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59章

作者:喜河山 标签: 花季雨季 单元文 群像 现代情感

老人的屋子很小,外面风吹了起来,房间里,两个警察就这样和村民一边切萝卜一边聊杨家的事情。

“杨家现在就是遭报应了。”

云松仿佛没听过人家家里各种离谱事情,小声问道:“怎么说他们家遭了报应?”

“这人啊,还是不能做太多的坏事了。”

云松便听到了这个老太太的一段往事。

这家人有五个儿子,过去在村子里一直都是觉得自己家了不起,别人都比不上他们。

很多人家其实也没有想过要比什么,而且人家的确儿子多,能不要招惹就不招惹。

老太太家就是这样,最开始还羡慕人家儿子多,她家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直到二十年前,她女儿也十七八岁了,杨家就托人来说亲,想要把她小女儿说给杨家二儿子。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几个儿子什么品行其实都心知肚明,当时老太太其实想说给杨老三,说是杨老三看上去要老实一些,但那家人完全不愿意,只给二儿子说,说是要按照年纪来。

杨家人那个时候说话倒是好听:“我生了这么多个儿子,就想要个女儿,你闺女要是嫁进来,我肯定当做自己女儿一样喜欢。”

当时她闺女去看亲,吃了个饭回来,觉得她们家也不错,嫁进去就是大嫂,兄弟们也得尊敬她。

于是,老太太家就同意了定亲,一般情况下都是十六七岁就定了亲,但真的出嫁要等到十八九岁,还有一些人家心疼女儿,会等到二十岁。

定亲的这段日子里,同林镇这边的风俗,婆家在平时也会给一些米肉蛋,不管未来怎么样,这段时间肯定都要捧着一点女方家。

杨家人最开始也是这样做的,后面村子里弄了一个扫盲班,让之前没有读书的年轻人都去上课。

杨家二儿子自然也去上了这个扫盲班,他自己在班上喜欢了一个姑娘,跟人走得很近。

她们家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件事,那个扫盲班在老麻村那边,离这儿比较远,她们在村子里,不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

杨家人跑来要退婚,她们家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杨家人也不说到底怎么回事,毕竟这事说出去,村子里人肯定要踏削他们家,后面还有好几个儿子没结婚呢。

于是,他们家就开始到处说王家闺女的坏话。

跟人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王家闺女的嫌弃,但又不说为什么。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王家。

王家也觉得莫名其妙,便去要说法。

“当初是你们请人来说亲,两边也都是规规矩矩地来,怎么突然就开始在背后说那些杂七杂八的话?”

杨家人一点都不客气:“你们还好意思问我们,你们自己做了什么你们自己知道?我们给你们面子才不说出来。”

王家不知道啊,两家人就这事打了起来,婚是退了,可她们家也吃了一个大亏。

因为杨家没有说清楚到底为什么退亲,还一副女方有大问题的样子。

小女儿才十八岁,被这样踏削,后面不愿意嫁给同村和隔壁村,觉得丢脸,最后选择了嫁到雨兰镇。

这件事勉强算结束了,可是恨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只会越来越深,尤其是老太太年纪大了,小女儿和外孙们都在雨兰镇那边,一年都看不到几次,每次说起来,自然不会怪自己女儿,那个时候那个情况,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是杨家的错,这个该砍脑壳的一家人!

现在杨家出事了,她心里头就觉得活该,年轻时不积德,现在遭报应了!老天有眼!

她其实没有觉得杨老三是被人杀的,就觉得是报应,她要告诉云松这些事情,更多的是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云松是警察,警察是官方的,象征着正义的一方,对的一方,她渴望在这个时候也能得到云松对杨家人的批判。

云松注意到了这一切,说道:“他们这件事做得真不是人。”明明可以直接解释清楚,却非要选择这种方式。

老太太更加高兴了,脸上都是对于遭报应这种说法的认可,手上切萝卜条的动作一点都没有停下来,甚至不需要看刀,直接就切了。

云松也一直在注意对方的状态,确定老太太状态没什么问题。

云松安慰了她们家,又问她女儿是雨兰镇哪家?

云松之前查案子,去过雨兰镇,当时那边有好几个女人听说她是同林镇的警察,都来要招待她吃午饭。

“我们是同林镇嫁过来的,你是我们镇上的警察,理应我们招待才是。”

老太太说了女儿家的位置:“雨兰镇那边有个桐子湾,上去第二户人家就是我小女儿家。”

“我们也是有缘分,上一次我去雨兰镇查案子,她还给我送了茶水。”

老太太和她便更亲切了。

云松这才继续往下问道:“这个死者老三,怎么没有娶媳妇儿?”

“他们家不喜欢他,我听说是这个老三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公公正好摔断了腿,就觉得这个老三是霉星。”

云松大概思索了一下就懂了,村子里很多人家都重男轻女,在这种环境中,儿子是家里的宝贝,于是女儿就成为了繁重农活后的情绪出口,对于一些人家,打骂女儿,恨女儿,成为一种生活中的情绪宣泄。

但杨家五个儿子,没有女儿,总不能个个儿子都是心肝宝贝吧?

再加上,杨老三出生遇到了家里长辈摔断腿这倒霉事,于是就这样理所当然地被父母讨厌,成为了他们家的出气口。

当父母讨厌家里的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会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点,然后开始不把这个孩子当一回事。

真是教科书般的家庭环境。

云松想起了杨老五的妻子和杨老五离婚后又和杨老三结婚,如此一来,云松心里头有了方向。

第63章

云松从张家老太太这里问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就得离开了,她刚走到猪圈旁边,老太太叫住了她。

“警察同志!等一下!我想起来一个事情。”

刚才两个人提到了老太太嫁去雨兰镇的女儿,老太太想起来了另一个同样远嫁的人,又跟杨家人有关系。

“你们去找杨家人的时候,多留意一下慧香,杨家媳妇儿中,这个慧香最可怜。”

她又开始说起了慧香的事情。

云松都记了下来,从老太太家出来,便去了杨家。

杨家人对警察有非常强的抵触情绪,警察一上门,这家男人立马就哭就闹。

“我已经没了一个儿子了,你们还想要怎么样?”

“是不是也要我这个老人家死给你们看才满意!”

倒也不用如此啊。

云松劝道:“我们只是例行公事,问两句话。”

男人们是主事的,女人们基本上都在屋子里。

云松思索着,这家人的猪总得喂吧,喂猪就得去田坡上打猪草。

她们多等了一会儿,还是等到了女人出门。

慧香背着背篓,走过了山坡,很快就看到了警察。

两个警察站在那里,等她过去。

她心里发慌。

“你叫慧香是吗?我叫云松,她叫佟锦,我们只是想问你一些事情。”云松想到杨家人的情况,安抚道:“这边没有人,不会有人知道你和我们说了什么。”

慧香快速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两个警察又低下头去看地上的野草。

“我……不知道杨老三是怎么死的。”

“我们不问这个。”云松道:“我们先找个地方。”

这些问题比较隐私,也比较麻烦,在这种空旷的田地里面,对方肯定没有安全感,很多话也说不出来。

云松把人带到了旁边不远处的一个山洞,头上有了遮蔽物,谈话比较容易进行。

她们在山洞里找了两块石头坐了下来。

云松这才说道:“我们只是想问问你和杨老五的一些事情。”

慧香心里的紧张在这一刻变成了某种羞耻感,她的脸热辣辣的,只觉得太丢脸了,警察她们是城里过来的,肯定没有见识过这种事情。

“你别担心,我们就是了解一下情况。”

云松道:“我听人说你们是为了生孩子假离婚,是真的吗?”

慧香不想说话,她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太多太多的事情堆在她的心里,堆在她的喉咙里,堵得说不出来一句话。

云松说道:“我听人说了,说是你跟着杨家人受苦了,你是个好姑娘,一个人嫁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没有亲戚朋友,吃了不少苦。”

这事是张家的老太太说的话,她自己家的女儿嫁到了隔壁雨兰镇,属于远嫁,于是看到同样远嫁的慧香,她也心里难受。

云松继续说道:“村子里的人希望我和你说说话,她们觉得你肯定受了很多委屈,她们也不知道要怎么来帮你。”

慧香在这个时候,突然反应过来了,她之前一直沉浸在各种杂乱的情绪中,她的脑海里在不断的自我攻击,想象着大家要怎样骂她,攻击她。

而此时,云松传达了村子里其他人的善意时,慧香才反应过来——

她和杨老五离婚,再和杨老三结婚,实际上……大家也没说什么。

她认真回忆了一下,剔除掉自己脑海中想象出来别人可能怎样骂自己的那些话。

似乎……似乎没有任何人真的这样跟她说过?

村子里的妇女大多数都是这样,没有仇的情况下,你身上一点小事,大家得议论半天,可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反而大家都会沉默。

慧香平时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在村子里除了干活还是干活,也不爱和人说话,大家说她的时候,远嫁,又是嫁给杨家人,于是大家对她还是同情更多一些。

可这事,村子里人也不知道要怎么和她说反而是云松,她的身份更容易把这些事情传达清楚。

慧香听着这些话,心里头那些堵在心口的东西慢慢地消了下去,她小声说道:“是杨老五非要假离婚,我起初不同意,他没有把我的不同意当一回事,反而到处找人来跟我假结婚。还找到了镇上的酒厂老板家的傻儿子。”

云松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事情。

慧香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想起了当时自己一个人不知道该跟谁说这件事情的恐慌和无助,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那个时候她也不可能去找警察呀,因为警察肯定没有办法管她们这种家事。

现在,她借着杨老三死了,警察来查案这个出口,把自己那个时候的恐慌无助全部都宣泄了出来。

“他们想让我跟那个傻儿子假结婚,然后把我两个女儿的户口都转过去,然后再离婚就把我两个女儿给他们了。她们这不是人贩子吗?”

云松抓信息的能力很强,镇上的确有个酒厂,酒厂有个傻儿子,娶媳妇儿可能有点难,可是他们搞这一大堆操 作下来似乎是想要养慧香的两个孩子?

“我怕他们有其他的目的,杨老五又非要假离婚假结婚,我只能告诉他,可以选他三哥。我当时是想,反正都是在杨家,有什么事情我也能应付。”

“你吃苦了。”

上一篇:第九个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