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波滟滟
张宁笑了,又说:
“鲁姐,霓裳羽衣的生意可真好呀!
天气已经冷了,丝绸服装销量都下降了,只有你家的旗袍还卖那么好。”
“江南丝绸的生意也不错嘛。”
秀水街的生意有一多半来自外国人,他们的确很喜欢丝绸,尤其青睐丝绸方巾、手帕、窗帘、桌布等用品;又有鲁盼儿在自家的大笔订单,“不过,我们家的利润怎么也不比不了旗袍。”
一件旗袍的价格是布料的十几倍,哪里是床品、丝巾能比得了的?
据宁林估计,鲁盼儿现在已经比自家有钱了。
要知道,鲁盼儿刚到秀水街开店时,与宁林的差距还很大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宁林买了轿车,鲁盼儿买不起。
可是旗袍店开业后,钱就像流水一样进了霓裳羽衣,她开了服装厂,买了轿车……
宁林虽然没有明说,可显然他心里难过得很,张宁自然也感同身受,她今天过来,自然是有目的的,拉着鲁盼儿的手摇了摇,“鲁姐,我跟你学做衣服行吗?”
直接卖丝绸,或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挣钱太少,唯有将丝绸变成美丽的服装,才能有高利润。
张宁一直有这股劲头,直爽爽、笑眯眯地提出不应该提的要求。
她长着一张圆圆的小脸,水灵录的大眼睛,又执着又天真地笑着,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回绝,许多时候竟能达到目的。
鲁盼儿当然不会答应,自己赖以谋生的手艺怎么能教给张宁呢?
为自己培养一个敌人?
让她与自己竞争?
直接回绝就落了下乘,鲁盼儿也笑嘻嘻的,“果然结婚了又不一样,张宁真是一心一意帮着宁老板做生意呢!”
前些时候张宁与宁林结婚了,他们在北京和苏州各办了一场婚礼,鲁盼儿参加了北京的那场,还很豪爽地送了一百元钱的礼金。
可是,想学艺,鲁盼儿就不会那样大方了。
张宁在鲁盼儿的目光下涨红了脸,“既然是一家人,我当然要帮他——不过,鲁姐,你别担心,我学会了做衣服,也绝不跟你竞争……”
“看你说的,好像我怕你跟我竞争似的?”
鲁盼儿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你想学做衣服没什么难的,就是要先从基础练起——当年我十六岁时就开始做缝纫活儿了,用了十年的时间,现在才开了旗袍店。”
“这样吧,你先扎一千条床单,手上有点感觉之后再来找我。”
一千条床单之后,还可以做一千个枕套,一千米滚边、一千个盘扣……
总之,想学做衣服还早着呢。
第238章 迫不及待
就在中国年之前, H大学校长前来访问燕京大学, 两方将有数项合作课题正式开始。
先前杨瑾与史密斯沟通的历史系项目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史密斯做为重要的随行人员也同机到了北京。
对于这些科研项目,学校非常重视。
做为历史系项目的参加者和联络人, 杨瑾负担起大量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
这天, 晚上十点多他才到家, 鲁盼儿正看书等他, 听了门响就笑着说:
“今天炒了油茶面,给你兑一碗喝吧。”
油茶面是红旗九队那边的做法,里面并没有茶, 只是用油将面炒熟, 再加上芝麻、碎花生、白糖等等,收起来便能放很久,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上就可以吃, 好吃又实用。
过去生活困难时, 油茶面是难得的好东西,冬天里做上一罐, 平时舍不得吃,只有来了客人或者重要的日子才拿出来。
现在日子好了, 大家许久不吃那东西了, 还是今天鲁盼儿突然想了起来才做的。
杨瑾原本不饿, 但听到油茶面倒有点意动, 遂笑着点头,“那就帮我兑一碗,好久没吃过了。”
油茶面泡了开水,香气便弥漫出来,鲁盼儿也馋了,便拿来两只勺子,“我也一起吃点儿。”
两人就用一只碗,将头凑到一起吃油茶面,“还真好吃呢。”
“梓恒和梓嫣睡前每人吃了半碗,还要再吃,我怕不好消化,答应明天早上再给他们做。”
“明早我先带着他们上学,中午回来接你。”
杨瑾便说起明天的庆祝晚宴,“后勤处已经将会场布置好了,下班前我去看过。
我们在最前面左侧的主桌,你坐在史密斯身边,第一支舞也由你陪他跳。”
历史系的科研项目负责人是系主任纪教授,这次本也应该由纪教授和老伴儿负责在宴会上接待史密斯夫妇可纪教授的老伴儿的身体不好,正在住院,不能出面,纪教授因为照顾老伴儿,也只参加学术方面的讨论,其余的所有事务都交给杨瑾。
恰好杨瑾才从国外回来,对那边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便是鲁盼儿,也去过美国,与史密斯夫妇相识,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次对H大学一行人的接待,燕京大学按最高的规格准备,做为家属鲁盼儿前几天还被高校长请去参加了彩排,练会了交谊舞,此时就笑着点头,“好的,你回来我们一起吃饭,休息一会儿换衣服、化妆出门,五点钟才开宴,时间足够——许琴下班会过来照顾梓恒和梓嫣。”
鲁盼儿上午依旧去了秀水街,中午吃过饭又画了一会儿服装设计图,才对着镜子将头发盘了起来,脸上轻轻扑一层粉,淡淡地刷了眼影,抹上些许口红,只见镜子里的人明眸善睐,光艳照人,再换上旗袍,正是那次在后海灵光一现设计的——白底浅紫绣花旗袍充满了传统的优雅韵味,下衬的淡紫轻纱平时隐于裙下,行动间则尽显时尚灵动之风。
再踩上高跟鞋,鲁盼儿在穿衣镜前来回走动几次,向杨瑾笑道:
“幸亏可以跟你参加晚宴,终于将这件旗袍穿出去了。”
当初设计好旗袍后,她特别喜欢,挑中了这块料子先给自己做了一件,竟一直收着呢。
“大约就是在等这个的机会吧。”
杨瑾见妻子拿出一串珍珠项链,笑着拦住,却找了一对细腻如凝脂般的和田玉手镯,“玉石最配旗袍了。”
镯子是婆婆留下的,历经几番磨难完整无缺地传到现在真是奇迹。
鲁盼儿平日舍不得戴,“今天倒是合适。”
杨瑾又找了条玉石项链,“也是和田玉的。”
鲁盼儿却摇头,“只这一对手镯就足够了。”
首饰在精不在多。
杨瑾便将貂皮大衣帮她披上,“这皮衣也是第一次穿呢。”
跃进结婚时,舅舅顺便带了貂皮大衣,只有鲁盼儿一件,许琴和丰美的是貂皮围巾——用舅舅的话说,并不是他小气,而是三个人里只有大外甥女适合穿皮衣,另外俩个穿了也撑不起来,反而不美。
貂皮大衣固然保暖,却未免太奢华了,鲁盼儿日常并不肯穿出去,但是今天,她看着镜子里的人笑道:
“中国的旗袍真是神奇,怎么搭都好看。
先前我只有丝巾和毛衫配旗袍,看来以后可以与舅舅合作,增加皮衣。”
“这时候还在想服装设计?”
“不由自主就想到了,”鲁盼儿一笑,挽着杨瑾的手臂,“我们走吧,穿着皮衣在屋里太热。”
两人开车出门,没一会儿就进了学校。
鲁盼儿指了前面两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周华和章丽雯也来参加宴会?”
“可能是吧?”
杨瑾只知道礼堂是周华带着后勤的工作人员布置好的,对他会不会参加宴会不很肯定,倒是告诉妻子,“韩老师和丁老师会来,化学系也有合作项目。”
说话间,他们的车子已经超过了自行车,很快到了礼堂。
两个下了车,又看到周华和章丽雯,他们也向这边过来,果然也是参加宴会的。
“我们先走。”
杨瑾拉着鲁盼儿的手进了礼堂。
鲁盼儿也是一样的心思,若是旁人,他们早笑着打招呼了,等一会儿大家一同进去,但是这两个人,还是不要了。
章丽雯和周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不得别人好,今天他们穿着厚厚的棉服骑着自行车来学校,看到自家人穿着轻薄的服装开着轿车,一定会不高兴,弄不好会说几句难听的话。
还是赶紧躲了吧。
礼堂布置一新,正对面的台上用巨幅彩纸张贴了热烈庆祝燕京大学与H大学合作的字样,两旁又拉了数条欢迎H大学专家来访的条幅,整间礼堂的屋顶挂了数不清的红灯笼,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红光。
桌子上已经摆了名签,鲁盼儿与杨瑾一直走到了最前面左侧的桌旁坐了下来,正与韩老师丁老师在一起,大家许久不见,正有许多话题。
没一会儿,H大学一行人到了。
鲁盼儿与杨瑾跟在燕京大学校长身后迎接,见了史密斯夫妇十分开心,“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我也没想到,杨夫人竟然更漂亮了!”
史密斯说着殷勤地上前吻了她的手,“我差一点不认识了呢。”
鲁盼儿被史密斯教授逗得笑了,又与史密斯夫人寒暄,“与您重新见面真是高兴。”
陪着他们到了座位上,说些分别以来的事情。
这时台上两个大学的校长开始讲话了,接着史密斯教授、杨瑾等人也都纷纷发言,大家都由衷地庆祝跨国学术合作开始,又预祝合作取得成功。
然后就是宴会,鲁盼儿英语好,热情地为大家介绍中餐,“中国菜在国外名气很大,喜欢的人也不少,大家是否知道中国菜有几大菜系?
今天的宴会以淮扬菜为主……”
史密斯夫妇品尝了佛跳墙、红烧狮子头等菜,“与美国的中餐很不一样……”
“毕竟在美国的餐馆,增加了许多美国因素,”鲁盼儿便笑,“就是在中国,几大菜系之间也有很多不同——学校安排的活动结束后,杨瑾和我想请你们到我家里吃一顿便饭。”
“我们一直在等待你和杨的邀请,”史密斯笑了,“只有家常饭菜,才能真正反映一个民族的许多特点。”
“除了想尝尝中国的家常饭菜,他更想的是欣赏你们家的收藏。”
史密斯夫人指着丈夫,“那结鎏金飞天,他一直念念不忘。”
“你呢?
是不是已经被杨夫人的旗袍迷住了?”
史密斯也笑着揭露自己的夫人。
“不错,我一定会请杨夫人为我做一件美丽的旗袍……”
大家说说笑笑的,宴会结束后便进入了舞会。
鲁盼儿陪着史密斯教授跳了第一支舞,又收到H大学几位教授的邀请,场场不落。
舞曲停下,她正要去拿饮料,杨瑾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果汁,轻轻一笑,满眼的骄傲,“我们家的鲁盼儿是舞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