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年代文二代躺平日常 第12章

作者:最近爱吃酸辣粉 标签: 年代文 成长 轻松 日常 现代言情

  他往空着的位子一坐,随意的从桌上拿出一支铅笔一个本子,放到台子上,头也不抬开口道:“要报什么,写下来吧。”

  孟钰菲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我与沁沁已安全到达,勿念。

  又在本子下方写上收信地址。

  “同志,写好了。”孟钰菲把本子和笔递过去。

  郑主任接过本子,低头看了眼,一下子被纸上评清隽端正的字迹吸引,这一看就是文化人写的字,他这才抬头看了眼台前站的的人。

  见孟钰菲相貌气质俱不俗,他板着的脸放了下来,语气平缓的提醒道:“同志,你就报个平安,也不是要紧的事,写个信算了。”

  孟钰菲道:“家里父母比较着急,写信回去时间太久了。”

  郑主任看了看纸上的地址,道:“你家在海市啊,确实离的有点远。不过,你这电报字也太多了,就写‘已到’两字就行了,这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一个字七分钱呢。”

  孟钰菲坚持道:“我知道,还是麻烦你就发我写的这几个字吧。”

  郑主任摇摇头,继续道:“你说你这个同志,怎么不听劝呢,这不是一个意思嘛,干啥要多费那几个钱……”

  他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女孩打断,“郑主任,你管那么多干嘛啊,人都说了发她写的字,你就发呗,你还怕她不给钱啊。”

  郑主任脸色一僵,没好气道:“你们现在的年轻女同志,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啧啧……这发电报都是有要事才发的,报个平安写个信不就行了……这用电报不是浪费国家资源么!”

  他的话唠唠叨叨越说越多,孟钰菲听的直皱眉。

  刚说话的女孩翻了个白眼,打断他道:“什么浪费资源啊,每天来咱们这寄信寄东西的老百姓办的都是什么国家大事么?退一万步说,要是有什么要事,咱们岛上就有部队,人家也不需要你来发电报。”

  郑主任被她一噎,脸色沉了下来,“戚丫头,你这牙尖嘴利的,以后谁敢娶你。”

  戚丫头哼了一声道:“那也是我爸妈的事,不用你操心。”

  “你……好好好,是我好心办坏事,我发行了吧。”

  他操作着电报机,按照纸上孟钰菲写的字发了出去,又在票据上写了几笔,拍到台子上,语气硬邦邦道:“好了,去右边结账吧。”

  孟钰菲拿上票据,上面写的是:十一个字,收七毛七分。

  去右边的柜台递上票据和钱,柜台后的人收了钱后在票据上盖章后又递给她。

  收好票据,孟钰菲转头看见郑主任的位子上又变空了,估计是回办公室了。

  她走到刚刚帮她说话的女孩前面,道:“这位同志,刚谢谢你替我说话了。”

  女孩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我平常就烦他啰哩啰嗦的。”

  孟钰菲有些不好意思道:“因为你帮我说的话,估计让你得罪你们主任了,实在不好意思。”

  女孩不在乎道:“这有什么,我喊他主任也只是因着他比我们工龄长罢了,又不是我的直属领导,他可管不了我。”

  “对了,我叫戚珍珍,你叫什么?”

  “我叫孟钰菲。”

  “行,你以后来这,有事来直接找我就行。”

  “好,谢谢你了。”

  孟钰菲笑着告别了戚珍珍,带着夏沁沁往家里走。

  太阳还是有些晒,不过吹起了海风,走起来舒适了很多。

  到家后,孟钰菲第一件事就是给两人洗脸洗手,拿出中午剩下的凤梨吃了解渴。

  吃完凤梨,孟钰菲拿出带来的彩色铅笔和绘画本递给夏沁沁,让她自己趴在桌子上玩。自己则拿出上午买的几块布,准备先把沙发套给做了。

  她上高中的时候,有个玩的好的小姐妹很喜欢织毛衣做衣服,还拉着她去上过几次社区办的缝纫课。

  虽然她学的不咋地,但是缝个沙发套还是不成问题的。

  “家里有人么?”院门口有人出声问道。

  孟钰菲放下手上的布料,出门看到站在院门口的是隔壁的马团长家属张大嫂,忙上前打开院门。

  “张大嫂,你来啦,快请进。”

  低头看到张大嫂旁边还有个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躲在张大嫂身后露出个头,好奇的看着孟钰菲。

  孟钰菲笑道:“这是您家女儿么,真可爱。”

  张大嫂道:“是俺家老小,这丫头不爱说话。”她把女儿拉出来,“快和阿姨打招呼。”

  小丫头不好意思的要扭着要躲在张大嫂身后,孟钰菲弯腰轻声道:“你好啊,我是孟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啊?”

  “马……卫芳。”小丫头低声道。

  孟钰菲笑道:“芳芳,阿姨家有一个小妹妹,你来陪她一起玩好么?”

  “嗯,好。”芳芳点点头。

  孟钰菲领着她们进了屋,指着椅子道:“嫂子,你快坐。”

  趴在桌子上画画的夏沁沁抬起头,很有礼貌道:“阿姨好。”

  她视线落到一起过来的马卫芳,眼中满是好奇。

  孟钰菲:“沁沁,这是芳芳姐姐,来找你玩的,你们一起画画好不好。”

  “好。”夏沁沁点点头,滑下椅子,小跑两步到马卫芳面前道:“芳芳姐,我们一起画画吧。”

  见芳芳点头,夏沁沁笑着拉着她的手来到桌子前,递给她一只彩笔,指着纸上画的花道:“我们给这些花涂上颜色吧。”

  “嗯。”芳芳点点头,两个小丫头并排趴在桌子上画画。

第13章 大馒头

  孟钰菲给张大嫂倒了杯水,“嫂子,你喝水。”

  张大嫂忙道:“不用麻烦,俺家今天蒸了馒头,想着给你们拿几个尝尝,谢谢昨天你们送的糖,家里的娃说那是奶糖,可贵了。”

  说着把手上端着的盘子放到餐桌上,掀开上面盖着的碟子,漏出白白的馒头。

  “哎呀,嫂子,你太客气了,这馒头蒸的真好。”

  “俺手艺一般,你们不嫌弃就好。”

  孟钰菲忙道:“昨天军山还说嫂子您做的馒头是一绝呢,我还想着有空去找你学学。”

  张大嫂不好意思笑道:“你啥时候想来都行,俺也就是自己在家没事干瞎琢磨。”

  她看到沙发上的布料问道:“你这是要做衣服啊?”

  孟钰菲:“不是,准备做个沙发套。”

  张大嫂走过去摸了摸布料,点点头道:“这麻布做沙发套挺好的,透气又耐磨。我来给你打个下手吧,正好我下午也没事。”说着就拿起堆在一起的布料理起来。

  孟钰菲道:“那麻烦你了。”

  两人坐在沙发上缝着沙发套,旁边的桌子上两个小女孩趴着画画。

  有人帮忙,沙发套很快就缝好了。套在沙发上后,原先陈旧的木色沙发,变成清爽素净的蓝色,麻织的布料增添了一丝利落质朴的感觉。

  张大嫂仔细看了看,道:“这沙发套上后立马就不一样了,俺改天也去扯块布做一个。”她看着孟钰菲夸道:“小孟,你可真有办法,还是你们大城市人会布置。”

  孟钰菲笑道:“我也就是没事瞎折腾,下次你家做沙发套的时候,我过去给你帮忙。”

  张大嫂道:“那感情好,你到时候给我参谋参谋。”她看了眼窗外的天色,从沙发起身道:“呦,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家了。”

  孟钰菲也起身道:“你等一下,我拿盘子把馒头装一下。”

  她去厨房拿出一个盘子,把张大嫂带来的馒头放进去,空盘子还给张大嫂。

  张大嫂对女儿道:“小丫,走了,回家了。”

  芳芳有些不舍的放下彩笔,低声道:“哦。”

  夏沁沁抬起头,舍不得这个小姐姐,对张大嫂道:“阿姨,可以让芳芳姐再玩一会嘛。”

  孟钰菲笑道:“难得她们小姐妹玩的这么好。就让芳芳在这玩,待会我送她回去。”

  张大嫂摆摆手道:“不了,不了,天色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她低头对夏沁沁道:“明天再让她过来找你玩好不好。”

  夏沁沁嘟着嘴有些不乐意,孟钰菲道:“沁沁,过来送送阿姨和芳芳姐。”

  “好。”夏沁沁从椅子上跳下来,拉着芳芳道:“芳芳姐,明天一定记得来找我啊。”

  芳芳点点头道:“嗯,我会的。”

  张大嫂拉着女儿出门,“行,你们在家忙,俺们走了。”

  “嫂子,有空再来家里玩啊。”

  夏沁沁惦着脚大声道:“阿姨再见,芳芳姐再见。”

  ……

  送走客人,孟钰菲收拾下客厅裁剩的布料。别看都是些碎布头,但在物资不丰富的年代也是好东西,可以留着以后糊鞋底。

  把碎布放起来,又拿扫帚把地下的零碎线头、灰尘扫干净。

  夏沁沁认真的把桌子上的彩笔和画纸一样样收好,放进小房间书桌的抽屉里。

  看了眼时间,已经五点多了,夏军山说下午一般会六点左右到家。

  孟钰菲拿上票和钱,带着夏沁沁出门去食堂。

  今天走了不少路,她本来想自己去食堂不让女儿跟着了,可刚到这地方来,有些不放心把女儿一个人就在家里,想了想,还是带着她一起出门。

  好在食堂不远,走个五分钟就到了。

  食堂的菜刚上,一道道热气腾腾,扫了一眼,这边的蔬菜种类倒是挺丰富,这两天下来都不重样。

  拿出带来的铝饭盒,她打了一道韭菜炒鸡蛋,花了一角七分钱。

  一道冬瓜老鸭汤,花了三角五分钱。

  鸭子是对岸海边的一个县养殖场生产的,每十天跟着补给船送一批到岛上来。

  因着是县里养殖场的鸭子,又是在海边养起来的也不费事,所以这鸭子不要肉票,也算是岛上人的一点福利了。

  这年头只要不要票的就好卖,更何况还是肉,所以每次有鸭子的补给船来的时候,大家都早早的去供销社肉摊排队,不一会鸭子就被抢光了。

  孟钰菲早上去供销社的时候连鸭毛都被打扫干净了。还是在厨房看到了这道冬瓜老鸭汤,这才知道了原来还有这项福利。

  晚上有张大嫂送的馒头,就不打主食了。

上一篇:薄荷新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