每天辛苦上班,一周还要去两次夜校,都是下班回来赶工的,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计庭尧向来对计振薇言听计从,因为孟芳起,已经不是第一次呛她。计振薇被怼得哑口无言,憋着气,心说,那些个麻烦事都是孟家的,跟计庭尧也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她这个傻弟弟,由着人家哄骗把钱都掏出去,电视机都给买上了,但她到底没有蠢到当着计庭尧的面发作。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哒,留言晚一点回复噢~

第三十一章 没到交心的程度

  孟芳起完全不知道计家这边发生的事,她忙得不可开交。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她的手艺比外头裁缝店的还好,就那么点地方稍作改动,样式看着就新颖,却又不至于出格叫人非议。

  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孟芳起粗粗计算了一下,这二十来天下来,虽说辛苦了些,不过赚的钱却是比在棉纺厂上班的两倍还多。夏红缨笑着打趣她:“您干脆也跟人家一样,去自己开个店好了,我听人家说去街上卖糖葫芦都能赚不少钱呢!”

  孟芳起看了她眼没吭声,夏红缨见她这副表情,张大嘴巴,夸张地说:“不会吧!妈你还真这样想过!”

  “你懂什么,不偷不抢,凭自己手艺赚钱,有什么不好的。”孟芳起不理夏红缨,边收拾起裁剪下来的碎布条都用篮子装起来,别看都是碎布,做布鞋“糊浆子”的时候可大有用处,她说,“我明天晚上你们自己买点饼吃,我要去趟江北的乡下。”

  说是乡下,其实离主城区也不远,骑车过长江大桥就到地方。

  “去那儿干什么?”夏红缨问,“咱家那儿有亲戚吗?后天就元旦。”

  前些年的时候不过春节,元旦便当春节来过,元旦那天休假一天,大家总会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孟家几代人都在南嘉市定居,亲戚肯定有不少,但自从孟芳起爸妈去世后,这些年亲戚基本都不怎么来往,孟芳起摇头:“我有个姨婆倒是住在那儿,不过人怕是都不在了,我跟你说这些干嘛……我要去买点葱,晚上回来的。”

  “葱?去菜场买点回来就行了,跑那么远去做什么?”夏红缨不解。

  孟芳起不想跟她说太多,摆摆手说:“到时候你就知道。”

  等孟芳起用自行车装着小半袋的小葱从江北回来,一家人被她吓了一大跳,纷纷围过来,连计庭尧都不太清楚她干什么去了,这么多的葱估摸着得有个五六斤的样子,一家人一两个月都吃不完。

  孟芳起将布袋子拎到厨房里,把里面的葱取出摊开铺了一大块地方,这才跟几人说:“明天不是元旦么,我打算到附近卖卖,去年就听人家说过去乡下弄点蔬菜来城里卖,这些买来也不算太贵,跑了两家,总共花去四毛二。”

  三人总算弄懂她的意思,夏红缨似乎对孟芳起的举动颇有微词,说:“妈,你这不是投机倒把嘛!我工资一分不留都交给你,你要想买什么你就去买,咱不赚这个钱。”

  孟继平没吭声,他在这种事情上向来没有什么发言权。计庭尧摸摸自己口袋里的电影票,原本他还想着明天休息跟孟芳起一起去看电影,他显然也不赞同孟芳起这种行为,思前想后方才说:“你不是还有两件衣服没有做完,本来就耗精力……”

  孟芳起此刻完全沉浸在赚钱的喜悦里,完全没注意到计庭尧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却说:“没事,明天早上我和红缨出去,就走家串户去卖,早上和下午卖两回就行。”

  “我不去。”夏红缨怏怏不乐,想起自己工厂那个每天穿得整齐的播音员,直接开口反对,“要是被我厂里的工友看到,那不被人家笑话死了,你要去你自己去。”

  孟芳起也没有过多强求她,抬头看了眼她头上崭新的头绳,只说:“不去就不去了,我自己去。”

  “要不姐,我跟你一起去。”孟继平说。

  “你好好在家学习。”孟芳起不同意。

  晚上回房后,计庭尧私下对孟芳起说:“红缨岁数也不小,让人瞧见确实不怎么好,你也别怪她。”

  这话孟芳起真的不爱听,她话里难得带了几分不满:“手脚干干净净挣钱,哪有什么不好,连胡耀邦总书记都说自食其力是光彩的。”

  计庭尧不说话了,他实在不擅长与人争论,便坐在一旁的桌子上看书。孟芳起原本在踩着缝纫机,换线时停下往他的方向瞥了瞥。她不确定自己刚才说话的语气是不是不好,他或许是生气,但看他脸色也不像。

  “你把裤子脱了吧。”孟芳起突然说,因为别扭而显得话特别僵硬。

  计庭尧一愣,书还拿在手上,男人的神色,从刚开始的莫名其妙很快变成害羞,那抹异样的红在昏黄的灯光下那样清晰。

  孟芳起把缝纫机针下的布往前一抽,瞧见他别扭的动作骤然反应过来,别开眼说:“你想哪儿去,你不是裤脚那边线头掉了么,我帮你缝两针。”

  “噢,噢,好的。”计庭尧站起来,不好意思当着她的面,在书桌这儿将棉裤脱下来,跑到床那边脱下来从她身后递给她。男人只穿了条棉毛裤,反正已经洗漱完,索性拿了书钻到被窝里。

  孟芳起在计庭尧的左边口袋里发现两张电影票,明天下午四点的,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做,当作没有看见般,又重新放回他口袋里。她在钟庄村那些年,是她看电影最频繁的时候,几个村子的人但凡听说哪里放电影,都早早地带着板凳去晒谷场占位置。自从回来后,她一次都没去过电影院。

  等帮计庭尧缝好衣服,她又忙活半个多小时才上床,熄了灯,计庭尧忽然跟她说:“芳起……”

  “嗯?”

  “明天下午……”

  “怎么了?”她立马想起那两张票,故意问。

  计庭尧却一下偃旗息鼓,或者两人还没到交心的程度,念及她明天已经有事,他便没有再问出口:“没,没什么。”

  孟芳起有些失望,她说不清自己失望的缘由,甚至想,也许这个电影票不是他的,也许他要跟同事一起去看。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噢,大家早点休息,晚安哒~如果有票的话,帮忙投一下呀~

第三十二章 偶遇

  天空灰白孟芳起便起身,大地很安静,纵然她动静再小,穿衣服起身时细微的摩擦声仍惊醒了计庭尧。

  “要出去吗?”计庭尧问她。她坐在床边低头看他眼,点头:“你睡吧,我早点去,上午转个两三小时就回来,中午你们想吃什么?” 计庭尧摇头:“都可以的。”她“嗯”声什么都没说就出去了。

  两人明明没有吵架,甚至连丁点冲突都不曾有,但是偏偏,无论计庭尧和孟芳起都觉得有些不自在。仿若之前那些天的和睦相处,夜里那样的旖旎,那样的默契,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孟芳起在门外站了会儿,新的一年开始了,一月刺骨的冷风扑面而来,但却让人神清气爽。她脑子清醒许多,正打算往厨房里去,没想到却看到夏红缨从里面走出来。

  “起床了?”夏红缨手上拿着一封信,衣服穿得整齐,只不过昨天头上那根头绳不见了,她先前将头发剪短卖掉,现在头发不过到脖子部位,拿掉头绳看着反而更自然,“早饭我做好了,赶紧吃吧,一会儿咱还得出门。”

  孟芳起一愣:“你也去?”

  “嗯。”夏红缨将信叠好装进口袋,“我们也不要在一处兜售,我去安街口那附近,你在这边巷子里转转,看上午能卖出去多少,不行就晚上。好在这天冷,葱摆得住,就算到了明天早上损耗也有限。”

  孟芳起没说什么,倒是问了句:“谁寄来的信?”

  夏红缨笑笑:“何玉蓉,你还记得吗,之前还来咱家跟我一起复习来着的,她今年考到外地去了。”

  何玉蓉给她寄来两张大学的贺年卡片,在信中说,她现在在学滑冰、跳舞……夏红缨羡慕极了,但那也是别人艰苦奋斗的成果。夏红缨抬起头,对上孟芳起复杂的眼光,又笑了下:“我已经吃过早饭,就等你。”

  孟芳起心情沉重地进去厨房,吃完早饭,她突然想起家里的事,原本往自己房间走,想想又在门口停下,转身走到孟继平房里。

  “白天你有什么打算没有?今天新年第一天,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明天再努力不迟。”孟芳起问孟继平,又说,“家里煤气不多了,你上午去换下煤气。”

  再三叮嘱完她才出来,计庭尧这时候已经起身,孟芳起见到他,说:“怎么没多睡会儿,今天也没有什么事。”

  “不睡了。”计庭尧说,“我一会有事去趟医院宿舍。”

  孟芳起干巴巴回了句:“好的,我和红缨先出门。”

  夏红缨看着两人,总觉得有几分怪异,她心思敏感,对着孟芳起又向来习惯有什么说什么,出门没多久就直截了当问孟芳起:“你跟他吵架了?”

  “谁?”

  “还能有谁,计庭尧呗,我刚可是注意到,你说话的时候一眼都没往他那儿看。”夏红缨说。

  刚说完就被孟芳起冷着脸斥责:“还有没有点规矩,他是你长辈,谁让你喊他名字。还有,不要乱说,我们没吵架。”

  “没有就没有,你发什么火。”夏红缨嘀咕,她骑上自行车说,“我先走了,现在六点半,到九点半我们就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