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第140章

作者:南方赤火 标签: 现代言情

  在鬼市偶尔捡个漏还说得过去,同时捡这么多漏……

  只能说活该了。

  多谢您给国家创造这么多外汇收入。

  佟彤不由得对潘滚滚的动机产生怀疑, 冷冷地问:“姑娘,您买了这么多中国‘文物’, 都打算带回去当纪念品啊?”

  潘滚滚没听出她说的是反话,一边爱惜地抚摸着自己今天的“战利品”, 一边摇头笑道:“不不,中国的文物我当然不会带回国。我要把它们捐给中国的博物馆,让它们受到专业的保护。”

  她的普通话说得颠三倒四,还隔三差五地夹着英文单词, 但说话时语气认真,表情诚恳,不像是开玩笑。

  佟彤吃了一惊。

  “你是说, 你打算捐……”

  潘滚滚抚摸着锁骨上刚刚纹的大熊猫,自豪地说:“没错。我喜欢中国文化。我要为它的保存和发扬出一份力。中国的文物保护部门太差劲了,以至于这么多珍贵文物都在市场上随意流动,我还要给有关部门写信提意见。”

  嘿,连“有关部门”都知道。旁边几个小白老外齐齐鼓掌,赞赏她的高风亮节。

  希孟微微冷笑着,不合时宜地说:“你……”

  佟彤赶紧拉拉他的手,把他拉到一边。

  “人家一片好心,咱不当众给她难堪。”

  他不服气地瞪她一眼,好像在说,这种智障也要给面子?

  但看着佟彤眼睛一眨一眨的,莫名神似当年的小狮子犬,他忽然扑哧笑了,摇摇头,真的没说话。

  佟彤一拉张浩然:“你去跟人说说,咱们帮她把这堆东西提楼上去。”

  民宿是老房子改的,没电梯。潘滚滚住二楼,要一个人把这些破烂都搬上去还真困难。

  潘滚滚连连感谢。

  到了她房间,潘滚滚小心翼翼地把“文物”一个个包好,收到自己的新买的大箱子里,弯着腰调试密码锁。

  “我能看看你这些东西吗?”佟彤问。

  “当然啦,先洗手哦!然后戴手套。”

  眼看潘滚滚拿出一次性手套,佟彤吃惊了:“你还挺懂啊!”

  潘滚滚得意地说:“那当然啦!我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做了两年志愿者了,接触的中国文物比你们还多呢!”

  佟彤又惊讶又好笑,回头轻声跟希孟说:“那怎么还一点儿眼力没练出来呢?回头得建议她来故宫交流交流。”

  其实潘滚滚虽然是博物馆志愿者,但只负责在闭馆之后做一些清理、打扫、安保之类的工作。展厅里的展板介绍她倒是都看熟了,对中国历史的背景知识还算了解,但并没有接受过文物方面的专门训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潘滚滚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学中文,偶尔隔着玻璃在那些古代书法作品上认出个方块字来,觉得可有成就感了。

  佟彤一边听她用魔鬼普通话说这些(加上张浩然的翻译),一边小心翼翼地拿起她那个“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翻来覆去地看。

  不得不说,做旧还真不错,斗彩云龙赶珠纹饰——斗彩是明朝成化年间发明的新技术,在当时就十分值钱,放到现在就更别说了,完整的斗彩瓷估价几千万轻而易举。而这件“斗彩”碗,制作的卖家十分心机,造了两个微不足道的小裂纹,以示其“流落民间”,并未进入国际拍卖市场的原因。

  潘滚滚还兴致勃勃地问呢:“怎么样,是不是很稀有?是不是很珍贵?是不是万里挑一?”

  佟彤:“你稍等。”

  她灵机一动,给这个杯子拍了张照,然后打开某宝,使用“精准识图”。

  满屏的“同款”争奇斗艳。潘滚滚惊呆了。

  而且这些斗彩杯的商品名称,都明确地标了“仿古”、“贴花”、“装饰”等关键词,卖价不超过60块。

  佟彤随便找了个卖家,把潘滚滚这个鸡缸杯的照片发过去,问:“明明拍了两个,怎么只发了一个?”

  敬业的客服很快回复:“实在不好意思亲亲,我们马上给您补发。能发一下快递单号吗?”

  勉强会读汉字的潘滚滚:“……”

  但是她随后说:“这些都是仿品。我的这个肯定是真品,不一样的。我花了五千元呢!”

  确实,潘滚滚买到的这个“古董”,做旧工艺非比寻常,跟照片上的流水线产品还是很不一样。

  佟彤对瓷器并非内行,鉴定专家赵老师又不在,她倒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的瑕疵。

  但,假的就是假的。要是有人指着个熊瞎子非说它是大熊猫,难道还需要动物学专家来驳斥吗?

  某宝上的客服还在反复问“亲亲在吗”。佟彤赶紧回一个“对不起找错卖家了”。

  “这个宋代院体画,倒是个质量不错的临摹品,应该是民国时期出品。”希孟见佟彤开了个头,也就不客气地开始给外国友人上课:“整体看来似乎并无破绽。但签,色,气,都跟原版宋画有差距。就说这个‘宣和御制’……”

  做翻译的张浩然左支右绌。Simon老师开口就是国画专业词汇,他纵有国际英文水平,可不会翻呐!

  张浩然愣着,潘滚滚又听不懂那么高深的中文,嘴一撇,不高兴了。

  “我在大英博物馆见过中国宋朝的画,风格和色调都跟这幅一模一样,也有‘宣和御制’这几个字。‘宣和’是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的年号,不是人名。”她冥顽不化地坚持,“而且卖家还有鉴定证书呢。”

  “人傻钱多。”希孟摇头。

  潘滚滚欲言又止:“我不是。我知道……”

  她对这几位多管闲事的“土着”倒是很有耐心,客客气气地解释了又解释,总之就是觉得自己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文物,相信自己运气爆棚,捡漏捡了一堆真货。

  她刚从大学毕业,刚从博物馆志愿者升级为雇员。她在博物馆里工作的时候,看到展品下面的标签经常写着“某某人捐赠”,有时候展厅里还会专门拨出展板,给捐赠者写感谢信,感谢他们为文物保护工作作出贡献——潘滚滚可羡慕了。

  这次来中国度假第一天,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她就经由白老板介绍,误入了鬼市这个地狱级副本。到了市场上一看,妈呀,竟然有珍贵文物流落江湖。潘滚滚的圣母心就泛滥了,自然而然地被经验丰富的卖家全面碾压。

  鬼市里倒是时常也有外国友人,但一般都是纯小白,来逛个热闹的。听到卖家吹嘘什么古董,他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毫无了解,也就不会随随便便花大价钱买个自己不懂的玩意儿。比如什么“大明成化斗彩”,一般外国人谁知道这是什么鬼。

  况且这些古董卖家一般都是针对国内玩家,外国友人并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遇上老外,他们一般会改为推销一些有本土特色的小玩意儿,或是明显仿古的、便宜的旅游纪念品。

  但潘滚滚不一样啊。她在大英博物馆里见多了中国古物,还都是上乘顶尖的古物,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种人最容易上套。

  她也不知道中国法律规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是不许私自买卖的。

  她还美滋滋想着,把这些“珍贵文物”捐给中国知名博物馆,然后让他们给自己设立一个专门的展厅,最好再设立一个保护文物的基金会……

  “好啦,多谢你们热心帮忙。我心里有数,买了什么我自己知道。”

  潘滚滚这么说,佟彤他们也不好坚持了,否则显得好像“觊觎”她的宝贝似的。

  “当局者迷。”佟彤下楼时总结,“过两天她就反应过来了。”

  ------------

  潘滚滚在自己客房里,摆好这一堆“宝贝”,喜滋滋地烧水、沏茶、拿出几个茶杯,打开一盒中式点心铺在茶几上,收拾出一个英式下午茶的氛围,好像要招待客人一样。

  然后她锁上房门,坐在沙发上,重新梳了自己的红头发,耐心等着。

  潘滚滚心中有个小秘密。这个秘密她差点儿就告诉刚才那个英俊的中国小哥哥了。

  她可以和文物交流。

  就在几个月前,她在清场的时候偶然发现,展厅里那些精美的中国文物,竟然会化为古代中国人的形象,跟她打招呼。

  开始是声音,后来居然看见了人影。潘滚滚大为惊奇。

  博物馆里的其他雇员也没有报告过任何异常。文物们似乎只青睐她一个人。

  “我是《女史箴图》。”雍容典雅,但是形貌憔悴的宫廷贵妇朝潘滚滚一个万福,“你这个孩子,对待展品很细心,就算四下无人,也一丝不苟地遵守安全守则。这么规矩的年轻人现在可不多啦。”

  潘滚滚当时都快吓傻了,磕磕绊绊地说:“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距今1000多年的那个?”

  一边说一边瞥旁边展板上的介绍。没错,是距今一千多年。

  贵妇人轻轻一点头。

  潘滚滚:“你你你怎么会说英文啊?”

  而且口音还特别古典,好像二战纪录片里出来似的?

  贵妇人笑了:“我来英国都一百多年了,日日面对游客,不仅英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都听得耳朵起茧——不过到底是老啦,很多流行趋势跟不上了——你的红发是染的吗?”

  《女史箴图》告诉她,自己是1900年庚子之役,被一个英国军官从北京颐和园里带走的。过了几年,以2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由于当时英国方面对保存中国画的知识欠缺,《女史箴图》被大英博物馆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进行装裱,拦腰截为三段,并且裁掉了所有明清时期文人留下的题跋。而且还贴在了木板上,木板开裂时,画卷也开始开裂掉渣。

  “唉,”她叹息,“到底是老了……”

  “等等……”

  潘滚滚不住地摇头。尽管贵妇人叙述时有意略过一些细节,但她还是敏感地注意到:“你是英国人从中国抢来的!我还以为是拍卖收购的呢!”

  贵妇人微微一笑:“国弱被人欺,身不由己。这个馆里许多我的同伴,都是这么来到英国的。”

  她微微闭目,将当初封存的那些烽火连天的记忆,娓娓道来。

  所谓正直,就是不论自己身处何地、身为何人,对一些触及人性的事,都会有本能的是非判断。

  潘滚滚就是这么一个单纯正直的人。她脸上火烧一样,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知道这些……对、对不起……我们祖先太、太野蛮了……”

  贵妇人反倒很豁达,笑道:“往事不可谏,你又不是当年的强盗,何必如此自责?况且,盗我之人早已入土,我却依旧在这人世逍遥得闲,难道不是幸事?再说,你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在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请来中国专家,对我这把老骨头尽心呵护,我也都看在眼里——对了,如果你能和他们说说,把所有书画展柜里的照度再降低5个勒克斯,我们深受其惠。”

  潘滚滚讷讷地点头,眼看贵妇人的身影消失,又变回了裁成三截的《女史箴图》。

  她浑浑噩噩回到宿舍,憋了又憋,终于憋不住,把这事跟闺蜜说了,闺蜜却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

  潘滚滚依言预约了精神科医生,做了一堆测试,发现自己一切正常。

  她知道这不是幻觉,不是梦。

  她当即联系了中国馆的研究人员,让他们把展柜的照度降低5LUX。可她只是个普通临时工,没人听她的。潘滚滚没有放弃,后来又跑到学校去找了几个教授,还到中国大学网站上下载了相关论文,给其他博物馆的专家发邮件询问,好说歹说,终于让研究人员意识到,展柜的光照也许是强了那么一丢丢。

  因为她在这件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探索精神,潘滚滚被博物馆破格录取为见习策展助理,得到了一份正式工作。

  潘滚滚也因此而开始报汉语学校,开始主动地系统性了解中国文化。

  这是后话。

  ……

  当晚,《女史箴图》化形出来感谢。

  “年轻人,谢谢你。”贵妇人笑容满面,“现在舒服多了。明天我就要进地库休息。以后有缘再见吧。”

  潘滚滚忐忑不安地叫住她。

  “亲爱的,我是说,您……您在英国待了一百多年,有没有想过回中国?”

  她在新闻里看到,中国政府最近成功收回了一件流失海外的宋代瓷器。而且正在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商谈,打算追索当年被非法携带出境的珍贵文物。

  过去文物们都无知无识地摆在展厅里,潘滚滚还觉得没什么不妥;可是《女史箴图》跟她聊天时,话里话外都流露出思乡之情。

  “其实二战的时候,你们英国政府为了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的一次解围,曾经有意让我归国,或是赠送一艘潜水艇。那时的国民政府选择了潜水艇。

  “我当时啊,满心的欢喜落空,可又不得不理解那些人族官员的选择。那时候的中国,确实更需要潜水艇……”

上一篇:徐徐图她

下一篇:地球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