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非梦河
一路絮絮叨叨到了南分局,门口停了好几辆警车,李傲正在往其中一辆上坐,涂蓝埙看一眼时间,她没迟到。
“怎么了这是?”
李傲看见是她,一挥手,“把你忘了,直接跟上来吧,城北出事了。”
事发地是一片城北老小区,报警的是受害者的母亲,正站在小区门口,由两名派出所民警和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陪着,周围人观望议论,这位四十多岁的母亲哭
得直不起腰。
民警迎上来,“李队,在四楼。”他指了下身后的老楼房。
他们简短地介绍了情况,报案人姓李,叫做李晓红,在这片老学区房里租住,主要是陪读高三年级的儿子,李远志。
李远志就读于附近的一所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昨天晚自习回家后简单看过书就回房间睡了,李晓红做完家务也睡了,可第二天大早起来,本来想抽查儿子有没有半夜偷偷玩手机,谁知一推开门,发现李远志死在床上。
法医从现场走出来,说:“胸部利器刺创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凶器应该是一把刀刃长约六厘米的小刀。现场没有找到凶器。”
李傲皱了皱眉,“六厘米?太短了吧。”
法医摇摇头,示意他穿上鞋套进来,单膝蹲在床铺旁边,用手示意,“你看这个创口,一塌糊涂,创缘非常不清晰,创角粗钝,但里面的创道刚好足够伤及内脏。”
法医做了个手势,“两刀,不是连续捅的,一刀完全抽出来才捅了第二刀。凶手下的力气非常大。连刀柄一起没入了受害者体内。”
李傲看过两眼,皱眉,“这得多大仇啊。而且凶手应该精通用刀,或者熟悉人体结构,从胸部入刀很容易被胸骨或肋骨卡住。”
法医赞同,“是的,根据现场观察,凶手刺击过程比较顺畅,但具体骨骼有无划痕,还要回法医室进一步检验。”
李傲在这男孩的卧室里走了一圈,血迹完好地被床铺被褥吸收了,只有几滴溅射到旁边地板和床头板,其他地方没有血滴,被子上有反复揩蹭刀子的痕迹,但没有指纹。
“凶手应该戴着手套。”物证科警员过来说:“现场的房门、床头和被褥血迹都没有发现指纹。但他穿了一双拖鞋。”
拖鞋的花纹被提取出来,尺码是均码,那种大部分女士男士都适宜穿的大小,物证测量后,判断道:“从花纹深浅和着力方式判断,凶手是39号半的脚,体重……”
李傲面色沉凝:“估计一下就行,回去再测精细的,我要现场排查。”
物证刑警这才说:“估计在一百四十到一百六十斤之间。”
39码半的脚,预计体重一百五十斤,这让调查一时陷入僵局。这组数据既可以是个脚部略大的女人,也可以是个小脚的男人。
“能按住李远志这样将近一米八的男高中生,还连刀柄都捅进去了,我估计凶手是个男的,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力气。”老魏说道,比划了一下李远志书桌下的篮球,“受害者有运动习惯,而且半大小子力气大,一般男的也制不住。”
小张摇头,“也不一定吧。上高中是最缺觉的时候,他每天学习到很晚呢。我高三那年的睡眠质量就特别好,眼睛闭了睁了就又是个白天,中间别人推我我都不醒。简直就是昏迷了。”
李傲俯身观察受害者位置,沉思道:“被捅第一刀的时候,李远志应该处于睡眠状态,或者昏昏沉沉全身软痹,没有反抗。”
他确认位置标注并且照片留存后,才戴手套托起李远志的一只手,“看,指甲里面沾了血,他可能在被捅第二刀前后醒过来了,有过捂住伤口或者反抗的动作。”
“等回去测测,里面有没有凶手的皮肤组织。”法医说。
李傲又来到涂蓝埙旁边,涂蓝埙正在观察房门,“刚才物证说,门窗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李傲摘下手套,问:“现场有发现……的气息吗?”
涂蓝埙摇摇头。
他们朝楼下走去,李晓红已经不再哭泣,只是被人扶着,肩膀还一抽一抽的,说:“都怪我,我晚上睡得太死了。呜呜呜……”
“女士,请问你们家的房门还有别人有钥匙吗?”李傲问。
李晓红红着眼睛点点头,“有的,这是租的房子,房东手里有一把钥匙。”
李晓红和李远志的两把钥匙都在各自的包里,并没有丢失,李傲着人去联系房东,忽然李晓红激动起来,抓住李傲的手腕,说:“我想起来了!远志之前丢过一把钥匙,他那把是新配的!”
李远志的钥匙上的确有新切割的痕迹,李傲问:“在哪丢的?”
李晓红立即道:“他也不知道,但应该是在学校,我们家离学校很近,只有五分钟步行路程,丢在学校里的概率比丢在街上大!那天他放学回来就说钥匙丢了,大约一个月前吧……”
李傲点头记下,另一边的物证刑警凑过来,跟李傲说了两句话:“李晓红家的锁孔里没有新配钥匙的金属粉末,李远志现在的钥匙是一个月前配的,也不会留下痕迹。”
李晓红又哭起来,被扶到车里休息,李傲说:“你试过撬他家的门吗?”
“我们实验过。”物证刑警说:“他家是老式防盗门,撬开需要时间,而且动静不小,但已经查验,锁孔没有被撬过的痕迹。”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李晓红或者李远志昨晚忘记锁门,只是轻轻带上的话,在窗户紧闭的情况下,打开家门的是一把用久了的老钥匙。
房东手里有一把,李远志一个月前丢过一把。
李傲请李晓红回忆他们家的社会关系,是否和别人发生过恩怨,李晓红浑身颤抖,仔仔细细想了一遍,说:“没有啊警官,我在单位谁也没惹,也从来没挡过别人的路。远志在学校人缘也很好,他成绩很好,老师同学很喜欢的……”
说起儿子,李晓红又哭得不能自已,李傲叹了口气,问:“那么邻居呢?”
“邻居更不可能了。”李晓红抽泣着:“这栋楼住的大部分都是备考学生和陪读家长,都忙着学习呢,谁有空和别人找麻烦。”
李晓红快缺氧了,终于被一位女警带到一边休息。李傲看了眼刚走访回来的小张和老魏,问:“有情况吗?”
小张拿着笔记本,回头看了眼,同情地说:“我们刚才走访了李晓红居住的单元邻居,他们大多数是租户和李晓红母子不熟。隔壁和对门邻居对他俩还算有印象,都说李晓红和李远志性格温和沉默,家庭条件一般,不太爱说话,但挺有礼貌的,没听说跟人发生过矛盾。”
旁边还有两个单元,但认识李晓红母子的可能性不大,李傲决定还是走访一遍,毕竟里面住户可能有李远志的同学。
“通知李远志的老师过来一趟。”他一边走一边说。
涂蓝埙跟在走访的小部队后面,他们分别敲开了常住的老太老头家的门、同在重点高中但不认识受害者的人家的门、和一上来就东拉西扯打听情况的很八卦的人的门。
实话实说,有效信息密度很低。
“刚刚他家对门和隔壁邻居说,晚上没听见什么异常的动静?”李傲深思道,涂蓝埙点头:“这也挺合理的,李晓红本人都没被吵醒,凶手发出的声音肯定很小。不过……为什么是李远志呢?”
老魏也说:“对啊,李晓红和李远志两相对比,肯定是瘦弱的中年女性更好下手,我觉得不是无差别杀人,是有预谋有原因的。”
李傲反应很迅速,沉吟:“只杀了李远志,但没动李晓红,说明矛盾产生在李远志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如果昨晚再杀掉李晓红灭口,其实也不过是捎带手的事。凶手要么目标明确、不想波及他人,要么是初次作案、匆忙逃离现场,但后者又和没指纹、下刀精准这两件事相排斥,只能是目标明确了。”
“关键是李远志一个男高中生,能和谁结下这种深仇大怨呢?他日常接触的都是同学,我不觉得高中生有能力犯下这种案件。”涂蓝埙说。
小张忽然停下了,险些绊了老魏一跤,“哎,有没有可能凶手实际上针对的是李晓红?ta的观念是杀死李晓红的独生子,让她的余生都陷入悲痛,比杀掉李晓红更起到报复的效果?”
小张的猜测不无道理,几人现在在第二单元的四楼,
只剩最边缘的两户没走访了,其实这里和第一单元四楼只有一墙之隔。
左边的门先被敲开,开门的是个神情憔悴的中年男人,老魏惊讶道:“陈宇生爸爸,原来你家住这啊?”
经过老魏介绍他们才知道,陈宇生是四个昏迷病患者之一,也就读于旁边的省重点高中。
陈宇生爸爸没让他们进门,但能看见屋里空空的,放满了泡面桶,应该是陈宇生住院的这几天里,陈父没有心情吃饭。
李傲问:“请问你认识隔壁单元四楼的李晓红、李远志母子吗?”
陈宇生爸爸反应了半天,那张麻木的脸上才出现了表情,点头,“不算认识。就知道那个男孩是我们家陈宇生隔壁班的。有时候楼下饭馆常见。”
他尽量遮挡着屋内脏乱的环境,手扣在大腿正面,李傲一眼就看见他在捂裤兜,严肃问道:“你口袋里是什么?”
陈父缓缓松开裤兜,在警察的注视下拿出一柄果绿色的折叠刀,刀刃正好长六厘米,单刃,刃尖锋利。李傲一眼就看出来,很符合李远志身上刺创的形状和长度。
怎么偏巧他家就出现了这种款式的小水果刀呢?
“这刀是哪来的?你为什么把它放在口袋里,准备对谁使用它?”李傲沉声道,老魏和小张挤进门内,半包围地控制住陈父。
陈父仍是疲惫至极,任由小张戴着手套拿走刀具,说:“我吃了好几天泡面了,没心情做饭,今天我在家里找到两个苹果,我准备出门去医院,给我儿子削个苹果,有问题吗?”
鞋柜上果然放着个保鲜盒,里面装了两只洗好的苹果,陈父的车钥匙也在一边,看起来他刚准备出门。
“你们要就拿去吧,我到医院和人借一把也行。”陈父挥挥手。
李傲没作声,让人提取了陈父的指纹,物证警员来转了一圈,说:“没有发现其他刀具的痕迹。也没有血迹衣物等物品。”
那把果绿色的水果刀款式正确,但显然不是作案那一把,因为上面干干净净,物证现场做了血迹检验,那刀压根没沾过血。
“这刀是哪来的,在哪买的?”李傲问。
陈父提上皮鞋,拎起苹果和钥匙,随意说:“哦,应该是三年前夏天买的,在小区门口的星星生活超市里。价格忘了。”
“你记得很清楚啊。”李傲有些怀疑。
陈父点头,“三年前的暑假,我和我儿子刚搬到这来,那个夏天这栋楼里都是收拾房子入住或者搬走的学生家长,那个星星生活超市的很多生活用品都做活动打特价,你看见的这房子里很多东西都是那时一并买的。”
李傲没话说了,于是放陈父离开,陈父甚至不确认警察有没有离开他家,连招呼都没打径直走了,他的精神状态非常萎靡。
刚叫来的负责见证现场搜查的物业人员刚到,也是白来一趟,李傲对老魏说:“回去记得补个手续。”
现在四楼还剩一户没走访,还没敲门,门自己开了,里面探出个长辫子的脑袋,是个穿校服的女孩,“警察叔叔,你们是来走访的吧?”
这倒奇了,女孩的校服也是那所高中的,屋子里面追出个老太太,轻轻打了女孩手臂一下,“你咋这么爱说,去去,小孩子后面去,警官同志你们有问题问我吧。”
刚才的女孩叫潘敏,喊刚才的老太太作“外婆”,祖孙俩的性格都很外向,潘外婆更是对这栋楼里的住户如数家珍,宛如兼职了居委会主任。
“我们昨晚没听见声音。”潘外婆虚着声音,“是不是这栋楼死人了?”
李傲问及李远志的情况,得知潘敏才读高一,和李远志根本不是一个年级、一个校区的,不免有些失望。
但潘敏忽然钻出来说:“李远志吗?我认识他啊,我们都是校广播站的。前几天我放学,还看见书店街里有人拿着砖头要打他呢!”
第104章 鬼的指纹
李傲不禁坐下来,鼓励潘敏继续说下去,这小姑娘是个小话匣子,一开闸连她外婆都止不住,将她知道的有的没的全都告诉了警察。
李远志长得很帅,声音很好听,比专门学播音的同学还受欢迎,所以在校广播站一直留到高三,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他。
完完全全就是影视作品里家境普通但成绩优异的校草人设。
“他平时没什么矛盾,就是我们广播站的学姐总请所有人喝奶茶,主要是为了请他喝。”潘敏散乱地说:“他还打篮球,每次他上场旁边看的人都很多。”
李傲问:“你知道在书店街打他的人是谁吗?”
“不认识。一个头发染成灰青色,一个头发染成黄毛,都不像我们学校的。”潘敏思考道:“哎,不过他们好像和周大东挺熟的。”
她补充了一句:“周大东是我们学校高三的,花钱进来的,一个很高很壮但是体味很重的男生,喜欢在走廊霸占一个窗台,然后和过往的人呼呼喝喝地笑,我和我的朋友都绕着他走。他和校外挺多人认识呢。”
涂蓝埙接着问了几句,没想到潘敏说了句意料不到的话:“我听说的,纯听说啊,周大东他们班之前和另一个班打篮球输了,就一直看不上他们班的人,总找他们麻烦。”
小张问:“李远志他们班?”
潘敏想了想,说:“不是,应该是他们隔壁的班级,请奶茶的广播站学姐就在那个班。有一次她买了但是李远志不喝,还专门送回去,两个人在隔墙边上推推让让的,把学姐弄得挺难过的呢。”
李远志隔壁的班级,那不就是陈宇生的班级吗?李傲问了下,果然是。
李远志的班主任此刻也赶到了,潘敏被外婆拽了回去,一群人在楼下僻静处谈话。
这位班主任是教数学的,同时也教陈宇生的班级,一问就知道:“是的,那个周大东和三班打过架,还把宇生打得够呛,之后他就瞄上那孩子了,三天两头堵人家。我去训过两次,你猜怎么着,人家根本不听。”
原来周大东针对的是陈宇生,但这和李远志的死有什么关系呢?涂蓝埙问:“陈宇生和李远志认识吗?”
李傲的脸色变了变,涂蓝埙隐含的意思是,怀疑李远志的死和那个让人昏迷梦游的诡异有关了。
陈宇生在医院昏迷着,可是那个诡异还在活动。