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浮城 第69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现代言情

  阿生那天提过一句,去那里不但路途遥远,中间还有很多山地,道路难行,甚至要穿过悬崖古道。火车也只通前头的一小段路,后头全靠原始畜力,在路上很费时间。

  张琬琰抱怨个不停,见小姑根本不理睬自己,无可奈何,只好说:“那地方太远,你非要去,那就带上人手!我叫家里管事……”

  “不行,还是叫司令部派兵送你去!”

  这个白锦绣没反对。张琬琰一边抱怨,一边出去往司令部打电话找秘书官。

  这一夜,白锦绣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终于熬到天亮,在微明的晨曦里,带着准时赶来的医生和一队秘书官从警卫营里挑出的卫兵,匆忙踏上了去往滇西的路。

第67章

  从广州出发,穿广西入云南, 在位于川滇边境楚雄的附近, 太平县就在这里。

  整段路程, 不下四五千里路。

  白锦绣担心他母亲病情延误下去万一不可挽回,恨不能插翅而飞,路上晓行夜宿。晚间错过了市镇旅馆,就投宿在村头庄尾的人家里,没有人家, 便就地野外搭帐。住宿之恶劣,行路之艰辛,自不用多说, 但她无暇觉苦, 一心只想快些赶到。

  这样在路上奔了十来天,终于到了昆明。当夜在昆明略作休整,第二天天没亮,从她父亲在昆明的一个生意老友那里借来一辆汽车继续上路,走完能行车的路段之后,改雇当地骡车, 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穿行在开于半山崖的茶马古道, 又是一番奔波,这一天终于进入太平县,在石头父亲的引领下,翻了最后一道梁, 抵达了此行的终点。

  这里实在偏远,连皇帝下台这样的巨大变革浪潮到了这里反应也不大。经过太平县城的时候,白锦绣就看到街道上很多人的脑后还是拖着长辫,县城如此,县下更甚,民众看起来几乎就和前清没什么两样。

  村人对广州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聂家沉哥就在那里做事,但千里之外的广州到底是什么样,谁也没亲眼见过,只觉得那里应当天花乱坠,街上到处走着像县城里的那个洋和尚一样蓝眼珠子黄头发的洋人。现在聂母出了事,县城郎中束手无策,他们都知道石头父亲赶去广州叫沉哥回来了,天天地盼,今天终于等到广州来的人,却不是沉哥,而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城里小姐,头发像洋人一样卷,身上穿的仿佛也是洋女人的衣服,跟着石头父亲走进村落里,就好像金凤凰突然掉进鸡窝,顿时惹来了村人的好奇和观望,三三两两地在她后头跟着,都往聂家去了。

  白锦绣动身得急,是什么就穿什么出来了,根本没考虑打扮的问题,现在更没心思管这些,带着医生随石头父亲匆匆赶到聂家,推开院门,立刻就往屋里快步走去。

  石头母亲和另个住近旁的妇人正在病榻前伴床,看着在床上躺了多日还没见好的聂母,两人愁眉不展,又惦着沉哥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正烦恼着,突然听到外头传来喊声:“回来了!回来了!广州城的郎中也请来了!”

  石头母亲辨出是已出门多日的自己丈夫的声,以为丈夫把聂载沉叫了回来,惊喜不已,站起来就迎了出去,抬眼却见院子里匆匆走进来个洋女人打扮的漂亮小姐,不禁一愣。

  白锦绣飞快地奔进屋里,看见靠墙一张床上躺着个鬓发花白的老妇人,知道她就是聂载沉的母亲,见她双目紧闭,脸色苍白,人看着有些浮肿,顿时心慌意乱,扭头就催医生快给她看病。

  西医知道白小姐急得很,也顾不得歇口气,立刻拿出随身带的医疗设备,开始检查病人。

  石头母亲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回头,见村民也都陆陆续续地跟了进来,纷纷站在院子里,朝着屋里张望,低声地议论,就把丈夫拉到一边,轻声问:“她是谁?沉哥呢?”

  那天白锦绣和同为粤人的秘书官讲的是粤语,石头父亲自然是半句不懂,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到广州那样的城里,人晕头转向,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早稀里糊涂又跟着上了路,根本也没弄清楚这位白小姐到底是什么人,只知道那些当兵的看起来对她都很尊敬,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找到沉哥做事的地方,他们就把白小姐叫来了,她没说几句,让我带着她和洋郎中上路了!”

  “那她和沉哥什么关系?”

  石头父亲又摇头:“我也不知道。”

  丈夫嘴里问不出什么,她也关心聂母病情,也就作罢,和村人一道屏着呼吸看医生治病救人。

  西医仔细检查了一番,向石头母亲详问当时摔跤的情景,立刻安排治疗。

  天黑,石头母亲和另几个妇人忙着做饭,收拾出了一间聂家的空屋,请白锦绣住。医生和与她同行的护卫以及同来的白家管事也都安顿了下来。

  聂母还是没有醒来。

  夜渐渐深了,石头母亲见那位广州城里来的白小姐一直坐在病床前,怕她受累,进屋让她去歇息,说自己和别的妇人会轮值伴在这里。

  医生对白锦绣说,聂母头部可能是淤肿导致昏迷。现在的医疗手段还做不到精准的开颅去淤手术,但他已经用了一种最新的特效药,能帮助降低颅压,让水肿慢慢消退。根据损伤的情况,人或许可以苏醒,再慢慢治疗恢复。

  医生的意思,应该就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她或许就此醒不来了,甚至危及生命。

  白锦绣看着烛火中那张依稀有着几分似曾相识感的面容,心情沉重,根本就没法安心睡觉,指着边上搭着的一张床铺说:“我来陪吧。我累了的话,自己会睡这里的。”

  石头母亲见她不肯走,也就让她了,说自己住在边上,让她有事来叫,说完退了出去。

  她刚走出院子,等在外头的几个妇人扯着她问:“白小姐是不是我们沉哥在广州城里讨的媳妇啊?长得真俊,沉哥好眼光。怪不得婶母都看不上来做媒的人家。”

  这已是今天不知道第几拨过来向她这么打听的人了。石头母亲怕被里头的小姐听到,嘘了一声,将人拉得远了些,低声说:“我男人说他也不知道!你们可别乱说!万一不是,那就得罪人了!”

  这位白小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但随行都是拿枪的士兵,同来的那位管事,应该是她的下人,看起来却比县城里最有钱的黄老爷还有气派。

  妇人们一听是这样,也就不敢妄言,闲谈了几句,各自散了。

  这个晚上,白锦绣伴在病榻前,半夜帮护士打针喂药,下半夜才在铺上眯了一会儿。

  第二天,医生继续用药。当夜也是白锦绣陪床。

  这样过了三天,他的母亲还是没有醒来。白锦绣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连晚饭都吃不下去。

  护士打完今天的最后一针,去休息了。

  白锦绣陪了一会儿,发现她有点出汗,就打来温水,拧了毛巾,替她擦去脸和脖颈上的汗,又替她擦手,擦完后,她坐在边上,照着医生的叮嘱,尽可能多地给她揉捏腿脚和身体。

  她揉了许久,胳膊酸痛,他母亲却依然闭着眼睛,没有半点反应。想起医生说越是迟迟不醒,醒不来的风险就越大,再也忍不住,偷偷地哭了起来。

  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继续帮她揉捏,终于倦极,握着他母亲的手,身子趴在床边,睡了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忽然感到有什么仿佛在碰触自己的脸,睁开眼睛,发现他母亲竟然睁开了眼睛,半靠在床头望着她,神色慈和中又带了几分困惑,手轻轻地碰了碰她还带着几道未干泪痕的面颊。

  她醒了!他妈妈终于醒了!

  白锦绣惊喜万分,一下朝她扑了过去,紧紧抱住她的身子,呜地一声,又哭了起来。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会这样了。反正现在的心情,又高兴,又委屈。

  “乖囡,乖囡,莫哭,莫哭……”

  聂母吃力地抬起胳膊,抱着她,轻轻拍她的背。

  “你是哪家女娃?怎么在我家里?”

  白锦绣终于反应了过来,知道自己失态,慌忙坐起来,抹了抹眼睛,说:“老夫人,我姓白,你叫我绣绣就行。你稍等,我去叫医生!”

  “医生!医生!老夫人她醒了!”

  她站了起来,抬脚就要跑,根本就没留意自己之前放在地上的那只水盆,一脚踢了上去。

  咣当一声,盆子被她踢翻,泼了一地的水。

  白锦绣一窘,飞快地看了眼床上的聂母,怕她责怪自己毛手毛脚,慌忙要去扶盆子。

  “没关系,没关系……你放着别动了,小心滑倒……脚踢到了,疼不?”

  白锦绣松了口气,摇头说不疼,这才跑了出去。

  西医很快过来,替聂母检查了一番,让她照着指令移动手脚,转眼珠子。

  聂母照着做,虽然很是吃力,但都能勉强完成。

  医生对白锦绣笑道:“太好了!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老夫人看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接下来再治疗,应该就能慢慢恢复了。”

  白锦绣欣喜万分,多日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地放了下来。

  住边上的石头母亲早被她刚才的喊叫声给惊动,匆匆跑来,发现聂母醒了,自然欢天喜地。

  昏迷的时候,聂母进食的都是流质,后来又靠医生给她补充营养,人消瘦了许多,她要去给聂母煮粥进食,出屋前对聂母笑道:“婶母,你前些时日躺着都不知道,这回真的多亏了白小姐!石头他爹去广州本来是叫沉哥的,谁知沉哥不在,是白小姐带着医生来的,她天天晚上在你床前陪着,我就看着她脸都瘦了一圈了!”

  聂母十分心疼,催白锦绣去睡觉:“乖囡,别陪我了,我没事了,你去好好睡一觉。”

  他母亲终于平安醒来,白锦绣也就放心了。确实,熬了这么多天,兴奋过后,也感到了疲倦,就照着他母亲的吩咐,回到自己住的那间屋,洗了洗,睡了下去。

  她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才醒来,睁开眼睛,发现太阳都要晒屁股了。

  这里不是自己家,睡到太阳落山都没事。她赶紧爬起来,匆匆洗漱了下,跑到他母亲的屋子,看见石头母亲还有另几个妇人在,几人说着话,见她过来,笑望着。石头母亲说厨房里给她留了早饭,叫她去吃。白锦绣说不饿。

  “听话,去吃。乖囡你太瘦了,身上都没几两肉。吃饱了才能长肉。”他妈妈也哄她。

  白锦绣就乖乖地去吃了,吃了一只馒头,已经饱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把剩下的一只也给吃了。

  她回来,看见屋里人都走了,只剩下聂母一个人。

  她走了过去,坐到床边,继续给她揉捏腿脚。

  “白小姐,你和我儿子认识吧?他是你什么人啊?石头他娘说,石头爹去广州找我儿子,他不在,那边的人就把你叫来了。”

  白锦绣忽然听到他母亲问这个,心一跳,手停了下来,抬眼。

  她望着自己,唇角含着慈和的微笑。

  白锦绣小声说:“他以前是我舅舅手下的人。我家里有个妹妹,他救过我妹妹。这回他有事离开广州,老夫人出事,我无论如何也要带着医生过来看您的。”

  她有点紧张,偷偷看。

  他母亲起先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哦了一声,微微笑道:“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等下回我见了载沉,一定让他好好谢谢你。”

  她应该是信了,不再追问下去,白锦绣暗暗地松了口气。

第68章

  他母亲醒过来后,病情就慢慢开始好转。再过几天, 已能下地被扶着走路了。

  医生说她每天都要这样走一下, 有助于身体的恢复。白锦绣就常扶着她出来, 在院子或者门口走一会儿路。

  村里的人现在都认识了她,虽然不再像她刚到那天那样全跑过来围观,但除了住边上的石头母亲和另几个常来一起照顾聂母的妇人外,其余人看见她,还是不大敢靠近。

  白锦绣原本的计划是他母亲只要没危险了, 她就立刻回广州。现在她的身体已经有所恢复,听医生的意思,接下来一段时间, 只要继续吃药, 注意休养,应该也就没大问题的。自己可以走了。

  她对那个人是真的心灰意冷了,半点也不想再扯上什么关系,甚至不想听他再多说一句话了。自从知道他不把和自己结婚的事告诉他母亲的那一刻起,他只要一开口说话,她听了就要生气, 想一脚踹死他的冲动——她不想把自己给气死。

  但是现在,她却又不是很想走了。

  虽然她已决心和那个人就此一刀两断, 这是真的,她白锦绣没什么拿不起放不下的东西,但是他的母亲和他不一样。她人真的很好。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看着她的时候, 目光那么慈和,还那么地疼她,总是怕她累,不让她做任何事,催她去休息。虽然是个乡间妇人,一举一动,斯文又端庄,总是让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就没了的娘亲。

  她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自己要是现在走,医生肯定也会回去。万一医生走了,她要是再有个复发,那就不好了。

  于是白锦绣又继续留了下来。虽然住的地方因为简陋,以往的一些生活习惯,譬如洗澡如厕什么都被迫改变,刚开始有点不便。但路上过来的时候在野地里都睡过,这又算什么。她很快就适应了。

  这天傍晚,雨停了,吃过饭,她就像前几天那样,扶着他母亲走出院子,来到门外散步,逛了一圈,遇到几个住得远些的村里妇人,见她们走来问他母亲身体安好后,仿佛想和自己招呼,又不敢开口,目光显得有些怯。她不想她们怯自己,就主动露出笑脸,说:“我姓白,叫白锦绣,家住广州西关。往后你们要是有家里人去广州,需要帮忙的话,尽管来找我。”

  妇人们受宠若惊,连声道谢,纷纷对聂母道:“白小姐人真好啊!还特意大老远来这里照顾你。是婶母你什么人啊?”

  聂母含笑,看了眼默不作声的女孩,说:“是载沉在广州做事认识的尊长人家里的千金,载沉有事离了广州,请她留意下我,正好我不争气出了这个事,她是受托来看我的。”

  妇人们哦哦地点头,连声夸奖,问东问西,和聂母拉起了家常。

  白锦绣刚开始听到妇人们向他母亲询问关系,有点紧张,现在不知怎的,心里忽又有点难过了起来。

  “累了吧?回去了?”

  她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轻声问,抬眼,对上他母亲投来的关切目光,一下就驱散掉了心头阴影,甜蜜蜜地笑:“好,我扶您。”

  她扶着他母亲转身回家,慢慢走到石头家边上,一头半大猪仔也不知怎么回事恰好从猪圈里跑了出来,石头在后头追赶,猪就拱开院门蹿了出来,大约是受了惊,嗷嗷地叫着,不偏不倚,朝两人的方向冲了过来。

  白锦绣何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吓得跳了起来,下意识地扭头就想跑,突然想到边上还有聂母,慌忙又抱住了她,把她挡在自己的身后。

  “去!”

  聂母冲着猪仔喝了一声,提起拐杖扫了一下。猪仔就改了方向,嗷嗷叫着从边上的一个泥水坑里趟了过去,溅出一片污泥,跑掉了。

上一篇:玫瑰挞

下一篇:我真不是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