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 第21章

作者:暮予 标签: 幻想空间 爽文 轻松 现代言情

  耗钱耗力的是节目编排与考斯滕,要专门掏钱请教练或者编舞师来为孩子量身打造适合的节目,衣服还必须找专业的师傅制作。

  当然,如果穿着休闲秋衣上场也不是不行,改改款式符合要求就可以了。

  为了省钱,有很多家长会自己给孩子做考斯滕,大多数是妈妈承担的这项工作,不过也不排除爸爸具备手巧的资质。

  现在赛场上也有选手的考斯滕依然是妈妈做的,水钻都是一颗一颗细致粘上的。

  女单还要化妆,小孩子比赛也需要的,很多家长都练出来了快速化妆的技巧。

  陪着参赛的爸爸也能给孩子简单画个底妆,好不好看就再说,反正离得远还在冰场上,细看也没机会。

  其实这跟舞蹈生到处比赛、考级很相像,前期总是辛苦的,甚至要让家长暂时放弃工作,陪着孩子去训练、考级、比赛。

  褚晓彤十岁之后去了体校,她在此前早上天不亮,四五点起床去上冰。然后赶着时间去学校上课,等下午放学了再继续去冰场,直到深夜。

  她不像丛澜,没有办法不听课自学。

  这样辛苦的日子过了两年,最后她听从了教练的建议,选择进入体校。

  年龄不够不能进市队,所以后来的几年里也是妈妈带着她东奔西跑。

  等到十三岁上下,她从地方队来到北京,进了国家队有了更好的训练后勤支撑,开始出国比赛,拿到了成绩。

  褚晓彤也就在国家队有了浅浅的根基。

  那个时候,她顶上还有成年组的一姐二姐扛事儿,连青少组也有齐妍等人陪着她,褚晓彤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发挥其实很不错。

  当时很多人都对她寄予希望。

  可惜一二姐接连退役,齐妍发育关折进去一半,褚晓彤变成了一姐,心态时崩时不崩的,全靠玄学。

  她教练每一次轮到比赛,都会特意向上天祈祷,希望褚晓彤能稳住,不求领奖台,至少别炸成烟花。

  关于这个祈祷方式,她的教练迄今为止已经逐渐丰富、有依据,并形成了独属的流程与招式。

  最初听到教练求神拜佛的褚晓彤:“!!!”

  后来慢慢淡定习惯的褚晓彤:“。”

  这趣事儿都在国家队里传开了,连冰迷那边都知道,论坛里到处都是。

  一到褚晓彤参赛,大家就会找她教练,看看又在做什么。

  褚晓彤从小到大的经历,是无数个运动员的代表,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丛澜不是。

  她还很幸运。

  恰好二月份双人滑得了金牌,让花样滑冰这个项目进入了体育总局的视野范围,那边对冬训中心有了资源倾斜,很多方面大开方便之门。

  不然,丛澜还得等全国比赛出了名次后,才能走流程正式进入国家队。

  面对着没参加过比赛、没有滑过完整节目的十二岁(还差二十天)的丛澜,于谨怎么可能会相信她?

  新手都没丛澜新,但都一样莽。

  ·

  于谨都不晓得她是从哪里来的主意,开篇就要把所有的权限都抓自己手里。

  咋的,我这个教练不管用吗?

  不过他也没有生气啦,吃了瓜,整个人逐渐淡定了下来,等着看丛澜要给他掏什么东西。

  却见,从那个银色双肩包中,丛澜摸出来了一个ipad。

  1月份才在国外发布会上出现的苹果公司新产品,老贵了,这个32GB的要接近4000块钱。

  丛澜在训练的时候会录自己的视频,然后慢放或者逐帧来查看自己的不足。

  如果有哪个动作做得不错,她还会找找当时的感觉,看能不能复刻一下。

  丛凛自从听说国外出了这么一个平板,就特别想给丛澜买来。

  就这个,还是托了人给买回来的。

  刚到手不久,热乎着呢。

  这是他给女儿送的入队礼物,让丛澜看视频用,就不用每一次都扒着小相机和电脑回放她自己的录制视频了。

  丛凛那会儿特别开心:“你要想看别人的比赛视频,直接从书包里拿出来就行,不用等回家找电脑。”

  笔记本没办法让丛澜带着,她还是个初中生,又厚又沉的也不方便。

  iPad就很好,这么小,跟她书差不多大,直接往书包里一塞,也不碍事。

  在外面跑来跑去的话,拿着也方便。

  于谨看了一眼她手里的iPad,挑了挑眉。

  哎这个家长很溺爱孩子啊!

  丛澜没注意他的神情,低头在屏幕上点啊点的。

  她打开了一个网站,里面是冰迷论坛,上面记载着2009/2010赛季所发生的事情。

  于谨接过,有点懵逼。

  丛澜道:“我看了国家队以前的比赛视频,想简单了解了一下。然后我发现考斯滕十件里丑绝的有六个,剩下的水平一般还算可以。”

  于谨:“……”

  丛澜:“不过这个等等再说,我想说曲子和编舞。我认为请来的老师完全没有最大化程度地帮到选手。”

  她想了想,换了个措辞:“或者说,有些编排很不错,但有些运动员的节目就不怎么样了。不仅没有考虑到选手本身的特点,还有一种奇怪的割裂感。”

  于谨皱眉,没有说话。

  丛澜:“在选择曲目方面,一要看是否适合选手风格,选手能不能把握住;二要考虑怎么将规定的节目内容放进去,规避选手的短处,为其争取最大利益。”

  她耸耸肩:“我知道,这样显得斤斤计较了些,但既然是规则范围之内的,我认为就应该做到。”

  考前老师还会划重点呢,你说我不要我就非得全面撒网,傻不傻啊?

  最后考了个五十九,老师还恨铁不成钢冤枉得很呢。

  编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行规则中对节目时长、跳跃数量、旋转、步伐定级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看小条款能看到双眼发昏——当然,至于会不会按照这些规定去公平打分,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选好了曲目,就等于为选手定下了基调。

  人适合轻松风格,编舞师非要走悲情、大开大合路线,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选手能演绎出来也就罢了,人家无能为力,那在表演的时候节目内容分就会打得很低。

  除此之外,编舞师能做的还有很多。

  “你看,褚晓彤的这一个。”丛澜点出来了一个文件。

  褚晓彤就很适合古典乐,不过她心态容易崩,一个跳跃抽风的话她就会瞬间紧张起来,导致后续的几个跳跃也开始变得危险。

  丛澜:“我发现,她如果第一个跳跃稳定,接下来就会稳定许多。当有一个跳跃失败了,那么紧跟着的第二个跳跃就会很危险。”

  如果接连失败了两次,那就完蛋了,褚晓彤这节目算是能炸成天边的烟花。

  她的编排就尽量先上最稳的单跳3T,后面会跟着一个与3T有关的连跳。

  一般是2A3T,或者3Lz3T,经常会有变动,因为规则所限,跳跃的个数、重复次数都是有要求的。

  不可能说3Lz分数高,我就全部跳这个,不行的。

  甚至有时候连跳里第二跳接了两周跳而不是三周,并不意味着该选手无法接三周,而是因为出于分数最大化的考量,将这个三周跳放在了另外的连跳中。

  所以编舞师要综合考虑,如何以运动员当前所掌握的技术动作为基础,来编排组合出其可以得到的最高技术分,也就是T分(也作TES)。

  表演分P分(PCS),别称节目内容分,有五个不同的标准,九个裁判按照细条款来严格打分(规则是这样,实际不一定),最后算成绩。

  丛澜:“而且她一直有Lz跳错刃的毛病,但你看去年这个分站赛上,她这个Lz跳之前做了一个很大的转三,帮助她压了下刃,这个跳跃就变成平刃了。”

  转三是一个难度步法,很多运动员都喜欢用转三进入跳跃,动作就是用冰刀在地面画一个“3”字。

  有些人的“3”就画得比较小,是个细长条。

  有些人的“3”弧度就很大,观感上显得流畅大方,动作潇洒好看。

  但不是说前者就比后者差劲了,任何的安排都要放进整个节目里去评价。

  于谨看了看,发现确实如丛澜所说的那样。

  而且丛澜还把几个比赛视频放在了一起,来回给他慢倍速播放了一遍,让他能仔细地看到。

  只有那一次,褚晓彤在比赛时候的转三步伐比较大,其他的倒是没有这样,所以对比起来格外明显。

  丛澜:“我找了好几个电视台的角度,有的录制视角就偏一些,有的就正好对着她的起跳脚。”

  说到视角这里,她顿了顿,最后还是说出了口。

  “现场裁判打分有视野盲区,如果一个跳跃容易出错,可以利用在冰场上的区域分配来做一个规避。”

  观众是周围的三百六十度都有,现场转播的电视台角度也是,可裁判席位就在那一条长边上,三天的比赛下来要看那么多场,是个人都会累。

  用刃错误会被扣GOE,虽然跳跃质量可以弥补一部分,但总归是被扣了分的。

  只是,裁判离得远,冰场面积大,选手起跳瞬间格外得快,不一定能被技术裁判给抓到。

  关键是跳跃那么多,后期出分时二次观看技术动作的时候,依据就是回放视频,摄像机角度也是固定的啊!

  很多编舞师都会这样做,利用视角盲区来帮助选手避开一定的扣分可能。

  3Lz分值高,褚晓彤有这个技术储备可以放进去,就算错刃被标记扣分那也值得。

  先不说利用规则钻漏子,只说让她更改跳跃进入的方式,从错刃变平刃,被标符号起码不扣GOE啊。

  能赚一点是一点。

  于谨当然知道这个,他只是没有想到,丛澜这个从未比过完整节目的小姑娘,居然也知道这点。

  丛澜没有看他,错过了于谨的神情。

  她拖动视频的进度条,划拉到了后面。

  丛澜:“还有,褚晓彤的体力在后半段容易出现问题,上赛季选择的曲目又那么激烈,刚好在最后一节是情绪爆发,她这个时候根本出不来。”

  于是就导致在最高潮的部分,滑行、旋转全部变得软绵绵的,速度提不上去,整个人的身体姿态显得很疲惫。

  P分怎么能上得去?

  尤其是在大家最记忆深刻的末尾,这个时候都要打分给成绩了的。

上一篇:可爱多一点

下一篇:刑警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