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座少女 第17章

作者:荔芒 标签: 现代言情

  阿沁大呼小叫了半天,此刻终于累了,就趴在楼淮身上沉沉睡着了,嘴里还嘟哝着:“萤火虫……”

  路上闲着没事,楼淮给她讲了萤火虫聚集的美景,听得阿沁羡慕极了。

  她偷偷溜上山来玩,结果什么都没看见,反而白白迷了路。

  “哥哥,你以后带我看萤火虫好不好?”阿沁如是问道。

  楼淮答:“你以后会有人陪你看的。”

  “不嘛,你过几天就带我去好不好?我时间不多。”阿沁说得一本正经的。

  楼淮以为这又是她为了求自己胡说八道的,还算了算距离小学开学还有多久。

  “你爸妈呢?”

  “爸妈很忙,但他们都努力在陪阿沁的,阿沁很开心。”

  一个幸福的孩子。

  楼淮一开始如是认为。

作者有话要说:  留言红包雨掉落。

不走心的打卡撒花之类的选择性忽略。

请关爱作者君花了一整天码的字。

周日不更,周一晚上八点更新。

  第十九章

  楼家老一辈的人信佛,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附近的庙里上香。

  说是庙,去上香的人也只有附近的一些村民而已,每个村子都有这种小庙,没有什么大的香火,却也是一方民众虔诚的寄托。

  农历七月初一是个不错的日子,温度不高不低,天气不阴不晴,恰好楼家奶奶心情好,于是带着楼淮和陈颜洛去庙里上香,顺便攒点功德。

  尽管奶奶并不太喜欢楼淮,但到底还是自家人,自家的香火传承,终究还是不能随随便便丢在一边的。

  很快到了庙外面,奶奶特意叮嘱陈颜洛:“不要拍照,这样不好。”

  具体怎么个不好法,奶奶死活就是不肯说。

  陈颜洛“哦”了一声,悻悻把本来要发朋友圈的手机放了回去,脸上依然是浅浅的笑容。

  看了看寺庙明黄色的外墙,楼淮慢慢走了进去。

  也不知道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没有几个真正的和尚。

  看见他们三人走过来,寺庙的主持亲自过来迎客,转头吩咐小和尚倒茶,百般殷勤地请他们坐下。

  奶奶在一张红木椅子上坐了,又邀主持对面坐下,接过小和尚奉上的茶,浅浅啜了一口,点了点头。

  空气中满满是香烟的味道,闻久了居然也觉得好闻起来。

  整座屋宇都被缭绕的香烟笼罩,缥缥缈缈,如同云雾仙境中的宝殿,令人顿感几分庄重。

  “这茶女施主喝着还习惯吗?”主持讲话轻慢,开口前先躬身打一个问讯,双手合十。

  奶奶先也欠身施了个礼,这才又坐下,款款道:“尚可,不知用的是什么水,还算清醇?”

  主持微笑起来,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寺内去年新移栽了一株梅花,小僧便收集了一瓮梅花上的雪,一直不敢启封,听闻女施主来,这才启封的。”

  奶奶的脸上也露出一个微笑,缓声道:“有劳大师费心。”

  楼家自从搬过来后,每月都会来上香,每年也会捐不少的香火,如果有功德碑,那楼家肯定排第一。再加上主持对茶也有几分研究,楼家每年供应这庙许多茶叶,要想主持态度不好那是不可能的。

  奶奶和主持说话的时候,楼淮和陈颜洛两个小辈自然没有插话的份,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对着满桌精致的茶点安安静静地喝茶。

  小和尚站在他们一旁陪客,也不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站着,气氛一时间有些肃穆。

  好在都是大家出来的孩子,又都是从小喝茶喝到大的,这种安静的氛围恰好遂了楼淮的心。

  楼淮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品茶上面,整个口腔都浸润在茶水的醇厚中。

  泡茶之道,茶好,水好,壶好,技术好,心态也要好,种种加起来,才会是臻于完美的茶水。

  此中,茶和水是关键。

  楼淮细细品着那梅间雪泡的茶,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鼻尖嗅着茶香和香火混合起来的奇异气息,耳边是有节奏的木鱼声,心中澄澈透亮,恍惚间身入一个玄妙的地界,无我无他。

  而陈颜洛虽然也在规规矩矩地喝茶,手里拿的还是他们家的茶器,但却始终神思恍惚,眼神虚虚地看着对面,似乎在看那个小和尚,又似乎没看他,不知道在想什么。

  楼淮顺着陈颜洛的眼神看过去,小和尚安详而地站在那里,面上不卑不亢,没有喜怒之色,双手合十,竟有几分大师的样子。

  奶奶也正好看过去,低声问了几句什么,便听主持介绍道:“这是我故人之子,从小身体弱,后来生了一场大病,每天来佛前烧香许愿,侥幸死里逃生,反倒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了,索性去年出了家。”

  主持又招手叫小和尚过来,介绍道:“他虽然年纪小,但却很聪明,对经文理解得透,记得也快,文化课也好。我准备过几年送他去大的庙里,不要被我们这个小地方耽误了。”

  静静听完主持的话,小和尚躬身施了个礼,低声道:“师父谬赞了。”

  奶奶微笑着,一脸赞许地点点头,问道:“敢问小师父怎么称呼?”

  小和尚身子伏得更低,低声道:“小僧法号觉尘。”

  觉尘,便是先在红尘里摸爬滚打一番,才能觉出其中滋味来。

  陈颜洛定定地望着小和尚,琢磨着那一身灰色僧袍和十五六岁的清俊脸庞之间的反差,轻声道:“没想到现在还有真的和尚。”

  她原本只是自言自语,没指望楼淮回答,没想到楼淮居然接了一句:“毕竟禅心永在。”

  奶奶又接着问了几句话,随后表示自己可以承担小和尚的学费和生活费,主持自然欢喜,叫小和尚过来道了谢,又亲自把他们送去拜佛。

  小和尚却没有跟上来,而是一个人留在那里,身影有些寂寥。

  陈颜洛忍不住回头看,正好对上他如雪般冰凉的眼神,如水般淡漠,看向她的眼神和看着别的东西没有什么两样。

  陈颜洛一愣,恍惚间看见觉尘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又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这么脱俗的人,又怎么可能入那滚滚红尘,怎么可能冲她这种大小姐弯一弯嘴角。

  倒是楼淮出人意料地停下来,低声催她:“走了,上香去了。”

  陈颜洛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跟着楼淮向大殿走去,不知道为何眼角有些酸涩。

  原本以为这时节没什么人来这小庙,不料到了大殿,却已经有好几个人在门外候着了,还恰巧都是熟人。

  周星羽看见他们,一脸戏谑地笑着问好:“大哥,大姐?”

  他明显不是来正经上香的,但主持却管不了他,毕竟他除了偶尔说一两句话外什么也没做,而手里已经往功德箱里塞了几张红色的票子,笑得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

  陈颜洛赏给他一个白眼,自顾自拿了三炷香,学着奶奶的样子拜了三拜,庄重地把香插进香炉里面。

  他们来得早,又是常客,哪怕刚刚讲了半天闲话,主持还是把头柱香留给了他们。

  楼淮自然也有那三炷香。

  他认真拜完,跟着把香插了进去,趁着奶奶往功德箱里房放钱的功夫,才有空转头看一眼门口。

  少女扎着低低的马尾,唇色殷红,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周星羽凑过去,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楼淮转头,余光瞥到了另一旁的几个人。

  一男一女带着一个小孩,三个人都穿得普普通通,看上去就是平凡的一家三口。

  唯一让他多看了一眼的是,中间那个被女人抱在怀里的孩子,是昨晚被他抱下山的阿沁。

  两个大人面容憔悴,低声商量着什么,女人脸上有遗憾之色。

  隐隐约约地,楼淮听见“头香”“有钱”之类的话。

  他心下了然,一定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早起仍然没有抢到头香,心中不免有些怨怼。

  喜欢烧头香是人之常情,可是看他们的神色之凝重,似乎是错过了什么要紧的事情一样。

  兴许他们有着特别急切的愿望吧,楼淮如是想着。

  对于来寺庙上香仍然能遇见周星羽这件事,夏云容是有几分抵触的。

  说实话,周星羽并没有做过什么令她反感的事情,相反,每次看见她都是笑脸相迎,一口一个姐姐,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不舒服。

  像一只狐狸在自己身边一样。

  “姐姐也来上香?”周星羽凑过来,脸上笑意明媚如同朝阳,眼神明亮,是少年专属的活力。

  夏云容低低应了一声,目光依然专注地看着殿内。

  表面上是虔诚地看着佛像,而她的目光却直直落到那个黑衣少年的身上,嘴角不自觉漾开,几分欢喜。

  外婆也信佛,时常受邀却别人家念佛,恰逢初一,夏云容便想着来烧炷香,为外公外婆和自己积一点功德。

  谁料到那么巧,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碰上了,偏偏还只能在门外等着他们上完头炷香。

  就连寺庙也在乎钱啊。夏云容如是想着,但因为楼淮在里面,等待也仿佛不是一件太难熬的事情。

  另一旁是一家三口,小孩约莫有七八岁,穿着好看的公主裙,头上戴着一顶花帽子,不甘被妈妈抱在怀里,下来自己玩。

  周星羽还在搭讪,夏云容则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那小孩却已经悄无声息地到了她的背后,冷不丁在她身后叫了一声:“姐姐!”

  这一声清脆可爱,倒是把夏云容吓了一大跳,猛地转身拍着胸口,她脸色越发苍白,无力地低声道:“小朋友,下次不要这么吓人行不行?”

  周星羽冷哼了一声,脸上笑意却更浓:“来,叫哥哥,给你糖吃。”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觉得小和尚和陈颜洛很带感怎么破……

  第二十章

  周星羽这般说着,还真的从兜里掏出一颗糖来,在小孩子眼前晃着。

  小女孩却根本不理他,做了一个鬼脸,伸手拉夏云容的胳膊:“姐姐!”

  周星羽眸色暗了暗,脸上依然是笑,不动声色地把糖丢进自己嘴里:“不吃算了。”

  夏云容有些好笑,转过身蹲下来,平视着小女孩的眼睛,笑着问道:“嘴真甜,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沁。”小女孩笑嘻嘻的,忽然招招手,夏云容下意识凑近一点,谁知道阿沁伸手就把她头上的发圈拽了下来。

  黑发如瀑散落在肩头,夏云容一下子愣住了。

上一篇:国色天香

下一篇:乖,到我怀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