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38章

作者:喜河山 标签: 花季雨季 单元文 群像 现代情感

云松每次听到,都有种旧社会和新时代交汇的心酸感。

常芳两姐妹也听到了,比起云松,常芳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这是三姑的声音。

她待在原地,不愿意过去。

原本苦大仇深的人,现在倒是赔着笑,过去总是苦着脸的人,笑起来,脸上的那些皱纹都在打架。

“警察大人,你刚去山里吧?我有点事想找你,不知道方不方便。”

“叫我云松就行,叫名字如果不习惯,也可以叫警察同志。”

云松对她并没有印象,当初云松只去了大姨和二姨家,自然不知道这是常芳的三姑。

常芳听到了是三姑,拉着妹妹赶紧躲了起来。

“姐姐,是三姑。”

“嘘,别说话,知道吗?”

三姑往里面看了看,没有看到人,便对云松说道:“我是常芳的三姑,我昨天晚上听我娘家那边的人说,常芳和欢欢被带走了,想来问问情况。”

她虽说没有明说,但心里头也觉得哪有警察把人孩子带走的。

云松观察着她的神色,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孩子申报户口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这也是确立孩子的社会身份法律身份,但李冬秀并不承认这是她的孩子,也不愿意为她申报户口,为了事情能够更好地解决,只能先把孩子带回来。”

李冬秀?三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弟媳妇儿的名字。

“那……她们一直不认可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无家可归吧?”

三姑说起这件事,心里头就跟猫子抓一样难受。

她今天出来的时候都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自己怎么就这么奴才!又要去管这一家子的事情。

她在娘家的时候,就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她妈上面生了两个儿子,下面还有一个儿子,她是老三,家里唯一的闺女,可她从小就记得她妈讨厌她,一点事情不对,就拿棍子抽她,她不能哭,哭了会被打得更狠,她记得这一次她被打到打哭嗝,她妈不允许她打嗝,她那一次差点活活憋死。

出嫁的时候,把话说得最狠的是她,说张家人死光了她都不会去看一眼。

常芳是她弟弟的女儿,她那没心肺的弟弟弟媳妇把这孩子不当人看,她上前去凑什么热闹?她一想到自己帮她们处理这么个烂摊子,以后常芳长大了,又回去帮衬这一家子,她心里就难受。

她这辈子啊!真的是越想越生气。

她打了自己两巴掌,扛着锄头往山上走,走着走着又想起了常芳可怜啊,爹不疼妈不爱,和她小时候一样,她心里头更加难受了,最后还是来了镇上。

常芳在另一边,她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她本来不想三姑来,一方面因为三姑实在是脾气不好,她来了这一趟,后面估计又要骂她很久。

另一方面,三姑来了也没用啊,三姑又不可能给她上户口。

可是,当三姑赔着笑跟警察说话,问她的事情时,她忍不住嘴角上扬,三姑……三姑就是平时喜欢骂她,真有事,三姑对她还是好的。

云松这边可算是遇到了一个能够沟通的人了。

她也很珍惜这个人,把人请到了办公室去。

云松她们的办公室就在自己宿舍,这也是没办法,现在条件不好。

云松给人倒了茶,说道:“常芳这件事我心里头也看不懂,还得向您请教一下。”

“您说。”

“常芳家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云松道:“怎么会重男轻女如此严重?”

同林镇比起平城那边,的确有些重男轻女,可也还是有下限,云松这几天也搞清楚了这里人的操作。

说是独生子女政策,但整个同林镇独生子女少得可怜,云松目前就只知道梅悦一个娃是独生女。

其他家庭,孩子都是两个起步。

一般第一个孩子是儿子,还是会再生一个,希望凑两个儿子,但如果第二个是女儿,也不会有过激行为。

第一个如果是女儿,这个女儿通常会上户口,第二个是儿子的话,大概率就不生第三个了。第二个如果是女儿,那继续拼儿子,直到儿子出生,如此一来,中间就会有女儿不给上户口。

今天唐朝和佟锦就准备去督促这些人给孩子上户口,并要求这些父母把适龄儿童送去学校。

第一个女儿都不给上户口的,只有常芳家。

三姑本来心里就有气,平时也没地方说现在来了个警察,话里话外也是不理解她娘家的事情,她心里头有些痛快,也不管什么家丑不家丑的,直接说道:“这件事啊!”

她想说个罪魁祸首出来,结果发现——“张家人都脑子有病!”

三姑说完又觉得不对,于是补充道:“也不全是,我奶奶就还好,我小时候,我妈打我,我奶奶就会拉架,不让她打,说是屋头三个男娃了,就这么一个女娃子,打啥子打。可我奶奶好人不长命,只活到八十岁,人就没了,要不然还能压一下这些人。”

云松跟着叹了一口气。

三姑继续说道:“我爹和我妈,两口子一天到晚着了魔一样,一定要生个儿子,我爹是觉得只有儿子才能算他的娃儿。我妈,我妈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在她那里,儿子就是个宝,女娃儿……她特别恨女娃儿,我小时候,她没有少打我骂我,不给常芳上户口,也是她迷信,说是常芳命太贵了,她在张家,张家就不会有男贵命再来投胎,所以要把常芳养在外面。”

云松心里头觉得奇怪,问道:“你们的妈妈有兄弟姐妹吗?”

三姑想起了过去的一件事,那是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父亲去看水田情况,母亲带着哥哥们坐在火坑旁,她妈这辈子第一次提到了她们的外婆。

“你们外婆是个苦命人,没有生出儿子来,结果你们外公一死,她就被逼着重新嫁人了,换了一笔钱给家族,而我没有地方去,只能给人当童养媳。”

她的母亲,也就是常芳的奶奶,说着说着红了眼睛,三姑现在都想扇自己两巴掌,因为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她很心疼妈妈,就想要给她拿点布,擦擦眼泪,结果,她妈回过头就就对她教育道:“还是你幸福,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以后你要对哥哥弟弟好。”

她那个时候不懂,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现在,她告诉警察这件事的时候,她突然知道了答案:“我妈觉得,当时我外婆要改嫁是因为她是女儿,如果她是男孩,就不用改嫁了。”

云松写着这家人的事情,大概能够想象,在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失去了母亲只能当人童养媳的女孩来说,一切都太过于难过了。

也许那个时期,女童就把母亲的离开归结于自己不是儿子。

于是,她长大以后,需要不断地生儿 子来安抚自己的情绪。

云松觉得如果是这样,那生儿子就是饮鸩止渴。

老太太出现的问题在于她作为女儿时,因为自己不是儿子,所以导致母亲被逼改嫁。

这个问题核心是“她不是男人”。

无论她生多少个儿子出来,她依旧不是男人,她生出的儿子,越是压迫她的女儿,越是证明女儿无用,便越是重复了当年发生的事情,可她不知道自己内部的恐惧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于是,最后她的恐惧变成了对生孙子的极致追求。

极致的追求带来的是进一步压迫自己家族内部的女儿孙女,而女儿孙女被进一步压迫的时候,由于年幼的儿童面对大人无能为力会再一次加重她曾经作为女儿的无能为力。

云松也只是大概估摸了一下,具体情况还得再探索。

而此时,常芳带着妹妹蹲在宿舍外面,偷听她们说话。

如果是以前,常芳干不出来这件事,可是现在,她实在是太害怕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别人就决定了自己接下来的归属了,比起这份害怕,偷听对她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她听到了自己奶奶的过去,常芳想起来奶奶现在的样子,她脑海里又想象着奶奶的小时候——

她那个时候脑子里都只有生儿子吗?她有像自己这样,想象过去镇上看看,去城里看看吗?

后来什么时候就变了?

她无缘无故地想起来了地里的蝉幼虫,无声无息地,突然就变了。

第41章

有些事情,只要打开一个口子,整个人就停不下来了,常芳的三姑,也就是张春雪开始说她们家那些破事。

主要是她平时找不到人说这些事情。

她的生活中能和谁说呢?她没有亲姐妹,有的是三个兄弟,她能跟他们说,我觉得咱们爸妈更喜欢你们,不喜欢我?

村子里一起长大的女娃子,各自嫁去了不同的村子,一年就只能见到一两次,见面也不会说这些丧气的事情。

她婆家这边,更是无人可说,她的娃儿们,和她不亲,她知道为什么,她脾气不好,总是看不惯这两个孩子,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她也想和两个孩子好好相处,可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现在,她遇到了一个城里来的还是警察的人,对方还愿意听她说这些,而且对方是站在她这边的,她真恨不得把自己这辈子的苦水都倒出来。

“我弟弟那个人,从小就是个心眼坏的,他是家里的老幺,百姓爱幺儿,我妈最喜欢他,我那两个哥哥当然就不高兴,私下里打他,他就跟妈说,是我打了他,害我挨了一顿打,后面长大了,他要娶媳妇儿,妈就过来找我借钱,生了女儿,也要送来让我带……”

她说着,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看我,都四十几岁了,还说这些,警察同志肯定觉得我这个人很怪,跟常芳一个小辈计较这些……”

“你不怪,你只是很难受,一方面觉得常芳很像你小时候,你很想帮帮她,另一方面她又是你弟弟的孩子,你帮得越多,你弟弟就又坐享其成了。你有情绪很正常。”云松代入一想,叹了一口气。

“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张春雪激动了起来。

“她们家其他人有能讲通的吗?”

“我弟妹也不行,你别看她面上老实,实际上也是个聋昏人,她是姐妹三人,没得兄弟,她妈生她的时候就没了,她大姐二姐把她拉扯大,结果,她要生儿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又往大姐二姐家送,让她们继续帮忙养,她跟我弟弟,真的是什么锅配什么盖。”

“他们俩这个性格,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她们给常芳和欢欢上户口?”

“这个肯定没有。”张春雪太了解自己娘家人了,“警察同志,你在同林镇街道这边住的比较久,对于我们山里不够了解,要是常芳和欢欢上了户口,她肚子里怀的又是儿子,那这个儿子要交至少一千块钱的罚款,如果是女儿,也是这个数,他们怎么可能干。”

一千……这对于山里的人来说,的确不是小数目了。

“我们那里啊,有点良心的人,就会把女儿的户口上在亲戚家。没有良心的那些人,直接就不给女儿上户口……”

“那读书怎么办?”

“女娃子都是在村校里面读书,村校这种地方,不会管那么严,你把孩子送进去,给了书本费就行,但不能考初中,不过这样的女娃子,也考不上高中。小学读完了识字了,再混两年就可以嫁人了,嫁了人,婆家那边就帮忙上户口了,然后,这种事又要被婆家念一辈子。”这种事情,她就见过好几次了。

而常芳,现在就在这条路上。

云松听着都觉得头疼,人怎么能苦成这个样子。

云松,一个城里的警察,在城里处理最多的问题要么是夜市斗殴事件,要么就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

此时此刻,她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农村社会性问题。

她没有培训过,没有经历过。

云松脑子里出现了好几种方案,没有一个能行。

“要不然……还是让我把这两姐妹带回去养吧。”张春雪说道。

这……大家相信警察能抓杀人犯,抓小偷,可真到了家务事,同林镇这个地方,依旧是传统思想——清官难断家务事。

云松思索片刻,说道:“这件事我肯定会管到底,我还会去找她们做调解,两次后,这个案子会到法院起诉。”

“这……”对于一个没有去过城里的妇女来说,法院之类的,这是她想象不到的画面。

云松便说道:“到时候会在初中操场这边设流动法院,可以让乡亲们来看打官司。”

张春雪这一听,立马就懂了,这……不就跟搭戏台差不多吗?只是戏台里包大人判案是假的,现在要弄一出真的了?

上一篇:第九个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