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边的苹果
德妃晕倒在御花园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德妃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石榴到近前,“你在说一遍?”
石榴含泪又复述了一遍,“娘娘,身子要紧,那些就先别想了。”
德妃闭上眼睛,一日一夜都没再睁开。
德妃的病来势汹汹,御医被连夜传进宫两次才稳住德妃的病情。
四皇子、七公主全守在德明宫,哪里也不敢去。德妃要是就这样走了,那他们往后的日子,就不要想好过了。
七公主熬了几日,眼看德妃的命保住了,可缓过劲的她,不由的开始后怕。
七公主哭哭啼啼的,“母妃,您吓死怀宁了。呜呜,母妃......”
德妃摸了摸七公主的头,她看向四皇子,“如意侯可曾来过?”
不等四皇子开口,七公主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母妃记挂她作甚?想母妃平日里的惦念,怀宁就生气。您怕她吃不好,睡不好,可人家从来就没把您放心上。”
德妃瞪着眼睛,她声音沙哑道:“怀宁,住口。”她说着不由的咳嗽了起来。
石榴赶忙端水过来,“娘娘刚醒,还是先喝口水吧!”
四皇子拉七公主去到一旁,“你要做什么?母妃刚刚才醒,你是想气死母妃不成?”
七公主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我说错什么了我?人家把你们的好心当驴肝肺,也是我的错了。”她说着向外跑去。
德妃在四皇子去避暑山庄时,就开始忙四皇子的事。她丝毫忘了,她膝下还有一个需要她关心的公主。
七公主对德妃宠四皇子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她们母女日后也是要指望四皇子的。
可德妃对董如意的特别关心,让七公主心中吃味。
七公主一边揪着树叶,一边哭道:“不就是得父皇的宠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又不是正经的公主。”
董如意像没事人一样,依旧是勤政殿、东书房两点一线的忙着。德妃生病的事,只有第一日传御医进宫时,王喜提那么一嘴。
可事后,董如意没在问过,一众宫人也就不曾再提过。董如意对德妃的生死,毫不在乎。
这期间要说变化最大的就属太子了,他对大周和朝廷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他眼中,如今的大周千疮百孔,各地都在建设。就连国库的银子,都是户部变着法从百姓手中借来的。
他总结出这些后,几乎夜夜失眠。他不知道大周到了他手上会如何。
董如意对太子的魂不守舍视而不见,她知道有些事总归是要太子自己想通的。
太子硬着头皮,走到董如意的桌前。“如意,能给我说说现在各地和朝廷的情况吗?”这是他想了几日,下了无数决心才问出的话。
董如意放下手中的笔,“太子想知道自然是可以的,只是如意劝您,如若没做好心里准备,知道还不如不知道。”
太子的心更沉了,“情况已经糟糕到如此地步了吗?”
董如意没有接太子的话,“皇族和轩辕家的事,太子多少也知道一些吧?”
太子点了点头,轩辕家的事是皇室子弟最不想说起的事。
董如意继续道:“太子也认为萧家江山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太子震惊的看向董如意,随后撇过脸去,他低声道:“本宫不如你,你至少敢明着说出来,而我......”
董如意打断了太子的话,“窃来的江山又能如何?大周之所以如此,就是每一位皇帝几乎有着同样的心结。他们怕偷来的东西,总有一日是要还回去的。”
太子惊呼:“如意,不可胡言。”
第七百四十七章 伎俩
董如意不由的笑了起来。
太子严肃道:“如意,这一点也不好笑。”
董如意见太子动怒,赶忙收了笑容。她摆手道:“好了,好了,如意不说便是。其实如意想说的是,历朝历代又有哪个开国皇帝是名正言顺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就是因为没有,所以从古至今百姓从来就不在乎谁做皇帝。他们在乎的只是吃饱穿暖,如若无法吃饱穿暖,那不管这江山是萧家的,还是轩辕家的,总有一日是要改朝换代的。”
太子沉默半晌,才喃喃道:“你说的对,总想着无法改变的过去,倒不如为百姓多做些事。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董如意指着身后案几上摆放的奏书,“那些是近三个月的,太子看完放回原处即可。近十日的,在皇伯父那里,还不曾送回来。”
太子的脸一红,他不好意思道:“如意,谢谢你。你是妹妹,竟还要你来开解我。我......”
董如意忙道:“停,太子万不要说不如我的话了。你仁慈、博爱,同如意这种心狠、狂妄的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不要在说你不如我的话了。”
太子心下大急,“哪个说你心狠,告诉兄长,兄长定不饶他。”
董如意笑道:“不过是闲人说的闲话,如意都不在乎,太子也就不要追究了。”
太子还想开口,就听到书房外传来嘈杂的声音。
董如意和太子对视一眼,然后一同向外走去。
东书房的正院中,一众宫女拦着一名身穿华服的公主。
那公主一边踢打这宫女,一边喊:“萧瑞周,你给本公主出来。”
董如意疑惑的看向太子,“这位可是德妃娘娘的七公主?”
太子点了点头,同样不解道:“她不在德妃娘娘身边侍疾,跑咱们这里作甚?”
董如意摇了摇头,她可是同皇子、公主全无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