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进我 第118章

作者:葫禄 标签: 豪门世家 现代言情

  顺便也冲着战战兢兢的刘芸点了下头,示意她也可以休息。

  冬天下午的阳光,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金色,斜照在蒋俞白的侧脸上,让他的发梢和轮廓都温柔和煦了许多。

  在他面前摆放着了一拍奶茶,衬的他整个人清隽干净。

  刘芸心跳猛地漏跳了一拍。

  身居高位的人向下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关心,就很难让人不心动。

  可是当她听着蒋俞白的声音,又很快醒悟,他对她的关心,不过是对另一个洪水般爱意之下溅起来的丁点水花,她肖想不得。

  今天蒋俞白出门早,大周末的,陶竹不需要加班,他走的时候她还没起,因此陶竹并不知道他去开会了,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小小发现:“我刚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你有个礼物没拆开哎。”

  蒋俞白头靠在椅背上,扯了下唇角,闭着眼呵笑了两声,了然道:“我能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

  陶竹把礼物放到蒋俞白那边的床头柜上最显眼的位置,抱着手机:“嘿嘿……”

  陶竹给蒋俞白挑了很多生日礼物,她太喜欢他了,每一样都想送给他,但又觉得每一样都不够表达她的喜欢。

  最终,她又多买了很多个礼物,凑成他每一年对应的生日礼物。

  比如一岁的时候是他出生那天的老报纸,五岁那年是最新款的游戏机,十五岁的时候是个笔记本,一共准备了三十多份。

  至于蒋俞白没拆的那份,是陶竹给他准备的十八岁生日礼物。

  ——100盒计生用品。

  陶竹看着床头柜上满满当当的一大包,露出了狡黠的笑。

  她又想到了从山上回来的那天晚上,蒋俞白在那里拆礼物的样子。

  她准备的很用心,原本以为他这个恋爱脑会感动的要命,可是他只是默默地拆完,然后抱了她一会儿,什么都没说。

  以至于陶竹不得不主动问:“你不感动吗?”

  当时蒋俞白刚到家就拆礼物了,身上还穿着衬衫,只是领前的扣子解开了几颗,松散地敞着,露出清晰的喉结,上下滚了滚,抱着她平静地说:“感动的。”

  但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不过,当天晚上,蒋俞白是真的很温柔,陶竹也就相信了,他是感动,只不过已经习惯了情绪稳定。

  见陶竹打电话来没什么事,只是闲聊,蒋俞白便放下心,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陶竹:“没了。”

  蒋俞白“嗯”了一声,说道:“那我这边先开会,晚上你要过来找我吃饭吗?”

  陶竹这才刚知道他出去是忙正事了,不想打扰他,忙说:“不去啦,晚上我约柳姐吧。”

  “嗯,那你跟她说话注意点,她有点偏执。”蒋俞白嘱咐道,“你有点自己的判断。”

  陶竹虽然是理科生思维,但是其实她也很感性,不然她也就不会靠着一腔热血,顶着压力和风险,做出一件又一件振兴乡村的事。

  可人的性格是连贯的,任何性格都会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在她容易被影响的时候,蒋俞白习惯了先提醒她。

  陶竹说了声知道了就挂了电话,去卫生间里洗漱。

  他们结婚结的匆忙,陶竹搬心家搬的也很匆忙,毛巾什么的都用的是许婉楼准备的红色洗漱用品,陶竹不习惯扔东西,牙刷用的还是在澳洲买的电动牙刷,澳洲的插头和国内的不一样,还要买转换插头,丑丑的一大个戳在墙上。

  这次给蒋俞白过生日,她凑礼物的时候,也专门把这些都凑上了。

  两个情侣牙杯并排挂在一起,一个深灰色,一个白色,也都配上了同色系的牙刷和毛巾。

  镜子里,他们身上穿的睡衣也是同款的,只不过蒋俞白习惯了睡衣要每天更换,而陶竹一套睡衣能穿两个礼拜,导致他们的睡衣很难穿成同一色系。

  洗漱完,去找衣服的时候,陶竹看着蒋俞白满满的一大柜子衣服,和自己小小的一个角落,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

  而她知道,在蒋俞白其他置业的地方,包括他所有的家,都还有一模一样的几个大柜子。

  她找了件简单的高领毛衣,换上了牛仔裤,从床头拿起和蒋俞白同款的女款手表,戴在手腕上。

  很有分量,只是至今陶竹也不知道这两个块表的价格,因为这是蒋中朝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

  -

  OKR review完成后的一周,蒋俞白和陶竹一起踏上了去大龙山的旅程。

  大龙山位于我国的下游边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北京,但常住人口只有二十多万,还不到北京的百分之一。

  去到那里实在太麻烦了,如果坐飞机的话要转高铁,再转火车,倒小巴车,才能到外公外婆家,陶竹便提议不如直接坐火车,到地方之后再转成小巴车,虽然时间长了一些,但是比直接坐飞机要方便。

  也是因为这样,在大龙山,极少有人能走出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像陶竹的外公外婆,一辈子都被困在那座大山里。

  蒋俞白听说过那个地方,对那个地方的印象无外乎穷困和偏僻,他没去过,一切听陶竹安排。

  陶竹买了两张火车票,她已经不像刚去北京那年,买不起两张硬卧,还要买一张硬座和奶奶挤同一张床,现在的她可以轻而易举地买两张软卧。

  这种金钱带来的自由感,在这个时刻,甚至比她做专机还要高。

  可是到付款界面的时候,她犹豫了半分钟,退回到选择页面,重新买了两张硬卧。

  下铺一般要比中铺和上铺贵几十块钱,可陶竹眼睛都不用眨一下,两张都买了下铺。

  她想看看,来时的路。

  蒋俞白没坐过硬卧,严格来说,他连火车都没坐过。

  一米八几的个头,在下铺坐着挺不直腰,躺着伸不开腿,浑身不自在。

  刚想问那孩子怎么买了这么个票,抬眼却见她望着窗外的风景,在发呆。

  窗外成片的农田上裹着白花花的塑料布,白色的光打在她的脸上,细小的绒毛清晰可见,明亮的眼底,开满了希望的花。

  这些年,虽然陶竹一直致力于乡村发展,但是她更多时候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在看的,能明白小村庄的落后,却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近乡情怯,害怕家乡不够好,更害怕自己不够好。

  火车上的乘务员推销所谓的苗族特产,陶竹习以为常,但她从来没有买过,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生硬的推销,总让她觉得像是在骗人,而蒋俞白,对这种地推的模式感到新奇和意外。

  像过去的陶竹对北京的生活感到陌生一样,这也是蒋俞白未曾见过的,陶竹的世界。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孩的世界。

  复杂的家乡话,拥挤的车厢,嘈杂的环境和几百块钱,组成了她坎坷的来路。

  火车停在繁春,他们要下去转小巴车,蒋俞白提起说正好路过了,不如就回去看看陶竹的父母,陶竹说好。

  她的背影在前面开路时,蒋俞白才注意到,她留了一个看起来更大,但实际上更轻的包给他拎,他手里的包是几件衣服,但陶竹的包里还有几瓶水和她出门时准备的水果。

  这姑娘真是飒,一点都不矫情,让蒋俞白生平第一次有了一种被保护的感觉。

  所有刻意的迎合和讨好蒋俞白都不喜欢,但这种日常里流露出来的细微偏袒,能让他心里记一辈子。

  他没说话,只是在等车的时候,默不作声地换了他们的包。

  重量差了很多,陶竹一拎起来就发现不对劲,想换回去,蒋俞白没同意:“我又不是朵花儿,风吹两下就倒了,就这样。”

  陶竹看了他一眼,拎起来确实很轻巧,她点了点头,把自己手里的包也给他了,两手空空道:“那你都拿着吧,大树。”

  蒋俞白:“……”

  他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蒋俞白心里猛地跳出了三个字:日死你。

  因为原本并没有在繁春停留的计划,事出突然,陶竹都已经坐上回家的公交车了,才跟父母说,她在电话里不断嘱咐着不用多准备菜,他们随便吃一点下午就走了,但等到了家,发现菜依然摆了满满的一大桌,一看就是临时出去买的。

  王雪平和陶九小跑着接过蒋俞白手里的包时,陶竹看着菜说:“我不是说了嘛,不用买这么多菜的呀。”

  “行了行了,哪都有你事。”王雪平嫌弃地推开陶竹,熟练的抄起挂在腰上的抹布擦椅子,“你不吃,人家蒋俞白也不吃啊?”

  她把擦过的椅子往前放,弯腰对蒋俞白道:“蒋老师,您坐。”

  陶竹怔了一瞬。

  在蒋俞白身边久了,对于蒋俞白,她早就已经没有仰视的态度,但是她的家人离得远,又循规蹈矩惯了,对他的态度是不会变的。

  他们不像是他的长辈,而更像是他的下属,把他奉若高高在上的神明般对待。

  陶竹叹了声气,大概这就是阶级固有观念吧,也是他们这样身份之下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蒋俞白会怎么想呢……

  他会不会不自在?

  陶竹侧过头,看了他一眼。

  结果蒋俞白就用“略略略你看吧你妈向着我不向着你”的炫耀姿态,朝她挑了挑眉。

  陶竹噗嗤一下,笑出声。

  没过一会儿,陶九从外面拿了瓶酒过来,盒子还没拆,一看就是新买的,他司机出身,从不喝酒,但他试图顺从蒋俞白的习惯。

  把盒子放在地上,开酒前,他问:“蒋老师喝酒不啊?”

  早就已经说过让他们改称呼,但是两位中年人都改不过来,蒋俞白不想因为自己顺耳就强求他们,因此没再纠结于此,只颔首说:“我随意,看您。”

  “啊……”陶九挠了挠耳朵,自言自语道,“看我啊……”

  他看了眼陶竹,但陶竹只是说:“看您的意思呗,想喝就喝,不想喝就别喝。”

  陶九手攥着酒瓶,从挠耳朵改为搓了搓脖子,试探着问:“那我觉得,你们下午还要赶车,就先别喝了?那边路不好走,怕火车把你颠吐了。”

  蒋俞白淡淡笑道:“好。”

  见自己做的决定得到认可,陶九松了一口气,张罗着让蒋俞白趁热吃饭。

  口说无用,陶竹去说只会挨一顿批,蒋俞白去说大概会让他们不安,看来只能是在为数不多的相处过程中,让他们慢慢去感受。

  桌子下面,陶竹轻轻地捏了捏蒋俞白的掌心,向他表示感谢。

  感谢他,愿意照顾到她父母的情绪。

  但蒋俞白好像会错了意,因为她捏他手的时候,他的筷子刚好伸到水煮虾的盘子里,蒋俞白的手顿了一下,把夹上来的第一只虾,放到了她的碗里。

  王雪平的目光始终在蒋俞白身上,看到这一幕,她愣了一下,继而抿着唇,笑了。

  饭桌后面的氛围渐渐变得正常,王雪平在饭桌上也敢聊家常了,她关心地问道:“你们怎么想到去大龙山了呀?那里多偏呀,她跟她外公外婆也没多亲,想聊天的话视频就好了呀。”

  “当面去看比较有诚意吧。”蒋俞白说,“我们也顺便看看那边有什么能发展的。”

  提到“发展”两个字,王雪平表情僵了一瞬,继而问道:“还是直播吗?”

  陶竹早就没再做直播了,但是她现在在做的事比较复杂,解释起来比较麻烦,陶竹一直跟家里人说的是创业,但没具体提及过是怎么做的。

  她摇了摇头,说:“不是,就是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能卖出去的,对接给企业,或者看看能不能搞下旅游之类的。”

  其实王雪平还是没听懂她具体是做什么的,但只要不是直播就行,她松了一口气,“哦”了一声:“那就好好工作。”

上一篇:关小姐又在写情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