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烟萝
“我也不太懂……”
“他登的那则寻人启事,不会真的只是为了打广告,其实不打算出钱吧?”
“不会吧?我刚才看到有人通过了审核,得到抵扣额度了啊?”
“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托?”
听到这里男人松了口气,面上却做出愤怒的表情:“你想言而无信就直说,不用扯这些借口!我就不信了,今天来的这些人都见过你这个笔记本!难道你敢说这些人的认购证都不是卖给你了?”
“其他人的认购证是不是卖给我,我不敢确定,但你肯定没有卖给我。”
杨征明打开笔记本,将其举高,在大家的理智被愤怒吞没前说:“卖认购证给我的人,就算不认识笔记本的封面,肯定也记得他们在这个本子上登记过个人信息,而你,显然不知道这件事。”
听到这话,男人身后的人纷纷恍然大悟:“对对,我记得卖认购证时候登记过信息,我还签过字呢!”
“我也想起来了,刚才光顾着看笔记本封面,忘了这件事。”
“对啊,他怎么像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不会真搞错了,以为自己把认购证卖给了杨老板,其实卖的是别人吧?”
听着身后几人的马后炮,男人气得吐血,心想你们这些卖了认购证的刚才都没想起这件事,我想不起来有什么问题?
男人这么想,也这么说出口了:“刚才不记得这个笔记本的可不止我一个人,你凭什么用这个理由断定我的认购证不是卖给了你们?”
“上面没有你的登记信息。”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把我的那一页撕了?”男人大声问,“再说时间过去快两年,你们拿出个笔记本就说是我们当时登记用的,我们怎么能确定这个笔记本是不是真的?万一你们不想出那么多钱,只摘录了部分人的信息到这个本子上,那我们这些实实在在把认购证卖给你的人不是只能吃哑巴亏?”
不少人被这话挑拨,嗡嗡嗡又讨论起来。
杨征明倒是很淡定,说道:“确实不能让大家持哑巴亏,这样。”他侧过头喊了声销售部负责人的名字,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你去找台座机,打110……”
他话没说完,男人脸色就变了,抬高声音问:“你打110干什么?”
“我空口白牙说笔记本是真的,一页都没有删,你肯定不能信,但一万块不是小事,谁吃亏都不能甘心。”
杨征明看着男人说:“我想不如直接报警,公安能人多,肯定有办法证明我这笔记本是不是最近伪造的,我听说有的专家可以通过字迹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人,现场肯定有人真是我的客户,到时候请他们签个名,专家一对比,就什么都知道了。”
男人脸色更加难看,却仍强撑着说:“万一你们把我那一页撕掉了呢!”
“这更简单,”杨征明将笔记本打开给大家看,同时说道,“笔记本上有页码,页数有没有少,一查就能知道。”
离得近的人看到边角页码,纷纷点头:“确实有。”
消息传到后面,大家渐渐安静下来。
杨征明看在眼里,再次对身边人说:“去报——”
话没说完,男人便大声喊道:“等等!”
杨征明声音顿住,朝男人看过来。
“上面虽然没有我的信息,但这不代表我的认购证没有卖给你们,”男人说着话音一转,“但不过一万块钱,你们不肯承认就算了,这房子我也不买了!”
说完,男人转身就想走。
杨征明见了,赶紧让人拦住他,男人被迫停住脚步,转身大声嚷嚷道:“你们干什么!这是打算强买强卖?”
“你记错了卖认购证的对象,查不到信息没有折扣不想买房,我能理解。你看完房子觉得不好,改变主意放弃购买,我也没有意见。可你明知道记错了,心虚要走却泼我一盆脏水,我不能接受。”
杨征明从柜台后面走出来,说道:“我很有理由怀疑,你是竞争对手派来搞坏我们公司名声的,所以公安同志来之前,我不能放你走。”再次示意手下人去打电话。
男人只是想浑水摸鱼占点便宜,走之前给杨征明泼脏水,也主要是不想丢脸,逞一逞口头威风。
哪想到杨征明态度这么强硬,心里彻底慌了,连忙老实交代内心想法,又解释自己真不是他什么竞争对手派来的,希望他能放自己一马。
听着男人的交代,围观群众中真把认购证卖给杨征明的自然气愤不已。
虽然明面上看,男人这么做损害的是明浩房地产的利益,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如果他撒泼耍赖成功,逼得明浩房地产不得不给他抵扣额度,清楚他是冒牌货的杨征明心里肯定不高兴,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说不定干脆会放弃回馈他们这些真正卖过认购证给他的人。
所以实际上,男人这么做损害的,其实是他们的利益。
至于围观群众中和男人一样,打着浑水摸鱼的主意的人,看到这发展脸色也都不是很好,这个姓杨的……不好搞啊!
虽然有句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有些时候,杀鸡儆猴很有必要。
杨征明没有心软,依旧让人报了警。
不远就有派出所,公安同志来得很快,因为男人已经全部交代,所以公安来了后没有人提出想看笔迹鉴定。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想看就能看的。
公安系统内虽然有能做笔迹鉴定的专家,但这种人才不是随便哪个派出所都有的,想做鉴定得层层打申请。
杨征明没有提,他们了解清楚情况后直接把男人带走了。
到了派出所,男人交代得更快。
案子不复杂,就是怎么处理不好办,虽然这事牵扯到的金额有一万,但一万的抵扣额度和现金还是有区别的,他这实在算不上诈骗,最多拘留几天,连案底都不会留。
但那人听后表情仍跟天塌了一样,他是有正经工作的,要是被拘留,就算不留案底,消息传出去厂里肯定也会开除他。
他就是想占个便宜,怎么就到坐牢的地步了?
当即痛哭流涕起来,哭着哭着看到跟来派出所的杨征明,赶紧给他跪下,求他放过自己。
杨征明虽然想杀鸡儆猴,但没打算真把人送进看守所,何况就算走正常程序,这人也关不了几天,见他痛哭流涕,就痛快签了和解书。
回到售楼部,杨征明第一时间将结果告诉手下工作人员,重点强调公安本来要拘留那人,再似是而非说拘留可能会留案底,他见对方下跪求饶才算了。
很快,消息通过工作人员,传入了外面看过或听说过前面热闹的顾客口中。
问心无愧的,注重点大多在最后半句上,感慨明浩房地产的老板果然是个好人;动了歪心思的,则基本只听进去了前半句,怕自己也被拘留,赶紧找借口跑了。
销售部负责人注意到,赶紧去后面告诉杨征明这消息:“杨总,您刚才让我注意的那些人果然都找借口走了。”
杨征明表情并不意外,点头说:“你继续盯着,有情况及时告诉我。”
“是。”
销售部负责人连忙应下,又喊了声王总,和王浩打过招呼才退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兄弟两个,王浩便畅所欲言道:“明哥你就是太心软,要是我处理这件事,高低得让他在看守所待几天。”
杨征明说道:“让他进看守所待几天容易,但如果他因此丢了工作,出来后会不会破罐子破摔,持续来找茬是个问题。反之这次放过他,我们得了好名声,他为了工作,以后也不敢再做这种事,不是两全其美?”
王浩没有反驳杨征明的话,但表情明显不赞同,只摇着头说:“这几天售楼部看着热闹,实际上一看账本,全是冲着认购证抵扣来的,今天更可笑,来了个浑水摸鱼的,这么下去,我们忙活这一年是亏是赚都不好说。”
杨征明闻言,手上动作微顿。
用认购证抵首付款是他的决定,而他会想到这个办法,和叶薇有点关系。
因为每次送叶薇回去,她都只让他送到路口,所以他知道,机械厂大院的住户仍对去年的事耿耿于怀。
当然,这很正常,换位思考,如果他是大院住户,每次提起这件事可能也会忍不住咒骂。
他也知道,叶薇没想过让他解决这件事。
因为那些人只是她的邻居,她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的个人倾向,而她迟早是要从机械厂大院走出来的,这些事并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
毕,他们当初做的事,不管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没有通过欺骗的手段收购认购证,甚至给的价钱在当时还算公道,那些人会卖认购证,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不相信这东西价格能涨起来。
他们咒骂杨征明等人,说到底,都是因为认购证涨得太高,他们后悔了。
他们不想责怪自己,就只能说杨征明等人不地道。
可做生意哪有什么地道不地道,能不能抓住机遇,看个人本事罢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杨征明想和叶薇在一起,心里就始终想解决这个问题。
但怎么解决,是个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把他收购认购证赚到的钱还给大院住户,但每份认购证给多少钱才够呢?
你说一份认购证平均获利五千左右?我还说认购证最高涨到一万多呢!
是,就算按照一万多算,两三百万他筹一筹,也能拿得出来,但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他低头,就可能面临对方永无止尽的索取。
总会有人觉得,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卖掉认购证,肯定能赚到更多钱。
如果他错了,为了赎罪,被索取也就罢了,可他做错了吗?
他认为自己没有。
所以这办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后患无穷,是下下策。
可除了下下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于是局面一直这样僵到了今年的八月份。
八月,沪市再次发行认购证。
因为这是沪市第二次发行认购证,所以消息出来后引起了很大讨论,等到抽签结果出来,讨论度就更高了。
而这时,杨征明正在为楼盘销售发愁。
他们开发的这个楼盘,是从其他开发商手里接过来的,对方原本资金雄厚,所以这个楼盘地段很好,最初也是准备走高端路线。
但他拿到地刚围起来,就收到了赌场的电话,说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让他拿钱赎人。
因为儿子去的不是去年北被端的那种地下赌场,赌场不但在澳城,还合法合规,所以这笔赌债赖不掉。
收到消息他心里当然愤怒,可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气愤也只能拿钱赎人。
只是他虽然有钱,也做不到轻松筹出上亿现金的程度,只好将手里值钱的资产全部出掉。但生意场上雪中送炭的事不多,落井下石却不少。
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的消息传开后,他那些朋友、对手都想方设法压价吞掉他手里的资产。
杨征明没有落井下石,开了个两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捡漏了这个楼盘。
又因为沪东虽然在搞开发,但这边真正发展起来还有几年,他们不像前开发商资金雄厚,盖好房子可以等上三五年,需要尽快回拢资金。
接手楼盘后,他们再三考虑,决定放弃高端路线。但他们接手的这小区在开发中心区域,地皮成本在这里,也不适合走低端路线,所以最终定位中端偏上。
可这时候每平两千多都能在沪西买房,他们定价每平两千二,其实有点高,所以房子开始销售后,卖得并不好。
杨征明也在报纸上打过广告,但说实话,现在的房产开发商,谁不在报纸上打广告?
别人要么地段好,要么价格便宜,什么都靠不上的也是干了几年的开发商,在沪市甚至全国都有名气,他们拿什么跟人比?
房子已经盖好,地段早就定了,现在想改也没用。价格虽然可以往下降,但直接降等于告诉别人他们的房子没有人买,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最好是从名气上下功夫,那怎么提高名气呢?
当时认购证热度正高,杨征明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想到了用认购证抵扣首付款的主意。
将单份认购证的抵扣额度定位五千,则是考虑到很多人都说去年的认购证,单份获利在五千左右,噱头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