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下客 第18章

作者:墨宝非宝 标签: 现代言情

  客寻酒:早点儿睡。

  她盯着手机屏幕,瞧了半晌,不晓得该回什么。

  突然,又进来一条。

  客寻酒:我要弄挺晚的。

  姜桡手指悬在空中,措辞良久,仍然不晓得回什么,犹犹豫豫地打出一个“嗯”,稍嫌亲呢,删掉,改成了“好”。

  最后一条微信抢在她发之前跳了出来。

  客寻酒:不用回了。早点儿睡。

  姜桡倚靠在书桌旁,台灯开了关,关了开,如此几次才算平复了心里泛起的那一点点小波澜。少想,少联想,少自作多情,睡觉。

  ***

  翌日,她结束部门视频会议,有意等午饭后到了训练厅。沈问埕竟不在。

  昨夜几个熟悉的面孔都离开了,只有六十个新人在训练。她从最靠门边上的一排看过来,每一组的地图都不同,从海岛到雪地,还有最考验狙击技术的沙漠。

  沙漠是她最热衷的地图,于是,她驻足多看了一会儿。

  “刚到的?”身后,一个声音问。

  她心猛一跳,回头,映入眼帘的是穿着教练服的沈问埕,运动衫领口微微敞开着,脖子上挂着工作牌。她看过去时,沈问埕递给她一杯奶茶。

  姜桡没等接到手里,已经瞧见他身后的身后,隔着另两个教练,站着身着便装的宋一琳。

  宋一琳对她微微笑着,略一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

  “厚芋泥,”沈问埕说,“热的。”

  姜桡心神不定地接了:“谢谢。”

  “没买错?”他问。

  她摇头:“没。”

  后边两个教练都是男人,从昨夜早瞧出沈问埕对她的照顾,心照不宣地当没看到。

  沈问埕颔首,带着两个教练开始巡场。宋一琳仿佛是来参观工作的,跟着他们,观摩着训练场地,时不时和他交谈两句。因为宋总穿着随意,又没挂工作牌,没人追问她是谁,只当是游戏公司来的普通工作人员。

  姜桡作为唯二知道宋一琳身份的人,始终保持该有的礼貌,没多话。

  几人巡场完毕,沈问埕和宋一琳回到她这里,边走边低声交谈着。

  “你怎么撂挑子一样,”宋一琳轻飘飘扔了一句话,“找你开会,都找不到人。”

  奶茶的厚芋泥量太足,竟吸着不是很顺畅。姜桡低头摆弄着吸管,礼貌地盯着面前的地板,没直视他们。

  沈问埕没接宋一琳的话,通常对这种可答可不答的,他都选择听过就算。

  他看着姜桡低头喝奶茶的样子,似乎喝了好几口,都不见减少,推测奶茶不合口味,于是问她:“奶茶不好喝?”

  姜桡没察觉他在问自己,还在咬着吸管。

  直到肩膀被男人的手轻拍了一下。她惊醒,一抬头,对上那双熟悉的眼睛。

  “不好喝就别喝了,”沈问埕说,“一会儿给你买别的。”

  姜桡一愣。

  沈问埕本是担心她不爱喝,见她这一脸懵的表情,不禁一笑。

第二十一章 寻酒客?

  她对旁人目光的感知比一般人迟钝,但此刻,宋总直白地望过来的目光仿佛带着温度。那态度说不好是冷是热,总之,在瞅着两人。

  沈问埕和这位宋总的往事纠葛只在旁人的口口相传里,具体如何,当事人不说,谁都拿不准。姜桡只好装傻。

  “芋泥太厚了。”她解释。

  沈问埕不是很了解,没喝过,但仍然用理性分析了一下,差不多懂了。

  姜桡用吸管搅拌着芋泥,搅了会儿,用余光撇门外,竟然还没有大批的奶茶送进来。职场上,不管上司请下属,还是下属请上司,断没有独一份的道理。

  她刚接的心安理得,还以为马上就有人进来分发……姜桡转念一想,沈问埕身居高位久已,怕是早习惯了特助安排一切,将这种职场相处之道都忘了个干净。她默默地搅拌着芋泥,往他身前挪了一小步,轻声问:“需要我安排订奶茶给大家吗?用你的名义请?”

  沈问埕见她认真的小表情,想起在南京那晚,她在身后,尽职尽责地问要喝什么水。他略低头,轻声道:“这边儿奶茶店小,做这么多要等。刚买你这杯的时候就下单了,等等送过来。”

  姜桡略安心,喝了口,没等咽下去,又冒出来一个问题:“你们一起吃的饭?都没喝奶茶?只给我——”

  “我不喝奶茶,那两个教练一个在减肥,一个血糖高。”

  他没说宋一琳为什么没喝。

  姜桡自然不会追问这种小事,约莫从他的回答里知道,这一切没什么好令人指摘即可。

  两人把一个没营养的奶茶对话,说了几个来回,终于各自沉默。一个喝着奶茶看面前的选手训练,一个看了几眼对抗比赛的画面,用手机拍下几个画面,发到高层的工作群里,丢出一连串的“质疑”。

  姜桡看他单手举着手机,看得多,回得少,想到总监说,最怕大老板的群里有消息。沈问埕此人,不爱说半句闲话,讨论工作素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一针见血、不留面子不说,最要命的还惜字如金,让人猜不透他的情绪。

  搞得每次他提出疑问,大家都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分析他本人发在群里的只言片语。

  “那天吃饭,”宋一琳毫无征兆地出声,“有人猜你回来这边儿就是个过渡。”

  声音不高,将将好够三个人听到。

  “是吗。”他不咸不淡地回了,既没肯定,也没否认。

  “他们问我,”宋一琳声莫名轻了,像抱怨似的,“我嗯嗯啊啊地带过去了,没说什么。要谁和你说了什么,不是我传的,先和你垫一句,省得麻烦。”

  沈问埕没回答,略一颔首。

  “你知道我的,从不在人背后说事情。”宋一琳看了沈问埕一眼,很快,不动声色地把视线偏了偏,落到了比赛的选手身上。

  姜绕从这简短对话里体味到,宋一琳应该平时在外吃饭,没少被旁敲侧击地追问沈问埕的事。两个总裁级别的人闲聊,捎带着她,实在不该。

  她悄然挪动脚步,像在巡场一样地慢慢离开那块“是非地”。不料,她前脚走,沈问埕后脚就跟了上来,仿佛两人约好了似的。

  姜桡怕宋总不高兴,轻声说:“你没看出来,我给你们让地方说话吗?”

  沈问埕仿佛真没瞧出来她的心思一样,故作意外地和她对视。

  姜桡一看他眼神,便晓得他在假装,这个老妖怪级别的人又在装小白兔了。这一点,倒是和自家亲哥哥是一个路数。

  她没吭声,把手里的奶茶杯转着圈儿的捏。不知怎地,自从宋一琳出现,就心里怪怪的……刚那阵仗,怎么看都是千般的余情未了,百般的欲语还休。

  “本来想借你挡的,”沈问埕突然说,“你倒是走得快。”

  姜桡咬着吸管,从他话里听出了想澄清的意思。她没吭声,继续喝。

  “教练,就船船姐有奶茶啊?”和沈问埕混得熟的少年打完一局,大获全胜,将椅子往后一滑,恰好滑到两人之间,笑嘻嘻地瞧着他们。

  大家昨晚上看到几位职业高级别选手把姜桡当姐姐一样对待,爱屋及乌,自然在心里把姜副总监放到了“家人”的位置。

  那个宋一琳出现,众人不晓得来者何人,但见宋一琳瞧沈问埕的神态,约莫猜到是爱慕沈问埕的。看船船姐傻乎乎的,只知道喝奶茶,完全不懂抵御外敌,大伙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一看有人问了,马上另一个少年抬高声音,仿佛说给姜桡的“情敌”听似的,撒娇说:“是啊,教练。没有你这样的,都馋着呢!”

  刚结束一轮对抗赛的少年们仿佛被打了鸡血,都开始起哄。

  沈问埕倒也不急着澄清,看他们演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丢出两个字:“都有。”

  换来了一阵欢呼。

  这里仿佛一个大家庭,虽是临时的,并不妨碍他们能在昨天一个晚上就熟成了家人。都是从五湖四海过来,二十五天一过,经过各个俱乐部的最终挑选,能签约的、成为职业选手的少之又少,恐怕只能是个位数。

  最后训练营一结束,绝大多数都要回到来时的地方,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正因为如此,少年们特别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分钟,不管是对抗赛,还是休息的相处玩闹。

  奶茶一送来,也不知道谁起的头,都嚷嚷着要喝姜桡递到手里的那杯,前几个接到奶茶的开心地表演着“受宠若惊”,把姜桡搞得团团转,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团宠姐姐。

  沈问埕瞧见宋一琳离开了训练厅,轻松了不少。

  虽然他和宋一琳确实没所谓的“前缘”,但和她算多年朋友,和她家里的那位前董事亲戚更是莫逆之交,两人之间随便说几句话就能听出来有交情。

  他怕姜桡多想。

  午饭本是一对一和宋一琳吃,为了避嫌特地拉上两个教练,吃完午饭看时间宽裕,又特意开车去买了趟奶茶……“教练?”身边第一个带头起哄的男孩子,倒着趴在电竞椅背上,颇为关心地小声问,“船船姐职位挺高的……你行吗?”

  这话问的既隐晦又直白,就差把“你配得上人家吗”写在脸上了。

  沈问埕若有所思,在男孩子质疑的目光里,他拉过来一个空着的电竞椅,沉稳落座。

  男孩子见他不回答,寻思是不是问的太直白了……“工作第一,少问私事。”沈问埕制止了男孩子的八卦心。……旁边竖着耳朵听的几个少年,露出了一脸嫌弃:装。

  姜桡分完奶茶回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装傻,佯作从未聊过,整齐划一地调转头,戴上蓝牙耳机,调试手机里的游戏界面,大声和队友讨论战术。

  她在众人无比认真的探讨声里,悄悄地环顾四周,下一秒,一个空着的电竞椅被推到她面前。姜桡感激地笑笑,轻手轻脚落座,她怕打扰大家,小声问沈问埕:“刚看你们聊,怎么忽然就散开了?”

  沈问埕上半身探过来。

  他的脸突然离得很近,为了听她说话似的,侧脸过来,低声问:“什么?”

  没人会注意这里,新一轮的对抗赛开始了。

  更何况,他们坐的位置是角落,最里处,面前是椅背超出寻常高度的一排电竞椅。

  只是一霎超出普通朋友的距离,近到她像感觉到了空气里属于他气息的温度。她晃神了一下,稍稍调整安全距离,摇摇头。算了不问了。

  沈问埕见她不问了,扭头瞧过来。沈问埕也在同时,闻到了若有似无的香芋奶香。

  两人目光交汇,她看到他眼底的微妙情愫……姜桡耳边的是自己的心跳。她像回到了从未恋爱时,被悄悄喜欢的男孩子盯着看,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妥,怕被看出端倪。怕他看出,她已经喜欢上了他。

  “晚上想在酒店吃?还是想出去?”他问。

  细算起来,两人还没单独吃过饭。他们像同时想到这一点。

  “我们两个?”她不太确定地问。

  沈问埕略点了一下头。

  酒店都是自己人,被看到的话——

  沈问埕已熟知她的顾虑,见她想避嫌,给出了另一个建议:“我在这边儿有个住的地方,有人做饭。”

  怕姜桡误会,他添了句:“叫林泾深过来,他正好要找我说事情。一起吃。”

  她想到林泾深从南京开始就是一副“你们两个有情况”的笑容……沈问埕继续给建议:“或者叫董善过来,他话少,也不是外人。方便说话。”

  她想到南京回来,每次董善和自己聊不到三句,就开始提沈问埕……“都叫过来,正好这周都在北京,”沈问埕最后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们两个喜欢斗嘴。我们吃,看他们聊。”

  姜桡想想,点了点头。

  刚答应了,她就开始担心:“他们要忙的话,过来太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