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第158章

作者:南方赤火 标签: 现代言情

  关晓萍看到身边那一群“学生”都怯生生的,显然不明白工程师们都在忙啥,耐心地解释:“我们做了一架无人机,到外面去看看情况,看看适不适合逃出去。”

  学生们一脸茫然,明显连“无人机”这个词听都没听过。

  还是那个蓝裙子小姑娘回头给大家解释了一下。

  -----------------------------

  小昭身边的“学生”,多半都是那些刚挖出来的郑和瓷,这些器物都是民窑作品,算不上太精致。因此灵智也开得晚,换算成人类心理年龄都最多十五六岁。

  有些出土时已经粉身碎骨,虽然被粘贴修复,但伤筋动骨几百年,此时也只好在展柜里躺尸,丝毫动弹不得。

  所以只有一部分化出了形。化形的还化得不牢靠,有时候一不小心,又变回盆盆碗碗,还好让旁边的伙伴们手快接住,免得粉身碎骨。

  这么一来,大家人心惶惶。也不敢随意化人,可是若停留在本体状态,外头这一阵阵的怪声,听着就危险。

  它们在黑暗中埋了几百年,出土的时候,记忆还都停留在明朝清朝时期。

  然后猛地被拽进二十一世纪,好像被丢进了一架飞速运转的跑步机,被迫朝着“现代化”的方向狂奔,脑子还跟不上眼睛,看什么都浑浑噩噩的。

  明清时期也有火炮了,大伙都认得这声音,知道此时的险境不容轻心。

  还好有小昭这个翻译兼辅导员。原本默默无闻的一件三级小文物,此时摇身一变,成了这么多伙伴赖以仰仗的“学生领袖”,小昭也觉得扬眉吐气,主动担负起了跟人类沟通的重任。

  她趁着关晓萍没注意,切换明朝古音,小声跟同伴们解释:“咱们如今是在华夏极西万里之外的番邦。今日战乱骤起,朝廷飘摇,让那前朝番王篡了大位,正在和禁军苦战。这些华夏侨民都是应番邦朝廷之邀,前来造路修桥,助惠百姓的。若那伪王得势,难免遭到清算,委实进退两难。好在听闻鸿胪寺已介入争端,发出诏令,通告四夷,令他们还不敢轻举妄动。但夜长梦多,只恐那伪王作困兽斗,不择手段,以侨民为质,逼迫禁军投降。为免坐以待毙,方才有工匠制成机械铁鸟,放飞出去探探风声。”

  这么一翻译大家都懂了,顿时一个个怒不可遏。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大家都在花式夸作者,冒着待高审的风险也要来信选登哈哈哈

  `

  幕谋 评论:这古文六级啊

  gemini雅 评论:这个翻译好给力哈哈哈

  换个昵称 评论: 这翻译666我喜欢

  璇玑 评论:文言文翻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圆圆圈圈园园 评论: 6666

  `

  佟妈也得到了夸奖:

  blueblue 评论: 今天的小昭和佟爸佟妈大展身手的一天,彤妹那个贫劲肯定是跟佟妈学的哈哈哈

  浅色夏末 评论:写的太赞了,终于有佟爸佟妈的消息了,佟妈好可爱

  (佟爸表示柠檬:没人关心我做的无人机嘛)

第93章

  别看这些郑和带去的瓷器, 质量上也许比不上故宫里那些顶尖珍宝,但人家见识广啊。

  跟着船队下西洋, 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他们登上过一个个无名之岛,山崩海啸、泥石沼泽都见过, 茹毛饮血的土着生番也见识过, 各种稀奇古怪的语言都听过。有的差点被大象踩, 有的险些被鳄鱼吞。船上那些当时华夏最优秀的航海精英,给他们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它们成为了文物界率先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先锋。

  小昭跟他们混在一起, 自叹弗如。好在她比别的文物多了一样见识:她是坐飞机空运过来的。

  众瓷器回忆往昔, 再看现状, 痛心疾首。

  七嘴八舌地说:“想我当初随郑和郑大人出使此邦,番王闻之, 率领文武百官倒履相迎,将随行人众都奉为上宾, 何其尊敬,何其气派!怎么区区几百年过去, 这番王居然敢以我华夏工匠为质,谋取私利要挟朝廷?简直一代不如一代,这等不肖子孙,他王祖九泉之下得再气死一遍!”

  小昭:“可不是吗, 所以他不得天命,各国都已下了檄文,不承认他这个伪王。”

  大家互相询问:“那我等该作何打算?”

  小昭信心满满地说:“别乱走别说话, 跟着这群人类走就成了。”

  众瓷器还有点不信任:“一群工匠而已,又非精锐之师,又无刀枪火器,他们能做什么?”

  ------------------------

  别看小昭在一群古董伙伴面前显得无所不能,她一转头,脸上笑容就垮了,双目无神地盯着远处的碎玻璃,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哎,头一次出国就碰上这种事。我当初真该听佟姑娘的话,好好待在北京……”

  关晓萍耳朵一尖,听到“佟姑娘”几个字,有点惊讶。

  毕竟不是姓王姓张,姓佟的在哪儿都不多见。

  “姑娘,你刚才说你是北京来的?……”

  与此同时,小昭看到了她手机屏保照片,惊愕地指着。

  “咦,这不是佟姑娘吗?”

  ------------------------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无人机飞了一圈,通过传送回来的图像,大家看到中国大使馆已经人去楼空,停车场里空空荡荡,人员全都撤走了。

  和祖国的最后一点联系也切断了。

  电量只剩一半。底下一条枪对准了无人机,但那士兵也许是缺乏训练,嗖的一声,打了个脱靶。

  地下室里的游客们脖子都快伸成大白鹅了,提心吊胆地建议:“回来,快回来!”

  但就在此刻,空气中忽然呜呜蜂鸣,画面里风驰电掣,出现另一架无人机!

  那是个全副武装、从头到脚都代表世界顶尖水准的军用无人机。它围着这架东拼西凑的“航模”转了一圈,倏地急停在空中。

  它的侧面,涂着个小小的五星红旗。

  两架无人机在空中面面相觑,一个满身鸡零狗碎,一个精光锃亮神气活现,像是鸽子怼上了雄鹰,又像是原始人碰上了宇航员。

  地下室里的工程师们都炸了:“咱们的无人机来了!快快,快求救!哎呀呀,它可能不知道咱们是敌是友……别开火,都是自己人,别开火……啊啊,刚才怎么没想到在上面涂个国旗……”

  佟建军忍不住说:“咱们这云台相机是国产的。国外好像没发售过。”

  果然,军用无人机辨别出了国产云台,摇头晃脑的似乎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机身一闪,射出一下下高强度激光,晃在手机屏幕上,人人退了一步。

  工程师们愣了一秒钟,随即反应过来:“电码!快记快记。”

  中国无人机发来的,是个简单的电台FM频率。

  移动通信基站早就死翘翘了,用手机拨号上网都成为妄想。唯有FM短波信号,虽然过时,依旧坚`挺,只要一台收音机,就能与外界联络。

  工程师们迅速把一个带有FM调频模块的手机祭出来,拿耳机线做天线,变成一台收音机。

  “这里是中国军舰XX号。”电波里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对于眼下的冲突,外交部正在进行斡旋,与此同时,我们会在一小时后靠近1号工业码头,进行武装撤侨。如果你们是博物馆里的被困人员,可以想办法转移至1号工业码头,我们会进行远程清场,确保码头安全。再重复一遍,到达1号工业码头,就等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电台里的声音顿了一顿,又指示:“如果一小时内无法逃出博物馆,备选方案是我们派遣武装部队登陆,前去营救被困人员。那样的话,可能就是一场硬仗。如果你们之中有退伍军人、党员,可以立刻组织起来了。”

  工程师们操纵拼装无人机,立刻向1号工业码头飞过去。

  码头和博物馆其实离得很近,也就三四个街区的距离。但当中隔着几条交火带,即便是模糊不堪的画面中,也能看到火光来来往往,不时还落个满地开花的手榴`弹,大有把整个区域锁死的势头。

  大家还待细看,蓦地一声巨响,画面变黑。

  终于有人看不惯这只在天上慢悠悠散步的大鸟,把它打下来了。

  至于那架炫酷的军用无人机……

  没人操心。整个R国估计都找不到能把它击落的武器。

  -----------------------

  处境很明确了。要么立刻自救,要么等待被救。

  如果自救,就要离开博物馆,在0护甲0武器的状态下穿越火线。只要能活着跑到码头,就能顺利通关。

  如果被救,且不说我国军人会不会有伤亡,万一等待救援的时候,那老王子脑子一热,下令把博物馆炸了,或者派人进来一通猎杀,那可是万事皆空,追悔莫及。

  一小时内,需要做出选择。

  工程师们向老馆长和其他工作人员通报了情况。人人面色凝重。

  “要不……大家投个票?”

  老馆长让人多开了几部手机照明,再次确认了一下被困的游客人数。

  “56,57,58……上帝啊怎么回事……”

  “游客被困小黑屋内,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人”这个桥段,放在其他时刻也许是个现成的恐怖片开头。但眼下博物馆外头就上演着现成的恐怖片,地下室里的众人同舟共济,谁也没觉得太诡异。

  “可能是个学生团……”有工作人员猜,“也许刚才躲在科技馆里,咱们没注意?”

  面对工程师们的嘘寒问暖,小昭大大方方一笑。

  “不用担心我们……哎,我们这些同伴是不会在战火中受伤的。你们照顾好自己就成。”

  工程师们都面露苦笑。这帮学生简直太中二了,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自己能拯救地球呐。

  一帮成年人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大家紧张地讨论着两个方案的利弊,很快分成了两派,谁都不能说服谁。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外面的炮火声一阵紧似一阵。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工程师李杰握着脖子上挂的翡翠观音像,闭着眼睛默祷:“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让我们平安回到家乡,我愿意今后三年吃素……”

  有些人就是这样。跟科学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各种高科技材料用起来得心应手,然而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是投向了求神拜佛的怀抱。

  “投票吧。”文保专家黎教授建议,“少数服从多数。”

  他话音刚落,黑暗中,忽然觉得自己的西装袖子被轻轻拉了一下。

  “老师……”

  是那个漂亮的蓝裙子小姑娘。黎教授明明不认得她,但她却好像跟黎教授自来熟,把他当成领队似的,投去一个信任的眼神。

  “老师,我的朋友们说,建议赶紧离开博物馆,逃到码头去。”

  黎教授吃了一惊,看看旁边这群“学生”。

  都在朝他点头,但似乎是害羞,没一个开口的。

  其他游客们也都听到这句话,纷纷问:“为什么?”

  如果真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且这几十个学生都有意逃走,那也就不用投票了,他们就是多数。

  小昭犹豫了一下,转达了某个郑和瓷的话:“他们说,前几天,有人类偷偷潜入博物馆地下,安装了几个炸`弹。”

  一片哗然。老馆长听完翻译,连声否认:“不可能!这个博物馆的安保设施是我亲自监督安装的!”

  震惊之下,也就没注意她话里那生分的“人类”两个字。

上一篇:徐徐图她

下一篇:地球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