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 第146章

作者:黑白狐狸 标签: 现代言情

  殖民地时期,汉城改名为京城。京城商会就是汉城商会。

  山东帮被柏杰生压了一头,郎永的脸僵硬片刻:“去年的事情。但风水轮流转,山东帮就未必会落败。”

  朋友摇了摇头,推来《东亚日报》:“你们动作晚了,柏杰生拿了地。”

  郎永打开第二版,1923年2月11日,《比日本人更威胁朝鲜经济的华侨势力如何根深蒂固》。

  报道称,中国人在京城中心地段拥有大量土地,“其中拥有量最大的是占有市内黄金町二丁目8626平的柏杰生,此人就是万泰和号的主人,万泰和号所持有的地价就有16万元,他拥有的这些土地不是廉价的混杂用地,而是黄金地段的住宅用地,再加上在此地建造的楼房,仅这些就已经是让人大吃一惊的财产。”

  田先生插嘴:“那块地是京城的黄金地,我们也和柏杰生接触过,但他态度很坚决,不卖。”

  “房地产价格暴涨,柏杰生和他的股东们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但朝鲜人现在买不起房屋,只好租房住,和万泰和号的矛盾也很大。”田先生义愤填膺。

  郎永嘴上附和,心中却清楚,田先生假模假式不过眼红柏杰生的利润,想吞过来自己赚而已。

  朋友终于切入正题:“郎经理,你有办法吗?”

  郎永想了想,说:“柏杰生是个聪明人,更何况他现在资产雄厚,想动他没那么容易。但是……如今仁川分号的经理,是他家老二柏成坤。按道理来讲,主事的应该是老大,但前几年兵变,老大护送柏氏女眷回国了,目前还没回来,老二替他管仁川,管着管着,仁川就到了老二的手里。”

  朋友很有感触,他见多了此类恩怨:“果然要问郎经理。柏家老二柏成坤生意做得怎么样?”

  “仁川分号主要经营米豆,这几年各家纷纷下场,利润已经非常薄,并不好做。我猜柏成坤会很焦虑。”

  近几年,米豆市场的生意日益难做,众商人打起了价格战,售价越来越薄,上海采购价却日益攀升。

  三个人聊了几句,准备离开的时候,田先生给郎永使了个眼色。郎永了然,坐着出租车兜了一圈回来,果然又见到田先生等在树下。

  两人重新找了个茶馆,田先生开门见山:“我想要柏杰生的地。”

  郎永心中一动:“柏家老大已经托人告诉柏杰生,柏家的女眷和儿童都已经安置好,不日便可以动身赴仁川。目前柏成坤急于在米豆生意上做出利润来,才能把仁川掌握在自己手里。”

  田先生把茶水一口干了,茶杯磕在桌上一声脆响:“郎经理,谢谢你的消息。以后如果有新消息,请电话我。”

  “客气,田先生,以后多照顾本号生意。”

  郎永和田先生互相留了彼此的电话号码,再次紧紧握手。

  田先生弯腰钻上车,等车走了,郎永不屑地撇嘴。

  田先生的举止做派都有些粗野,显然不是什么正经生意人,如果是郎沣,绝不会和这样的人来往。

  但他和郎沣不同,他就是什么手段都要用一下。

  隔了几天,田先生请郎永吃饭:“我这有几套方案对付柏成坤,你帮我参谋参谋。”

  郎永凝神细看,挥手屏退其他人:“田先生,您这三套方案刀枪棍棒,很容易触犯到唐大人领事的警察条律。”

  田先生肃然起敬:“郎经理,我确实不懂这些法律,您有什么好建议?”

  郎永笑着俯身到田先生耳边,轻声说:

  “投机。”

  田先生听完郎永的计谋,惊喜下露出了本色,猛地拍了大腿,用湖南方言骂了句粗话,赞道:“一环扣一环!”

  他抓住郎永的双手:“郎经理,我怎么谢你?”

  “田先生,你我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谈什么谢?柏成坤只要做了投机,就一定会连累柏杰生,空出来的市场,可要给我留一些。”

  田先生大笑。

  数周后,郎永听华商们传说,幸运之神眷顾了柏成坤。

  朝鲜的米豆生意艰难,众华商都希望将大米转送到日本市场。唯独柏成坤走了大运,接到来自日本的订单。

  日本订单很大,仁川的货源不足。柏成坤憋着劲要做出点业绩来,便悄悄联系了借贷。

  有人介绍了湖南人田先生给他。

  田先生告诉郎永:“柏成坤让我四分利,借了笔款子,从上海购入米豆运到日本市场,一瞬间就卖空,不但还清了我的借债,还稳赚一笔。”

第194章 柏成坤被骗娶日本妓女

  日本商人对柏成坤的合作也非常满意,很快又递来一个订单,柏成坤如法炮制,又赚了一笔。

  柏家老大定下了动身来朝鲜的日子。柏成坤心中焦躁,恰好此时日本商人急需两万袋大米,询问柏成坤有没有能力吃下,柏成坤咬了牙去找田先生。

  田先生似被柏成坤要的金额吓了一跳,连忙请柏成坤上座:“柏经理要两万袋大米的数?”

  柏成坤有些激动地说:“这个单子利润不错,我急需筹款压货,没别的办法,只好再来请田先生帮忙了。以往都是四分利,这次毕竟数额大,利息还能不能再降?”

  田先生问:“这么大的数额,柏经理准备拿什么抵押呢?丑话说在前面,我可不收仁川的资产。”

  柏成坤咬着牙说:“万泰和号在汉城有一块地,地段黄金,我抵给你。”

  田先生没说话,柏成坤抖着手把地契塞进他怀里。

  田先生“勉为其难”地接受:“什么时候要?”

  “现在就要。6个月以后还。”

  “6个月?确定?利率不低。”

  柏成坤额角渗汗:“也行。”

  田先生和柏成坤签下借条。柏成坤刚走,田先生就拨电话给朗永:“成了。”

  朗永恭喜道:“田先生发财。”

  柏成坤拿到钱,从上海购入两万包大米,装船去往日本神户。船还在海上,噩耗传来:日本商人违约,要求把订米数量从两万包减少五千包。

  1924年,国内动乱,针对日本商人的违约行为,没有官方介入。柏成坤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呆愣许久。

  为了补救损失,柏成坤只好在仁川廉价卖掉存货,但资金窟窿巨大,无力补充。6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郎永接到了田先生的电话。

  “郎经理,万泰和仁川分号的门口,来看看热闹?”

  电话里传来嘈杂的声音,有人乱糟糟喊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柏成坤出来!”

  郎永的脸色随着田先生的电话逐渐开怀。

  十数年沉寂之恨,如今烟消云散。

  他急忙赶去现场,即使在路上,脸上也抑制不住地微笑。

  远远就看见围观的人头挤挤央央,郎永拨开人群,倒吸一口凉气:

  田先生叫来武装齐备的近百人,堵在仁川狭窄的道路上,把仁川分号门口围得严严实实。

  阳光透不过拥挤的人墙,阴影笼罩着万泰和的门头。

  为首的人正中气十足地对着紧闭的店门喊话。

  郎永看着眼前森亮的武器,顿觉事情有些超乎他的预期。只是商号之间你死我活,犯得上出动武装力量吗?

  田先生,一个湖南人,为什么有这么大能耐请来武装力量?

  郎永的后背渗出冷汗。他费力地挤过人潮,挤出一个笑,拉住田先生:“田先生,您太费心了。只是,柏成坤毕竟是我童年好友,我也没想……”

  田先生一把甩开郎永。郎永还要说什么,紧闭的店门终于从里往外打开,他赶紧躲进人群中。

  柏成坤没有看见郎永。他垂着头,从人墙的缝隙中钻出来,忽然踉跄了一下,向前扑了几步,随即被人客气地“请”走。

  柏成坤被人客客气气地请上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田先生在车里,微微颔首致敬。

  “柏经理。”田先生客客气气,“现在您不还钱,是打算用汉阳的地赔给我吗?”

  “求田先生再宽限一些时日。”柏成坤哀求,“待小弟筹钱……”

  田先生扶起柏成坤,温和地给他抚平衣襟皱褶:“我对地没兴趣,只想拿回我的钱。既然如此,半个月后再见。”

  田先生雷霆手腕,菩萨心肠,柏成坤感激涕零。

  郎永听了,也松了口气,打消了心中不祥的猜测。

  这笔窟窿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柏成坤借遍了老乡,才勉强支撑一半。

  眼看着这笔债利滚利,数额越来越大,急得走投无路之际,田先生建议他见一见仁川银行的孙经理。

  仁川银行的孙经理恰好有难处。

  他有个娇爱的外室,然而他老娘咬死了不允那外室进家门。外室郁郁而终,留下个私生女,无名无分流落在外。

  柏成坤和孙经理把酒言欢,孙经理支支吾吾说想把私生女嫁入柏家,给柏成坤做妾,好歹有个名分。

  柏成坤借着酒劲,一口答应。

  当晚,孙小姐的温柔乡令柏成坤流连忘返。隔天早上,柏成坤发了信给汉城柏杰生,并在报上登了纳妾启事。

  随着孙小姐一起来的,还有银行放款。

  柏成坤总算是松了口气,以为自己逃过一劫,安心等待银行款项到账。

  几天后,深夜。

  仁川分号的门被半夜敲响。

  警察冲进仁川分号,逮捕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柏成坤,并从仁川分号的地下室中搜查出十贯福寿膏。

  仿佛有备而来一样。柏成坤被捕几个小时后后,《东亚日报》等朝鲜新闻报纸便以《富甲天下的中国巨商万泰和号非法销售福寿膏》为标题,大肆报道,称万泰和号非法销售福寿膏已经几十年,如今终于浮出水面!

  柏成坤被捕的消息传到汉城,引起轩然大波。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其中有诈。

  这分明就是冲着华商来的。

  汉城的华商代表们聚集到华商总会进行商议,请了中国总领事馆随习领事陈秉崑为交涉代表,于14日访问警察部,为柏成坤申请保释,却被朝鲜一口拒绝。

  众华商隐隐嗅到看不见的硝烟。

  随即,更劲爆的消息传出。柏成坤娶的朝鲜爱妾,根本就不是什么孙小姐,而是一名日本名妓,马场梅子。

  无异于一个耳光扇在柏杰生的脸上!

  但随之而来的噩耗,比被嘲笑更可怕。

  柏成坤终于收到了银行放款,这笔款子却被警察部收走作为走私的罚金。

  没过多久,柏杰生收到日本人的控告:柏成坤向日本人借了高昂债务,将柏氏汉城房产抵押于朝鲜殖产银行、山口银行以及私人高利贷,欠债达140万日元。

  柏成坤向日本人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