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汽水
正出神之际,他的手机屏幕亮了,界面停留在聊天对话框里,李言喻淡淡扫了一眼,名字十分熟悉,是薛琪。
居然是薛琪?
她一下紧张起来,他们两个还有联系啊?
说起薛琪,真是能讲好长一串故事。
这要从哪里说起呢?
高一那年,李言喻同母异父的弟弟出生了,妈妈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弟弟王蔚身上。甚至离婚卖房子的几十万,她都用来贴补了新家,给那个男人全款提了新车。
那时候,李言喻的个子一下猛窜到了一米七,初中的衣服全部短了一大截,几乎没办法穿了。
南方的冬天特别冷,她的旧毛衣穿在身上会露出一大截手腕,那时候她才明白“捉襟见肘”原来不是文学上的夸张手法,反而特别写实。
去附近的成衣店看了几次,冬天的毛衣实在太贵了,她根本买不起。她没问妈妈要钱,因为知道要不来,就希望冬天赶紧熬过去,她能快点长大。
为什么知道要不来钱,这里得说个小插曲。
有次她放假回了妈妈的新家,因为天冷感冒咳了一夜,早上一大早妈妈就站在门外大声说:“你把门关紧一点,别咳了吵死了,我一夜都没睡好。”
而当天下午,她弟弟只是因为呛奶咳嗽,妈妈就连忙带去了医院,怕孩子咳久了会得支气管炎或者肺炎。
她也是那时候才确信,爱确实是会转移的。
缺衣少食逐渐令她变得高敏,有一次,她注意到校门外一百米处有个旧衣回收站,经常有人往里面放自己不穿的旧衣,而且没有上锁。
她留意了几回,终于有天还是趁着没人,鼓起勇气走过去,在昏暗的路灯下打开了铁皮箱,挑出了一件厚厚的旧毛衣,黑色的。
毛衣虽然洗得发硬,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但是胜在够大够长够厚,穿在校服里面应该很保暖。
李言喻看了又看,心跳得如擂鼓,想拿走又迟疑不决。沉甸甸的旧毛衣躺在臂弯里像灌了铅,她心里猛然升起一股无可奈何的耻感,一时半会儿竟下不了决心。
因为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偷。
如果是在父母离婚前,一点也不为生活发愁,她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但在这一刻,她似乎别无选择。
贫穷就是这样,它方方面面腐蚀着人的心智,也方方面面地考验着人性。因为缺漏让人难以忍受,寒冷从来不会因为谁品德高尚就放人一马。
她想了一会儿又一会儿,全然没注意到身后站了个人,黎帅。
直到身后发出一声短促的讥笑,她才身形一僵,猛地缩回手,扭头看过去。
“你这是在捐衣服还是在拿?”黎帅痞笑,他故意把最后一个“拿”字拖得老长。
李言喻指节泛白,僵直地立在原地,羞愧得抬不起头。她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该怎么办?
十五岁的李言喻没有找到答案。
“怎么不说话?”黎帅悠长地叹了口气。
这话一说完,忽有脚步声渐近。远处的巡逻老师朝着两人吹了一声口哨,高喊:“你们两个不上课在校门口干什么呢?”
等老师走到近前,黎帅站得笔直,高声说:“报告老师,我看见有同学在偷旧衣回收站的旧衣服,损害学校颜面,所以过来劝劝。”
说罢就斜眼瞟了一下李言喻。
第三十一章
李言喻僵立在原地没有辩解,将旧毛衣叠整齐放了回去,巡逻老师看了一眼,立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也只是记下了两人的班号和名字,没多说什么。
“旧衣回收站的衣服本来就是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只要不拿去倒卖牟利,就没问题。以后不要用这么刻薄的字眼形容同学,在学校里就要好好接受教育,宽以待人。都给我回去上课。”
巡逻老师说完这话,深深看了黎帅一眼,率先走了。
黎帅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剜了李言喻,气得发笑:“我算是服啦,学习好真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之后李言喻忐忑了很多天,但却没收到什么通报批评。
某天武老师在临放学的时候把她喊了出去,让她去办公室。
办公室关着门,里面放着几个很大的纸箱,纸箱里装得全是厚厚的冬衣,什么款式都有。巡逻老师在里面,冲她招手说:“来,赶紧选一选,马上放学了,后面还有同学等着。”
李言喻好心酸,飞快拿了一件毛衣,一条保暖绒裤抱着就往寝室走。
下课铃声响在身后,她觉得人生真难啊,冬天真漫长啊,日子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苦,但幸好这个世界还有善良的人。
最无助的学生时代都是这么过的,她反复被生活殴打,偶尔被他人小小的善举照亮。
后来时间慢慢就过去了,到了高三,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被翻了出来。
起因是薛琪的手机不见了,而事发当时,只有两个人在现场,一个是李言喻,另一个叫汪有。
那时是午休时间,李言喻从宿舍返回教室拿手机,正碰到在教室里背单词的汪有。因为已经快上课了,李言喻索性就没回宿舍,在课桌上趴了一会儿。
二十分钟后,薛琪来了。
她先是在桌肚里一通翻找,然后又在同桌的桌肚里找了好一会儿,接着把所有的书全部倒出来,最后趴在课桌上呜呜大哭。
李言喻跟人不熟,也就没过去,依然趴着睡觉。她抬头看了一眼汪有,发现他也两耳不闻窗外事,自顾自地背着单词。
临近上课,同学们都陆续回了教室,几个女生纷纷赶来关心薛琪,询问情况。
薛琪哭得梨花带雨,抽抽噎噎地说:“我手机不见了,那是我爸刚送我的生日礼物,要三千多呢。”
李言喻忍不住在心里喟叹,真贵啊,这可抵得上她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众人一边安慰一边帮忙拿手机打薛琪的电话,但那个号码显示已关机。大家都很着急,有人问:“你进教室的时候,谁在里面,问问他们呢?”
这话一说出口,薛琪就停止了抽噎,平静地看向了汪有和李言喻。
汪有反应很大,把英语课本重重合上,说:“我可没偷你的手机,我一直坐在这里背单词,去都没往你那里去过。”
此话一出,有人小声为汪有说话:“汪有偷手机还不至于吧,毕竟他爸妈是国税局的,每次都是豪车接送,而且他的手机还是苹果的,何必偷安卓机。”
“对对。”
汪有家有钱不是秘密,他平时吃穿用度都很奢侈,请同学们吃零食也很大手笔,甚至在篮球比赛的时候给所有队友买过肯德基,所以根本犯不着偷窃。
那么,把他排除之后,就还剩下一个人。
大家把目光聚集在了李言喻身上,充满探究。
这次却没人帮着说话了,毕竟她老是离群索居,为人孤僻,基本不和同学社交,满脸写着困顿没钱。
她确实有作案动机,也确实有作案的机会。
事情意味就变了。
明明最开始只是为了找手机,现在就变成了“贫穷有罪论”和“被信任是有钱人的特权”。
李言喻一一望了回去,说:“我进来的时候也没往那边去过,一直趴在这里睡觉。”
同样的话第一个人先说就抢占了先机,第二个人再说就是人云亦云。
有人小声嘀咕:“汪有这么说,你也这么说,那手机去哪里了?不可能自己长脚跑了吧。”
话里话外已经带着很明显的指向性,李言喻头皮发麻,望向了汪有,希望他说句公道话,“我来的时候,汪有就坐在那里,他应该可以证明我根本没靠近过薛琪的座位。”
几人立马向汪有求证,汪有十分紧张,看了李言喻一眼,却沉默了。
过了良久,他说:“我没注意过,反正我一直坐在这里背单词,其他的动静根本没留心,也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情。”
李言喻难以置信,但又无可奈何,想到他可能一直坐在那里全神贯注背单词,或许真没注意其他动静。犹豫了半天,她说:“反正我绝对没偷,这件事跟我没关系。”
这种话放在当时的场景里,实在是很无力。场面一度冷却。
僵持了一会儿,赵天建说:“既然双方各执一词,要不搜一搜吧,这样也好还所有人一个清白。”
这话看起来温和,实际上充满机锋。
就算没搜出手机,他们也只会认为是她转移了赃物。偷没偷手机已经被盖棺定论,除非那个手机自己跳出来说出真相。
李言喻气血上涌,一步也不想退让。
她严词拒绝,高声说:“谁主张谁举证,你们要是怀疑我偷东西,就拿出证据,凭什么要我来证明自己没偷东西?我说句难听的,有没有可能是薛琪自己把手机放在家里了,或者在其他地方弄丢了?如果在我课桌里搜不出来,你们怎么说?”
她才不想陷入自证陷阱。
薛琪语气凌厉,问:“没偷你心虚什么?搜一下你会少块肉吗?”
赵天建几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所有的声音都在退却。
多年以后,李言喻看了个电影叫《让子弹飞》,电影里有一幕是男子被诬陷多吃了一碗凉粉,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切腹自证。
看得人汗毛倒竖。
再往后,她无意中看到网上一段话,有说是出自温斯顿·丘吉尔,有说是出自小说《反击》,总之出处不详,那段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冤枉你吃了他的东西,你不要剖开自己的肚子以证清白,你应该挖出他的眼睛咽下去,让他在你的肚子里,看个清楚。”
然而,荧幕里的叙事和现实互相印证,李言喻既没勇气剖腹自证,也没能力阻止他人要求她自证,更遑论挖出别人的眼睛来反击了。
这才是无力的现实。
双方相持不下,教室里的同学多了起来。
黎帅正巧在这时候回来了,一询问完经过,他笑了,意有所指道:“别被学霸的光环骗了,别说三千多的手机了,有人以前还偷拿校外旧衣回收站的衣服呢。”
有人“咦”了一声问,“谁啊?”
“还能有谁。”黎帅讥诮地看了一眼李言喻。
“不可能吧?”赵天建故意煽风点火,很是费解的样子,“哪有人会做这种事啊!穷疯了吗?太丧心病狂了。”
黎帅言之凿凿,切中肯綮:“你们要是不信,直接去问巡逻老师,当年老师也看见了,人赃并获。只不过人家学习好,干了丑事,老师也会偏心遮掩。”
“穷没穷疯不知道哈,但是这件事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
有了这么信誓旦旦的说法,人群里登时如粥如沸,有人小声议论:“穷也没什么,但是不该去偷东西,穷就有理啊,世界上那么多穷人……”
“对啊,偷回收站的旧衣服就算了,但是不该偷人家爸爸生日送的手机啊。”
“她家里是啥情况啊,是不是家庭环境很复杂啊?怎么会离谱到做这些事啊,笑死了,说出去都没人信的程度……”
“难怪总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味道,去捡那种旧衣服穿对身体也不好,流浪汉都能给回收站捐衣服。”
……
搜课桌的言论一下就成了主流,每个人都目光炯炯地望向了有前科的李言喻,期待她给点儿反应。或是发疯或是歇斯底里,崩溃大哭等等,反正总不该是那样直挺挺地站着,表情还很平静。
“你怎么说?搜你课桌也算是为你好,你最好配合点不要浪费大家时间。”
她再说什么都是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