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文物成精了 第226章

作者:南方赤火 标签: 现代言情

  不过他也就是心血来潮一问。毕竟这世上科学尚未能够解释的事情太多了。

  滴滴滴几声响,张浩然的手机亮起。

  他划开屏幕一看,“呀,四川地震了。”

  -----------------------------------------

  “没事儿,才4.0级。而且我在科学院的同事研发了三分钟预警系统,今年年初刚刚投入使用……”

  张浩然关掉新闻app。

  果然,从实时新闻来看,由于预警系统十分给力,这次地震只造成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影响,震碎了几户老乡的锅碗瓢盆什么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不超过五位数。

  不过随后新闻app又垂死挣扎地推送出一条消息。

  “由于地震影响,成都地区所有博物馆宣布暂时闭馆,检查确保展品的安全。关闭的博物馆包括……”

  这条新闻底下的评论,比刚才那条“4.0级地震”多好几倍。

  都是怨声载道的。

  【搞什么嘛,我刚刚定了假期去成都看博物馆的行程!】

  【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我没看错吧?】

  【才4.0级,展柜估计晃都不会晃一下吧?博物馆趁机偷懒?】

  【伤心,上次没注意赶上周一闭馆,这次二刷居然还刷不到?三星堆是不是跟我有仇啊?】

  如此这般。

  当然,也有不少人一本正经地科普,说博物馆这么做完全有道理,是对展品和游客负责云云。

  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猫繁育基地、青羊宫等景点趁火打劫,用尽全身解数卖萌抢客源。

  -----------------------------------------

  谁也不知道,这次集体闭馆原来另有因由。

  在蚕丛的指挥下,所有收藏了古蜀文物的博物馆都成了重灾区,相关中作人员每天如临大敌,拿不准哪位哪天突然活了,然后在蚕丛的指挥下,对他们眼中那些“欺世盗名”的华夏传承文物展开袭击……

  他们的逻辑简单粗暴:把你们这些老不死的弄丑了,世人就会忘记你,就会重新想起我们的美!

  仅有的几位知情工作人员也心累,早晚轮班盯着。

  “领导,这样下去不是事儿啊!”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在微信里疯狂请求支援,“我院的汉代画像砖已经集体大败,唐卡们的法力马上就耗尽,就连‘蜀王金宝’都败下阵来……啊啊啊不得了,张献忠的江口沉银要压不住了!……”

  上次故宫大战的同时,以三星堆遗址博物馆为轴心,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古蜀文物暴动。

  没有乾隆做帮手,但它们另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子。古蜀神巫文化发达,几个化形的巫师稍微一作法,那展柜里的温度湿度眼看就开始错乱,里头的文物瑟瑟发抖。

  它们甚至召唤了几件四川博物院里的张大千画作,朝着东汉陶说唱俑的创作层一路进攻。可怜的老人家不得不中断了相声表演,连滚带爬地叫来工作人员求救。

  正当众人类手忙脚乱之时,四川博物院里走出来一位穿着古代铠甲的将军,沉声命令:“听我号令,摆八卦阵!”

  大家听从指挥,七手八脚地就地取材,推动大大小小的展柜,这儿一丛,那儿一堆,真的摆出了个疑似迷宫。

  大家还不解:“这个是八卦阵?”

  效果出乎意料,古蜀文物们对此措手不及,被困在里头连连撞墙,有些支持不住的只好现原形,被绑回了保险柜。

  众人吁一口气,纷纷向那位将军表示感谢,问他是哪一代的祖宗。

  “贱名不足挂齿。”他中气十足地说,“但受丞相严令所限,我只能帮你们这一次。八卦阵只能维持七七四十九天,过后你们好自为之!”

  一个专家弱弱地问:“不应该是维持八八六十四天吗……”

  将军涨红了脸,一言不发回到展柜,变回了某无名三国墓里出土的诸葛连弩残件。

  众人恍然大悟:因为是残件,所以功力打折了……

  -----------------------------------------

  蚕丛大神毕竟跟时代脱节太甚,“八卦阵”这么先进的大杀器,他还一时想不出破解的办法。

  他没有化形的能力。手头的文物都“失灵”了以后,便迅速销声匿迹,不知蛰伏到谁的创作层里去了。

  这一回合似乎是人类占了上风。可是,八卦阵的威力在一天天减弱,最多维持到六月底,那些古蜀文物就能重新恢复活力。

  有关部门正在紧急研究对策,同时敦促一切知情人士都要积极献计献策,争取在八卦阵失效之前解决这些暴走的文物。

  以及这个偏执幼稚的蚕丛大神,最好也能一并解决掉。

  眼下好不容易看到个地震的消息,跟有关部门一申请,干脆直接闭馆得了。

  -----------------------------------------

  北京煤厂胡同四合院内,佟彤和张浩然先后接收到了长篇大论,向他们说明了四川这边的情况。

  佟彤叹气:“至少北京这边重新和平了,蚕丛也回去读条了。我申请暂时放假,过几天正常人的生活。”

  张浩然同意:“就是。这么多大事儿也不能光你一个人的扛——你那个个人二等功的申报材料怎么样了?”

  佟彤扶额:“对对,还得把材料弄一下。”

  希孟对于有关部门居然没给她争取个一等功耿耿于怀,立刻接话说:“对,想放多久假就放多久假。咱们出去旅游去。”

  佟彤笑道:“坊间传闻,三等功站着拿,二等功躺着拿,一等功家属来拿——现在我全须全尾的领了个二等功,已经算是运气爆棚,您就别要求太多啦。”

  张浩然没听过这个梗,刚想接句什么,蓦然发现自己手里重量变轻了。

  “诶,我薯片呢??”

  -----------------------------------------

  夏日的夜里开始有蚊子,嗡嗡嗡的在四合院里耀武扬威;被蚊香熏出去后,又一头扎进纸醉金迷的后海,飞过静谧肃穆的故宫,飞过灯火通明的CBD,在无数人的巴掌中虎口脱身,终于飞出了帝都雾霾圈,上演了一场励志的公路大片。

  而就在看似平静的夏夜里,一场看不见的危机正在酝酿。

第132章

  仿佛是一夜之间, 互联网上就多了不少新的流量话题。

  有人抱怨某省级博物馆装修之后甲醛含量超标,自己在展厅里呆了半小时, 居然被熏出了幻觉,听到一架翔鹭纹铜鼓在跟自己咬牙切齿地说话, 说的什么他听不懂。

  当然大部分人都觉得他是碰瓷, 建议去医院挂精神科。

  有人将模糊不清的照片发上网, 声称遇到了穿越人士,一口古音,一身古装, 连手机都不会用。

  即便是高糊照片, 也能看出里面的主角长着一张英俊得过分的脸。于是网民们不顾当事人声嘶力竭的澄清, 得出结论:营销,鉴定完毕。

  有原本在文博考古界的大V突然转性, 万言血书炮轰国家的文保制度,提出当贫困山区的女童还没学上,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正在灭绝,城镇居民买不起猪肉, 非洲小孩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每年浪费这么多经费在这些死物上毫无价值……

  还真带了一波舆论。一时间,“我是纳税人我要当财政部长”派和“你纳的那点税够干什么”派从线上吵到线下,被一波波带节奏发酵, 引发了几天的全民大讨论——保护文物到底有多大价值。

  虽然不至于砍了文物局的经费,但在舆论的旋涡中,一些文博相关的高校和博物馆还是受到了波及, 决定暂缓一些烧钱的研究项目。

  还有更玄幻的。有人在某市本地论坛社会版块发帖,说自己是基层民警,上周捉了几个奇葩的嫌疑人。

  “都是无业小青年,不知道听了谁教唆,打算趁着周一闭馆,去市博物馆里倒腾点古董出来卖。作案手法还挺专业,先贴了监控,然后拖住保安,还拿狗罐头策反了博物馆院子里的狗。

  “领头的小青年供称,他们正在商量怎么破门,忽然那特展展厅大门自己开了,从里头冲出来几个古装小姑娘,厉声质问他们在干嘛。当时黑漆漆的嘛,灯光都被停掉了。他们以为展厅闹鬼,连滚带爬地转头就跑。临走的时候发现,原来盛放金器玉器的那个展柜居然空了。

  “当然是出门就被巡逻的警察一锅端了。到了派出所他们还神神叨叨呢,说展柜里的物件成精了,一个劲的道歉说不敢再犯……

  “你们问博物馆啊?展柜里确实什么都没丢,监控里也没见到其他人,这几个小青年也只能是拘留罚款完事。现在人放出来了,我才能说两句。大家就当个乐呵听吧。正所谓心里有鬼,看什么都是鬼。基层民警奉劝大家,伸手必被捉……”

  “基层民警”的帖子下面盖了高楼。

  大部分都是说楼主瞎编,这年头这种故事会风格的帖子早就过时了。还有人化身福尔摩斯,振振有词地指出帖子里一堆bug,说楼主不可能是警察,估计是个在线写小说的。

  可随后从楼主的发帖记录发现,还真是个身经百战的警察,以前也不指名道姓地聊过一些自己经手的陈年旧案,真实度很高。

  这次的叙述风格一如既往,也不像是盗号。

  风向慢慢就变了。众人饶有兴致地询问细节。

  【那几个古装小姑娘漂亮吗?是不是博物馆在搞活动?】

  【别说,这世上还真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就我爷爷的堂兄当年的战友,复员回家之后探过一个日本鬼子的防空洞,发现……】

  【他们是不是把自己做过的几个案子记混了?再审审。】

  ………………

  在一片灌水回复中,忽然有一个回复格外醒目。

  【是位于XX路的那个市立博物馆吗?最近刚翻修完毕的那个?我有个同学的姐姐在那里当清洁小组长,她说也曾经看到过古装小美人闭馆之后到处溜达!】

  也是个老号,不过以前一直活跃在汽车版块,还当过一段时间的版主,不像是跟“基层民警”一唱一和炒热度的。

  大家的注意力纷纷转移,“新开个帖子讲讲!”

  不知何时,嗅觉敏锐的自媒体将这个帖子搬上更大的社交平台,取了个耸人听闻的标题。

  【《走近科学》停播了,然而我们身边的灵异事件却没停……】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帖子内容被全国几亿网友浏览之后,留言疯涨。其中,奇怪的留言以一小时一条的数量出现。

  【我们县里有个小有名气的收藏家,老先生90岁了,最近忽然说他收藏的什么青铜器化成人了,被子女拖去医院看老年痴呆。我是接诊的护士,我看那老人家耳聪目明,一点没有痴呆的症状……】

  【早就知道!故宫不是早就有闹鬼的传说吗?据说那里头的文物晚上都会变成人……】

  【我爸微信里加了个“马老师”,说是资深古玩研究者,也声称文物是可以化人的,他还亲自跟其中一些对过话……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知道是不是骗子啊?】

  在充斥着家长里短、明星八卦、营销推广的社交平台上,这个横空出世的奇怪话题还挺有存在感。

  马上有人想起来艾特自己认识的专业人士。

  【@童童不过儿童节:故宫工作的小姐姐,你见过成了精的文物美人儿吗?】

  童童居然在线,秒回。

  【哈哈哈你们看的是哪本小说啊,链接发我,让我也YY下。】

  --------------------------------------------

  佟彤放下手机,累觉不爱地解释:“这是我拿有关部门津贴后的一项新的工作内容。”

  利用她自己的粉丝基础,对那些不小心泄露到公众耳目中的超自然事件进行辟谣,以防引起社会动荡和恐慌。

  当然,“辟谣”的不止她一个。战忽局是有关部门的兄弟单位——不过是对外的。此时也及时应援,派出人手负责阻止文物成精的传言扩散失控。

  “翔鹭纹铜鼓,出土于广西,西汉年间,带有强烈的百越文明印记。”佟彤低下头,翻着自己微博里的一片艾特,继续给粉丝们解释,“大家去看看实物就知道了。这面鼓的图案非常有特色,一圈套着一圈,看久了特别容易晕。所以那个博物馆幻听事件,大概率是过分劳累的游客看文物看晕了。”

上一篇:徐徐图她

下一篇:地球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