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珠
初五那天史密斯的提醒,明汐记在了心上。一旦局限稳定和透明利润,明宙在大单的竞争力上确实会越来越弱。随着其他外贸公司不断发展,市场残酷,不进则退,淘汰随时可能降临。
开工第二日,明总用私人账户给梁见铖转了账,转账理由:服务费。
梁见铖收到这笔钱的时候,正准备把星海外贸聘请的专业管理人 Kevin介绍给员工。他后面没太多时间打理这家外贸公司,只能把管理权交出去,然后全力以赴准备星海科创的融资改革。星海外贸是他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从成立到发展至今,基本都是他一手操持。现在要完全交给他人,心里还是十分不舍,即便去年就和 Kevin谈得差不多,两人理念也相近。
然而,这世上没有人能精力无限、无所不能,他也不例外。
何况,他现在还有了“兼职”。
Kevin是梁见铖高薪聘请的经理人,来自广东,在外贸行业深耕多年,管理和业务能力都十分出色,今年 37岁。
交接工作完成,梁见铖和 Kevin站在办公室窗边,助理 Mark端来两杯咖啡。梁见铖和 Kevin各接过一杯,梁见铖客气地说:“以后就麻烦你了。”
“梁总客气,我一定竭尽全力。”Kevin诚恳回应。
Kevin说的竭尽全力不是说说而已。他刚接手星海外贸,直接给梁见铖争取到了一个大单。DG公司和海鸥今年解约正在寻找新的合作商,Kevin强势出击,已经和史密斯基本确定了合作意向。
“DG公司?”梁见铖这段时间对自己的外贸生意关注不多,唯一知道的关于 DG公司的消息,不是从自己公司的渠道了解到的,而是来自明宙。
他知道,明汐很想拿下这单生意,不然上周五也不会从宜城匆忙赶过来。
“很不错。”梁见铖抿了抿嘴唇,回得很敷衍。
Kevin见状,已经聪明地问:“梁总,以后和明宙竞争,我是不是该手下留情?”
“不用,一码归一码。”梁见铖果断回答。
然而,Kevin这次意外拿下DG公司的订单,可能真会明小姐对他很生气,他今晚的“兼职工作”会很难……很难做!
临走前,梁见铖再次将Mark叫过来,作为新管理人上任,他今天自掏腰包,请星海外贸所有员工喝下午茶。
“谢谢梁总!”
“不用客气。”
因为刚赚到了“外快”,梁老板今天格外大方!
第94章
星海外贸那边热热闹闹点着下午茶庆祝, 明汐也在下午两点收到了史密斯发来的回绝邮件。
尽管早在初五验厂,史密斯已隐隐透露暂时不想和明宙建立长期合作的缘由,收到拒绝邮件外加得知史密斯确定的合作商, 明汐还是感到了轻微沮丧和……极大愤怒。
轻微沮丧, 源于合作的落空,这本在商言商, 十分常见。
令她极大愤怒的是, 她和众多外贸公司为这单生意争得头破血流,半路杀出隔空截胡的是星海外贸!
这些年,星海外贸在纺织业务方面涉足渐少,梁见铖的心思大多放到了星海科创,以至于她竟忽略了星海这个最大竞争对手!
明汐向来情绪稳定,已不会在订单得失上大喜大悲。偏偏前一秒,她刚给梁见铖汇去十万块服务费,后一秒得知截胡者是星海外贸,这一下,明汐第一次气得牙痒痒。
气愤当头,明总一把抓起办公室座机, 哐哐按下一串烂熟的电话号码, 直接拨通梁见铖星海外贸的总办公室号码。
电话嘟嘟响许久, 无人接听,就在明总准备挂断,接通了——
一道带着些许广东口音、成熟稳重的男人声线礼貌地传来:“你好, 明小姐,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好,我是……你好Kevin,你怎么知道我是明小姐?”明汐微微一愣, 将疑惑问出来。
“……”
此时,星海总经理办公室里,Kevin握着座机听筒,略带无奈地朝梁见铖摊了摊手,试图把听筒还给梁见铖。梁见铖比 Kevin更觉无奈,接过听筒,颀长身姿微微斜靠着办公桌,回应这通突如其来的电话。
“明总……”梁见铖唤出熟悉称呼。
“梁总原来在啊。”明汐稍稍带点笑的语气冒出来,笑意里面,又藏着别样意味。
“这样的,Kevin以后就是星海外贸的负责人,我今天只是凑巧在这儿。”梁见铖面容镇定地解释。
“喔,这样啊,也没什么其他事,我就是打电话过来恭喜一声,恭喜梁总财源广进,尤其今天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了吧。”明汐半点调侃,听不出话里有任何不爽快的地方。
梁见铖抿嘴失笑,正准备回话,“啪——”的一声,明汐那边已经干脆利落挂断电话。
梁见铖神色淡定,自若地将座机听筒放回原位。
捷慕大厦二十四楼,明汐丢回话筒,身子往后一靠,整个人跟办公桌拉开了一段距离。本以为今天花了钱,能得到一份好心情,现在看来,好心情全给梁见铖了!
突然,一条短信进来,是梁老板亲自发来的:“明总,晚上约吗?”
约什么!明汐重重地按着手机键,回复拒绝:“麻烦梁总这个星期没事就别联系我了,我要加班,谢谢。”
梁见铖看到这条短信,暗自叫头疼。这世上最难做的工作,莫过于得罪甲方,难上加难的,是甲方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如此一来,他的兼职“工作”真是难以开展……
梁见铖又拨去手机电话。
明汐正常接了,再次冷静地告诉他:“梁总,如果没其他事,请别打扰我,不然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觉得你是在我这儿耀武扬威。再见!”
“明总,DG单子我完全不知情。”趁着手机挂断,梁见铖坐在车里给出解释。
“梁总误会,我没有因为这个事生气,我只是这周没空,无法跟梁总保持无关工作上的联系。”
梁见铖明白了……他要见明总只能通过工作的方式,对吗?
“我想你了怎么办?”梁见铖厚颜无耻说出这句话。
“那是你的问题。”明汐再次按断手机。
然后,手机被随手放在一边,明汐脑袋一耷拉,再次靠在了躺椅后上方。
这几年,因为没有自己工厂,她错失了不少机会,尤其在产品把控上,缺乏绝对控制权。然而,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相对容易,属于灵活自由的轻资产模式,好处是船小好掉头,若问题来了,也如张侠所言,轻资产某种程度上等于没资产。
然而建厂,涉足生产线,她将迈向实业。届时,明宙实力会增强,业务盘子也会扩大,但相应的风险也会随之剧增。
人生难得两全其美,生意也是。自中国加入 WTO,外贸行情每年都在变化。前两年,外贸生意非常好做,哪怕是小型外贸公司,接些小单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中国商人向来最懂争抢利益,年前张侠说,工贸一体化的事。如果不提升实力,明宙往后能接到的订单会愈发边缘化,利润空间也会被不断挤压……
道理明白不过,决策依旧困难,决定之前肯定需要谨慎一些。
明汐挂断和梁见铖电话,联系了张侠。张侠还在三亚,接到她的电话,十分开心:“明汐儿,我就知道你年后肯定会给我打电话。怎样,年前听了我的建议,是不是心动啦?”
“花钱的事还谈不上心动,不过想吃辣菜了,张总什么时候回来,咱们再约一下?”明汐笑盈盈问。
“明汐,要不这样,你来三亚,我今晚就给你订机票。我一边带你逛逛三亚地产项目,一边跟你好好聊聊如何打开你的产业布局。”张侠期盼提议。
明汐握着一根笔,轻轻点了点桌面:“三亚真是会享受,我恨不得晚上飞回来,但我这儿一堆烂摊子事儿,根本走不开。”
“我知道,跟你开玩笑呢。我周六回来,约了天建的赫董打球,专门做厂房生意那个,海港鼎鼎有名富豪,我带你一起认识一下?有兴趣就来,周六到岳西打高尔夫球……”
明汐安静地考虑了一下,顺便翻出了自己这周工作计划,周六刚好空闲。
张侠那边慢悠悠说:“好了,你不来就算了,我知道你不太爱混圈子,但是明汐啊,人情社会,有些圈子必须得混。”
“我只是看备忘本,周六我有空的。”明汐淡声解释,“张姐,周六见。”
“好啊,周六见。”
周六未来,周五下班前,明汐在本地官方新闻网页,看到了海港商务部部长盛部长参观星海科创生产线的新闻,几张新闻配图后简略提及,星海科创大股东梁见铖将转让百分之 15的股权给经营团队,星海科创有望在今年跟海港中科电子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海港中科电子研究所就是一家国资背景研究所,民营进化国企,需要一点点融入正规军血统。
梁见铖每一步都走到位了。
顾双洋说得没有错,做科技硬件,需要最硬实力。
“如果一家公司停滞不前,股权就是经营管理者手上最没用的家当。”
这是很多年前,明汐在论坛上看到梁见铖以江流大道名义写的帖子内容。这些年,梁见铖太忙了,野心勃勃,蒸蒸日上,已无暇再上论坛写东西。用梁见铖自己的话来说:“我很多想法已经跟明总说过了,再重复上网写一遍,就没了那种分享感觉。有这时间,还不如多跟明总说说话。”
明汐琢磨,梁见铖停止网上更新,也是对自我隐私的保护吧。
傍晚,明汐结束一天工作,带上礼物前往李天明厂长家中吃饭。自她成立明宙,当年长期跟海鸥合作的李厂长,成为了她的第一家供应商。贺远为人小气,得知李厂长接了她的订单,直接中断了同李厂长的合作。好在这几年,李厂长生意不错。做生意本嘛,东边不亮西边亮。只有长期积累的情谊,没有一成不变的合作。
这几年,天明工厂也完成私有化改革,李天明拥有天明电器厂最大股份和管理权,越发兢兢业业,干劲十足。
有段时间没见,又在正月期间,老明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酒,一定要她喝上一点。老明知道,她会喝一点酒。
“我晚上怎么开车回去呀?”明汐为难说。
“没事,我让犬犬送你。”老明笑说。犬犬不是小狗,是老明的儿子,大名李驹小名犬犬。这几年,李驹一直在自家工厂,跟着父亲学习技术和管理,年纪比明汐小几岁,是个聪明又老实的大男孩。
同为供应商,明汐和张侠关系虽好,论交心程度,远不及和老明。究其原因,她和张侠只能是吃到一起,但跟老明是可以聊到一起。
“想进一步啦?”老明目光和蔼,笑眯眯地望着她,见她今天在饭桌上多次询问关于工厂的事,已经猜到了她的心思。
明汐也不隐瞒,神情信赖地望向老明,晚辈姿态十足:“老明,你觉得我能行吗?”
李天明今年已过六十耳顺之年,这几年和明汐这个外地姑娘打交道,见证了她从海鸥离职,到创业成立服务代理公司,再发展外贸公司,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一步。不得不说,很多人走到她这一步,大多选择安于现状,有钱就多赚几年,没钱就换个行业,哪儿有风口往哪儿钻。但以他对明汐性情了解,完全是个特别扎根的人。这几年明宙代理产品极少更换,还不断精益求精,将每个产品做到极致。
“明汐,我觉得你能行。”李天明推心置腹地说出这句话。如果不是相当了解,李天明这个年纪,是不会说出那么不负责任的话。
顿了顿,李天明想起多年前,天明电器厂面临产品落后濒临淘汰的危机,是明汐的积极态度影响了他。现在,他人老心未老,只可惜天明电器在改革发展上终究晚了一步,起不了风浪了。
“我跟你吹一下牛,很多年前,双洋电器的顾总还找过我,想跟我合作,我当时觉得一个女人能有多大胆量,拒绝了!结果呢,现在双洋电器都成大品牌大集团了,天明电器这几年虽说过得去,跟人家怎么比呀。机会一旦错过就没了,然而我以前遗憾的事,如今不遗憾了,要是时间倒退,我一样还会拒绝和双洋合作。明汐,你明白我这话的意思吗?你要不要买厂建厂,要不要生产自己的产品,不是取决于你现在有没有好机会,而是你有没有胆量去做这件事。”
“要是让我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你做个判断,你适合做业务,也适合做产品。你有良心,讲诚信,还有劲儿,你能成为像顾总那样有良心的企业人。”
明汐第一次被人拿来和大名鼎鼎的顾双洋比较。老明举起酒杯,她轻笑一声,端起自己的小酒盏回应。
说来奇怪,除夕夜那天,她在顾双洋那儿确实有些受辱,现在,老明将她和顾双洋比较,她倒没有一点被冒犯的感觉,因为她一直是好强又慕强。
“谢谢老明,有你这话,我信心起码涨了这么一点。”明汐喝干最后一口酒,玩笑般地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一道窄窄的缝隙。
“才这么点啊,那是喝少了,再来点。”李天明同样半开玩笑要劝酒。
明汐连忙把小酒盏藏到身后,神采奕奕的脸蛋在餐厅暖灯映照下,更显笑意盈盈,她说:“不能再喝啦,我回去还得看资料呢。”
“李驹,瞧见没!为什么我对你要求高,你看看人家小明姐姐。”李天明转头对儿子说。
李驹已经泡好两杯茶,一杯递给明汐,一杯送到父亲手上:“我确实得多向小明姐姐学习。”
晚上九点,李驹把明汐送回住处。当车子流畅停回地下车库,明汐还没下车,先看到了旁边停着的黑色轿车。她下车,梁见铖还耐心坐在车里,似乎一直等着她,不介意再多等一会。
李驹不仅送她回来,还打包了一份母亲做的黄鱼酥,下车告别的时候亲手交到明汐手上。
“谢谢啊,太晚了就不请你上楼坐了。”明汐礼貌说。
没事儿。李驹大方地挥挥手,又期待地提前邀请:“明姐,你如果觉得我妈做的饭菜还好吃,常来。我特别需要进步,每次吃饭听你和老明聊天,我都收获很大。”
“我也是,受益匪浅,再见!”明汐笑容灿烂,然后,她叮嘱李驹,别从车道上去,坐电梯到一楼从南门出去。
“哦。”李驹略微遗憾,他还想跟明汐一起上电梯呢。
明汐抬手往后指了指:“我有个朋友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