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珠
“……今天明小姐今天还带了什么过来?”顾双洋又问,已经看到了放在书房里的礼物盒子。
“我知道顾总这里什么都不缺,只能尽我心意给顾总准备了一个礼物。”明汐笑意盈盈地开口,随后弯下腰,流利地拆开礼物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盏同顾双洋右边那盏一模一样的台灯。
顾双洋看着明汐手上的这盏琉璃罩台灯,嘴角微微一扯,面露不易察觉的惊讶。
杨闵文也是不可思议,但保持笑意。
明汐将这盏由李天明为她手工上漆的台灯安好地放到顾双洋办公桌的左边,中间杨闵文伸手帮她引好了电线。
她第一次来到顾双洋的这个书房时就注意到,顾双洋这张偌大的书桌原本应该有一对台灯,因为桌子左右两边都有电线接口,左边还有一个空荡荡的底座。这些细节都表明原本桌上有两盏台灯,可能由于损坏或破碎,只剩下右边的一盏还在使用。
原本一对的灯,剩一盏还留用,说明顾总一定非常喜欢这个台灯。
早在三月份计划拍地的时候,明汐就在思考,如果要向顾双洋示好,上门拜访要送什么礼物合适。思来想去,她就想到了这盏台灯。恰好,老明会手工做灯,她和老明合作的第一单生意,也就是皮埃尔的那单,就是台灯生意。当前,天明电器的主要业务就是灯具制作。
“所以这是手工做出来的?”顾双洋淡笑着问明汐,原本凌厉的眉宇间多了几分温柔。跟梁见铖颇为相似的五官,经过岁月浸染,不仅没有失去风采,反而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同样,看着这盏新灯,杨闵文轻轻叹了口气,他怎么就没想到去定制呢!
这盏灯确实是一对,去年上半年中美彩电反倾销案期间,顾双洋多次在这个书房接听来自美国律师电话,其中有好几次因为进展不顺大发雷霆,左边的那盏灯就是在发火挥手时摔坏的。这两盏琉璃台灯陪伴了顾双洋伏案工作数十年,由于款式老旧,市面上早已买不到相同的款式。
更是很难找到几乎一样的替代品,没想到今天明汐却将它当作礼物送来了。
台灯的琉璃灯罩还可以灵活调节,明汐认真地倾着脑袋,仔仔细细地将灯罩调整到与右边那盏对齐水平。中间,顾双洋回想了一下,除夕那天明汐在这里并没有拍照,怎么就记住了这盏灯呢?难道是梁见铖给她拍了照?
“我和顾总审美相近,除夕那天见到这盏灯,一眼就觉得它好看得不行,就记住啦。”明汐诚实回答,大大方方地将自己小心思转化成略带谄媚的话语。
谄媚,却没有过讨好,让听惯了奉承话的顾双洋,也感到身心愉悦。
通过今天的接触,顾双洋特别理解为什么,眼前的明小姐能得到老梁和小梁的喜爱,就连她身边的杨闵文也愿意出手相助。明小姐身上这股清贵聪明的气儿,任谁都想成为她的贵人。
项目书已经看完了,但真正对明小姐有用的话,不适合在书房里说。
顾双洋今天心情格外好,因为明汐送的这束郁金香,也因为这盏去年被她愤怒挥手摔坏的台灯,以如此奇妙的方式重新回到了书桌左边。
顾双洋带着明汐乘坐别墅家用电梯,来到了三楼的露台。上去前,她对杨闵文说:“小哥,帮我们女士拿点酒上来。”
杨闵文心领神会,愉快颔首。
他家顾总真的好久没有这么好的心情,愿意在家里喝酒了,连去年反倾销案件结束,梁见铖来这里讨要资源,都没什么心情和亲生儿子喝上几杯。
明汐乘坐电梯来到三楼,跟着顾双洋踏入一个空中花园,简直眼前一亮。她以为顾双洋和杨闵文的家,全是一楼那种华贵气派的风格,没想到三楼的空中花园才尽显女人拥有财富地位之后,依然不缺柔情的浪漫情怀。不需要自己亲自操持,也能拥有这样梦幻而盛大的美好。
“坐。”
明汐选了右边的椅子。
顾双洋淡淡一笑,坐到了左边
很快,杨闵文也上来了,他选了一款最适合女士对饮的日本梅酒,度数不高又口感浓郁;一起拿出两个漂亮的水晶杯,为妻子和明汐摆好。
“闵文哥不喝一点吗?”明汐顺带邀请。
“别为难他,他这两年滴酒不沾。”顾双洋解释。
哦。明汐应了一声。
“下次过来,我陪你和见铖喝喝茶。”杨闵文抱歉微笑着,提出新的邀约。
明汐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微微垂下脸。
杨闵文起身,打开空中花园暖房的一扇窗,让夜晚的自然微风轻轻拂入。顿时,夜风徐徐吹来,明汐闻到了阵阵天然的花香,暗香浮动,令人心旷神怡。
顾双洋分别给自己和明小姐倒了一点酒。杨闵文这两年滴酒不沾,是因为许了心愿要遵守。
喝了点酒,有些该说不该说的话,都可以说了。其实,在商场打拼几年的明小姐也能想到,拍地容易建厂难,其中需要打点的交道太多了。
明小姐的工厂又在宁市,还是顾双洋的老家。今天又是送花又是送灯,目的不言而喻了。
机会难得,明汐把事问透,顾双洋也把说到位,当了明小姐的指路明灯。
有些事,明汐是可以问梁见铖,但梁见铖和顾双洋不一样,遇上特别难处理的事,梁见铖可能会亲自帮她处理,顾双洋不会直接帮她,但能为她指出一条路。
“你这个思路和决定都没问题,你只管去做,遇到问题就打电话给我。”顾双洋抿了一口梅子酒,半秒之后,给明汐报出一个号码,“138xxxxxx,你记一下这个号码,陈申龙,你可以叫他陈叔,你以后在宁市的事都可以找他。”
明汐记忆力很好,不需要顾双洋重复,直接把手机号码记了下来。让她惊讶的是,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好,没想到顾双洋的记忆能力更让她惊叹,几乎不需要翻通讯录,就能随口将号码背出来给她。
“施建单位找哪家,定好了吗?”顾双洋又问她。
“天建。”明汐回答,既然赫董愿意接下她这个生意,并且表明了只赚多少利润,明汐对天建还是比较放心的。
既然提到了天建,明汐将自己在赫董那边谈下来的价格,说给顾双洋听。
顾双洋不做建筑生意,但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建工厂这件事。她点了点头,觉得老赫这个报价还算实诚,也算是给面子了。
但是——
不管做生意还是做人,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得寸进尺。顾双洋当着明汐的面,给赫董拨了电话,寥寥几句,强势又体面地在明小姐面前演示了什么叫做——得一步,进一步。
一通电话打完,从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足足为明小姐建厂项目与节省了好几十万。
“明小姐,这就当是我还给你的台灯回礼吧。”顾双洋平平静静地靠在躺椅,侧了头,丢还一个人情。
明汐:……
大名鼎鼎的顾双洋,果然名不虚传。
慢慢悠悠,顾双洋吹着晚风,放下手机。在这世上要做一个想做点事的商人,不管男女都不容易。别以为她现在就可以过得很气派很松弛,不管在哪个阶段,享受压力和责任从来都是混在一起的。
以后的明小姐,会变成她么?
很难说,梁见铖应该会舍不得。
“明小姐,欢迎常来这里坐坐。”顾双洋歪过头,对正在品酒的明汐发出了后面的邀请。
“一定呢,顾总。”明汐十分爽快地答应。如果顾双洋愿意这样指导她做事,她就算再忙也会陪着顾总有事没事喝几杯。
同时,活学活用的明小姐也学着得寸进尺一下,面带讨喜精明的一张脸,微微探过头问顾双洋,“不过,我和顾总没办法暂时做家人,以后要以什么名义频频拜访顾总呢?”
顾双洋眉头一拧,明小姐现在说这句话的样儿跟她那儿子简直如出一辙。
都是不要脸不自知。
“我不介意跟明总以姐妹相称,要不明总认下我这个姐姐?”顾双洋调笑着,用玩笑话打发明小姐。顿了顿,甩出一个正当理由,“你都叫小哥是哥了,我难道不够资格当你姐?”
额……明汐一口酒差点从喉咙里翻上来,面庞笑意比杯中的梅子酒还醉人。
道理是这个道理呢,但是她和梁见铖那边的关系,这么一来辈分可就一下子翻倍了!不过,又好像一点也不吃亏。
“顾总姐姐——”明汐也是趣味明快的人,立马顺着顾双洋的提议,送上这个全新称呼。
顾双洋被逗到了,哈哈一笑,交代:“下回,一定要当梁见铖的面,这样叫我。”
明汐一样笑得脸都歪了,就在这时,她的“大外甥”——梁见铖来电了。
不用下回了,等会就可以满足顾总需求了!
第105章
明汐从顾双洋那儿回来, 已是夜里十点。
临走前,顾双洋送她两句话。第一句:“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比铺天盖地的广告更重要。”
第二句:“入浅水者得鱼虾, 入水深者得鲲龙。”
一场受益匪浅的夜聊, 总是发人深省的。
明汐完全明白了,为什么梁见铖在汉城那年有那般胆量。一个商人的一切商业行为, 起初或许受利益驱使, 最终却跟从商者的思想和信仰密密相关。
夜深人静,墙上时钟的指针无声无息地转动。明汐独自躺在梁见铖送她的躺椅沙发上方,躺椅摇晃的幅度比她的呼吸还要细微。
她一直没有睡着,因为睡不着。
今年的纺织贸易生意很好做。因为在今年 1月,与国际纺织品关联密切的《多种纤维协议》被终止,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纺织品时的制定配额全面取消。明宙在纺织领域的竞争力尚可,不是自身实力多么强劲,而是国内市场愈发繁荣。
“江流大道”在论坛上更新的最后一篇文章发布于去年 11月,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更有序更繁荣的商业局面即将来临。
经济上行,不管做什么人心都是向上的。
然而,河流奔流入海之时, 难免泥沙俱下。
她即将往前迈出的这一大步, 如果让十年后的明汐自己来评判, 总归是兴奋远超忐忑。
……
接下来的这个月,明汐忙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她的赴美签证办下来了, 德子的签证也顺利到手。
这一趟前往美国参加纽约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明宙获得了一个不算大的展览摊位。明宙在纺织品生意上,基本是与德子的工厂合作。
这次纽约展会关乎明宙能否打开美国市场,意义重大, 当前的纺织服饰类外贸生意,谁都想做美国的出口,就像竞争对手海鸥,其他业务表现平平,全靠美国市场支撑起每年的业绩。
经过三年的努力,明宙也终于取得了参加纽约展的资格。鉴于此事至关重要,德子老板坚持要亲自与她一同参加这次服装展,顺便去见识一下自由美利坚。
明汐和德子的康俊服装公司不是普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当年韩国合作生意之后,她个人对德子的工厂进行了部分入股,所以明宙也算是康德服饰的股东之一。
除了德子,明汐这边还会带上歆雨,加上美国纽约那边安排配合的工作人员,这一趟美国之行,无论如何都比当年去汉城要轻松一些。
明总这个月忙碌,梁总同样不轻松。以至于明汐飞美国的这天,她和梁见铖只是在机场停车场见了一面。刚下飞机的梁见铖让接机的司机在机场多等了一个小时,直到明小姐的车抵达。
风尘仆仆的梁见铖匆匆坐到了明总的车里。
这段时间,明总忙得连接他电话的时间都没了,梁见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张满是倦怠的脸,没想到明小姐依旧神采奕奕,让人看了心驰神往。
怎么办,明小姐这趟赴美航班要是能为他延误几个小时该多好。
车里,梁见铖相拥着明小姐,一个深吻结束,又转为浅尝辄止的亲吻。
两人忙得像在荒野中奔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反复见不着面久了,梁见铖开始能理解,为什么杨闵文最初也有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但与母亲顾双洋结婚后,几乎搁置了自己的事业。要是杨闵文不放弃,两人即便是夫妻关系,一个月恐怕也见不了几次面。
在当前,梁见铖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倘若他现在就甘愿放弃事业,成为像杨闵文那样的居家好男人,别说他自己会怜悯自己,明小姐恐怕都不会再多看他一眼。
事业与身家背景不同,他可以不需要身家,但绝不能舍弃事业。一切身家都算作身外之物,而事业是他内心野心和欲望的一部分,也是他这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若斩断自己事业的“手脚”,在家里等待光彩照人的明小姐回家,即便两人灵魂再相爱,也无法继续亲密相拥。
正因梁见铖无比清楚事业对自己的重要性,他才会义无反顾支持明汐拓展事业版图。
人都是贪婪的,有能力的人更是如此。比如他今天转机两次,就为了能在机场见上明小姐一面。原本以为能早点腾出一天时间回来,左算右算,依旧身不由己,只挤出了一个小时的见面时间。
一个小时里,在车里能做些什么呢?可以接吻,可以说话,但肯定做不了梁见铖最想做的事。
六月的海港,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坐在车里的梁见铖,英俊面额不舍又烦躁,随即,他伸手解开了衬衫的一颗扣子。
然后,是第二颗。
“梁见铖,你要干什么?”明汐顿时惊讶不已,迟疑一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