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89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现在自己和杨瑾正穿着新织的毛衣,自己的鹅黄色,杨瑾的浅褐色,正与那本杂志上的一模一样,估计效果也不逊于封面。

  不过,这些事儿鲁盼儿并不想告诉对面的人,只淡淡地笑了笑。

  吴淑芬明白自己刚刚得罪了房子的买家。不过,她不觉得自己说错了,钱进的确说过,买家是他在东北农村插队时的朋友,丈夫是知青,现在到北京上大学,妻子还在农村老家。

  只是,杨瑾和鲁盼儿与她想像的农村人不太一样,夫妻俩儿长得好,穿的也好,神情十分从容,毕竟是能拿出一千二百元钱买房子的人,条件的确不错,她再不敢小瞧了。

  可吴淑芬心虚了几分钟后,又重新想了起来,如今自己和钱力已经不一样了!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来的高档衣服应当不比对面人的差,她马上低头看了看身上的印花羊毛衫,用外汇券从友谊商店买的,确实很好看——可她还是喜欢鲁盼儿穿的那件儿。

  钱力也知道刚刚吴淑芬的话被堂哥的朋友听到了,得罪了人,只是他现在也满满地优越感,自己很快就要到国外过更好的生活了,比所有留在国内的人都要高上一等,见杨瑾和鲁盼儿不卑不亢的样子反而不舒服,便拉了吴淑芬一把,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说:“我们再等一会儿办好手续,就没有一点牵挂了,以后到国外过好日子,再不回来。”

  吴淑芬便咽下刚要出口的话,重新坐了下来。

第148章 再绷不住

  过了半个多小时, 房产局的大姐抱着一大叠厚厚的档案回来了,招呼大家进了办公室, 将手续办好,让他们当面将房钱交接好,再去财务室交了税,最后收了钱力的旧房产证,将写着杨瑾和鲁盼儿名字的新房产证递给他们,“办好了,收起来吧。”

  “谢谢!”鲁盼儿高兴地把新房产证收到了包里,“大姐, 我们走了呀。”

  “等等,” 大姐叫住鲁盼儿, 指着她的毛衣客气地问:“请问,您这件毛衣是在哪里织的?”

  “我自己织的。”

  “我女儿快结婚了, 买了二斤红毛线,要是能织成这样式的衣服就好了……”

  这位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和蔼,办事也认真,鲁盼儿很感谢她, 就笑着说:“我家就在不远处, 对, 就是房产证上的地址, 你女儿有空可以带着毛线过去, 我教她织。”

  “那太谢谢你了。不过她最近很忙,没空儿织毛衣, 明天我带了毛线下班后过去学,行吗?”工作人员笑着问。

  “当然可以了。”

  “谢谢你,小鲁。”工作人员登记时记住了她的名字,又笑着说:“我姓俞。”

  “我记得了,俞大姐。”

  办公室里又一位女工作人员也离开座位来看鲁盼儿的毛衣,十分喜欢,“我也想学呢。”

  鲁盼儿就笑着说:“欢迎你们一起来。”

  于是又有几个人也过来围着她看,这件毛衣的样式的确新颖漂亮。

  正说着,从门外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手里拿着几页纸,见办公室中央站了一圈人便问:“你们在干什么呢?”

  “于处长,你看这件毛衣是不是很漂亮?”

  被称为于处长的女干部便瞧了过来,“是不错。”

  “小鲁答应教我们织,于处长也一起去吧。”

  于处长摇摇头,“我可学不会织毛衣。”却笑着问鲁盼儿,“你能替我织一件吗?我可以给手工费。”

  “可以。”鲁盼儿就笑了,“我是从外地来北京探亲的,在老家的时候我就收毛线活儿。”

  “那好,等我买了线让她们帮我带去。手工费多少钱?”

  在家里时,帮人打一件毛衣五块钱,可这里是北京,而且这件毛衣的样式特别新,织起来也费工夫,鲁盼儿想了想,“十块钱,行吗?”

  “行!”于处长爽快地答应了,又说:“我们要开会了……”

  “那我不打扰了。”鲁盼儿便走出办公室,心里美滋滋的。刚刚听够了钱进的堂弟和弟媳妇嘲笑和炫耀,她心里其实很难受,农村人怎么了?买房子又没少给他们钱,但是他们就是看不起自己。房产局几位和善的大姐对让她重新拾回了自信,毕竟也有人喜欢自己呢。

  而且,不经意间,自己又揽到了毛线活儿。

  “我和钱力每人也想要一件这样的毛衣,一样给手工费的——不过要快些,三天之内织完。”吴淑芬在门外没走,将刚刚的话都听到了,拦住鲁盼儿说。

  三天织两件毛衣很累的,要是房产局的大姐们,鲁盼儿马上就会答应,但是,吴淑芬吗?她不愿意,才要回绝,话到口边时突然转了个念头,“想要快些每件手工费三十元!”

  “刚刚你说十块钱的!”

  “那是刚刚,现在就是这个价儿,织不织随你!”鲁盼儿说着便与杨瑾下楼了,挺胸抬头,脚上的皮鞋踩在楼梯上蹬蹬响。

  “房子的手续办完了,你们就安心出国吧。”钱进憋着笑,说起话嘴里不由噗噗冒气,“爸爸妈妈说走前大家要为你们饯行,那时我们再见面,噗噗噗……”急忙追过去与杨瑾和鲁盼儿一起取自行车。

  吴淑芬见鲁盼儿说走就走了,还真不甘心。这些天她瞧不起过去亲戚朋友同事所有人的同时,其实也被小姑轻视着。爷爷是亲爷爷,真心对钱力、自己好,但是小姑却是后奶生的,她觉得自已和钱力没见识,土里土气的,所以在爷爷面前摆着一张笑脸,转头看自己却满是不屑。

  到了国外后,钱力和自己还要见到更多的亲戚,他们应该也一样吧。

  吴淑芬一直在想该怎么办。别看她一直在显摆,但从看到杨瑾和鲁盼儿第一眼时,她就觉得他们俩人很漂亮很文雅,特别是两人穿的毛衣,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想过去问,被丈夫一拉也就罢了。

  眼下见房产局工作人员们个个都赞扬那毛衣,说明毛衣真是好,她的心更活了,也暗自决定要把自己和钱力打扮成他们的模样。所以气归气,吴淑芬还是下了决心,追了过去,“三十就三十吧,我们不差这点儿钱!可是三天一定要织好!”

  “可以!你把毛钱送来的时候开始计时,满三天过来取,不会耽误一分钟!”鲁盼儿又严肃认真地加了一句,“还有,要先交一半订金!”

  吴淑芬咬了咬牙,“我明天上午送毛线和订金!”

  “再见!”鲁盼儿一扭头向自行车棚走去。

  看着钱力和吴淑芬向另一个方向走了,钱进几步跟上来放开大笑,“鲁盼儿,你还真厉害!钱力和吴淑芬自从要出国,尾巴就快翘到天上了,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帮助他们清醒一下。”

  虽然占上了上风,可鲁盼儿却不承认,笑着反问:“我怎么厉害了?不过是她要织毛衣,我帮她织了,收手工费还不是理所当然?”

  “不错!不错!”钱进急忙点头,“虽然我们是亲戚,可是我站你这边的!”

  “你要是也喜欢这样样式,买来毛线来,我免费给你织。”杨瑾和自己能买到房子,多亏了钱进帮忙,鲁盼儿还是很感谢他的。

  “织什么毛衣!我才不费那么多工夫和钱打扮呢,当光棍挺好,这件旧棉袄穿着也特别舒服!你有时间还是打扮杨瑾吧,不过也得小心些,把人打扮得太体面了,会被别人看中的!”钱进说着,骑上车一蹬窜到了前面。

  “瞧你这么贫,将来找不着媳妇!”

  “找不着就找不着,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钱进得意洋洋地在前面晃着。

  “其实他心里也着急,前些天还为了相亲借过我的呢子大衣呢。”杨瑾立即选择帮着媳妇揭开了钱进的老底儿。

  钱进恼羞成怒,“我要去图书馆,先走了!”说着就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无影无踪了。

  “他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鲁盼儿坐在后座上笑着说。

  “你比他还像呢。”

  “我不是想找吴淑芬闹意气,而是她一定找上门来呀,”鲁盼儿觉得自己很无辜的,“而且,既然收了钱,我一定会用心帮她织毛衣。”

  事实倒也如此,杨瑾竟然无言以对,可是,“你到北京来,不是为了织毛衣挣钱,而是休息休息,再到处逛逛的!”

  “北京物价多贵呀,我们在襄平县吃一顿饭只花了几块钱,昨天涮火锅一下就花了十多块——接点儿活也没什么,何况钱力和吴淑的芬的钱,不挣白不挣!”

  “所以,鲁老师一点儿也没错。”

  “我本来就没错嘛!”钱进已经走了,鲁盼儿就把得意露了出来,要不是坐在自行车后坐上,她恨不得跳起来再转上几圈,出了气,挣了钱,北京真美好!

  杨瑾没有回头,却清楚地知道妻子现在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又赶紧收起上扬的嘴角,在邮电局前停了车,“我去给蔡颖打电话。”

  为什么要给蔡颖打电话?鲁盼儿马上反对,“不用,不用!我手快,三天一定能织完两件毛衣。”每件毛衣三十元的手工费,加起来六十,真是白得的一样。

  “不行!”杨瑾硬邦邦地说了两个字,头也没回地走进邮电局。

  刚刚鲁盼儿太开心了,似乎整个人都在冒泡泡,现在才觉得不对了——是的,他一向不肯自己太辛苦的,哪里能看着自己熬夜织毛衣呢。

  鲁盼儿赶紧跟了过去,看看杨瑾的脸,嗯,平板得像一张扑克牌,他生气了!看着杨瑾走到邮电局的柜台前,交了钱,鲁盼儿就蹭到他面前,小声说:“我还不会打电话呢。”

  妻子垂着眼睛,两道又黑又长的睫毛眨呀眨的,杨瑾知道她是哀兵之计,可是自己就是没办法,脸再绷不住,嘴角就现出一丝笑意,“很容易的,我教你。”

  别看鲁盼儿低眉顺眼的,可却把杨瑾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立即就睁开了一双大眼睛,睫毛扑扇着像两只就要飞起的蝴蝶,“把活儿分出去一半也好,我只在白天织,就不累了。”

  “你呀你!总是拿你没办法。”杨瑾用身子挡住了外面的目光,抬起手指敲敲鲁盼儿的脑袋,可脸上的笑容不由自主又扩大了几分,拉着她的手,“看,这样拨号码……”

第149章 说来也巧

  鲁盼儿左手拿着听筒, 一边对着耳朵一边对着嘴,眼睛看着杨瑾的通迅录, 轻轻地念道:“八-七-四-六-五-二,”右手食指将一个个号码拨到最底端再放开,然后便听筒那边传来了铃铃声,再接着,就有人问:“您找哪位?”

  “我找蔡春涛。”蔡颖大哥的名字。这个电话正是蔡颖大哥所在的毛巾厂车间的,请他给蔡颖传个话很方便的。

  没一会儿,蔡大哥接了电话,“哪位?”

  “蔡大哥, 我是红旗九队的鲁盼儿。”

  “原来是鲁老师呀,有事吗?”

  “我接了两件毛活儿, 一个人忙不过来,想请蔡颖一起做, ”鲁盼儿笑着说:“请蔡大哥帮我告诉她,明天上午到我家来取毛线。”

  “好的,谢谢你。”蔡大哥知道妹妹在红旗九队受到杨老师和鲁老师许多帮助,还跟着鲁老师织毛活儿挣了些钱, “我回家就告诉她。”

  “谢谢蔡大哥。”

  “应该的, ”蔡大哥就笑着说:“我这边上班呢, 就先挂了。”

  “再见。”

  电话挂了, 听到“嘟嘟”的声音, 鲁盼儿把电话重新放回,笑着向杨瑾说:“原来打电话很容易呀。”

  进门时两人一前一后, 出门时就手拉着手了,鲁盼儿再坐上自行车就到了家,边脱大衣边问丰收丰美,“梓嫣醒了吗?”

  “醒了,正跟我们笑呢。”丰美又说:“午饭我们也做好了。”

  吃过饭,鲁盼儿便说:“房产证办好,我们这次到北京最重要的事完成了。你们也别整天闷在家里,带着梓恒出去玩儿吧,只是别走太远,北京大着呢,小心找不回来。”

  丰收和丰美正是爱玩的年纪,又到了北京,自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闻言赶紧穿上外衣,又给梓恒也加了厚棉袄,戴上帽子手套,就要出门。

  杨瑾便叫住他们,“我带你们出去,顺便去副食商店看看,还有丰收的格尺断了,要买根新的……”

  几个人出去了一个多小时,回来时孩子们每人手里都举着东西,丰美第一个跑进屋给姐姐看,“这是一毛钱一根的雪糕,不是冰棍,姐夫说在外面吃太冷,拿回家里围着炉子吃。”

  “这时候怎么还有卖凉东西的?”鲁盼儿很奇怪,赶紧拿了碗,“先放碗里,换了衣服洗手再吃,正好也能化软点儿。”

  杨瑾进来又将两只雪糕加上碗上,“我们俩儿也一人一根。”

  鲁盼儿正喂着奶,倒不大敢吃凉的,便等到雪糕化了才吃了两匙,真是又香又甜,“无怪一角钱一根,果然比五分钱的冰棍好吃多了。”

  丰美就说:“冬天围着火炉吃雪糕也比夏天吃更好!”

  杨瑾还买了十斤带鱼,晚上家里便做了大米饭,煎带鱼,炖白菜汤。过去在红旗九队很少能买到鱼,尤其是海里的带鱼,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吃。带鱼还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刺少,并不怕扎到。

  丰收、丰美拿着新买的格尺,橡皮等文具,梓恒握着玩具,都由衷地认为,“北京可真好!商店里什么都有!”

  鲁盼儿就告诉他们,“你们去的不过是胡同口的小商店,等到了王府井的大商店看看,才知道北京有多繁华呢!”

  梓恒就问:“妈妈,你去过王府井吗?”

  “妈妈没去过,”鲁盼儿笑着说:“不过妈妈知道。”

  “妈妈说的没错,”杨瑾告诉儿子,“过几天就带你们去王府井,你们就能亲眼见到了。”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