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第107章

作者:南方赤火 标签: 现代言情

  墙头草群众又飘忽了:

  “也是。如果是高手造假,肯定会追求细节一致,不会在画里留下这种破绽。”

  “是啊,毕竟他创作的时候才十八岁。”

  一个年轻的故宫小职员和大V施一鸣当堂对峙,观众们都难免兴奋。虽然报告时间已经结束,但没几个离场的。不少人本来都起身了,又都坐了回去。

  大家也都好奇:施一鸣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结论,到底有没有漏洞?

  数据什么的毕竟看不见摸不着,目前还无法看出谁更占理。

  施一鸣本来眼看就要上热搜,半路杀出个萌妹子,咬着他论文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论点疯狂开炮,让他头疼不已。

  他绕过那些似是而非的点,找到另一个话题:“好好,既然你坚持认定《千里江山图》是宋人作品,为何通篇找不到作者姓名,直到清代才突然有人提出了作者姓王?我们研究历史的讲究言之有据,你能找到一个清代以前的史料,证实宋代有个叫王希孟的画家?”

  这倒是个难以辩驳的论据,换成别的文物,可能称得上一个未解之谜。可惜施一鸣老师选错了靶子。

  佟彤迅速低头看手机。希孟早就给出了答案。

  “那时因为记载作者姓名的宋代绢帛早已朽坏,无法修复。”她胸有成竹地说,“清代收藏家将其裁去,又将作者名字誊写上去而已。如果梁清标有意作假,他应该将画作‘挂靠’在久负盛名的画家名下,才能最大限度得利,而不是杜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施一鸣哼一声,“这些都是揣测。没有任何公开发表的材料证明这一点。”

  的确。只有希孟一个“人证”。

  但佟彤也不是省油的灯,迅速回应:“没错,这是个今年的新发现,这个信息只在我们故宫文物修复员内部流传。”

  反正老康也不在,难道在场的其他故宫职员会站出来打她脸吗?

  当然不会啦。大家都笑眯眯的朝她递去鼓励的目光。

  施一鸣一怔:“真的?”

  他随即又说:“但依旧没有证据表明这幅画出自王希孟之手。将近十二米的画卷,没有一处作者的签名和印章,这说得过去?”

  佟彤不用场外指导也知道:“元代以前的画家很少在画中留个人题款。”

  施一鸣:“所以,那就是没有嘛!”

  这就有点胡搅蛮缠了,属于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论断。

  观众们低声交头接耳。如果这个小姑娘真的掌握了什么没有公开发表的内部数据,那施一鸣的结论就站不住脚了。问题是,这姑娘说的话,又如何证实为真呢?

  证“假”容易,只要找到任何一个疑点就可以;证“真”却难,因为要做到无懈可击。

  佟彤的手机又是轻轻一震。希孟再次及时地远程救场。

  “谁说没有作者信息。我在画中偷偷留了花押——虽然官家不让。”

  随后他发语音,说了一个位置。

  佟彤激动得鼻尖出了汗,三两步冲上讲台。

  施一鸣:“哎……”

  工作人员乐得看戏,都没拦她。

  佟彤翻了几下ppt,翻出了《千里江山图》的高清扫描件,根据希孟的定位,找到了一片毫不起眼的水波,放大再放大,终于——

  观众席里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一笔笔连贯的水波纹里,似乎确实藏着一个极其细小的符号。

  虽然王希孟是画院门生,所绘制的作品理论上版权都归皇帝胖佶,但像他这么心气高傲的后生,怎么会轻易遵守规则。

  况且这幅画的风格和技法,明显不是宋徽宗能画出来的。皇上既然不可能跟他争版权,那自己悄悄标识一下,也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埋藏了近千年的小任性,终于在报告厅里真相大白。

  几十年里,学者们对《千里江山图》是一厘米一厘米地剖析检测过,但没人发现过这片水波的独特之处。

  只有佟彤,曾在葆光副本里见过少年希孟给他的作品画押记认。那个独特的、近乎一笔带过的个人签名,从此被她牢牢记住。

  若是事先不知道这个花押的形状,只凭肉眼搜寻,几乎是不可能发现水波里的秘密。

  施一鸣也愣住了,他也一厘米一厘米地寻找过《千里江山图》的破绽,可从来没发现过这个印记。

  他空有满腹辩论素材,一时间哑口无言。

  “这、这个……你、你怎么发现的……你怎么证明这是王希孟的……”

  观众席里一个青年学者笑着插嘴:“不在画外签名,而是以隐藏花押作为个人记认的习惯,也只有在北宋朝流行。施老师说这幅画是清人习作,可有点儿站不住脚啦。”

  主持报告会的那个老教授也擦了把汗,很委婉地说:“施先生不妨再写一篇论文,回答一下这些疑问吧。”

  施一鸣胀红了脸,挥着遥控笔,不断地翻页、翻页,连连叫道:“不可能,不可能啊……那、那就是个普通的败笔,手抖画错了的……你刚才也说,作者边画边进步,运笔不可能处处整齐……”

  佟彤笑眯眯说:“‘不整齐’和‘形状独特’之间,差距还是挺大的吧。况且这花押的位置几近画卷末尾,是他最后题上去的。”

  施一鸣:“可是……”

  但已经没人看他的ppt了。布置精巧的高楼大厦虽然壮观,但被人抽出了几根钢筋,眼看摇摇欲坠。

  施一鸣的这场报告,原本是赞助商安排在会议末尾的重头戏,特意安排了最大的报告厅,前期宣传铺天盖地,整个观众席几乎人满为患,人人洗耳恭听,等着目睹“重大发现”。

  到现在,“重大发现”的气球即将吹上天,却意外被一个小年轻观众戳爆了。看施一鸣的表情,观众们觉得自己听了一场笑话。

  报告厅里轰然一声,压抑了好久的安静氛围终于被打破了。

  “走了走了,饿死了……去吃自助餐……”

  “下一场什么时候?回去睡个觉先……”

  “手机没内存了,删点刚才的照片……”

  “哈哈哈,赶紧去蹲守施老师的微博。”

  一时间,呼啦啦,走了一大半。

  施一鸣茫然地看着人去屋空的报告厅。助手连连朝他使眼色,指指那些记者。

  意思是,快去跟记者澄清啊!观众都走了,记者还在啊!

  但是几个记者跑得比谁都快,同时追上佟彤。

  “小姑娘——女士!你是故宫的职员吗?你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吗?你事先知道施老师的报告内容吗?你是怎么把海量数据记得那么清楚的?……”

  佟彤眼花缭乱,一时间觉得自己舌头不够用。周围人一副看大佬的眼神,又让她有点脸热。

  最后她还是把机会给了飞飞,不好意思地朝她的直播镜头笑一笑:“你们都高看我了,我其实……嗯、有场外指导……有些朋友是专门研究这些的……”

  网友在弹幕里现场指点飞飞,问她:“哪些朋友?是不是借住你家的那位高人大帅哥呀?”

  别说,网友的嗅觉还真敏锐。

  佟彤模棱两可地说:“嗯,还有别人啦……”

  *

  好不容易钻出记者的重围,却见施一鸣的那个助手躲在走廊尽头等着她呢。

  那助手诚恳地说:“这位女士请问您什么时候有空,施老师想请您吃顿饭,做一下……学术探讨。”

  佟彤:“吃顿饭?”

  助手大概是被赶鸭子上架,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嗯嗯,就是再聊两句……”

  虽然佟彤不太看好施一鸣今日一番骚操作,但至少人家今天也没胡搅蛮缠,精心准备的论据被她和身后的团队一一打脸之后,那惊诧的表情不像是装的,说明他并不是恶意的学术造假,而是真心以为自己有了什么惊世骇俗的发现。

  她想了想,回:“等大会结束之后,找个时间好了。不用请客哈,喝个茶就行啦。”

  那助手依旧表情懊丧,好像要找补什么似的,喃喃说:“哎,其实这个选题也是别人托施老师研究的,很多数据也是别人给的。施老师开始也心存疑虑,但他实在是太想做出颠覆性成果了,心急了点儿,唉……”

  佟彤跟那助手又交谈几句才离开。过了一阵子才反应过来。

  居然还有人托施一鸣给《千里江山图》打假?

  *

  佟彤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文物们知道她被分了个单间,都很不客气地一起来观光,床上沙发上坐了一排,不拿自己当外人地在房间里撒欢。

  维多利亚发现了酒店的免费茶包。

  “看在佟小姐胜利的份上,咱们来一场尽兴的英式下午茶吧!请问哪儿能预定茶点?”

  等烧水泡了茶——

  “呸呸,见鬼,这是哪个黑心厂商的廉价产品?”

  白老板则研究起了免费速溶咖啡,小勺子插进去搅搅,闻了一下。

  “唉呀妈呀,这是什么药方配的药,要是放在白矾楼里肯定一杯都卖不出去。”

  宝贝儿们的口味都被佟彤养刁了。她只好叫了奶茶和甜品外卖,大伙这才高高兴兴地开起了下午茶party。

  但众文物心思不在吃喝上,都在兴奋地讨论刚才的闹剧。

  忽然微信叮咚一响,看锁屏上的信息摘要,是希孟发来的。

  佟彤顿觉惭愧:“哎呀,只顾躲记者,忘了跟他更新进展了。”

  点开消息才发现,他老人家原来全程看直播呢。

  “你上新闻了 。”他发来一条热搜消息,不无得意地宣布,“拜我所赐。”

  佟彤回怼:“是施一鸣买的热搜,我……”

  她话说一半,这才发现,热搜已经顶上去了。但却变成了——

  #文物打假专家惨遭无情打脸# 故宫职员解密名画的前世今生。

  而且不止被哪个手快的配了图,抓拍的时间恰好是发现花押的一刹那。

  只见佟彤站在画面一角,一手握着手机,另一手指着大屏幕,自信满满地说着什么。施一鸣则站在画面当中,背后沐光,所剩无几的发丝四处飘扬,那一脸错愕不解的神情被镜头完整地捕捉了下来。

  画面另一侧则是一排观众,都被大光圈镜头模糊了容貌,只剩下一张张合不上的嘴。

  观众中不乏文博界的大咖,有的在网上颇有名气,有的在新闻中频频露脸——这就更给这条新闻增加了无比的可信度。

  很多文物今天是第一次上新闻,兴高采烈地在观众席里寻找自己的身影。

  “哈哈哈,这个是赵老师,只有半拉脸,哈哈哈哈。”

  “咦咦,我怎么变形了……”

  “小忽雷,这个是你还是你哥?”

  “你猜。”

上一篇:徐徐图她

下一篇:地球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