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元
他只好又绕了一圈,然后一个急刹车停在林飞鱼面前,不满地看着她,也不说话。
林飞鱼最怕听到刹车和指甲刮黑板弄出的声音,她摸着手臂的鸡皮疙瘩,抬头看着江起慕问道:“江起慕,你有什么事吗?”
江起慕抿了抿唇,顿了下才说:“我买自行车了。”
林飞鱼刚才在想一道数学题,这才注意到他骑的自行车是全新的,还是凤凰牌最新款的,于是羡慕道:“江叔叔真疼你,钱广安要是看到了,肯定会吵着要买。”
江起慕耸耸肩。
林飞鱼看他没其他事,于是绕过他继续往前走,家里酱油没了,常静还在等着她打酱油回去呢。
江起慕却追上来说:“你是去打酱油吗?我带你过去。”
林飞鱼当下就拒绝了:“不用,就几步路,又不远。”
江起慕却很坚持:“让你上来就上来,我不是要带你,我就是想试试我能不能带人。”
原来是这样。
林飞鱼闻言不再拒绝,绕到自行车后面跳了上去,江起慕脚一踩,车头歪了两下,把林飞鱼吓得赶紧抓住他的衣服。
耳边有风吹过。
吹来若有似无的肥皂香味,风把他的衣服吹得鼓鼓的,林飞鱼扯了扯,想把衣服扯平了,却没注意到前面的江起慕被衣领勒得脸都变色了。
不过江起慕倒是骑得越来越稳。
林飞鱼放开他的衣服说:“你带人带得挺好的,你让我下来吧。”
话音刚落,车头又如水蛇扭动了起来,吓得林飞鱼再次抓住他的衣服。
江起慕理直气壮说:“还不是很稳,我再练练。”
林飞鱼非常赞成:“是得多练练。”
阳光照下来,照在江起慕盛满笑意的眼眸里,他侧头问道:“林飞鱼,你会骑车吗?”
林飞鱼老实说:“不会。”
十八栋现在就只有她家没有自行车。
朱家的自行车大人经常要用来办事,而且自行车那么贵重的东西,自然不会让他们小孩子用来学骑车。
苏家的自行车就更不用说了,刘阿姨连碰都不让他们碰。
江起慕说:“我的自行车可以借你学。”说完顿了一下又连忙补充道,“不过你得请我吃雪糕。”
林飞鱼觉得这笔买卖挺划算的,点头说:“成交,那等会儿我请你吃五羊牌的甜筒。”
江起慕嘴角微扬:“好,我要芋头味的。”
林飞鱼眼眸亮亮的:“原来你也喜欢吃芋头味的,我也是。”
江起慕:“嗯。”
真巧。
【作者有话说】
【注】①广州第六十一中学,在1978年被列入广东重点中学,在1983年改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②五羊牌雪糕:五羊牌是中国广州市的本土知名品牌,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
来啦,今天是两小无猜的小甜章,明天见~
第28章
被林飞鱼给说中了,钱广安看到江起慕买了新款自行车,立即回家吵着也要买。
钱家其实有一辆自行车,虽然全家都很爱护,保养得也很好,但跟全新的比起来始终还是不一样,更别说江起慕骑的是最新款的,钱广安自觉风头都被江起慕给抢走了,无论如何也要把风头抢回来。
钱广安不能像小时候在地上打滚,但两顿绝食下来,钱奶奶就嚷着心肝宝贝,心疼地把棺材本都陶出来,让儿子赶紧去买辆最新款的自行车回来。
钱父作为工厂的副厂长,要弄到一张自行车票比别人容易多了,不到一周就把最新款的自行车给扛回家来。
这天,林飞鱼在大院学骑自行车时,身后突然传来传来一串自行车铃声,紧接着是钱广安和常欢两人的声音。
一个嚷着让开点让开点,别碰着我的新自行车,一个嚷着慢点慢点,我还没上车呢。
江起慕赶紧拉着林飞鱼闪到一边。
常欢从两人身边经过时,对江起慕翻了个白眼,哼道:“疯婆儿子的自行车,我才不稀罕坐呢!”
林飞鱼皱眉,觉得常欢这话太过分了。
她扭头朝江起慕看去,后者脸上一片冰冷。
常欢说完跑了,对前面的钱广安命令道:“钱广安你等等我!”
钱广安捏了捏闸把,让车速慢下来,常欢跑过去一手称在后座一跃而起,下一刻,自行车往前一溜,常欢坐了个空,整个人往后重重摔在地上,车身被压向地面,连同钱广安也一同摔在地上。
林飞鱼:“……”
江起慕:“……”
一顿神操作把两人看得目瞪口呆,下一刻控制不住笑出声来。
这可把常欢和钱广安两人给气坏了,嚷嚷着要跟江起慕和林飞鱼两人比赛骑车带人。
林飞鱼才懒得理会他们,转身继续学骑车,江起慕在后面帮她拉着后座,让她保持平衡,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江起慕这位名师的指点下,林飞鱼学得很快,不到一周就学会骑自行车。
常静羡慕得不行:“二姐,你自行车骑得真好!”
常静是家里唯一一个坚持按顺序称呼她们的人,常美是大姐,林飞鱼是二姐,常欢是三姐。
林飞鱼称呼常美为常美姐,常欢从来不叫她姐姐,都是直呼大名。
林飞鱼看她两只眼睛盯着自行车,便道:“你要是想学的话,我可以跟江起慕说说。”
常静闻言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不用不用,我太笨了,我肯定学不会的!再说这么好的自行车要是被我给摔坏了就不好了。”
常静来广州两年了,已经学会说广州话,模样变化很大,不再是当年那个瘦得像根柴火的小女孩,她的性格却是一点都没有变。
跟人说话时总是习惯性低着头,不敢看人眼睛,别人一生气,她就立马道歉,也不管是不是她的错,她还特别喜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很笨很蠢很没用。
林飞鱼想到这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再说自行车哪有那么容易摔坏?我们小心一点就好了。”
就是不小心摔了,以江起慕的性格也不会生气。
别人都说江起慕冷漠,只有林飞鱼才知道,他其实跟雷锋一样热心。
常静再次摇头:“我肯定不行的,你看我的手,十个手指只有一个螺,我天生就是又蠢又笨。”
林飞鱼一脸不解:“什么一个螺两个螺?这是什么东西?”
常静震惊道:“二姐你不知道吗?我老家有个说法,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螺就是手指的指纹,就是这样的……”
说着她把手指唯一一个螺纹掰给林飞鱼看。
林飞鱼按照她的方法看了下自己的手指,她有两个,不过她不信这个:“这些都是封建迷信,都是不可信的,你以后别跟人说这个。”
常静连忙道歉:“对不起二姐,我以后不说了,对不起……”
“……”
林飞鱼叹气。
***
章沁上大学后住宿在学校,因为学业繁忙,周末都没回来,一般是朱国文带着孩子去学校看望她。
直到十一月初,她才找到时间回来,一进大院就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
“章沁,从大学回来啦?”
“章沁,大学好不好?”
“章沁,听说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干部,是不是真的?”
章沁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连向来看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公公,都对她挤出来一个灿烂的笑容。
暮色四合,朱家把桌子搬出去树荫下吃完饭。
晚饭十分丰富,除了白切鸡这道广州人餐桌上恒古不变的主题外,还有两样青菜,白灼生菜和荷兰豆炒腊肉。
生菜水灵灵嫩生生的,荷兰豆的色泽也是油润青绿,看着都十分有食欲。
这让章沁有些意外。
这岁月,广州的蔬菜都是下达任务的,菜农为了保证完成上交任务,一般都会选择种一些粗生易长的粗菜,其中通心菜便是菜农的最爱。
通心菜被广州人叫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在六十年代是钢铁新产品,菜农为了完成任务交上来的通心菜又老又硬又长,吃得人直皱眉,市民投诉无方,便把通心菜嘲讽为无缝钢管。
从夏天吃到秋天,工厂饭堂是通心菜,家里也是通心菜,连大学的饭堂也是这道菜,有一阵子章沁看到通心菜就害怕。
朱国文见她看着青菜发呆,便解释道:“八月底政府改革了蔬菜统购包销制度,小品种可以自由议价,菜农有赚头了,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就不会只顾着种通心菜这些粗菜,收购上来的质量也变好了,大家也吃得开心,不得不说,这改革改得好啊。”
章沁才知道有这一回事,也感叹道:“去年恢复了高考,如今连蔬菜的包销制度也改革了,我可以感觉到祖国在一天天的变化,我甚至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真好真好,真的很好!”
章沁一连说了三个真好。
罗月娇听到他们的对话,插进来说:“可不就是翻天覆地,听说云南有几万知青集体请愿大返城,其他地方的知青知道后也纷纷模仿要求返城,这都回城里了,到时候都找不到工作,可不得翻天覆地地闹事?”
不得不说,罗月娇是有几分本事的,一出口不是把人噎死,就是把天聊死。
大家听到她的话,齐齐愣住了,同时想到了在云南当知青的朱翠芳。
朱翠芳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哥哥朱国才,下面有弟弟朱国文,这要是放在疼女儿的家庭里,怎么样也轮不到朱翠芳去下乡当知青。
毕竟离乡背井,一个女孩子从未出过远门,家人肯定不会放心,但朱六叔是个重男轻女的老古董,他觉得家里的工作只能留给儿子,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工作也会被带走,因此当年无论朱翠芳怎么哀求,他还是和老伴两人提前退休,然后把工作给了两个儿子。
广东这边的上山下乡活动,一般都是去海南或者湛江,但朱翠芳对家人十分绝望,一怒之下,便选择去了云南。
这些年来,她一次也没有回家来,只在几年前写过一封信回来,说她已经安全抵达云南。
如今听到云南知青集体要求返城,大家心里同时闪过了一个念头——朱翠芳会不会回来?
要是回来,到时候住哪里?
家里就那么点地方,朱六叔三父子到现在都在客厅打地铺。
还有回来工作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