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第264章

作者:叶叉叉 标签: 现代言情

  自从有了颂颂,两人难得过上二人世界。

  早晚都是一家三口,白天大多在工作。

  周末,他带着女儿回老宅,聂扶摇再去看望聂家的长辈。

  夫妻俩的感情很好,却不会过多干涉对方的人际交往,基本只在逢年过节才会去对方家里走一趟。

  不过因为有颂颂,封战去聂家走动的次数比较多。

  封家的人对聂扶摇没什么要求,虽说是封家的媳妇,可这个头衔没人当回事。

  她的身份是聂扶摇,双院院士。

  哪怕是嫁给了封战,也没人敢把她当做是封家的人。

  甚至可以说,封战是聂家人,也很合理。

  大概两日后,因网上讨论的太过激烈,官方做了初步的案情公布。

  死者叫王静敏,今年36岁,根据大楼监控,王静敏是自己搭乘电梯,上了大楼天台。

  同时,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那个时间点,大楼天台只有王静敏一人,不存在被人谋害的可能性。

  但是,王静敏的死亡,并不简单。

  有知情人在网上爆料,自称和王静敏是同一小区的业主,几乎经常能听到王静敏歇斯底里的争执。

  这位网友说王静敏就是个疯子,精神不正常,一点小事都能对着丈夫撕心裂肺的诘责,同一楼的业主经常去找他们家理论,当年答应的好好地,过后依旧吵闹不断。

  “我妈是被我爸逼死的。”

  警察找到王静敏的一双儿女。

  儿子今年十一岁,女儿六岁。

  因母亲跳楼自杀,兄妹俩暂时请了假。

  少年面无表情,可从他的眼神里却能发现,尚且还无法接受母亲已经死亡的事实。

  不知道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少年会面临怎样的痛苦。

  有些人的痛苦,是有延时的。

  “我妈怀着妹妹的时候,那男人出轨了,后来被我妈发现,和那个第三者吵了起来,动了胎气差点下不来手术台,好在我妹妹没什么问题。”

  从少年的叙述中,警察发现这孩子似乎有点早熟。

  “后来我妈就成了惊弓之鸟,每天都对我爸盯得很紧,有点风吹草动就歇斯底里。”

第340章 摘得干净

  小小少年有条理的说着家里的事情。

  “我知道,我妈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半个多月前,我看到了我妈的诊断书。”

  少年心内自责,为什么没有看住妈妈。

  妹妹怀孕之前,两人明明感情很好的,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小孩。

  可一切怎么就变得这么快。

  “在网上我查过这个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疾病。”

  少年心里很复杂,愤怒、痛苦、悲哀,甚至还有种说不出的平静。

  警察没有问出太多的事,之后就离开了。

  “这个孩子,思维条理都很清晰。”一人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高层居民楼。

  “去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金奖获得者。”另一位警察调查过王静敏的家人,“知识储备量想来是不低的。”

  听闻,这人微微一愣,“可惜了。”

  案子整个调查下来,真的让人特别的郁闷。

  很显然,王静敏怀孕期间因丈夫出轨,之后患上了产后抑郁。

  整日里脾气阴晴不定,让本就对她没了感情的丈夫更加的冷漠,从而加深了王静敏的病情。

  几年下来,她已经是双向患者,可他的丈夫却根本不在意。

  或许对方也知道妻子的病情,却选择了冷眼旁观。

  甚至让妻子在小区内,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

  警方在走访的时候,小区的人基本都在怜悯王静敏的丈夫,反而是这个被疾病困住而无力挣脱的女人,成了那个被谴责的人。

  可是,警方知道谁是罪魁,却无法逮捕对方。

  这对夫妻分居快两个月了,对方也明确表示,不知道妻子的病情。

  “有的婚姻,太可怕了。”有一位女警感慨道。

  她还没结婚呢,入职后却见过好几起婚姻产生的案子了。

  每看到一起,对婚姻的抵抗情绪就增加一点。

  在妻子孕期出轨,被发现后居然冷暴力对方,生生的把妻子给逼到自杀的地步,他们却没有任何有效地手段将其抓捕。

  而那个男人却以一副惋惜的态度,放弃了妻子的那份财产,表示全部留给两个孩子。

  “怎么会有这么恶劣的人。”她语气愤愤。

  旁边一位中年大姐笑了,“你还年轻,刚来不到一年,这才哪到哪啊。”

  她在所里快二十年了,早就学会了如何调节心态。

  真要像小年轻这样,遇到点事儿就怒不可遏的,早被气的投胎八百回了。

  女警唉声叹气道:“那两个孩子会怎么办?”

  “能怎么办。”大姐道:“真要对孩子好,那孩子能说出那样的话来?前边的这位走了,会有下一位的,反正我是没见到为妻子守一辈子的,或许有,我却没那个运气见到。”

  女警道:“姐,现代社会,又不是古代,守一辈子什么的,太夸张了。我虽然还没有结婚,可将来如果我老公死了,也不会保证这辈子就不嫁了,除非是到了退休的年龄。”

  大姐沉思两秒后也笑了,“说得对。”

  一名男子从外边进来,“孩子外公外婆过几天就来了,留下来照顾俩孩子。”

  “怎么不是爷爷奶奶?”女警不解。

  倒不是别的,只是相比较起亲疏来说,爷爷奶奶离着更近不是吗?

  “社区那边说,男人把房子留给了儿子,请律师做了公证,成年后就过户。男方长辈不太痛快,正好王静敏的父母帮忙处理女儿遗体,听说这事儿,就不准备回老家了。社区那边帮着两位老人安排了工作,王家老大爷做保安,大娘去扫大街,每月加起来也有四千块。陈涛每月会给六千块家用。”

  众人知道京城生活标准,六千块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标准。

  “担心的话,可以不定期去走访,反正就在咱们片区。”

  女警闻言点头,“是要不定时的去看看,话说郭哥,陈涛的月薪也太高了吧?”

  “嗯,五六万。”男人将资料交给中年女子,“杨姐,结案报告就麻烦您了。”

  “行!”中年女警接过来,“别忘记请吃饭。”

  “好说。”

  女警抻了个懒腰,知道大局已定,“我每月会去走访一次,免得那男人不给抚养费。”

  大姐笑的合不拢嘴,“不错。”

  “还得防止他们外公外婆把抚养费挪用。”

  大姐:“……这六千块,就有二老帮忙照顾孩子的费用。”

  “姐,两个孩子还有一个舅舅呢,你没见着,吊儿郎当的。”

  “不能以貌取人。”

  “我也不想啊,可他就给我那种观感。”

  “或许就单纯的是一种个人审美。”

  “……哦。”

  **

  通过网络以及闫斌的回复,聂扶摇基本知道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她无法同理这类人的想法和人生。

  明知道丈夫出轨,却依旧和他过了好几年,以至于把自己逼迫到这个地步,用一死了之来解决痛苦,却留下了两个孩子。

  这是那个女人想要的结局吗?

  聂扶摇在很多方面都有一道底线,而这道线,谁碰谁死。

  当一个人的底线不断被触碰却不断的选择降低底线,那等到这个人的结局注定好不到哪里去。

  她从不在意沉没成本,但凡敢触碰她的底线,她绝不原谅。

  偶尔逛社交平台,看到一些婆媳矛盾,她同样无法理解。

  不管是婆婆虐待媳妇还是媳妇虐待婆婆,在她看来,都是很奇怪的事情。

  假如,她的婆婆敢阴阳她,她就敢和对方开战。

  如果封战站在婆婆那边,她就敢和封战离婚。

  有些人的臭毛病,就不能惯着。

  王静敏的死亡,丈夫是诱因,可能走到这一步,何尝不是她的性格因素。

  她不是指责王静敏,只是恨其不争,哀其不幸。

  她一走了之了,两个孩子呢?

  何其无辜!

  “这不是遗弃吗?”

  夜里,夫妻俩在饭桌上谈论起这件事,封战蹙眉道。

  他也是一位父亲,想到那个男人在妻子死后,居然将一双儿女交给了岳父岳母,这很奇怪。

上一篇:春日陷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