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40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你要是练成跃进那样,就不是军医,而是野战军战士了。”

  “我们医院正是野战医院,我要按野战军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

  许琴想了想,“以后值班中间有空儿我就练练军体拳。”

  “你的军体拳动作不标准,我来帮你纠正动作吧。”

  “好呀——练好了我就跟你一样瘦了。”

  许琴说着到院子里摆了个架式。

  “许姨,我也要练。”

  梓嫣跑了过去。

  “好呀,我们一起练。”

  许琴笑着招手叫梓恒,“快来,跟着大舅舅练军体拳了。”

  天就快黑了,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练军体拳,鲁盼儿摇摇头,还真幼稚。

  对于许琴和跃进,鲁盼儿很乐于见到他们比好朋友更进一步,但这两个人却一直止步于此。

  跃进很关心许琴,而许琴特别喜欢跟跃进比来比去的,两人时常在一起说说笑笑,做这做那,但他们从来不单独行动,似乎谁也想不到男生和女生可以处对象似的。

  明明他们都不小了,已经满二十三周岁了。

  鲁盼儿几次想提醒他们,最后还是忍住了,顺其自然吧。

  不管怎么样,许琴看起来心情不错,自家的弟弟也总是开心的样子,鲁盼儿还是挺欣慰。

第200章 抢先一步

  国庆节期间, 西山胡同一号的住户们突然间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原来学校新盖好的一批房子分了下来。

  大家走前都笑逐颜开, 向鲁盼儿和杨瑾说:

  “我们能分到新房子, 就是因为单位想尽早把你们的房子腾出来,所以也算借你们的光。”

  “分到新房子了,恭喜你们呀!”

  一个院子住了一年多, 邻居们的关系越处越好,如今大家要搬走了, 鲁盼儿居然还有些舍不得, 特别是韩冬一家。

  韩家也是一样, 一家三口特别过来正式道别。

  杨瑾和鲁盼儿真心可惜,“以后就不能时常见面了。”

  又邀请韩冬,“有空儿常过来看书吧。”

  “我一定会常来的。”

  丁老师也笑着说:

  “新楼房虽然好, 可都是一家一户过自己的日子, 再不能像现在一样,大家在一个院里热热闹闹的。”

  “不过,你们的房子终于都收了回去, 也是好事一件。”

  韩老师说大家都搬走了, 包括大门旁两间宿舍,但其实, “还有两间屋子没有收回来,就是倒座魏大爷和魏大娘住的。”

  “当初房子是单位分出去的, 现在自然也应该由单位全部还给你们。

  这事儿归后勤处管, 你去找找他们。”

  韩老师建议。

  “好的, 我们去找找。”

  鲁盼儿答应着, 但心里却没有多少信心。

  章处长和周华办事方法,自家早领教过了。

  况且,这两年住在一个院子里,越发看出两边不是一类人,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这次周华和章丽雯搬家,大家只淡淡地招呼一声,大约都有一种分开后各自松一口气的感觉。

  所以,周华肯定不会帮忙的。

  但事情总还是要解决。

  杨瑾和鲁盼儿再次去了学校后勤处。

  周华看起来还是很热情的,笑着说:

  “学校已经尽了力,将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搬走了,剩下的魏大爷和魏大娘一家,也提出帮他们调换房子,可是他们回绝了。”

  “还是刚搬过去的时候,我就告诉过你们,魏大爷和魏大娘是通过交换房子搬过来的,他们不是学校的职工,所以学校也没有办法强制他们搬走。”

  周华摊开双手,“所以我真的没有办法了——不如我陪你们去找章处长,看看怎么办?”

  杨瑾和鲁盼儿相视一眼,都回忆起最初搬到西山胡同时,周华就将魏大爷和魏大娘的情况归入了例外,可那时他们都没有多想,到了现在才明白,原来周华早为现在做好了铺垫。

  于是,他理所当然地说管不了了。

  这个人的确聪明,已经给他们下了好几次绊子了。

  既然周华主动邀请他们去见章处长,估计章处长那边他已经沟通过,他们毕竟是翁婿。

  果然,章处长听了也是一样的回答,“单位能解决的都解决了,最后剩下的住户也积极动员他们搬家,但是他们不搬谁有什么办法?

  就是找领导,也不能将两个老人拖出去吧?”

  “你们已经收回了那么多房子,不差这两间了,就让老人住着吧。”

  与要回房子时相同,杨瑾和鲁盼儿重新感觉到自己再一次成了恶人,自家已经有了许多房子,为什么不能让给别人一些呢?

  不过,他们这一次很坚决地回了过去,“我们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要让给别人住呢?”

  经过先前的波折,杨瑾和鲁盼儿不会再被错误的思路带偏。

  而且,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两年内,中国人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对于私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再用混淆概念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你们说的不错,”周华笑着说:

  “我们后勤处代表学校是支持你们收回家房产的,而且也做了许多实际工作,现在西山胡同一号的住房都搬了出来,可魏家不是学校的职工,我们的确没有办法。”

  “我们真是尽了全力了。”

  章处长笑着说:

  “魏家老俩口是孤寡老人,没有子女,他们不走,找家属动员都不可能——这件事我已经向领导汇报了,领导指示我们继续做动员工作,我们也一定会认真落实的……”

  鲁盼儿听着他们打着官腔,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管了,再纠缠下去并没有意义,便问:

  “你们给魏大爷和魏大娘换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周华立即回答:

  “这是学校的工作,没有必要告诉你们。”

  杨瑾马上反击回去,“我们并不是多管闲事,不过给魏家换的房子究竟什么样总与我们有关吧?”

  周华就看向章处长,似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章处长就说:

  “告诉你们也没什么,单位是不会让魏大爷和魏大娘吃亏的,将学校一位员工腾出来的旧房子调给他们,也在一处四合院里,大小、朝向都与他们住的基本一致。”

  周华又一次强调,“是魏大爷和魏大娘不肯换。”

  调房子自然要越调越好,过去住在西山胡同的那几家就分到了新楼房,才痛快地离开的。

  现在后勤处给魏家调换的房子说起来与过去差不多,但其实肯定不如西山胡同的。

  杨家的旧宅可是清代的贝勒府,房屋高大,庭院宽敞,寻常的四合院哪里比得了?

  杨瑾和鲁盼儿心里都有了数,既然找到了原因,也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单位的决定他们改变不了,但总有别的途径。

  离开了后勤处,鲁盼儿就提议,“不如我们把剪刀胡同的房子借给魏大爷和魏大娘住?

  这样他们一定会同意。”

  刚搬到西山胡同时,魏大爷就回绝了自家的好意,可鲁盼儿忍下了,两边再无往来,但也没有任何冲突。

  时间久了,魏大爷虽然依旧不理自己,但魏大娘有时还会打个招呼的。

  这老俩口并非恶人,鲁盼儿的提议出于善意,他们应该愿意吧。

  “我也这么想,不过总要先与小郭招呼一下。”

  “是要说一声的,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剪刀胡同找小郭吧。”

  小郭大半时间在外面淘古玩,在北京的时候不多,这次还算碰巧,正遇到他和玉楠在屋里摆弄着一堆瓷器。

  “是你们呀!”

  小郭热情地笑了,又说:

  “杨瑾,你快来看看,玉楠收了个瓶,我觉得不对,像是假的,他还不服气。”

  说着把一个美人耸肩瓶递了过来。

  “文物哪有假的?”

  玉楠果然不服气,指着一处,“这上面写着款识呢,正是宣德年间的古瓶儿。”

  杨瑾接过瓶扫了一眼,“应该是民国时仿的。”

  做了一年多的古玩生意,玉楠与杨瑾也打过许多次交道,知他是行家,便捶胸顿足骂道:

  “原来文物也有假的!

  那个老骗子!

  说是传家宝,当着我的面打开箱子,又包了好几层……

  硬是要了我八块钱!

  我……”

  小郭不理他,接过瓶又看,“怎么断定的?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