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41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当然不是真的,我是开玩笑的。”万红英低下头,从跃进身边走了,小声嘀咕,“被计琴超过了,你不恨她,还给她送花生瓜子,学她的话,真傻。”

  鲁跃进就对着万红英的背影大声说:“我就是不恨她,就是要给她送零食,就是要跟她做好朋友!”

  刚刚的话的确是许琴能说出来的,而跃进能说出与女生是好朋友还真是第一次,鲁盼儿就笑了,“真不知道你跟许琴关系这么好了。”

  “其实也没怎么好,她有不会的物理题,我就给她讲了——毕竟她经常帮我我学英语。”鲁跃进就又想了起来,“她果然爱吃零食,一吃起零食眼睛就笑得眯起来,我每次给同学们带瓜子花生,都多分给她一些。”

  “这样就对了。就算许琴不是城市户口,跟你一起竞争考大学,有不会的题你也要帮她讲,做人就是要坦坦荡荡。要想争取第一名,靠的是自己努力。”

  “我也这么想的。”

  鲁盼儿也看出来了,跃进放假回家后,除了做家务就在学习,更刻苦了。她点点头,“我们家里杂事太多,也影响你学习——下学期是高中最后的阶段,你专心学习吧,不用再管家里了。”

  “家里的事我一样管,”跃进就说:“我还要考第一!”

  “许琴可是不容易超过的。”鲁盼儿就笑了,“她现在也一定在家努力学习,准备保住第一呢。”

  跃进认可地点了点头,“我也回去看书了。”转过身又说:“姐,你别跟万红英生气,同学们现在都不喜欢她。”

  “我才不会跟他生气呢。”鲁盼儿笑着说:“多挣了一块钱,我们买肉吃。”

第69章 患得患失

  因为做列宁装, 鲁家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三天两头买肉吃。

  这天, 鲁盼儿听到队里又要开会, 就有些不情愿,“又要耽误两三个小时,能做不少活儿呢。”

  “我去开会吧。”跃进就说。

  “还是我去。”鲁盼儿摆了摆手, 跃进虽然长大了,可毕竟一直在学校,心思太单纯,队里有些乱七八糟的事还是不知道的好,“我正好借着开会的时候歇一会儿。”

  吴队长与每次一样长篇大论地讲了许久,下面的社员们有的说闲话儿, 有的打瞌睡……鲁盼儿听了一会儿也走了神,帮着陈婶儿拉纳鞋底的麻线, 突然发现,“陈婶儿, 你瘦了吧?”

  “没有,哪里瘦了。”陈婶儿抬起手把针在头发里擦了擦, 又低下头做活儿。

  鲁盼儿还是肯定陈婶儿瘦了,而且不只瘦了, 头顶白头发也多了许多, 低下头很明显,“虽然我们生产队口粮比过去少了, 可在公社里还是最多的——而且建军哥也有工资了,建国又越来越能干,陈婶儿千万别上火,可得注意身体。”

  “还关心人家呢,人家早不想理你了。”

  这阴森森的风凉话儿当然是后奶说的。

  队里开会,每户要出一个人,多半是当家的男人,唯有陈婶儿、自己和后奶三个女的,她们只能坐在一起。

  每次陈婶与自己有说有笑,后奶都沉着脸,最近她开始离间自己和陈婶儿了。鲁盼儿从不理她,只当没听到。

  陈婶儿转过头骂了一句,“天天胡言乱语!也不怕烂了舌头!”

  后奶赶紧回了一句,“也不知道谁会烂舌头!”

  这时队部的大门开了,二龙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个信封,向这边挥了挥。

  万彩凤就站了起来,“吴队长!我有话说!”

  “正开会呢!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吴队长不耐烦地一摆手。

  二龙就像没听到一般,走到吴队长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鲁盼儿恍惚听到一个“万”字,凭直觉明白一定与自己有关。

  果然吴队长就示意后奶走到前面,“你来说吧。”

  万彩凤十分兴奋,接过二龙手里的信来回晃着,“我,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儿!陈建军提了干就看不上鲁盼儿了,现在正巴结部队领导的女儿——鲁盼儿被甩了还不知道呢!”

  陈家和鲁家有结亲的打算,队里早有人知道;而陈建军反悔的事也传出了些风声,但今天万彩凤第一个把事情嚷了出来,大家免不了看向陈婶儿和鲁盼儿,又低声议论着,嗡嗡一片。

  鲁盼儿还在懵懂间,陈婶儿就已经站了起来,“你胡说!建军早就参军走了,现在盼儿还没满十八周岁呢,他们好几年没见过面了——你怎么敢传出这没影儿的话!”

  “哈哈!有影儿没影儿,让大家亲自看看就知道了。”万彩凤一笑,“二龙,你把信给大家念一念。”

  二龙就打开一封信,“妈,您好!最近我一直思考您的提议,所以才晚些回信……你说的亲事我不同意,鲁盼儿农村户口,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不但对我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陈婶儿吃了惊,扑了上去,“把信还我!”

  二龙一闪身,“我还没读完呢。”又打开一封信读了起来,“……我遇到了我们部队首长的女儿,她性格豪爽、聪明伶俐,对我也很有好感,如果我能与她结婚,就成了首长的女婿……”

  陈婶儿扑了空,摔在地上,就大声哭了起来,“杀千刀的,你们偷我家的信!我要报告公安局,你们都是贼!”

  二龙已经将几封信念了一遍,便扔到陈婶身上,“现在还你吧。”转身看向鲁盼儿,满是挑衅,“鲁盼儿,你以为你挺了不起的呢!其实你就是个大笑话,所有人在背后都笑你!”

  这一会儿,鲁盼儿已经大致明白了,不过她依旧不理解这件事怎么就值得后奶如此兴奋呢?

  鲁盼儿上前扶起陈婶儿,“别哭了,我送婶儿回家吧。”开会的都是男人,不好来扶陈婶儿,至于后奶,她才不会做一点儿好事呢。

  “盼儿,婶儿对不起你呀!”陈婶哭得越发大声了。

  原来就是为此,陈婶儿才与自家疏远了,人瘦了,也苍老了许多,“别这么说。这件事我本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也没什么。”鲁盼儿把陈婶儿送回去,自己也回家了,她果真没把今天的事情放在心上。

  陈建军嫌弃自己,自己还看不上这样的人呢!

  将来自己要嫁人的话,肯定不嫁这样的,而是——杨老师的身影一下子出现在鲁盼儿的脑海里,她觉得自己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赶紧捂住,左右看看,好在跃进和丰收丰美都没注意。

  不过,杨老师愿意娶自己吗?

  他会不会也嫌自己是个沉重的负担呢?

  鲁盼儿第一次患得患失地想了许久,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起床后也没精打采,突然见陈建国来了,便奇怪地问:“你怎么提前回来了?”明明昨天陈婶儿还说要等到年前他才能回家呢。

  “我……”陈建国才说了一句话,就涨红了脸,“陈建军就是陈世美!他不要脸……”

  陈世美是很严重指责,大家对那样的人都很不瞧不起,鲁盼儿就赶紧打断他,“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哥呢!”

  “我不认他当哥了!”

  “其实这件事儿不一样,我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你哥算不上陈世美。”

  “你不知道,可是生产队里大家都知道,鲁副书记和王婶儿也答应过——陈建军也早知道,也早答应了的!他就是提了干变了心!”

  鲁盼儿也觉得陈建军提干后变了,过去自己还帮鲁婶儿念过他的信呢,那时候他可没有这样瞧不起农村户口。不比丽雯姐是从大城市来的,陈建军可是从小在红旗九队长大,过去也是农村户口。

  他瞧不起自己的出身,就是忘本了。

  但鲁盼儿还是劝建国,“这事儿根本没有影响到我,你和陈婶儿也别多想。”她当真不恨陈婶儿,也不恨陈建军。昨晚自己想了一夜的事,其实与他们都没有关系。

  陈婶儿对自己和弟弟妹妹们的好鲁盼儿一直记得,就算她过去想让自己当她的儿媳妇,也没有恶意。老太太没什么文化,见识也不够多,一时想偏了而已。而且她被自己的大儿子和鲁二龙气到了,比自己还生气得多。

  至于陈建军,鲁盼儿越发想不起他长什么样,是什么样的人,简直与陌生人差不多——已经是陌生人,更是无关紧要了。

  陈建国却没有被劝住,他的脸涨得更红,半晌突然降低了声音,“你等我两年,到二十周岁可以领结婚证了,我就娶你!”

  “啊!”鲁盼儿被惊呆了,然后她不禁笑了起来,“话是不能乱说——你赶紧回家劝劝陈婶儿吧,她可是被我后奶和二龙气坏了。”

  “我没乱说……”

  “不许再说了!”鲁盼儿拦住他,又教训道:“你哥提干后不能再回农村了,现在你是家里最大的,要专心学手艺,将来要担起家里的事呢——陈婶儿年纪大了,建党上初中,建设四年级,建立二年级,将来都要上高中,甚至上大学……”

  从小学一年级起,鲁盼儿一直是陈建国的班长,所以她很快把陈建国批评得低下了头,最后又包了几张煎饼给他,“我今年烙了不少,跃进他们都爱吃——这些给你带到师傅家,茶饭不便的时候悄悄拿出来吃一张,就不饿了。”

  陈建国带着煎饼走了。

第70章 铁证如山

  陈建国走了之后, 鲁盼儿的心更加乱了。

  因为陈建军的信,她第一次想到自己也会结婚。

  与杨老师结婚,这是她的第一个念头。

  经过思考, 鲁盼儿相信杨老师不会认为自己是沉重的负担, 也不会因为想成为首长的女婿而结婚。

  但是她还是不肯定杨老师会不会愿意与自己结婚。

  有时,她觉得杨老师是愿意的,因为他对自己特别好, 越是细细思量越觉得他喜欢自己。

  有时,她又不那么自信了。

  章丽雯的话她一直没有忘记,特别是她用蔡颖的遭遇来警告杨老师,不能变成农村户口,不能一辈子留在红旗九队的话。

  而蔡颖现在的确不好。

  秋天的时候她早产了,生下一个又瘦又小的女儿, 吴家便很嫌弃,借口农忙不肯好好照顾她的月子, 而她娘家的哥哥在一个多月后才得到消息过来看她——不过看到她和孩子都又病又弱,蔡大哥也没有什么办法, 送了些东西住了几天就回北京了,他有工作, 总不能请太多的假。

  而且,蔡家的人一直以为吴家对妹妹很好呢。

  蔡颖自己不肯说, 村里也就没有人多话。告诉了蔡颖的哥哥又有什么用呢?挑起蔡家和吴家的纷争, 结果最难的还是蔡颖。蔡颖不可能重新回到北京了,她只能留在红旗九队, 留在吴家。

  自己可不想杨老师不甘心不情愿地一辈子留在红旗九队。不过,杨老师似乎挺喜欢这边的?

  这些事儿鲁盼儿反复想着,却没个结果。

  突然间想到跃进,赶紧去了西屋,“你哥呢?”

  双胞胎正在看小人书,“哥刚才出去了。”

  鲁盼儿就急了,自己回家什么也没说,跃进平时很少出门并不知情,陈建国一嚷他肯定猜到了,便赶紧去了陈家,推开门就听陈婶正在说建党,“你没心没肺吗?让二龙独自一个人留在屋里!他就是个小偷……”见了她就把建党赶走,小心地问:“你看到建国了吧?”

  “他一直没回家?”

  “没有。”陈婶儿就说:“建国是比你小,可其实你们同岁……”

  鲁盼儿赶紧打断陈婶儿,“建国没回家,跃进也没影儿了,我怕他们……”

  “你是说他们找二龙打架去了?”陈婶儿就说:“论理二龙也应该被打一顿,他不只偷了我家的信,听说还在外面偷鸡……”

  什么偷鸡?鲁盼儿不知道,也顾不上多问,却急忙说:“陈婶儿,打架可是能出大事的!”

  陈婶儿这时才害怕了,“那我们去二龙家看看!”

  “我先去过了,后奶一个人在家,又不说二龙去了哪里。”

  “那可怎么办?”陈婶儿急得团团转,又拉着鲁盼儿,“怎么办?”

  鲁盼儿原本又急又慌,现在看到陈婶儿不知如何是好,反倒镇静了些,便拿了主意,“我们先到水渠、玉米地等偏僻的地方看看……”

  两人将九队此时少有人去的几处都走遍了,却没有找到他们,正越来越心焦的时候,隐约听到村口传来吵嚷声,便匆匆赶了过去。

  “小偷!”

  “偷鸡贼!”

  十几个人叫骂着进了吴队长家,鲁盼儿和陈婶儿也赶紧跟了进去,就见二龙鼻青脸肿,被一根麻绳捆得紧紧的,八队的十多个青年牵着他向吴队长嚷:“这小子偷了我们队十几只鸡了,你们九队得给我们一个交待!”

  跃进和建国跟在他们后面。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