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22章

作者: 夹心棉花糖 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现代言情

  赵大柱不想给出无谓的希望,更不想过年的这几天,耳朵边都是大丫头想买个工作的声音,索性,就把?话说得明白了些。

  虽然心?眼子没用到正道上,但赵如茵无疑是个聪明人,她爸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已经听出来了,不由?得抿紧了嘴唇。

  “沉默是金”可不能?叫赵大柱满意,鼻间以疑问的语气轻轻地“嗯”了一声,赵如茵这才十分不甘愿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家里没法帮她,但是,她不可能?一直在地里干农活儿,眼下,每个月还能?有国家补贴供应的16.5斤主粮和150克油领,等到今年十月份,供应期满,她就得跟大队里的人一样卖力干活儿,凭着工分领粮食了。

  就她现在干农活儿的水平,每天顶多拿7个工分,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连填饱肚子都勉强,这让她怎么可能?甘心?呢?

  所以,虽然被她爸拒绝了,但赵如茵心?底已经打定了主意,她总得想想法子,摆脱当下的处境,要么通过招工回?城,要么在队里当个老师,至于具体该怎么做,她还是得再?好好想想。

第40章 亲戚

  大?年初二, 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老徐家兵分两路,于晚菊和徐来福去于家, 黄卫英和徐进生则是要带着徐元去黄家。

  至于走亲戚要带的礼品嘛,自然是于晚菊一早就?准备好了的,也不用?过?于贵重,一斤肉、一斤红糖、一斤鸡蛋、一份儿糕点, 就?很能拿得出手了。

  家里的鸡蛋票不够用?了, 好在,于晚菊早有准备,找同一栋筒子楼的人换了鸡蛋。

  她娘家在农村, 每户都有两只鸡的养殖指标, 够自家吃不说, 还能攒下来几个?, 平时就?会趁着赶集的时候跟人换些自家用?得上的东西,像是针线、火柴、煤油这些, 就?不用?专程往供销社跑一趟了。

  由此可见,鸡蛋在农村的集市中,那可是硬通货,要不, 怎么会有“鸡屁股银行”这个?说法呢?

  因为不用?票, 于晚菊给出的价格, 要比供销社的收购价格高了一分钱,听起来不多, 但对?于每一分都得精打细算着的农村人来说, 已经值得他们稍稍冒些风险了。

  反正?,别人问起, 就?说是给自家在城里的姑妈送的,亲戚之间,你送点儿这个?,我送点儿那个?,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难不成还会有人去告发他们投机倒把吗?

  所以,在大?年三十?那天,于晚菊十?分顺利地取到了五斤鸡蛋,除了走亲戚要用?的,剩下的都打算留下来,自家人慢慢吃,正?好,家里每个?月消耗的鸡蛋数量也不少呢。

  早上八点多,徐家人收拾妥当、就?准备出门了,当然,也不止他们,整个?家属院的人,只要娘家离得近些,不用?跨省、跨市的,都是早早地就?出发了。

  至于娘家离得远的,那就?只能隔几年回去一趟了,没办法,这年头,出行是真的不方便,另外,也是真的费钱。

  毫无疑问,回娘家的这一日,家家户户也都没了藏着掖着的想法,毕竟,出门时给娘家带的是哪几样礼,邻居们扫一眼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哪怕是为了自家的面子,带的东西也不能太寒碜了。

  在整栋楼,老徐家的日子都是数一数二的,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负担轻,挣工资的人还多,所以,他们家会拿什?么样的礼,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于晚菊才不会给别人“挑拨离间”的机会呢,一模一样的四样礼,都是拿来送人的好东西,任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徐元手里提着不少东西,剩下的都被徐进生给接过?去了,因着天冷、他们又是三个?人,黄卫英就?没打算骑自行车了,所以,他们一家子先是一起走到了钢厂附近的这个?公交站台。

  直到看着老两口坐上了前往市中心?的这辆公交车,徐元和爸妈在冷风中又站了一会儿,这才等到了他们需要的公交车。

  初二回娘家,这已经是惯例了,现在的公交车线路少,公交车数量也不多,在站台等的这一会儿时间,经过?的每一辆公交车几乎都是挤满了人的,他们乘坐的这一辆,自然也不例外。

  黄卫英掏钱买了三张票,公交车一个?刹车,她的身体顿时向前倾去,倒是不可能倒的,就?这人挤人的状态,哪怕她不扶着,也没空地儿让她摔倒啊。

  不过?,徐进生反应快,或者说,一直关注着自家媳妇儿呢,这才在第一时间拽住了她,之后手就?一直揽着她的腰,没再松开过?。

  要是换个?地方,哪怕是夫妻俩,这样亲密也是要叫人说嘴的,但是在公交车上,一个?个?都被挤得快要不能呼吸了,哪儿还有闲心?管人家两口子怎么相处呢?

  徐进生这才大?胆了些,黄卫英瞥了他一眼,倒是也没说什?么。

  徐元就?是那个?例外,看着爹妈感情好,高兴是一回事,另外,心?里也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总感觉,饿着的肚子已经饱了怎么办?

  好在,公交车的速度并?不慢,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到站、挤下车了。

  公交站台离煤厂家属院不远,也就?走了三五分钟,他们就?到地方了,上到二楼,敲了敲门,“吱呀”一声,门开了。

  “诶哟,英子,妹夫,元元,来来来,快进来坐吧!”是舅妈刘翠翠来开的门,她脸上带着笑,很是热情地招呼道。

  “嫂子!妈!哥!过?年好!”黄卫英一边进门儿,一边说着吉祥话。

  徐进生和徐元也跟着喊人,至于徐元手上的东西,则是早早地就?被舅妈接过?去了。

  扫了一眼小姑子一家带来的东西,刘翠翠心?里暗暗咂舌,果然,还是小姑子大?方呐!

  倒不是她没见过?世面,只是,寻常人家走亲戚,最多也就?拿上其中两样,就?已经够体面的了,回娘家的路上遇见熟人都能昂首挺胸地说话。

  哪像小姑子,一出手,就?把这礼给翻倍了?不过?,总归是自家得了好处,她可没意见,甚至还巴不得小姑子多来家里两次呢,反正?,她每次来,也不会空着手就?是了。

  黄卫英跟嫂子关系平平,瞥了一眼,就?能大?致猜出来她的想法了,倒也不算意外,更谈不上生气了。

  嫂子家里兄弟姐妹多,负担重,她夹在中间,爹不疼娘不爱的,难免对?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更看重一些。

  黄卫英是嫁到了徐家,这才不用?为一家人的生活发愁,所以,见着嫂子这样,她也不至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到底,嫂子想多往自个?儿家里扒拉些东西,为的还不是她妈和她哥,还有侄子侄女吗?

  “英子啊,你们可算是来了,那咱们就?开饭吧,我这大?清早的起来就?开始忙活了,饭一早就?做好了,就?等着你们呢。”

  徐元的姥姥李杏花摸了摸自家闺女的手,嗯,手不冰,这才说道。

  这是本地的规矩,走亲戚的时候,是要在人家里吃两顿饭的,早上吃臊子面,有条件的话再弄几个?菜,条件不允许的话,面条也是够填饱肚子的了。

  中午的那一顿,一般主食都是馒头,再整上几个?菜,本地的饮食习惯还是吃面食更多一些,每次拿着粮油本去领粮食的时候,供应粮中,也是面粉占的分量更多些,何况,馒头比大?米饭耐饥,用?来招待客人,并?不算失礼。

  黄家今年囤了不少土豆过?冬,这里,今天炒的就?是土豆臊子,还别说,挺好吃的,再配上老太太腌的糖蒜,味道绝对?没得说。

  “诶,国辉跟他媳妇儿呢?去她娘家了?”放下已经空了的饭碗,黄卫英出声询问道。

  她哥黄卫杰和嫂子刘翠翠,生了一儿一女,儿子黄国辉,女儿黄小月,都比徐元要大?一些。

  徐元的姥爷是煤厂的车间工人,前几年出了意外不在了,黄国辉又没能考上大?学,就?干脆接了姥爷的班,前年从学徒工转正?了。

  这不,就?有人主动?给他介绍了个?女同志认识,俩人见了几回面,都觉得对?方是个?能踏实过?日子的人,结婚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这不是他们俩结婚后头一年吗?总得把媳妇儿那边的亲戚都认一认,等来年,他们要走动?的人家就?少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讲究个?“多子多福”,以至于黄国辉和媳妇儿今年得去走十?一家亲戚,刘翠翠只要一想到买年礼时花出去的那些钱,就?觉得心?口有些疼。

  “行了,走亲戚嘛,这可是正?事儿,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黄卫杰哪儿还能不知道她呢?赶忙出言劝道。

  只不过?,道理?刘翠翠都懂,但是,那些钱花出去,她还是好心?疼啊,对?她来说,给这样只走动?一回的亲戚送年礼,就?跟把钱扔进水里、连个?声响都没听见似的!

  黄卫英心?下暗笑,两口子这般相处的场景,她早就?习以为常了,其实,细细想来,这样为着一家人精打细算的嫂子,其性格,也不失有些可爱之处呢!

  “舅,表姐给你们来信了吗?她下乡以后过?得怎么样啊?”

  昨天送完饺子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赵如?茵的事情,徐元并?未跟一家人提起,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日后他会被赵如?茵害到那个?地步,何况,他已经有能力应对?赵如?茵的出招了,所以,还不如?不说,免得让他们忧心?忡忡。

  这会儿,坐在舅舅家里,徐元也是想到,赵如?茵跟表姐黄小月几乎是同一时间下乡的,以她档案里记录的那一笔,都能请探亲假回城呢,想来,表姐往家里寄封信,应当是不难的吧。

  提到闺女,黄卫杰和刘翠翠脸上的笑容微微放大?了些,仔细一看,眼神里似乎还有着骄傲之色呢,姥姥李杏花开口道:

  “前段时间,小月终于给家里来信了,好在,当时确定?她在下乡名单上的时候,你妈来家里提醒了我们,你舅这才拿着东西去找了找门路。

  所以,小月分配到的下乡地点还不错,离省城近不说,队里还有一个?集体所有的小砖厂,就?算厂里要的更多是能干重体力活儿的人,但是,总也得招几个?能写写算算的人吧。

  正?好,小月运气不错,通过?了考试,进厂里了。”

  接着李杏花的话,刘翠翠继续说道:“对?对?对?,小月现在每个?月能拿十?块钱的工资,每天队里还会记八个?工分给她。

  说实话,我还真没想到,这丫头还能有这样的运道呢,这跟在咱们城里,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进砖厂的事情,是黄小月半个?多月以前来的信里写到的,她进厂的时间也不长,写信的时候连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拿到手呢,但这并?不妨碍她先把好消息告诉家里人,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至于能进砖厂的原因,黄小月在信里也写了,大?队因为砖厂的存在,在下辖的这么多公社和大?队当中,条件那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县里知青办在分配知青的时候,往这边分的知青越来越多了,这不,砖厂一直都是队里自己?人在干活儿,知青们难免有些意见,长此以往,这肯定?会造成分裂、不利于大?队干部做工作?的。

  于是,砖厂就?在这一次招工的时候,组织了一场考试,允许知青也来参加,最后根据考试分数决定?进厂名额。

  黄小月的成绩排不到前头去,但是,总归是踩着线得到了一份儿工作?,就?算工资水平没办法跟城里的国营厂子相提并?论,但是,好歹比下地干农活儿要轻松些吧。

  很显然,黄家人同样是这么想的,脸上的喜色不加掩饰,黄卫英和徐进生亦是为侄女感到高兴。

  “舅,舅妈,你们看啊,知青下乡的政策其实变动?得也蛮快的,前两年是要求初高中毕业的人都得到农村去参加劳动?,今年就?变成了,允许以招工、顶职、病退、独生子女等名义回城。

  小月姐在农村有份儿工作?,日子能过?得轻松点儿,这肯定?是好事情,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要说工作?,那肯定?还是咱们省城的更好,是不是?”

  黄卫杰和刘翠翠对?视一眼,点点头:“那肯定?的呀,咱们国营厂子有这么多福利待遇呢,他们那小砖厂怎么可能做得到?”

  “小月姐虽然不是独生子女,但是,招工这条渠道总归是可以指望一下的吧?再者,谁又敢说,这政策不会再有变动?呢?说不定?,以后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回城呢?

  所以,我的意思是,你们给小月姐写信的时候,让她别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忘光了,要时时复习着,最最重要的是,她现在年纪还小,别着急在农村安家。”  被徐元这么一提醒,刘翠翠也想起来了,语气有些激动?地问徐元道:

  “上次你妈来家里的时候,说你考进了你们家那边儿的食品厂,你的意思是,你们厂有可能会再一次面向社会招工吗?”

  事实上,全省城大?大?小小这么多家国营厂子呢,肯定?是有要招工的,只是,绝大?多数都只对?自家厂里的子弟开放报名资格,像是全放开式对?外招工,一年也难得遇到一次,所以,刘翠翠的反应才会这般大?。

  而上一次食品厂招工的时候,黄小月才下乡没两天呢,就?算她再晚走几天,可是,政策摆在那里,她必须得先下乡才能以招工的名义回城,而不能因为有了工作?、直接躲避开下乡的事情。

  总之,他们兄妹俩,是必须得有一个?人往农村走一遭的。

  “对?,我们厂建立没多久,发展得也比较快,肯定?是会有下一波招工的,就?是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了。

  不过?,舅妈您放心?,小月姐那可是我亲表姐,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肯定?会放在心?上呢,到时候有了具体消息,我再跟你们说。”

  徐元这可不是在画大?饼,他的的确确是想拉自家表姐一把的,而且,这事儿也是提前跟爸妈通过?气儿的,不然,给了舅舅一家希望,却又叫人失望,这不是耍人玩儿吗?

  他之所以会惦记着小月姐回城的事情,也是因为梦里的她,日子并?不好过?,有砖厂这份工作?的她,反倒成了大?队上那些适龄单身男青年眼里的一块儿肥肉,骚扰倒不至于,困扰却是实打实的。

  知青点里,一位位老知青看不到回城的希望,相继在大?队里安了家,小月姐本就?不是什?么心?志格外坚定?的人,渐渐的,也就?被一个?男同志打动?了。

  她选的男人,一开始还行,后面就?暴露出了性格里的种种缺陷,而后,高考恢复,小月姐不甘心?这样在农村待一辈子,就?去报名参加了高考。

  谁成想,婆家人怕她考上了大?学、就?要一去不回了,干脆,在高考那天,把她锁在了屋子里,像看犯人那样,看守了整整一天,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那个?男人就?站在那儿冷眼旁观着。

  自此,小月姐也就?绝了那份儿心?思,更是对?男人冷了心?,生活,也就?是在凑活过?日子罢了。

  他死?以后,他妈险些哭瞎了眼,小月姐带着三个?孩子,一点儿也不嫌远地回城,来看望他妈,在他的遗像前狠狠地哭了一场,她明明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却被生活磋磨得像是已经四五十?岁了。

  徐元承那份儿人情,也不愿意让表姐重复过?着那样的人生,所以,他才会多嘴,提了“在农村安家”的事情。

  “好!舅妈就?知道,咱们家元元是个?有人情味儿的好孩子,不枉你小月姐,从小到大?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你留一半!

  你放心?,舅妈肯定?让她好好温习课本,别把书上的东西都忘光了,如?果错过?了好机会的话,看我怎么收拾她!”

  刘翠翠没成想,给闺女打听买工作?的事情没有消息,却是先从外甥徐元这里得了些口风,虽然说,还没个?准信儿呢,但是,有徐元这个?例子在前,这事儿很有希望啊!

  心?情颇有些激动?的刘翠翠登时坐到了徐元身边来,格外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徐元忍住想要扶额的冲动?,出声提醒道:“舅妈,重点是,小月姐可不能在农村谈对?象成家,不然,她就?彻底转成农业户口了,再想参加招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倒不是说,国营厂子完全不招农村户口的人,只是,每次招工列出来的报名条件都不尽相同,大?部分情况下,招工考试都是面向城里没有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的。

  “对?对?对?,你说的有道理?,她还小呢,成什?么家?要是能回城进到国营厂子里面,有大?把的好对?象排着队等着她挑呢,这会儿着什?么急啊?

  不行,我得在信里给她强调一下这个?事情,她要是嫁到农村去,就?别怪我打断她的腿了!”

  刘翠翠也就?生了一儿一女,何况,她自己?因为是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所以,轮到自己?当娘的时候,她也就?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想法了。

  儿子这边,工作?稳定?,又成了家,只等着过?两年给她添个?孙子孙女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