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37章

作者: 夹心棉花糖 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现代言情

  家瑞如果有空了?,就去回收站找报废了?的自行车、收音机,尽量上手以后自己慢慢拆,把还能用的零件带回来。

  跟人家回收站的人搞好关系,该递烟的时候也别小气?,要是没有烟票了?,明儿我给你?带几张。

  东正这不是马上要办酒席了?吗?买东西?要用到的票也不少呢,就去黑市以结婚为由头,摸一摸票贩子?的来路,找找能搭上线的人,到时候,东西?组装好了?,咱们?就不用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转了?。

  这活儿肯定是有风险的,你?记得警醒着点儿,碰上抓投机倒把了?的,千万跑快点儿,要是被抓着了?,就算你?不是去卖东西?的,但是消息传到厂里,对你?影响也不好。

  我嘛,这些天就多跑几趟旧货市场,淘换点儿能用的东西?。”

  徐元可是把种种因素都给考虑到了?,这会儿问起来,林东正和田家瑞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对了?,办事的时候花了?多少钱,都记一下,算是咱们?的成本了?,等东西?卖出去了?,刨除成本以后,剩下的钱就咱们?仨平分。

  目前还是淘换零件最重?要,我这礼拜天就把被褥什么的搬过来,等到东正和小月姐也住进来,下班以后,还是在我这屋,咱们?仨再一块儿组装东西?。”

  说起来,徐元还真?没打算靠这个赚什么大钱,毕竟,去供销社?买一台全新的、最贵的收音机也就是120元,自个儿组装的,零卖的话,能有个一半的价格就顶天了?。

  卖给黑市的人,一次性出手十几二十台的话,价格只会被压得更低,何况,还得刨除成本,买零件什么的也是要花钱的。

  一台收音机,每个人最多赚一张大团结,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是,翻遍整个省城,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从旧货上拆下来的零件啊。

  所以,这项“事业”,注定只能短期来做,好在,他们?仨都不贪心,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

  就下班后的那点儿时间,哪怕只能多赚一个月的工资呢,对他们?来说,也是划算的,毕竟,在这个年代?的人眼里,时间,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事情商量好以后,三人也就各自回家了?,林东正骑着自行车速度快,还顺路捎了?徐元一程,把他搁在了?钢厂大门口,这才离开了?。

  正好,徐元兜里还揣着昨天晚上才写好的信呢,就走了?几步路,把信扔进了?邮筒里,这才从大门口进去了?。

  不得不说,徐元找曾书瑶要了?她的通信地?址,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毕竟,等他搬到食品厂去以后,他们?俩就更不可能天天下班后见面了?,还是写信更方?便些。

  不过,才刚处对象没多久,正是应该多待在一块儿培养感情的时候,明明都在东郊这一片儿,偏偏弄得跟军婚似的、分隔两地?,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徐元重?提组装收音机这件事儿,其实还有个小小的私心,是没有跟林东正他们?说的。

  要是田家瑞或者?他,能够找到报废了?的自行车,淘换一些还能用的零件配件,组装好的自行车,除了?卖给黑市的人换钱,徐元还想留一辆自己用,当然?,是给钱的那种。

  徐家肯定是能再掏钱买一辆自行车的,可是,这样一来,老徐家就有些惹眼了?。

  家里总共五个人,四个都是上班拿工资的,这要是不低调着点儿,还买一辆全新自行车的话,不是存心惹人眼红、使坏吗?

  相比之下,徐元这个已经上了?快四年班的人,拿钱找人组装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听?起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或许旁人会觉得二手自行车掉面儿,可是,对于徐元来说,总归都是自行车,能用就行。

  到时候,有了?自行车以后,他下班后从食品厂骑到纺织厂去找曾书瑶,也要方?便很多,俩人一起吃顿晚饭,再散散步、说说话,日子?长了?,感情才能越来越好呢。

  不然?,信上写得再情意绵绵,整天见不着人影儿,这跟没谈对象有什么区别?

第61章 谈心

  那厢, 邮递员看到手上这封要寄到纺织厂去的信,心里也是忍不住犯嘀咕了,这寄信的人就住在钢厂, 俩厂子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多走?些路的功夫啊,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地写信联系吗?

  不过,天下之大?, 无奇不有, 反正,跟他没多大?关系,他只?需要保证, 把这封信送到对的人手上就成。

  这时候, 邮递员都是会把厂里职工的信件以及厂子各个办公室订的报纸, 统一放在收发室的, 之后,什么报纸该送到哪个办公室去, 就不需要邮递员来操心了。

  职工的信件则是会有收发室的人通知各车间及办公室,由本人来收发室领取。

  曾书瑶被通知有一封给自己的信、放在了收发室的时候,一时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愣了两秒钟, 这才想到徐元的话?, 猜到了应该是他写的信。

  怎么说?呢, 虽然有了个“处对象”的名头,但?是, 纺织厂医务室要说?清闲, 倒也算不上,何况, 曾书瑶来的时间并不长,还?得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眼下的工作环境呢。

  所以,这一忙起来,就险些忘记自己还?有个“对象”了,去收发室拿到了那封厚厚的信,心里是真的产生?了那么一丢丢的愧疚感的。

  下班回家的时候,刘爱香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呢,一眼就瞧见自家闺女兜里似乎装了什么东西,露出来了一角,不由得心生?好?奇。

  把衣服拧干晾上,刘爱香在自个儿衣服上擦了擦手,进了左边的那屋,一下子就看见自家闺女坐在写字台前、在那儿认真地看着什么东西呢,发现有人进来,还?下意识地缩手藏了一下。

  “妈,你衣服洗完了啊?我帮你一块儿拧吧!”曾书瑶起身转过来,捏着信纸的手背在了身后,说?道。

  “行了,别藏了,我都看见了。”刘爱香嗔怪地瞥了她?一眼,问道:“是你同学来的信?”

  “不,是我上次礼拜天出去见的那个男同志写的,还?别说?,我其实挺意外的。  他平常看起来就像是那种话?不多的人,但?是,这才几?天的功夫啊,就攒了满满十大?张纸的话?,絮絮叨叨的,恨不得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发生?的事情全写上去,弄得我都在这儿坐了好?一会儿,信才刚看了一半儿呢。”

  曾书瑶倒是没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跟父母说?的,上次她?出去跟徐元见面,爸妈也都是知道的,她?嘛,顶多是隐瞒了那么一丢丢的关键信息,譬如,处对象的事儿。

  在刘爱香眼里,闺女是实打实地继承了他们两口子的全部优点,那长相,甚至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要不是前几?年?家里遇上事儿,给耽误了,就凭自家闺女这长相、这学历、这工作,什么样儿的对象找不着啊?哪里还?至于二十多岁了、都还?没结婚呢?

  所以,前阵子姑娘从于家回来,说?是碰见个于家的亲戚,约好?了礼拜天出去见一见,刘爱香的态度概括一下,就是“大?力支持”,这才给姑娘做了新裙子。

  只?不过,就出去见了那么一次,瑶瑶回家以后也没多说?什么,从表情上,也看不出到底高不高兴。

  他们夫妻俩还?以为?是黄了呢,怕戳着闺女的伤心事儿,就没追问下去,现在看来,是还?联系着呢?

  刘爱香的眼睛登时就亮了:“上回没逮着机会问你,正好?,这会儿家里也没别人,咱们娘俩儿谈谈心,你跟妈好?好?说?一说?,那个小伙子怎么样。”

  曾书瑶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才没说?她?和徐元处对象的事情,不然,她?妈指定得催着她?,赶紧把人带回来让她?见一见呢。

  当然,话?赶话?的,既然都说?到这儿了,对于徐元的情况,曾书瑶也就不介意跟家里透露一二了。

  只?是,听完以后,刘爱香却并没有那么高兴,哪怕徐元家里面工人多,哪怕徐元自个儿也有本事呢,但?是,“独生?子”这一条,她?是不怎么满意的。

  “现在都讲究个多子多福,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不管办什么事儿,好?歹都有帮手,独生?子是有好?处,但?你也得往不好?的地方看一看。

  而且,你要是跟他在一块儿了,一旦嫁过去,跟他妈和他奶相处,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就你一个小媳妇儿,人家都是长辈,这还?不得可着劲儿地使唤你啊?”

  刘爱香自个儿是没怎么受过婆婆的刁难,但?是,一家人在农村生?活的这几?年?,她?也没少见到大?队上不把儿媳妇当人看的恶婆婆是怎样磋磨儿媳妇的。

  他们家就这俩孩子,瑶瑶又是个样样出挑的好?孩子,结婚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刘爱香可不想让自家闺女婚事上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曾书瑶哑然失笑:“妈,您这想得也太远了些,八字都还?没一撇呢,我比人家男同志大?了两岁,处对象都不一定呢,何况是结婚。”

  刘爱香可不喜欢听这话?,哪怕她?自个儿经常在嘴上念叨着闺女年?纪不小了,但?谁要是真挑剔年?纪,刘爱香指定是要在家里狠狠骂一顿那人没眼光的。

  “大?两岁怎么了?不还?有句老话?叫做,女大?三,抱金砖吗?再说?了,你这长相,比那些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差在哪儿了?

  反正,刚刚的话?,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只?是希望你做决定的时候考虑周全了,别头脑一热,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要不怎么说?,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呢,刚才刘爱香还?觉得独生?子不太好?呢,这会儿,听见人家也有可能反过来挑剔她?闺女,刘爱香的口风登时就松了许多。

  曾书瑶哪儿还?能不了解她?妈呢?暗暗偷笑着,见刘爱香出去做饭了,这才继续看剩下的一半儿信。

  看完以后,抱着一种“礼尚往来”的心态,曾书瑶一边回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一边提笔写满了两张纸。

  她?可不像徐元,什么事情都往上面写,只?挑了几?件她?觉得值得一提的、有趣的事情写了上去。

  不过,家里没邮票,还?得等到明儿下班了,去邮电局买了以后,才能把信寄出去,所以,给徐元同志的回信,肯定是得多等两天才能寄到他手上了。

  在去省城大?学进修班学习过以后,财务科的工作对徐元来说?,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这几?年?,财务科也再没进过新人,大?家伙儿依旧是按着以往的分工,负责完成各自手头上的工作任务。

  大?概区别只?在于,随着工龄的增长,大?家的工资级别也都提高了一个台阶吧。

  今年?年?初,在进修班里认识的人有小道消息传来,说?是先前被下放的一些重要人员已经悄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徐元也知道,之后的两年?,形势会渐渐宽松,直至恢复高考,自此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所以,这次他才敢□□市的主意。

  但?是,现在跟家里人说?之后几?年?形势会发生?变化?,他们指定是不会相信的。

  因此,这一次跟林东正、田家瑞折腾,徐元是没打算告诉家里人的。

  早上抱着自个儿组装的收音机出门的时候,徐进生?正好?看见,问了那么一句,徐元以“把收音机借给田家瑞一段时间,他也想组装一个”为?理?由,给含糊过去了。

  徐进生?倒是也没多想,他是知道儿子喜欢捣鼓这些零件儿的,前阵子,儿子好?不容易把收音机组装好?的时候,他也稀罕过几?天。

  也就那么几?天,心里的感受,与其说?是高兴家里多了一台收音机可用,倒不如说?是高兴于“我儿子居然有本事组装收音机”。

  过后他就没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毕竟,家里的“三转一响”那是早就配置齐全了的。

  虽然收音机通常都是于晚菊在听,但?是,徐进生?一个宣传科科长,还?不至于真把一台自己组装的收音机当成宝贝,自然也就不会联想到,自家儿子胆子会那么大?了。

  两张一模一样、画好?的图纸,是留给林东正和田家瑞拿回去“复习”、当参考的,徐元给他们俩现场拆收音机、又再组装起来的时候,可用不着拿着图纸一个一个零件地比对。

  还?别说?,就因为?有了这么直观的演示,又因为?有徐元在一旁兜底儿,林东正和田家瑞分别上手了两次,也就熟悉了收音机的组装流程。

  “我还?以为?收音机这样的大?件儿,组装起来能有多难呢,现在看来,也就这回事儿嘛。

  早知道,我们家就不花那个冤枉钱买这一响了,自个儿组装的,这不是照样能听声音吗?”

  看着刚刚被自己组装起来的收音机,田家瑞心里那叫一个成就感满满,看样子,他虽然学习成绩不行,但?是,动手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嘛。

  哪怕已经当了几?年?的好?兄弟,但?是,遇到田家瑞“翘尾巴”的时候,林东正还?是有些想一巴掌拍在他脑门儿上、好?把他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

  “说?得好?像这是你琢磨出来的一样,你知不知道,无论办什么事儿,从0到1才是最?难的?  从1到100、到1000,那都只?是在做重复的活儿而已。”

  “不管是不是重复,总之,今个儿我又学会了一样本事,怎么着,还?不准我高兴高兴啊?”

  俩人斗嘴的场面,徐元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也并不出声阻拦,反正,他们俩说?上几?句,自个儿就熄火了。

  说?来也奇怪,三个人当中,徐元是年?纪最?小的那个,却凭借着十分够用的脑瓜子,成了最?能顶事的那一个。

  反倒是林东正,外表看上去成熟沉稳,最?起码比田家瑞靠谱多了,却时不时地就会跟田家瑞斗嘴,只?能说?,这样的相处方式,大?概他们俩人也乐在其中吧!

第62章 搬家

  林东正和黄小月决定在5月26号这一天办酒席, 地点就在省面粉厂家属院里,依旧是找了于强掌勺。

  侄女结婚,黄卫英这个当姑姑的, 肯定是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去露个面的,所以,这一回,徐元算是站在“娘家人”的立场上、可以好好为?难一下林东正了。

  为?此, 林东正提前两天, 悄悄“贿赂”徐元,往他兜里塞了两张糖票,说是前几天去黑市, 从票贩子手上买的。

  要知道, 糖可是好东西, 单从孕妇和病人可以拿医院开具的凭证, 去领一斤红糖来?补身子这一点,就可以得知了。

  除了糖厂的工人估摸着能?时不时吃到口甜的, 级别高的国家退休干部也?有?特殊待遇之?外,剩下的人,哪怕有?工作呢,也?还?是得跟着国家每个月供应的量走。

  像是他们食品厂, 虽然做面包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糖, 但是, 归根结底,这玩意儿不是他们厂生产的啊。

  所以, 除非是逢年过节, 正好跟糖厂合作、“互通往来?”地发?放福利,否则, 他们也?领不到太多的糖。

  老徐家,于晚菊是最爱吃甜食的人,家里炖肉得炒糖色,来?客人了得上一碗糖水,这样算下来?,他们家一个月也?攒不下来?几张糖票。

  所以,徐元就没推拒回去,想着,到时候适当放放水,回头看东正的新房子里缺什么家具,给他弄一张家具票还?回去,也?就是了。

  礼拜天很?快到来?,跟林东正一起来?迎亲的,除了田家瑞,还?有?他在省面粉厂的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