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本色 第131章

作者:豆子禹 标签: 励志人生 悬疑推理 爽文 年代文 现代言情

  “韩队,师父,卷宗里有一个地方我没想明白。”孟思期发现了一个特殊点,她自己还没有完全梳理出结果,可以拿出来探讨下。

  韩长林和冯少民立即凑拥了过来,就好像发现了希望一般,眼睛里透着期盼,赵雷霆大声问:“思期,你是不是发现什么重要线索了?”

  孟思期略显尴尬,“不是,就是觉得奇怪而已。”

  “快说说,小孟。”韩长林期待地问。

  孟思期回答:“韩队,通常在连环案中,犯罪嫌疑人第一次犯案能体现他的真实心理,或者说犯罪动机,后面的犯案可能会变得理性,而且能够弥补第一次犯案的漏洞。”这些理论她也是学习犯罪心理学和刑侦书籍慢慢总结的。

  冯少民点头,“对,小孟说的很对。”

  孟思期对师父给她的认可,越发产生自信,她拿起第一份卷宗,“师父,凶手第一次犯案,死者是一名女孩,死后躺在泥地,所以这也是我们推测的金木水火土里的‘土’,第一次犯案和后面的案子有些不同。”

  “嗯?”韩长林更加期待她的论述,因为当年这些细节,省里曾经来过一个专家协助,也提出了类似疑问。

  孟思期说:“第一次犯案后凶手打电话勒索赎金的时间,比起后三起晚了小半天。”

  韩长林记忆犹新,五年前的四起案子凶手作案手法,死者死亡方式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根据死者死亡时间判断,凶手打出这些勒索电话的时间都是在死者死亡前小半天左右,而唯独第一次犯案凶手的勒索电话是在死者死亡前很接近的时间。

  因为死亡时间不能精确,所以当时大家对这个时间细节并没有特别在意,然而孟思期却发现了,他有些惊喜,他感觉孟思期阅读细节的能力可能已经变得非常完美。

  他很期待地问:“小孟,你有什么想法大胆说出来。”

  孟思期并不确定自己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毕竟这是五年前的案子,当时记录的情况是否有偏差也不确定。

  但是她记得师父说过的话,“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在大家期盼的眼神当中,她必须做出最大胆的推测:“韩队,师父,第一个案子,当时判断小女孩死亡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而凶手打出电话要求赎金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多,但是后续家属没有等到第二个电话,凶手撕票了。这些时间记录得非常接近,我想做出一个大胆推测,有没有可能凶手就是在小女孩死亡后才给家属打了电话。”

  不但韩长林,冯少民也怔了一下,他记得,当时正处项杰牺牲后不久,他情绪很低落,但这件案子他是知道的,当时路鹤在办理项杰案,那也是一件棘手和迫在眉睫的案子,路鹤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调查这件案子。

  而当时冯少民卸去队长一职后,韩长林临危受命,他也是第一次作为队长身份接手案子,但是破案并不理想,四个孩子接二连三遭难,当时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省厅派了专家下来协查,实际上是替掉了韩长林的位子,当时省里派出的专家名叫沈巷鸣,据说是路鹤就读海江省警察大学时的同学,比路鹤大一岁,曾是警校风云人物,毕业后进入省厅,破案能力突出,很快擢升为省厅刑警队副队长。

  当时沈巷鸣前来今阳市局协助时的身份,就是省厅刑警队副队长,不过今天已经是省厅刑警队队长了,沈巷鸣当时也做出了孟思期类似的推断,认为第一次,凶手是在孩子死后打出了勒索电话。

  冯少民还记得那段时间他被刘局委派到省里学习一段时间,没有完全跟上案子进展。实际上那次外派学习是刘局特意让他远离警局一段时间,缓解项杰去世带给他的压力。

  不过就算知道凶手打出勒索电话的准确时间,也并不能确认凶手的真正犯罪意图。他记得沈巷鸣来协助调查的时候,他已经外派了,所以后续的细节他没有太多记忆。

  但是孟思期下面的一句话,让他微微怔住。

  孟思期说:“凶手勒索赎金的行为有没有可能就是隐藏他的犯罪心理?他原本可能并不是想绑架勒索,因为某种原因杀害或失手杀害了小女孩,他的本意并不是勒索,但是小女孩死了,他为了隐蔽犯罪动机,混淆警方视线,他打出了勒索电话。”

  冯少民微微一怔,他觉得孟思期的推断可能就是真相,这也很容易解释凶手只打了一通电话而没有进行新的电话勒索。其实,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凶手是担心被警方发现行踪,而取消了新的电话勒索。

  而孟思期解读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她的视野格局更高。

  因为,现在四个孩子的勒索电话都是在孩子死亡前打出的,表面上看确实是绑架勒索。

  但是第一起案子孩子死亡时间和勒索电话时间非常接近,果如孟思期的推断,绑架勒索电话是在孩子死亡后打出的,那么说明凶手第一次的犯罪动机就不一定是绑架勒索。他在后面三次犯案时仍然坚持打出勒索电话,就是在隐藏他的犯罪动机。

  凶手的犯罪动机往往是破案的关键,孟思期初看案卷就直接锁定犯罪动机的内因,她的能力和格局已经非常出色了。

  这时,韩长林肯定说:“小孟,你说的对,当时沈巷鸣也推测到了这一步。”

  孟思期并不知道沈巷鸣这个名字,迟疑了一下。韩长林似乎发现她的疑虑,解释道:“沈巷鸣当时是省厅刑警队副队长,来市局是以专家身份协助办案。”

  孟思期明白了,她从赵雷霆口中得知过,五年前,冯少民和韩长林有过工作上的调动,冯少民应该是因为项杰案辞去了队长一职,而韩长林应该是刚刚接任队长一职。

  当时二队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当时路鹤和一队应该在彻查项杰案,因此儿童绑架被害案这么重大的案子,刘局一定是请了外援,当然也可能是省厅主动委派专家下来抓紧时间破案。

  她很欣慰能和省厅的专家思路一致,她问:“韩队,沈巷鸣还有别的想法没?”如果沈巷鸣提出凶手勒索电话是假,隐蔽犯罪动机是真,那么他一定会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推断论证。

  “有,”韩长林说,“因为凶手提前知道了死者家庭号码,而且四个孩子的家庭条件都很不错,所以沈巷鸣推断凶手和死者家属认识,或者说提前对死者家庭做过详细调查和踩点。他的推断也得到了市局的认同,所以我们对死者家属的亲人朋友,以及,在孩子绑架前和家属接触过的人进行了大量的排查。”

  孟思期仔细想了想,她觉得沈巷鸣的推测不全面,这个时候,她必须提出自己的想法:“韩队,师父,我反而觉得凶手并不认识死者以及死者家属,他很可能就是临时起意,随机作案。”

  只有临时起意、随机作案,才能让警方五年时间徒劳无功,完全找不到他的踪迹。

  “为何这么说?”韩长林双眼微微睁大,冯少民和赵雷霆也表现出惊讶的状态。

  这个答案和曾经的所有推断都是相反的,那就意味着当初的调查方向全是错的!

  孟思期回答:“如果他认识死者家属或者接触过死者家属,他可能不会打出这个电话,因为电话存在风险。”

  韩长林越发觉得孟思期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当年沈巷鸣做出另一种假设的原因,他不得不提出来:“假定是你说的,凶手并不认识死者家属,也没有接触死者家属,而是临时随机作案,那么他怎么能在短短时间里知道死者家庭电话,联系上死者家属?”

  如果解释不了这个原因,那么沈巷鸣的推断无疑是更站得住脚的,但是韩长林知道孟思期的心思极其敏锐和活跃,他非常想听听她的看法,毕竟五年前,那四起绑架案全部折戟沉沙,或许从根本上就是错了呢。

  孟思期轻轻抿了下淡淡漂亮的红唇,认真说道:“死者是小学生,我从卷宗里发现每个现场都有小书包,有没有可能孩子把家庭号码记在了书本里,因为很多孩子怕记不住,都会用这种方式记录家庭电话,特别是比较心细的孩子。但最终凶手特意用涂改液、蜡笔之类把号码涂掉了,所以导致我们一直把调查放在了死者认识的人身上。”

  因为孟思期小时候就有这个习惯,记不住爸爸的电话号码,所以就会记在课本上。这是她最真挚的反应,可能即便是省厅委派下来的专家都不一定联想到这些,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这就决定了思维局限性。

  特别是像沈巷鸣,还有韩长林他们小时候可能家里根本就没有电话,他们就一定有这方面的经历缺失。

  “赵雷霆!”韩长林眼底充满惊喜的光芒,“马上去物证室把死者的遗物找出来。”

  赵雷霆兴奋答道:“韩队我这就去。”他撒腿跑了出去。

  由于案子没有侦破,死者的遗物是重要物证,基本没有归还家属。

  冯少民满眼欣慰地说:“小孟,我觉得你的推测非常有可能,也许书本里就能找到蛛丝马迹!”

  韩长林搓了搓手,感慨道:“小孟,干的好!五年了,希望我们这次能找到凶手的秘密。”

  孟思期弯起唇,语气略带腼腆:“谢谢韩队,谢谢师父。”

  其实她心里没有十足把握,她依旧紧张,但也在思虑接下来的方向,即便知道凶手这么做过,那么又如何找到他真正的身份?

第132章 [VIP] 极恶白魇(8)

  不一会, 赵雷霆把一个大箱子抱回了办公室,里面有四个大塑料袋,看来四个卷宗的死者遗物都在这里。

  韩长林吩咐:“大家先把第一个受害者的遗物理一下, 验证下小孟的思路。”

  赵雷霆将其中一个大证物袋取了出来, 里面除了书包还有一块塑料手表。

  其实孟思期看不得这些,这些遗物好像还残留着孩子的温度,还有跳动的脉搏。

  大家都戴好了手套, 由赵雷霆分发书包里的课本、作业簿、笔盒,还有一个装钢镚的小袋子。

  大家挨着检查, 孟思期打开了一本语文课本, 这是九十年代初的教育课本, 大多数是黑白插图,课本上还有孩子画的铅笔小画, 她能看出小女孩有点点调皮, 有的铅笔画应该画的是妈妈的头像,她特意在头像上画出胡须。

  从前面翻到后面, 孟思期都没有发现什么。冯少民打开笔盒,提醒说:“笔盒里有蜡笔和涂改液, 说明凶手可能使用蜡笔和涂改液。大家找找有没有蜡笔和涂改液的涂抹痕迹。”

  “这里有好多蜡笔……”赵雷霆翻着一个本子说。

  大家的心顿时悬起, 一起凑过去看,孟思期瞪了瞪他:“赵雷霆, 你这是作画本, 能不能严肃点。”作画本上全是蜡笔画那不足为奇。

  “好吧,我也是一时兴奋。”

  “找到了!”双手拿着一张试卷的韩长林忽地发话了,他的语气很严肃, 看来不会有假。

  他将试卷平放在桌上,大家都迫不及待看过去。

  是一张数学试卷, 成绩98分,试卷上是方方块块的折痕,这说明小女孩很珍惜这张试卷,就在试卷的顶上,有一条白色涂改液画出的长痕,像是有人刻意涂抹,冷不丁一看,是小孩子的“杰作”,像一条毛毛虫。

  但它的下方可能掩盖的是一串数字,一串家庭号码。

  “有没有办法把涂改液擦掉。”韩长林问。

  孟思期的心悬得很紧,然而他们也一样,面色严肃紧绷。

  “等下我找把刀。”赵雷霆转身跑向办公桌找了把美术刀,他趴在桌上,用刀尖小心地刮掉涂改液泥。

  很快就有字迹露出来,孟思期定睛一看,是一个数字“3”,她越发觉得这就是家庭号码。

  随着数字全部露出,所有人的眼神都怔住了,这确实是一串家庭号码。

  赵雷霆按耐不住兴奋说:“思期,你真的猜对了!”

  “快,查查电话号码,是不是受害者家属?”韩长林吩咐。

  赵雷霆说:“我来我来,我打电话到电话局。”

  赵雷霆做事麻利,那串号码看一眼就记住了,他马上拿起办公室座机电话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赵雷霆说明了原由,报过去了那串家庭号码。

  孟思期凝神屏气望着他,不一会,赵雷霆放下电话,满眼兴奋,“对,就是受害者家的电话。”

  “他妈的!”韩长林挥了一下拳头,“凶手竟然是通过这种方式联系的家属!”

  冯少民叹了口气,孟思期能够感受师父的心情,因为当时调查方向出现了偏差,如今五年过去了,即便知道了凶手的作案方式,那也过去了最佳时效。

  韩长林说:“老冯,根据小孟的推断,其他三个受害者应该都在遗物里留下了号码。四个受害者都来自不同的小学,凶手是随机作案,和受害者家属没有任何交集,所以五年前我们调查的方向都错了。”

  说到最后一句话,韩长林有几分唏嘘。

  冯少民说:“大家把剩下的遗物再翻找下吧。”

  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半个多小时后,从其他三名受害者的遗物里,都找到了用涂改液涂抹的家庭号码,家庭号码出现在课本、笔记本和笔盒内。

  这些线索五年前都没有找到,让案子变成了悬案,正是因为孟思期曾经有过在课本里记录家庭号码的习惯,恰恰是这个习惯让她猜中了凶手的思路。

  这是一种巧合,但也是她刑侦路上对细节的试探。

  冯少民说:“小孟,你解开了谜底,这个案子破了的话,韩队得给我徒弟申请首功。”

  孟思期很感动,这是师父第一次主动要求韩队给她申功,她默默抿唇时,韩长林说:“老冯你放心吧,小孟这个发现价值连城,可能就是突破口,这个悬案看来有机会侦破了。”

  冯少民颇为期待说:“小孟,你还有什么想法吗?对于凶手你脑子里有没有画像。”

  对凶手进行犯罪侧写,就是犯罪心理学的范畴,通常就能给凶手画出画像,画像涵盖了凶手的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成长背景等,也包括凶手的习惯,这些往往能够锁定凶手的范围。

  从孟思期接手的第一个案子起,她就试着对凶手做犯罪侧写,她记得第一个案子,肇光辉杀害了妻子周婕丽,当时肇光辉并未透露杀害妻子的真实理由。那时候她刚刚学习犯罪心理学和刑侦知识,并没有真正探寻他的犯罪心理,但如果是今天的她,她相信一定可以侧写成功。

  第二个案子,滕飞杀害女友刘羽微,她在结案后结合滕飞的成长经历和犯罪过程对他的犯罪心理进行过侧写,虽然是在事后侧写,但她仍然觉得对她的成长是有利的。

  她记得第一次真正侧写成功,是宋辛冉和靳亚明的少年杀人事件,她几乎一次完美侧写,那是她真正迈向犯罪心理侧写的第一步,虽然这一路她也失败过,坎坷过,但是终究在她的不断总结和钻研下,她对自己的犯罪心理侧写能力越发自信。

  对于这次的绑架案,从拿到卷宗的那刻起,孟思期就在试着做侧写,此时此刻,其实她已经有一些心理画像,但因时间太短,她不确定准不准确,她仍旧打算分享出来和大家讨论,“师父,我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凶手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为什么要伤害他们,我暂时还无法准确推测,但是我感觉他应该喜欢孩子。”

  “喜欢孩子?”赵雷霆满脸不解,韩长林和冯少民也是如此。

  “我指的喜欢是,凶手仔细翻阅孩子的书本,他可能对这些细节有一种执迷,我觉得很多人对孩子的书本都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冯少民微微颔首:“小孟,你说的这点,我表示认同。还有其他画像吗?”

  “嗯……我感觉他不是一个血气方刚的人。”

  “什么意思?”韩长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