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今夏 第117章

作者:眷希 标签: 强强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甜文 校园 现代言情

  客厅内,素衣男子被汉白玉长桌上的一幅画吸引,他伸手将桌上的画纸拾起,月光透过半长的黑发,在来人的鼻梁上停滞。

  而男人专心地看着手上的画卷,他的目光在白纸上缓慢梭巡,不知看到了什么,目光一滞,看上去竟是有些出神。

  男人长相清俊,带着副细框眼镜,举手投足间气度儒雅斯文,已上了年纪的脸生出皱纹,却难掩骨相的优异,让人可以窥见他年轻时的几分卓越风姿。

  若有认识许临濯的人站在此处,定会惊讶,因为这个男人和许临濯的五官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般。

  许临濯开口道:“爸爸。”

  许致莲像是才注意到许临濯一般,他闻声抬头,看到许临濯站在暗处,面上微微露出些许惊讶,“临濯。你还没睡吗?”

  许临濯走近了些,朝他微微点头:“嗯,在做试卷。”

  许致莲:“注意休息。别学到太晚。”

  许临濯应道:“是。”

  空气一时间沉寂下来。父子俩仿佛不是血浓于水的至亲,而像是一对陌生人,勉强寒暄几句之后,彼此间便再无话可说。

  许临濯看着许致莲,许致莲则是细细地端详着手中的画,半晌,他似乎终于将这幅画的细节全都阅览无遗,方才抬头看向许临濯,声音里带着些迟疑:“临濯……”

  “这幅画,是你画的吗?”

  许临濯清瞳若水,静静地望着自己的父亲。

  月光照了进来,可他的眼睛却没有被点亮,仍是沉浸在黑夜里。

  许临濯:“不是。”

  “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画的。今天我邀请她来家里做客,她看到家里的画,说她也喜欢国画,我便请她画了一幅。这幅画便是她画的。”

  许致莲点了点头,像是了然,“原来如此。”

  他顿了顿,似乎是明白自己接下来的话语会显得不合时宜,所以在斟酌着是否吐露,又该如何开口。

  许久,许致莲才终于拿定主意,抬眸看向自己的儿子,语气温和地说道:

  “……她画得很好。这幅画,我能不能先帮你们收起来?”

  “之后,若是她再来家里玩,就让她来我书房,找我拿这幅画吧。”

  许临濯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神情波澜不惊:

  “好的,爸爸。”

第90章 韧性

  十二月初, 高二级的学生们迎来了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

  考完试的当晚,陈缘知对完答案后,表情也没有放松, 眉心一直微微皱着。她一反常态地重新做了好几遍数学的应用题,反复地对着答案比照思路。

  几天后, 成绩出炉, 陈缘知拿着自己的各科试卷去找了许临濯。

  “这次考得怎么样?”

  陈缘知垂下眸:“还是全班第一。”

  许临濯敏锐地发现了什么:“那为什么看起来垂头丧气的?”

  陈缘知抿了抿唇,沉默了半晌:“……级排退了。”

  许临濯了然, 直起身,接过了陈缘知手上的试卷, 嘴里问道:“退了多少?”

  “……二十多名。”

  许临濯在心里盘算,他记得上次清之是第二百三十名左右, 这次退了二十多,刚刚好退到了创新班线上,应该二百五十多名左右。

  许临濯语气放缓, 声音里带上笑意:“才二十多名吗?我还以为是多少, 这不是很正常的排名波动么。”

  “你是刚进入这个分数段, 排名会不稳定,下一次考试肯定就不一样了。”

  陈缘知:“我知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女孩还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许临濯看着她,声音温柔下来:“那为什么心情不好?”

  陈缘知抬眼看向他,“我……对数学答案的时候, 看了好多遍答案的过程,才会做最后两道应用题。”

  许临濯拿起数学试卷,沉吟片刻:“……嗯, 确实, 这次的数学大题出题比较灵活。”

  陈缘知接着说了下去:“在考场上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其实根本没有学懂过导数,出题老师一旦不按定式出题, 我就开始无从下手。”

  “……许临濯,我觉得有点失落,是因为我在这次考试里看到了我的缺点。我曾经以为我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的,但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我学得还是不够透彻,面对灵活的题目时依然会自乱阵脚。”

  许临濯看向她,“既然发现了缺点,那就去解决它就好了。”

  陈缘知点了点头,“嗯,没错。”

  “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做不出灵活的题目,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答案的思路和过程,然后拷问自己——为什么你想不到这个切入点?为什么你卡在了这个步骤上?为什么你不知道可以用这个解法?”

  “这种时候,我总会开始责怪自己,开始自省。是不是我做的题目太少了?可是我平时的时间几乎已经塞满了。一个高中学生,平常要上课,要做学校布置的作业,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我再怎么压榨自己,也不可能做到所有题目都做过。”

  “不了解高中生的那些人,他们总觉得只要往死里做题就好了,别的一概不管,只要做题数量上去了,成绩肯定会变好。”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实际上,做太容易或者太难的题都是不必要的;做完题要对改,不记录错误并且查漏补缺也是没有用的;做了一类题却没有及时总结归纳,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题还会再错。”

  “毕竟谁也不是过目不忘的神童,事实就是大多数人学过一遍两遍的东西不及时巩固很快就会忘掉,错题要来回错五六次才能完全记住。所谓的题海战术,从一开始就是下策。”

  “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精练题目,在最少的题目里找到最多的共同点,学到最全面的解题方法。课后的错题整理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应该在错题整理上花费太多时间,且,错题本应该越来越薄,积攒的错题要逐渐掌握,而不是让它们堆积如山。”

  陈缘知开始认真地盘算起来:“让我想想,挑一些习题册,再辅以一题多解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的练习,先这样训练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

  她转过头,却刚好看到许临濯睁着一双笑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样子。

  这人本就长得好看,温柔地注视一个人时,其威力更是不可小觑。

  陈缘知挪开眼睛,“……你看着我干什么?”

  许临濯笑道:“果然是清之。我还试图去安慰你,是我太自以为是了。”

  她已经完全不是一年前,他刚见到她时的模样了。

  他还记得那个夜晚,她转头时眼眶里摇摇欲坠的泪。那时的陈缘知看上去茫然无措,沉默得一言不发。

  而现在坐在他面前的清之,即使有短暂的失落,也能很好地自我排解,然后迅速地找到解决方法,她的眼神总是明亮的,坦然而又坚定。

  许临濯的声音变低了些,胸腔里滚出闷闷的笑声:“我相信你很快会来陪我的。”

  陈缘知被他说话的语气弄得心乱,故意不去看他,目光聚焦在题目上:“……嗯。”

  一般说到这里,两个人就该开始各做各的事了。

  陈缘知余光还在许临濯身上,她发现许临濯没有转过身去,反倒还是看着她,忽然间说道:

  “清之,你打算升到元培班的事情,你有和别人提起过吗?”

  陈缘知不假思索:“没有。”

  “为什么呢?”

  说自己会升上元培班,在东江中学是一个不亚于对着周围的人宣布“我会考上清华北大”的行为。原因也很简单,东江中学每年的清北数都是稳中有进,从来没下降过一名。

  基数摆在那里,对大多数人而言,进入了清北班,就等于是半只脚踏进了中国最好的几所大学。

  所以对应于此的是,升上元培班的难度也非常高。那里汇聚了全市最顶尖的一批尖子生,其中不乏生来便头脑过人的天才,更不缺从小就自律勤奋的人。可以说元培班里的学生,无论是天赋和努力,都是万里挑一。

  平常人在东江中学呆久了,会逐渐习惯这里的分级制度。因为跨越等级实在太艰难,创新班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能触及的极限,能攀升到的顶峰。

  元培班,是很多东江中学学生连想都不敢想的存在。说自己会升上元培班,百分之九十九是会被嘲笑不自量力的。

  但陈缘知没考虑过那么多,她不提起的原因只有一个:“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必对任何人说。”

  许临濯怔了怔,忽然开口问道:

  “那我呢?”

  陈缘知停了笔,她转过头来,十分认真地回望许临濯的眼睛:

  “你是例外。”

  许临濯的搁在桌面上的手一动也不动,他看向陈缘知的眼神慢慢洇深了,他开口道:“清……”

  陈缘知转回去,轻飘飘抛下一句话:

  “而且你本来就知道。”

  原本暗潮汹涌的空气被一句话打散。

  陈缘知按下胸口怦然乍起的心跳声,随后便听见了许临濯的叹息,似是不满又似是好笑:“陈缘知,听你说两句好话可真难。”

  陈缘知不予回应,做题的手不停,嘴角却浅浅地弯起。

  日子便这样一点点地过去,或许是因为置身希望之中,如何辛酸的努力也只觉甘甜。

  陈缘知放下了所有的心思,开始一心一意地备考最重要的期末考试。

  如若期末考试中能拿到一个比之前更好的名次。

  那这个班,她升定了。

  ……

  没过多久,又到了换座位的时候。

  自从马红梅当了班主任,高二25班的座位安排便渐渐交给了班委。班委按老师的要求编制好座位表,然后交给老师,而目前管事最多的班委正是副班长徐语。

  因这层缘故,许多人都会私底下去找徐语说自己的座位要求,座位的调整幅度也日趋减小,一些小圈子也已经基本固定了。

  现状是大家都比较满意自己的座位,偶尔有不满,也可以找副班长徐语商量。

  徐语把座位表放出来之后,大家便开始拖拽自己堆满了杂物和书本的桌椅,开始进行一个大迁徙。学生们要么踢着自己的书箱进行挪动,要么抱着自己的笔筒置物袋小抽屉在人群中穿梭。

  黎羽怜和朱欢寅被调动到了陈缘知的前面。

  “缘知!我们来啦!”

  嘈杂吵闹的班级大迁徙中,黎羽怜欢快的声音像是海中动物沉沉浮浮的鸣叫,听不真切。

  陈缘知刚好摆完自己的桌子,转头看见黎羽怜推着桌椅,叠得老高的书本差点歪倒。她连忙走过去帮忙推椅子:“你的书怎么这么多?”

  黎羽怜沮丧道:“别说了,我开学的时候买了好多教辅!但是都没怎么看。”

  桌椅到位,黎羽怜看着屏幕上的座位表,又开心了起来:“终于又和你坐到一起了!好喜欢这个座位!”

  陈缘知:“别闲着,过来帮帮欢寅。”

上一篇:珍珠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