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欢 第75章

作者:风歌且行 标签: 天作之合 仙侠修真 成长 正剧 玄幻仙侠

  刹那间,晏少知从他的眸中看到了什么,像是一种他寻求了很多年的谜题终于有了答案,让他猛地失神。

  片刻后,师岚野淡淡地收回目光,仍目视着前方,状似发呆。

  沉云欢喊着师岚野离开,走到殿门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就看见晏少知将手掌贴在墙壁上,望着画面里飞速转动的万象仪,眼中涌出无尽的悲伤,低声喃喃,“难道大夏覆灭,当真是不可改变的结局吗?”

  殿门闭合,沉云欢收回目光,抬头一看,不见月光,只剩下繁星支撑着无边夜幕,仿佛昭示着风雨欲来。

  城中仍旧欢声笑语,轰轰烈烈地庆祝祭神节,沉云欢一边走,一边闲聊似的问身边的人:“我们是回去休息,还是再去街上转转?”

  师岚野道:“你若是不放心,那便去街上走一走。”

  “不放心?我怎么不放心了。”沉云欢并不太想承认,“这京城高手如云,除四象法阵之外还有天机门守卫,皇室每年招揽那么多能人异士也不是吃白饭的,就算真有什么事儿,也落不到我的头上,更何况皇帝还妄想在我身上掠夺神法,我为什么要那么尽心尽力帮他守京城。”

  师岚野顺着话问:“那你为何留下?”

  沉云欢道:“不过是看着晏前辈的面子罢了。”

  师岚野微微摇头,对她的话不赞同,又道:“因为你喜爱此地。”

  “无缘无故的,我为何要喜爱这里。”沉云欢哈哈笑了几声,觉得此话荒谬,她自打能下山除妖之后,天南海北地不知去了多少地方,从未觉得自己对哪个地方有偏爱。

  要是非要挑出一个她喜欢的土地,她觉得应当在滇州,至少那里生了漫山遍野,各种各样的菌子。

  师岚野不与她争辩,因为他知道,即使沉云欢有时会口是心非,说出的话与心里的想法不太一致,但最后总会做出从心的决定。

  果不其然,很快就听她道:“不过你瞧着倒是很喜欢京城,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倒是可以多对此地上些心,今夜再巡逻一番。”

  沉云欢自顾自地说着,完全没注意到师岚野眼底里荡开的轻浅笑意。

  两人出了皇宫后,行入主街,走了一个时辰,待到夜已深,街上的人也少了许多,沉云欢才打着哈欠,揉着困顿的眼睛与师岚野一起回了将军府。

  隔日天还没亮,一记洪亮的钟声敲响,仿佛从极远的地方传来,被一阵穿过京城的风送至城中各地,传入所有人的耳朵里。

  正呼呼大睡的沉云欢被这钟声敲醒,倏尔睁开双眼,腾地坐了起来,眼角还残留些许困倦,满脸迷茫。

  她只刚一动,师岚野也跟着睁眼,双目清明如水,没有半点惺忪,似乎根本没有睡着。

  第二声钟响悠悠传来,沉云欢翻身越过师岚野爬下床,手忙脚乱地蹬上鞋子披上外衣,嗓音还有些沙哑,“去看看怎么回事。”

  出门时天空还灰蒙蒙一片,余下些许星芒未散,晨起的空气清洌,清风拂面而过。主街站满了人,在中间留出宽敞的道路来,两边堆积得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嘈杂的声响如一场暴烈的大雨,处处都是热闹之景。

  今日是祭神节的最后一日,皇帝将带领皇后太子,以及前朝百官祭神,全城百姓恭送祭车出城。这场面极为宏大,沉云欢看见那祭车建造得极致华丽,两边雕刻了七色祥云和栩栩如生的瑞兽。

  头车里坐着帝后和太子,明黄色的纱帐一重又一重,遮掩了里面的身影,隐隐看出帝后衣着华贵无比,太子则戴着面具。后头的跟车上则站着队形整齐的文武百官,身着蓝黑交织的盛装,人人神色庄严肃穆,直视前方。

  另有千百禁军护卫在两侧开路,百姓纷纷跪地而拜,高呼吾皇万岁,鞭炮声跟在后面炸响,祭车缓缓而过,从主街行至城门。

  沉云欢随着人潮前进,跟出了城门之后,许多百姓都止步回去,她则召刀而飞,带着师岚野继续往前。祭车行了半个钟头才停下,沉云欢站在半空往下看,见这地方十分辽阔平坦,当间建造一座祭台,上方摆着一尊大鼎。

  往正北的方向眺望,则能看见视线的尽头有高耸入云的山峰,云雾缭绕,不见真容。

  她收刀落地,看见永嘉帝下了祭车,跟在他身后的是端庄雍容的皇后,太子落在最后。沉云欢此前听闻了关于太子的传说,眼下由不得多看两眼。

  太子身形清瘦,身着明黄色长袍,戴着面具,不知是用了特殊的法器还是什么原因,沉云欢并未在他的身上感知出特别的气息,好似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凡人。

  她不由得开始怀疑那些关于太子的传闻不过是京城人闲得太厉害,以讹传讹编出来的故事。

  其后便见永嘉帝牵着皇后走上祭台长阶,太子落后一步,再往后就是昨晚在皇宫赴宴的诸位仙门魁首,世族修士。文武百官站在祭台下,并未跟随,禁军守在外侧,场面浩荡壮观。

  日出而云霏开,东方的天际吐出一抹金色的白,眨眼间整个天幕跟着亮起来。浑厚的号角吹响,数百大鼓在刹那同时敲起,声音好似震天撼地。祭祀的大鼎中点起火焰,永嘉帝手持高香点燃,其后大祭司带领司命宫子弟念诵咒文,吟唱祭神曲,清脆的声音融入号角鼓声之中,传遍辽阔大地。

  文武百官齐齐撩袍跪地,八大仙门之首及九大世家修士低下头颅,拱手作揖,皇帝高举焚香,虔诚三拜。

  一拜:“人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拜:“凡人消灾解难,邪祟不侵。”

  三拜:“大夏长盛不衰,山河永宁。”

  沉云欢站在晨风之中,将眼前这震撼人心的场景收入眼中,各种声音交织入耳,像海潮灌入了心底,难以抑制心中涌起的澎湃。

  她失神喃喃:“他们在拜谁?”

  师岚野眸光平静,视线徐徐往前,落在远处的高山之上,淡声道:“山神。”

第115章 太子祭神(三)

  人界的山峰千千万万, 数之不尽,但不是每座山都有山神。

  民间大多占据山头的都不足以称之为“神”,不过是灵气幻化而成的精怪, 凡人不知其真相, 便也稀里糊涂地将其供为山神, 因此山神在人界遍地可见,几乎稍微高一些的山都有这种东西。

  然而真正的山神,诞生的条件极为严苛, 首先一定要是巍峨而灵气浓郁的高山, 山上生机茂盛, 孕育无数生灵,持续千百年。其次还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凡人以香火供奉, 在这绵延数年的信仰之中应运而生, 才为山神。

  凡人拜山的习俗自古时期流传下来,时至今日, 人们依旧对高耸入云的山峰抱有敬仰和畏惧。

  浩大的祭神仪式结束后,应邀而来的仙门修士陆续离去, 或是乘着灵舟, 或是御剑飞行,前前后后地从沉云欢的头顶掠过。

  她仰着头, 看见沈徽年抬手轻动, 像是随手捻了一朵云似的踩上去, 薛赤瑶则召出灵剑紧随其后。先前她当众砍断不敬剑, 没过多久薛赤瑶的手中就换了一把新的宝剑, 光从品相上看就属上等灵剑,先前沈徽年对这位新徒弟极是喜爱、器重。

  可人人都说沉云欢是沈徽年最得意的弟子,也不过才是去年的事。此次在京城见面, 她这位前师父未曾在她身上多看一眼,似乎从不相识。

  沉云欢倏尔抬手,摸了摸心口,若有所思。

  师岚野将她的神色和动作看得分明,见她发愣许久,才忍不住开口问:“你对仙琅宗还抱有留恋?”

  沉云欢回过神,瞧了师岚野一眼,旋即摇了摇头,又望向沈徽年离去的方向,缓声道:“我在仙琅宗失去的东西,迟早要夺回来。”

  师岚野并不在乎她要去抢夺什么,也没有好奇她的雄心壮志,得知她并未留恋仙琅宗后,他像是放心下来,眼底的郁色散去,神色稍显晴朗。

  皇帝回了祭车,带领文武百官返回京城,街道上的人较之先前少了一些,但依旧将街道两边围得满满当当。天已大亮,沉云欢收到虞暄传来的简言,言明自己已经动身前往雪域,沉云欢回了一句“万事小心”。

  她醒了之后也没了睡意,干脆在院中练刀,时不时去看一眼在厨房忙活的师岚野。

  祭神节的最后一日,会以太子游街祭神来做结尾。夜晚降临时,太子便会站在祭车上,举着高香行过那条传闻从前有神仙走过的主街,京城的百姓认为他们的太子殿下能将祈祷之言传递给神明,因此跟在祭车后踩过神明的脚印,就会获得神仙的赐福,从此少病少灾,身体健康。

  黄昏时奚玉生找上门来,兴冲冲地带着霍灼音和楼子卿,敲开了沉云欢的门。

  他今日尤其高兴,一双桃花眼盛满笑意,白俊的面容如一块无瑕美玉。不知是不是为了庆祝祭神最后一日,奚玉生的衣着相当华丽,一身杏黄的衣袍明媚晃眼,头戴赤红长缨金冠,脚踩金银祥云锦靴,一支玉雕的白玉兰别在腰间。

  黄昏的灿阳落在他身上,仿佛到处都是亮闪闪的,是完完全全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小少爷。

  奚玉生向她拱手作揖,“云欢姑娘,今夜太子祭神,是将心愿传达给神仙的最好机会,你的心愿可想好了?”

  “当然。”沉云欢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晃了晃,“都在这上面了。”

  奚玉生一看,隐约瞧见纸中满是字迹,惊讶道:“这么多?可否能给我瞧瞧?”

  “那可不行,我听你们京城的人说,将愿望写在纸上投入太子的祭车里,被太子亲手焚烧,那些愿望就能化为信,传到天上去,寄给神仙。”沉云欢将手往后一扬,翘着嘴角噙着浅笑,“若是给你看了,愿望不灵验了怎么办?”

  奚玉生一本正经地教育道:“城中许多传言真假难辨,不可尽信,灼音姑娘就没写愿望。”

  霍灼音耸耸肩,“无所愿。”

  楼子卿道:“沉云欢,你在听说那些传闻时为何不听全?只有孩童才会将愿望写在纸上投入祭车,以盼望平安健康长大,大人则会将祈愿写在天灯上,让天灯带去天界。”

  沉云欢倒是确实没听到这后半句,将愿望纸又揣回了怀里,心说大不了她扔祭车之后再把心愿写在天灯上。

  几人吵吵闹闹地出了将军府,待行到主街时,天已然落下夜幕,满街的花灯点亮,沿着街道摆放,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华丽长街。

  皎洁的月亮之下,已有稀稀拉拉的天灯在空中飘起,朝着上方飞去。街上熙熙攘攘,较之前几日竟更加热闹,仿佛这祭神日最后一个夜晚,使得百姓的情绪都高涨。

  沉云欢看见主街的确聚集了许多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虽然有些孩童的衣服并不华贵,但干净整洁,个个手里都捏着纸球,或是红布条,翘首以盼等待着太子的祭神车。

  听别人说,去追祭神车的大多是孩子,几乎没有大人参与,无非是想将平安健康的心愿留给自家小孩。这些话从沉云欢的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就冒了出来,她默默掏出自己的愿望纸,已经准备好太子的祭车来了之后去跟车。

  她对神明没有任何祈愿,写在纸上的内容,有一些是为师岚野写下的。类如“厨艺更加精湛”“不要总是生闷气”“偶尔与人多说两句话”等,另有一条分给了当初在仙琅山脚下的镇子里,卖小人糖的老人。

  沉云欢在纸上写道:做出了如此美味食物的人,应当康健百年。

  发愣间,太子的祭神车来了。车身整体雕琢成仙鹤的形状,两边的大翅膀各挂着半大的钟,轮子转起来时,钟声敲响,发出浑厚低沉的声音,犹如神仙的脚步落在尘世,传入百姓的耳中。

  太子换了一身装束,却仍是明黄的颜色,外面披了一层雪白的纱衣,状似鹤羽。他面上覆着面具,双臂微展,身后立着两盏明亮的灯,照得他周身发光。

  “太子来了!”“是太子殿下!”“祭神车来啦——”

  街道顿时涌起海浪般的喧哗,所有百姓朝着祭车上的太子招手欢呼,扔上鲜艳的花朵,摆出恭敬的姿态迎接。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有人从沉云欢的面前跑过,高举着手里的面具左右挥舞,歇斯底里地高喊:“您摸一下面具!这是我亲手做的——”

  他有些矮小,很快就被人潮淹没,刚挤进去就被推出来,摔倒在沉云欢的面前。

  “这里有人摔倒了!快疏通一下。”奚玉生赶忙对身旁的护卫吩咐,几步上前将那人扶了起来,温声询问:“可有摔伤?”

  沉云欢这时候才看清,那男子便是她刚来京城的那一日,卖她面具的摊主。他手里拿着的,正是当时挂在最上头不卖的太子面具。

  他人摔在地上,面具却没脱手,紧紧地攥着,起身对奚玉生道:“多谢您了。”

  奚玉生:“此处人多,切莫再往里挤了,当心伤着。”

  “我这不是想让太子摸一下我做的面具嘛。”他笑着道:“太子殿下是我们大夏的福星,能让我沾点福气,这辈子也值了。”

  奚玉生弯着眼眸笑了笑,目光落在面具上,道:“这是你亲手所做?看着倒是精致,可否让我瞧瞧?”

  那人见祭神车围满了人,争前恐后像是饿了几百年没吃东西的鱼突然被人喂食一样,自己这小身板无论如何也挤不进去了,便十分大方地将面具递给奚玉生,还自谦道:“不是多精湛的手艺,勉强过眼。”

  奚玉生接过面具,指尖顺着上面的花纹摸了摸,随后笑道:“这手艺当真是了得,有心了,太子若知自己如此受喜爱,定然也是开心的。”

  “哪儿的话,有这位太子殿下,才是我们京城百姓的福气呢!”那人将面具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向奚玉生道了谢后,便用双臂护着面具钻出了人群。

  沉云欢将视线收回,又看了看车边围着的人,惊叹,“原先知道京城百姓爱戴太子,没想到竟到了这份儿上,简直当成在世神仙供着了。”

  “可不是吗?”楼子卿哼笑着道:“当初不是太子冒着雪灾前去求神,京城就被整个儿埋了。那年的雪下得比楼都高,太子才十岁,就能独自一人从皇宫前去郊外的庙里,若不是活神仙,谁能做到?”

  沉云欢想了想,非是吹牛,只是在陈述事实:“我能啊。”

  楼子卿失笑道:“沉姑娘,这世间能跟您比的人,能有几个?”

  沉云欢不再说话,瞧见路边还有卖糖葫芦的,便跑去轻车熟路地摘了两串。这几日只要一上街,沉云欢就会跑去买,因为师岚野虽然爱吃此物,却从不主动去买,沉云欢体谅他沉闷的性子,主动帮忙。

  她已经对这样酸得腮帮子疼的食物吃腻,比起山楂果的酸甜,她更喜欢吃纯甜,因此每次买了之后,她只吃两颗,就将剩下的扔给师岚野。

  他会全部吃完,就像往常每一次捧着沉云欢吃不完的饭碗那样。

  沉云欢就这么走了一会儿的工夫,等她举着两串糖葫芦回来的时候,奚玉生和楼子卿等人已经不见踪影,不知去了何处,只剩下师岚野一人站在原地。

  沉云欢顺手将其中一串递给他,左右张望寻找,“他们人去哪了?”

  师岚野道:“被人潮推着先走了。”

  沉云欢咬了一颗山楂果,想起前几日也有同样的状况,忍不住疑问,“你说这京城的人走路,是不是特别喜欢伸长双手推着别人走?怎么每回跟奚玉生他们在街上闲玩,总能被人群给冲散呢?”

上一篇:穿回现代来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