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幼白
“你怎会一个人在雪地里骑着白鹿?”
“白鹿?”女人蹙眉想了想,又抓了抓马鬃,“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喝酒的时候见有一头野鹿,就分了它几口,然后爬到它背上睡觉来着,谁想到它竟会驮着我到处走呢!”
“那你家住哪里?”
“天南海北……天涯海角,说了你也不知道。”
“这是什么鬼话?你要是不想我送你回家,总要给我说个去处吧?”
“我想去和州来着,可惜不认得路,走着走着就到这儿了。”
“那你走错方向了,此去往前是到安州的,你要去和州得向东走,可那里才遭了地震海啸,人家逃荒都来不及,你还偏要过去。”
“我去和州有正经事做。
“你是做什么的?”
女人直起身,从鼓囊囊的斗篷里掏出了一只签筒。签筒很不像话,只是就手找了个竹竿,随便砍上两刀,胡乱切出来的一个一扎高的筒子,筒口还留着支愣愣的毛刺。但装在签筒里的把那卦签却是货真价实的上品白玉,玉色玲珑剔透,犹如万古寒冰,大小比一般的卦签更宽,上尖下方,很像古时用于祭祀的玉圭,而且这些卦签上干干净净的,并没有题写签文。
女人朝裴徽晃了晃签筒,放言说:“我会占卜。”
裴徽不禁面露疑色:“你该不会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吧?”
“什么话!”女人把签筒揣回斗篷,再次抱起她的葫芦,“我家里从不管我,哪用得着偷跑。”
这下裴徽真的害怕了,虽说眼下乃是乱世,但基本的法度总还是有的,他这样算不算拐带良家傻姑娘啊?万一因为这种事被人家打一顿押送官府,他们裴家的脸可就丢尽了。
“好好,等前边进城了,我找个客栈把你放下,你自己或找亲人或怎样,我可管不着了。”
女子一眼看透他的窘迫,忍不住发笑:“你怕什么?”
裴徽对她瞪眼睛:“我怕的要死!你是哪家的姑娘?叫什么名字?”
“不用怕,没人会找你的麻烦。”女子答道,“我叫风律。”
第160章
前方这座城池背山面水,城前设有一条很宽的大江,叫做梧江,筑城时又专门挖了一条环绕城墙的人工渠,引来梧江水拱护卫着整座城市,进出只能走江上的码头,或者运河上的吊桥,立势易守难攻,正是一处兵征要塞。
适逢战乱,抵近前线的城池都设置了宵禁,这里自然也不例外,入夜后运河的吊桥早已收起,但连月来罕见的严寒却使得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裴徽几人走冰面来到城门下,抬头看清了石匾上龙飞凤舞的“银城”两字。
城墙上,一位顶盔带甲的士兵抬弓喝住了他们。
裴徽闻声停在明处,抱拳一礼,只说他是贺国旧故裴门子弟,此行从和州来,去往鎏城投奔陈循州陈将军,行路匆忙,不得其时,希望能行个方便,进城留宿一夜。
那士兵虽然大字不识一萝筐,但见裴徽姿容俊朗,举止大方,一身行头价值不菲,后面的战马和长槊更不是普通人家置办得起的东西,便知道这不是一般流民匪类,又加上他提到了鼎鼎大名的陈循州,料定他必有来历,便转身对城门后的兄弟点了点头。
稍后城门里传来一阵抽拉木头的声音,缓缓开启一条小缝,裴徽自然懂行,早从袖子里摸出块碎银攥在掌中,见门一开,便笑吟吟握住了那门卒的手。
“劳烦兄弟!”
门卒不动声色地收下银子,口中催促道:“那便快点!”
裴徽回首招呼一声,江崖他们立刻牵马进了城。
门卒抓紧关上门,借着灯笼细看这几个人,然后便发现了马背上的风律,嬉笑着问裴徽:“你们投奔前线怎么还带着个小姑娘?”
裴徽解释道:“来的路上见她倒在大雪里,总不能任人冻死,顺路就带来了。”
守卫狐疑揣测:“还有这种事?你们该不会是拐子吧?”
裴徽忙摇头:“不要胡说!”
守卫的眼睛咕噜一转,又冒出了新的念头:“那……私奔?”
裴徽到底年纪小,被问得脸红:“我不认识她!”
马背上风律被他逗笑了,随手揪下斗篷上的宝石扣弹向守卫,守卫伶俐地合掌接住,偷眼看了看宝石的成色,立刻将脑袋里的一百零八个问题通通抛出脑后,痛快地放他们进城了。
街边的店铺都已经落了锁,他们沿路搜寻着客栈的幡子,裴徽随口问风律有钱没有,风律摇了摇头。
“我刚才分明见你给了守卫一颗宝石,怎么这会儿又没钱了?”
“我斗篷上本来就只有一颗扣子。”
“没钱你怎么住店?”
风律痛快地举起葫芦:“可以用这个抵账。”
裴徽失笑:“好家伙,你要把店盘下来不成?这宝贝你好生留着,别到时候你家里人找来,再说我贪了你的东西。”
几个人正在找找到落脚的地方,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忽然从后面追上来,回头一瞧,原来是几个明火执仗的官兵,带头那人铠甲银亮,看起来是个小官,他后面跟着方才城墙上与裴徽攀谈过的士兵。
那小官冲他们喊道:“来人慢走!”
江崖勒马停在原地,裴徽则上前一步,抱拳问到:“诸位何事?”
那人回以一礼,客气地说:“小公子要去投奔陈循州?”
“正是。”
“你既姓裴,使长槊,还识得陈将军,难道竟是贺国裴公的后人?”
裴徽也不避讳:“裴相是我的祖父。”
“原来真是小将军!”那带头的官兵面露喜色,又是一躬,“在下九不够,是个小小的屯长,今夜正巧轮值守备,方才听手下兄弟说有个从贺国来的裴姓公子要去鎏城,我猜必是裴公之后,可巧我们镇戍营的都尉今日不在城内,还请恕怠慢之罪。这厢吃住已经安排好了,小将军请随我来。”
裴徽忙摆手:“我如今身无军职,不便搅扰本地防军,随便寻个地方就是了。”
“时候这么晚,你去哪儿找随便的地方,不如随了我的便!”九不够眼神一扫,随行小兵就抢上来牵马拿行李,非引着一行人调头往回走,“小人的舅舅在这里置办了一个院子,正好没人住呢,我刚差人打扫干净屋子再备好酒菜,想来这会儿应该已经拾掇上了,咱家的东西总比店里干净舒服,您可别嫌弃。”
裴徽推脱不得,只能跟他同去:“那就叨扰兄弟了。”
院子位于银城之南,和兵营只有一墙之隔,几人随九不够走进门时,手下买来的酒菜已经摆在了桌上,九不够提来才烧开的水壶,亲自烫上酒,说道火盆已送进各个房里,要烧一会儿才能热起来,请他们暂坐厅里随便用点饭菜。
夜路奔劳,几人酒足饭饱便还入房中,直到第二日日上三竿,裴徽才被一阵骂声吵醒。
与他同屋的江崖和于番早都醒了,不知去了哪里,屋内只剩他一个人,他推门来到院外,几个穿盔甲的士兵正压着一辆马车往兵营方向走,车后跟着个哭天抢地的男人,那男人手搭着车尾向后拽,士兵便过来推搡他,几番拉扯后,士兵们终于不耐烦地将男人按在地上饱以老拳,打得他再也站不起来。
过路者窃窃私语,原来这户人家隐瞒收成,暗地里把粮藏进树洞,不料被征粮队搜了出来,这下全被充公了。
男人捶地哭号:“我从年头忙到年尾,总共只收了八十石谷子,家里四口人本就吃不饱,官府还要我缴五十石上去,我交了这些粮,可就要饿死了!”
已经走远的官兵被他哭得心烦,又骂骂咧咧地走了回来,抄起马鞭朝他头上挥去,一鞭子抽散了他的发髻,血立刻顺着鬓角流下,男人的父母和妻子这时撵上来,两个年迈的老人点头哈腰对官兵陪着不是,男人的妻子则强行将他拽到了路边。
裴徽摇起头,暗暗叹气,上边每每下令征粮,总是国库先征一遍,底下的州府再征一遍,县官又征一遍,接着有点儿权利的衙役官兵还要征第三、第四遍,可田里的收成总共就那么多,拿篦子去田里梳也梳不出来多余的谷子了。五州前几年没有打仗,尚且得活,据说燚都那里,百姓们甚至宁愿要饭都不肯下地种田了,因为要饭还能有口饭吃,而去种田的话,地里种出一石谷子,农民自己竟一粒都吃不着,反而还会倒欠官府十石谷子,收成越高,欠债越多,真真儿一点活路都不留。
这时江崖从裴徽身后走出来,越过门槛去到男人身边,弯腰递给他一吊钱。
他们三人一路的衣食住行都花着裴徽的钱,没叫那两个人掏过一个子儿,而那一吊钱是江崖从家里带出来的,也是他身上仅有的积蓄,平日里隔三差五就要数点一遍,不想在这里白白送给了别人。
散财童子江崖回来裴徽面前,指了指房厅:“九哥早把饭送过来了,是肉包子和粥,他说今天要出城迎回镇戍营都尉,所以白天过不来,要等晚上再找你一叙。”
裴徽笑问:“你俩吃过了没有?”
“难不成还等着你?”
“你还挺客气的,于番呢?”
“他早上喂了马,洗了衣服,现在正缝他的帽子呢!”
“真勤快,那姑娘起了没有?”
“我一早敲过她的门,没人开,但看门前的脚印,应该是天方亮就出去了。”
两人说话间走到了风律的门前,裴徽叩门不应,犹豫了一下,轻轻推了推门,竟然没有锁,那只宝葫芦好端端地搁在桌子上,明光闪闪,珠光宝气,好似求着贼来偷它,看来她只是临时出去逛了,并没有不辞而别。
他们转回厅堂,粥和包子一直搁在炉子上热着,掀开就能吃,裴徽自己拿了碗筷,顺手掏出五两银子给江崖,叫他带于番上城楼那边的街市逛逛,补满粮食肉干,打一壶酒,再找个药局给于番买些好冻伤膏,剩下的随他们花去,那两个人拿了钱,勾肩搭背地出门耍了。
裴徽吃过饭,将剩下的半桶米粥拎去马厩喂了马,闲下来,又拿出刷子打理起马毛,优哉游哉混到了黄昏时候,院外再次哗然起来,他出来一瞧,只见城门的方向跑来一群百姓,其中有人惊喊“流民冲进城来了”,又有人喊“燚军杀过来了”!
他踮起脚向城楼那边观望了一阵,果然有一群叫花子似的人涌进城来,可看他们满面惶恐的模样,与其说是冲关,倒不如说是被什么猛鬼野兽赶进城来的,裴徽尚未琢磨过来其中原委,城中就同时燃起好几处火光,黑黢黢的烟冲天天际,四方远近都响起了呼喊走水的求援声。
一时间无头乱撞的流民、往来呼喝的百姓、烟火缭缭的房舍、受惊逃窜的鸡犬搅作一团,城里彻底乱了套。
裴徽这下有点急了,他左右等不回江崖两人,便返回马厩套上马,提了兵器,逆着人流向城楼那边寻去。
街面上已经横七竖八地陈列了不少百姓尸首,却连一个守城的士兵也找不出,反而有不少土匪结伙流窜,这些土匪的手臂上统一系着三尺白布,一手持刀抢劫,一手举火把放火,他们一家家砸开店门,将躲在店里的百姓拉出来驱赶到一处,先抢走店里值钱的货物,再逼迫百姓交出身上的钱财,或从不从者,便直接挥刀砍杀。
裴徽看见这些,心底有了定论,原来是土匪作乱劫城来了。
他勒马停住,对正要向平民挥刀的匪徒们大喝一声,那副披坚执锐的形象唬住了众人,纠缠一处的土匪与百姓立时各自逃散开,他却瞄准跑得最慢的土匪策马前冲,夹起长槊将他当胸贯穿,还把尸体高高挑起到半空,众人吓得吱哇乱叫,本能地为裴徽分开了一条道路。
裴徽驱马直抵校场,将马槊上的尸体掼到地上。
他厉声质问:“外边都乱成什么样子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
校场上恰有昨晚给他送饭的士兵,便站出来答到:“九哥一早去接都尉,现在城里只剩下四百来人,粮库和草场都着起来了,我们先要救火,根本分不出人手去管城里的事。”
“人家两只手放火,你们两只手救火,救得过来吗?”裴徽顿了顿手里的长槊,急切地问,“现在城中谁管事?”
那人回说:“都尉不在,合该参军做主,但刚才乱起来后我一直没见到他。”
裴徽看了看往来提水的兵卒,确认了粮库的方向,立刻驭马奔向那边的冲天火光,果然大队兵马都在这里救火,他直接闯进人群中,横在了烈烈燃烧的粮库前。
“停手!这些谷子又干又密,粘上火星必要烧完才能罢休,怎能浇得灭?别管这些已经着起来的粮库了!你们把水放下,去找铲子和铁锹来,挖出壕沟把那几座还没烧起来的粮库隔开,许还能救下一半的粮食!”
他说完挥动兵器,驱赶没反应过来的众人快点动作,然后开始巡视火场,将无头苍蝇似得士兵们归拢到一处,又分出一小队士兵,叫他们速去找些棉衣棉被,浸透了水,盖在隔离带后的粮仓的迎风面上。
“着起来的库就别管了!守住火线,注意落地的火星——别找水了来不及,直接用土和雪盖上!传令兵过来——还没找到参军吗?再去!”
虽然已经烧起来的粮库火势不减,但另一半库藏总算保住了。
稍后,被他派走的传令兵欢喜回禀:“九哥回来了!”
一队骑兵应声驰入,为首者正是昨天接待裴徽等人的九不够。
裴徽策马迎了上去:“都尉呢?”
九不够对他使了个眼色,悄悄摇头,然后吩咐手下把另四个兵屯的长官叫过来。
他独自引着裴徽来到无人的角落,悄悄对他说出实情:“小将军,事到临头我也不瞒你了,我们都尉本是贵胄之后,袭承恩典来银城享福,谁想到仗一打起来,好端端的后花园变成了前线,如今战事将近,他吓得逃回他叔叔那里去了,我昨日出门就是去请他回来,可结果……您也看见了。”
“你们主将临阵脱逃了?”裴徽瞠目结舌,忙追问,“那……那参军呢?”
“老鸹窝里能孵出什么好鸟!我回程的路上正撞见参军带着十几个亲信外逃,那杂种一听外面乱喊‘燚军杀进来了’,立刻卷包袱跑了,我怎么劝都劝不住,只得由他去了。”九不够向周围瞥了一圈,压低声音说,“这些兵能安安分分地守城,只因他们尚不知真相,若教他们知道实情,立马就要树倒猢狲散,所以这事儿还请您保密。”
第161章
满城腥风血雨时,临近城门的一间铁匠铺里,藏着风律和另外四个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