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 第6章

作者:黑白狐狸 标签: 现代言情

  选题包含大量的苏联和乌克兰的政府档案,以及完整的访谈素材,收录400余人的访谈,上至国家老大人,下至平民百姓,政策制定者,执行人员,幸存者,管理者,目击者,家属,心里创伤者,医护人员……被卷入核泄露灾难的各色人的声音都被记录下来,堪称一部完整的关于核泄露事故的“录音机”。

  “在社会中,许多人的煎熬和痛苦,是大众看不到的,是无声的。”陈昭给左佑佑讲他们开发这个选题的理由,“所以我们整理了那些微弱的声音,让这些人,被历史看见。”

  就在这一刻,左佑佑隐隐理解了枯燥的史料档案整理的意义——

  公平地记录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

  陈昭开始抓头发:“现在还差一个主推文案,我想想……‘核与灰烬’怎么样?”

  “不怎么样。”左佑佑诚实地说,“太文艺了,我没文化,不懂你要表达什么。”

  陈昭也不生气:“那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左佑佑心中有股迫切的冲动,她想为宏大历史中微小的人说一句话。

  “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左佑佑脱口而出。

  这句话,不由分说的,直接闯进了她的脑海。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永远都只有一半的真相。”左佑佑说,“人类需要完整的史料,来还原真实的历史。因为——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

  陈昭慢慢把抓头发的手放下。

  他两眼发亮:“在大灾难中,普通人的呼救声是微弱的,但我们往往只能听到允许被听到的声音——因此,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

  这正是他们整理这部分口述史的原因。

  “就这句了!”陈昭抓着左佑佑的手,猛地摇晃两下,然后夺门而出,

第5章 挣扎在民间计数法的海洋中

  他跑得很快,猛地撞在夏博士身上。

  两个人齐齐倒地,陈昭扶起夏博士,道了个歉,一阵风地跑远了。

  夏博士遭受一场无妄之灾,头上鲜黄色的安全帽摇摇欲坠。

  鲜黄色的安全帽?

  左佑佑的目光落在夏博士头上的鲜黄色安全帽上移不开。后面,老石和另一名同事也走了进来,也戴着安全帽。

  几个人浑身是土,脸上还有口罩勒出来的印子,走进办公室以后开始脱外套、换衣服。

  “你别动,这里还有土,我帮你拍拍。”

  “赶紧去洗脸,脸上都是泥。”

  “天哪,我身上有股腐朽的味道。”

  老石洗完脸回来,换好衣服,找出一块新毛巾塞给左佑佑:“送你入职礼物。”

  夏博士递给她一管洗面奶,洗面奶上面扎了个蝴蝶结。

  左佑佑捧着一块毛巾和一管洗面奶,满头问号。

  不是,他们去挖坟了吗?

  左佑佑面前还摊着满桌子账本,夏博士走过来,随意地看了一眼,兴致盎然地用手指在上面戳:“有意思,你在看账本啊。”

  左佑佑指着账本上缺胳膊少腿的“匁”问:“这个字……”

  “清末记账法中,‘两’的简写。”夏博士说,“1.466匁的意思就是1.466两。”

  左佑佑看着纸面上的“44加重各色淮地子孙寿库纱28匹10.5匁,294匁”,想了很久,不确定地问:

  “这行账目的意思是,商品名称为‘44加重各色淮地子孙寿库纱’,共计28匹,每匹单价10.5两,共值294两?”

  “没错。”

  左佑佑刚松了一口气,往下看了一眼:

  TI湾木双管烟斗1箱1百打洋280元741,207.48匁

  左佑佑再次痛苦抱头:“绸缎的计量单位是‘匁’,那为什么烟斗的计量单位有‘元’有‘匁’啊?!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鬼啊?!”

  “烟斗的价钱计算方法与绸缎不同。账簿的计算单位是‘上海九八规银银两’,但是烟斗的购买价格单位是‘银元’,所以需要将‘银元’换算成‘银两’。”

  左佑佑蚊香眼:“上海九八规银两又是啥?”

  “规银是上海商业交易的记账单位,1规银两价值相当于标准银的98%,因此叫‘九八规银’。柏杰生是上海人,他习惯用上海记账法。”

  “各地的记账法都不一样,是吗?”左佑佑问。

  “是的。”一提到专业知识,夏博士滔滔不绝,整张脸闪闪发亮,“柏杰生是上海人,更习惯用上海的记账单位。很多时候,我们整理古籍,就会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诸如籍贯等细节,甚至能判断出,这个账本是不是他人伪造的假账。”

  左佑佑猛点头:“古书自己会说话!”

  夏博士点头:“对,古书自己会说话。现在让我们回到万泰和号的账本。柏杰生虽然在朝鲜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但他是上海人,从小在上海的商号里面做学徒。因此,他一直使用上海的记账习惯——便是使用‘上海九八规银’作为统一的换算单位。”

  左佑佑低头看账本末尾的总计一栏,确实是“匁”,意思是,无论什么计量单位,最后统一换算成上海九八规银两。

  左佑佑虽然觉得这种换算好复杂,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习惯,她只好死记硬背:“上海九八规银。”

  夏博士继续说:“这里的‘洋280元741,207.48匁’,‘洋’是指银元,741是‘洋釐’——银元与银两的汇率。”

  左佑佑总算听明白了一些。她翻过稿纸计算:

  “1元=0.741两,因此‘洋280元741207.48匁’这句的意思是,烟斗的总价是280(银元)×0.741=207.48两……对吗?”

  夏博士笑嘻嘻地拍手:“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左佑佑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夏博士指着账本下一行说:“还有饼豆,计量单位和烟斗绸缎也不一样,饼豆使用西班牙银货交易,上海叫‘本洋’或者‘规元’,西班牙货币退出上海后,上海又使用‘二七宝银’计算。二七宝银重52两,加上溢价2两7钱5分后,实际含银54两7钱5分。然后你还要“98升算”,就是除以98%,实际上包含了58钱2分6厘……你记住这个,后面要自己换算回来。”

  左佑佑头大如斗,只听夏博士继续说:“万泰和号还有彩票业务,汇率也不一样,而且彩票还要加收1%的叨佣,也就是手续费……你后面慢慢算吧。还有,朝鲜和日本的计量单位也不一样,账本里涉及到向朝鲜人和日本人支付运费的时候,也需要换算。”

  左佑佑面对着海量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汇率,几乎要哭出来:“匁,洋,元,规银两,本洋,规元,叨佣。”她指着账本的某处问:“那这里的‘两’又是什么计量单位啊?”

  夏博士看了半天,淡定地说:“他写错了,笔误。”

  左佑佑脑子里一万头草泥马呼啸着来了又去,连声音都不自觉抬高八度:“笔误?”

  “记账嘛,难免笔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相比左佑佑的崩溃,夏博士无比淡定,“那时候南京民国政府实施货币改革,所以计量单位非常混乱,你要怪,就怪历史吧。”

  要怪就怪历史。

  左佑佑把笔一丢,毫无形象地瘫在了椅子上。

  很好。

  她总算知道,为什么这个项目没人做了。

  但左佑佑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人吗?

  是……不!当然不是!

  左佑佑垂死挣扎,咬牙切齿:“这方面的参考书,推给我,我跟这些计、量、单、位、拼、了!!!”

  “去读《20世纪30年代货币统一政策的崩坏过程》,《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夏博士把书名写给她。

  就在左佑佑努力抱大腿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了两下。柏辛树走了进来,把屏幕稀碎的手机放在了左佑佑的手里。

  “你的手机。”

  手机屏幕稀碎,但还在顽强地振动。

  “大早上的,左佑佑的手机怎么会在你手里……”夏博士话没说一半,就被老石捂住了嘴。

  清晨还手机什么的……几名同事迅速交换了一个激动又八卦的眼神。

  左佑佑呆在原地,一道惊雷划过脑海。

  她终于想起来,她忘了什么了。

  她在地铁上揍了人,揍完就走,完全没想着要留下和地铁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害得老大足足迟到两个小时?

  左佑佑追出去。

  “我说明了情况,已经没事了。”柏辛树言语简洁,声音没什么起伏,“你跟我来。”

  左佑佑有些慌。

  她今天穿着仙气飘飘的荷叶边衬衫和长裤,看起来非常符合她精心为自己打造的“安静文艺少女”人设。可惜,早上惊天动地的一脚,她的人设已经崩塌了。

  她耷拉着脑袋跟在柏辛树身后。

  入职第一天就把顶头上司坑迟到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空气安静,左佑佑手机振动声异常明显。

  柏辛树背对着她:“你的手机有很多信息,你不看一眼?”

  左佑佑赶紧掏出手机,透过稀碎的屏幕,看见学院的微信群里正热闹非凡。

  同学:“听说了吗?今早CBD地铁站有美女帅哥联手暴揍色狼。”

  同学:“有人关注那个揍人的小哥哥吗?虽然拍得看不清脸,但身条好高,气质好绝!”

  同学:“照片/照片。”

  大家一起在群里对着柏辛树的照片斯哈斯哈。

  左佑佑抬头看柏辛树的背影。他四肢修长,掏出钥匙开门的姿态赏心悦目。

  蓝笑笑:“剑锋今天也在CBD,我问问他~”

  同学纷纷起哄:“送院花上班?好恩爱啊!”

  曹剑锋:“没有啦,今天陪老大来华夏书林谈项目。”

  同学们:“能和华夏书林谈项目?厉害啊曹剑锋!”

  曹剑锋:“还好啦,不过认识华夏书林的高级知识分子,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同学们纷纷羡慕起来。

  蓝笑笑:“@左佑佑,你不是进华夏书林了?正好和剑锋见一见嘛。”

  蓝笑笑:“@左佑佑,能进华夏书林,何苦在小广告公司浪费生命。那个小广告公司,真的有点小哦。”

  坏掉的手机屏幕让左佑佑无法回复,不能立刻怼回去。她悄悄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忽略了蓝笑笑的发言。

  柏辛树打开门,率先走进去,打开窗户,阳光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